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当前各地正在研讨住宅产业化的热门话题,而住宅产业化与建筑板材发展密切相关,根据有关资料,建筑板材要占住宅部品部件的80%左右。为此,讨论建筑板材的发展,对于推进住宅产业化意义重大。一、什么是"住宅产业化"或"建筑工业化"所谓"住宅产业化"或"建筑工业化",包括两方面,一是住宅部品部件生产要工业化,二是住宅建筑施工安装要装配化,因此世界发达国家都把住宅部件工厂化预制和装配化施工,作为住宅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2.
《住宅产业》2013,(1):31-32
住宅产业化就是用工业化生产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物耗。万科已经成为国内住宅产业化的领军者,万科集团在绿色建筑、工业化建筑方面有这卓然突出的表现。住宅产业化项目面积逐年增加,截至2011年末,万科产业化新开工面积已经达到272万平方米,是2010年产业化开工的2.55倍,自2007年启动住宅产业化开始,  相似文献   

3.
半月纵览     
《中州建设》2014,(20):4-5
住建部:新建住宅产业化要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表示,住建部正在制定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初步确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底,除西部少数省区外,其他地方都应具备相应规模的构件生产能力:政府投资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要率先采用这种建造方式:用产业化方式建造的新开工住宅面积所占比例逐年增加,每年增长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正一、我国住宅产业化基本情况(一)住宅产业化发展历程住宅产业化简单来讲就是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即将住宅的大部分部件按标准流程生产后现场组装,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实现了预制混凝土(PC)构件工厂化、土建装修一体化。我国住宅产业化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90年代初期,国家通过"九五"重大科技工程项目以及中日JICA项目合作和交流,学习借鉴日本的经验,在建设科技领域率先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理念。住宅产业化真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在近日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住宅博览会上说,我国正酝酿在国家层面研究出台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十三五"规划。分析人士称,这意味着未来五年我国住宅产业化或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将有更多中国建筑如"搭积木"般建成。这种"搭积木"般的盖房模式,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住宅产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的住宅产业化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它是汽车拖车式的、用于野营的汽车房屋。汽车房屋是美国住宅产业化的雏形,受拖车住宅的启发,一些住宅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外观更像传统住宅,但可用汽车拉到各个地方直接安装的产业化住宅。1950~1957年,在汽车房屋的基础上开始了以居住为主要目的的可移动房屋的开发,开启了产业化住宅时代。由于产业化住宅的建造成本仅为一般住宅的一半,产业化住宅在美国中低收入人群中受欢迎程度很高。70年代以后,人们要求面积更大、功能更全、  相似文献   

7.
建筑产业化指的是实现住宅供应和住宅生产工业化,是机械化施工不断发展下的必然趋势。建筑产业化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住宅的生产效率,还可以保证住宅的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的成本。国外欧美国家在发展建筑产业化体系下,实现了经济的飞速增长,满足了居民住房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对建筑产业化发展体系的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5,(2):149
<正>1月31日,乌鲁木齐召开了绿色建筑及住宅产业化高层论坛会议。从今年起,乌鲁木齐将大力推进建筑和住宅产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的发展,同时试点推行新建住宅一次装修到位或菜单式装修,带动绿色建材、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等行业发展。住宅产业化是指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建造住宅,以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住宅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降低物耗、能耗。市建委副主任丁雪峰说:"今年乌市主要以保障房为切入点,推广住宅产业化建筑项目。随着房地产行业  相似文献   

9.
我今天要讲的就是关于钢结构住宅的产业化。关于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我已讲过三次,第一次在四川,第二次在福建,第三次在江苏,这是第四次了。但每次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更不是无谓的空谈。每讲一次,我都能在以下两个方面增加了认识,取得些成效。要不要讲第  相似文献   

