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对位芳纶纤维具有的刚性分子链结构以及表面化学惰性导致其力学机械性能较差。研究发现:芳纶浆粕的打浆能改善芳纶纸的成纸性能,间位芳纶沉析纤维本身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较好的电绝缘性能,添加间位芳纶沉析纤维作为粘结纤维可有效改善对位芳纶纤维纸的抄造性能,当沉析纤维含量为30%左右时,纸张经过热压机高温高压作用,两种纤维更易熔粘,使纸张产生较高的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位芳纶沉析纤维是一种采用物理沉析法制备而得的新型芳纶纤维,为解析这种纤维的形态特征与其芳纶纸基材料(对位芳纶沉析纤维和对位芳纶短切纤维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关性,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该纤维的表观形貌;通过纤维质量分析仪(Morfi Compact)分析了该纤维的形态参数;利用压汞仪(MIP)测定了芳纶纸基材料的孔隙结构参数;并探讨了对位芳纶沉析纤维对芳纶纸基材料孔隙结构和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位芳纶沉析纤维呈薄膜褶皱状、形态细小、表面粗糙、易于分散;纤维质均长度为0.479 mm,细小纤维含量为71.9%,尺寸均一性好、细碎化程度高,利于芳纶纸基材料的复合增强;对位芳纶沉析纤维能显著改善芳纶纸基材料的结构,直接影响其机械性能和绝缘性能,最佳含量应为70%左右。  相似文献   

3.
为了获得更高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的对位芳纶纸基材料,本实验采用添加热塑性黏结纤维A、间位沉析纤维,利用酚醛树脂浸渍芳纶手抄原纸的方法,来增强纸页的各项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这3种增强方式可以在大大改善芳纶纸机械性能的同时,并使其具有较好的耐压强度。扫描电镜观察,增强后的芳纶纸表面更平整,这是由于热塑性黏结纤维受热熔融将对位芳纶纤维粘接起来所致。  相似文献   

4.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仪、纤维形态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比分析了对位芳纶沉析纤维和对位芳纶浆粕纤维的微观形貌、形态参数、结晶结构以及成纸性能。实验表明,与对位芳纶浆粕纤维相比,对位芳纶沉析纤维呈非粒状且尺寸较小,外形上既像皱膜又像薄片,表面活性高,比表面积大,达到7.35 m2/g;纤维细碎化程度高,长度均一性好,柔软性好,强韧性高;结晶度为28.55%,具备细微丝晶结构,有利于成纸的匀度和强度;配抄成纸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均高于对位芳纶浆粕纤维配抄的纸。  相似文献   

5.
针对对位芳纶纸强度低的特性,本试验着重研究了一种新型热塑性黏结纤维Y对芳纶1414纸基复合材料物理强度、介电性能及纸张表面的影响,通过设计正交实验,探讨了热压工艺对复合对位芳纶纸的增强效果。结果表明,在黏结纤维Y用量为10%时(对总的绝干纤维量),芳纶1414纸基复合材料可以达到较为理想的增强效果,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对位芳纶纸主要强度指标分别为抗张指数77.03N.m/g,撕裂指数24.10mN.m2/g,伸长率1.75%,耐电压强度16.33kV/mm,300℃下纸张热失重为9.01%。另一方面,复合对位芳纶纸的正交热压实验表明,对于成纸的机械强度和介电性能,预热温度为最主要影响因素,热压压力和压辊转速次之,热压次数影响相对较小;复合对位芳纶纸最佳热压工艺条件为:预热温度180℃,热压压力14MPa,热压次数1次,辊子转速1r/min。  相似文献   

6.
对位芳纶纸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对位芳纶纤维(PPTA)的抄造性能,研究了浆粕纤维与短切纤维的纤维形态、纤维配比以及抄造方式对成纸性能的影响,并添加间位芳纶沉析纤维与PPTA配抄来探讨对位芳纶纸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层合法成形,PPTA浆粕纤维与短切纤维质量比为7∶3时,成纸性能达最佳值,并且添加沉析纤维可以明显增强对位芳纶纸的机械性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泡沫成形方法抄造间位芳纶纸,研究了泡沫成形体系下芳纶沉析纤维与短切纤维配比对泡沫性质及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相成形方法相比,采用泡沫成形方法可使压榨后纸幅干度提高3个百分点。提高短切纤维含量,有利于提高湿纸幅干度、体系的起泡性能和泡沫稳定性。与水相成形相比,采用泡沫成形方法有利于分散长纤维,同时提高成形浓度。当达到相同的匀度指数时,采用泡沫成形方法可使抄纸成形浓度提高8倍;当成形浓度为0.4%时,泡沫成形制备的芳纶纸抗张指数与水相成形相比可提高35.4%,且击穿强度基本不受影响;因此,泡沫成形方法对于提高芳纶纸成形浓度、节约干燥能耗、改善纸张性能方面具有突出优势。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造纸》2015,(4):8-10
对位芳纶纤维具有的刚性分子链结构以及表面化学惰性导致其成纸机械性能较差。研究发现:添加粘结纤维与对位芳纶纤维进行配抄,经热压后可较好地改善成纸机械性能。添加间位芳纶沉析纤维和聚酯纤维均可提升纸张物理机械性能,但聚酯纤维增强效果较好,当聚酯纤维含量为20%左右时,经热压后纸张物理机械性能有较大幅度提升。  相似文献   