10.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各类新技术、新材料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行业中,装配式住宅产业化逐渐成为行业的发展趋势。在推进过程中,影响住宅产业化的因素有构件的加工质量、安装的准确度,施工效率。论文解释了装置式住宅产业化的定义,通过对国内和国际上的装配式住宅产业化现状进行了分析,引出国内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研究内容,对我国装配式住宅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几个建议,为以后装配式住宅产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住宅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支柱产业,但资金短缺问题已成为制约该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很有必要探讨我锅住宅产业化融资体系的发展问题。本文针对重庆住宅产业化国际合作项目,一方面在微观层面上提出项目融资方案构想;另一方面又在宏观层面上以住宅产业化项目公司为核心,构建重庆住宅产业化融资体系,从而促使住宅市场与资本市场的融合,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最早源于60年代末期出自日本通产省,其含义是采用工业化方式生产住宅,以提高住宅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产业化的观念,我认为应体现三种方式:第一要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的生产方式;第二要实现住宅企业的现代化经营方式;第三要实现住宅行业的现代化管理方  相似文献   

13.
刘宇  周宝 《住宅产业》2009,(12):28-29
2009年度是安徽省住宅产业化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的一年。安徽省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把党和国家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与安徽省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4.
谈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实现途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我国住宅产业的生产方式仍处于粗放型生产阶段,要实现集约化生产必须走住宅产业化之路.本文指出住宅产业化是大势所趋,应该根据我国的国情,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筑设计管理》2012,(2):73-73
有专家说,住宅产业化,其实就是一场声势浩大的产业革命。国内住宅产业化做的最有成效的当属万科,前不久,万科组织大连媒体考察其旗下项目,让众多媒体记者近距离感受到了万科在住宅产业化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的确,万科的住宅产业化走在国内开发商的前面,其深入的产业化带来的不仅仅是建筑方式的一次改变,更是住宅品质的一场革命,而这也在不断地影响着本地楼市对建筑理念的不断变革与升级。  相似文献   

16.
切实满足用户需求是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根本。深入不同收入群体中,有针对性地探索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用户对住宅结构-功能的需求变化,则是优化住宅的功能资源配置以及最大化不同收入用户群体对住宅产品满意度的关键。采用 Kano模型与问卷对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用户需求进行识别与分类,依据需求满意度的相关指标,提出不同收入用户群体中需求变化的分析模型,结合调研数据分析得到不同收入群体对住宅产品需求的满意度变化结果。研究发现,无论住宅产业化背景下用户需求的 Kano 类别是否对收入变化敏感,需求的满意度总是对收入变化具有敏感性,并且满意度会随收入变化呈现出波动性增长的趋势。研究结果对于未来市场细分环境下住宅产品的研发以及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住宅产业化是我国未来住宅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未来节能环保的集成化住宅的发展设想,阐述了集成化住宅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包括套型研究,模数与接口技术研究,模块化住宅部品设计研究,住宅能源与智能化系统研究等内容.集成化住宅的研究就是要为未来住宅部品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一套技术标准,是对建筑业、建筑设备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以及家电制造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一、为什么要推进住宅产业化? 住宅产业化的核心是建筑设计标准化、部品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和土建装修一体化.推进住宅产业化有利于实现节能减排、推进绿色安全施工、提高住宅工程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以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住宅建设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陈柳蓉  翟煜 《建筑知识》2014,(3):33-33,39
随着我国住宅业的发展,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而工业化住宅业相继形成了一定的建筑规模体系。由于工业化住宅的建筑体系在设计时具有较高的综合技术性要求,而整个体系的设计其实就是对建筑设计在实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同时,社会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住宅的产业化问题,而我国在目前情况下要想实现住宅的产业化结构,也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来探索适应工业化发展的住宅体系,因此,就需要对工业化住宅模块化体系进行分析,促进其在我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文林峰 《城市开发》2012,(24):60-61
<正>住宅产业化,指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方式来建造住宅,是建设领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经济调整、转型、升级要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选择。住宅产业化的内涵包括:生产工厂化、施工装配化、设计标准化、产品模数化、管理信息化、产业链集成现代化等。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在城乡建设领域,住房水平是衡量小康生活的重要标志。过去,我们过多重视数量增长,住宅的质量、品质和品味并没有同步大幅度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也与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