9.
芳纶纳米纤维和芳纶纳米纸作为近年来开发的新型先进纳米材料,其应用研究已成为国内外高分子纳米纤维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之一。本文对比分析了基于芳纶纳米纤维的芳纶纳米纸与传统芳纶纸在制备方法、纸张结构、光学性能、机械性能、耐温性以及绝缘性能方面的差别,探讨了芳纶纳米纸在大规模、低成本制备及应用可能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芳纶纳米纸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将间位芳纶沉析纤维(PMIAF)添加到阔叶木浆(KHP)中,制备了KHP/PMIAF复合纸。采用多种手段对KHP/PMIAF复合纸的形貌结构、结晶性能、力学性能、热稳定性、紫外屏蔽性和润湿性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间位芳纶沉析纤维和阔叶木浆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氢键作用;复合纸的抗张指数随着间位芳纶沉析纤维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KHP和PMIAF质量比为7∶3时,复合纸的抗张指数达到最大,为14.9 N·m/g,比纯KHP纸提高96.8%;复合纸的紫外屏蔽性、热稳定性、疏水性均随着间位芳纶沉析纤维用量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11.
常规工艺条件无法制备高白度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是制约竹类原料在高附加值纸产品领域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慈竹机械浆(TMP)为研究对象,通过强化预处理将纸浆白度由常规工艺的71.6%ISO提高至74.9%ISO。比较两种工艺条件制备的纸浆的紫外-可见光反射光谱和拉曼光谱图谱,发现强化预处理可以大量去除纸浆中的某些苯环侧链不饱和共轭结构,但会增加某些次生发色基团。初步判断慈竹TMP顽固发色基团的结构可能是某些苯环侧链不饱和共轭结构和呋喃类共轭结构。  相似文献   

12.
天丝/丽赛/吸湿排汗纤维混纺面料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天丝、丽赛、吸湿排汗3种纤维性能特点的研究,探讨了天丝/丽赛/吸湿排汗纤维混纺面料原料的合理搭配,设计出合理的工艺流程及其工艺条件,指出生产中的注意事项,最终开发出环保、舒适、滑爽、光泽柔和的衬衣面料。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介绍了多组分纤维面料的无缝内衣成衣染色,为了提高其染色的稳定性,缩短染色时间,减少用水和排污,降低染色成本,文中通过与传统的三浴法染色工艺进行对比,着重探讨了多组分纤维无缝内衣的一浴法染色工艺,提出了涤棉锦氨成衣部分颜色产品短流程工艺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用转矩流变仪共混一模压成型方法制备了Ekonol/G/MoS,/POM复合材料,通过环块磨损试验机对材料的耐磨性能进行了测试,并用SEM对磨损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与POM相比,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耐磨性能;随着Ekonol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发生了由犁沟、粘着磨损向疲劳磨损、磨粒磨损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可溶性淀粉、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组分,选择合适的乳化剂,在一定条件下通过自由基共聚制备纸张挺度剂,研究了DMC、St用量对产物使用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红外光谱、激光光散射粒径测定仪对产物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共聚组分中适宜的DMC、St用量可增加纤维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纸张的强度性能,淀粉/St/BA/DMC为10/7/3/5(质量比)时所合成产物对提高纸张挺度性能效果相对最好,当其用量为0.6%(对绝干浆)时,纸张挺度提高22.8%,同时纸张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及环压指数也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毛麻锦混纺产品具有悬垂性好,透气挺括,滑爽等特点,为提高产品的档次,就其后整理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技术参数的合理选择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杜梅  赵磊  赵静  时萍 《纺织科技进展》2012,(6):36-37,40
研究了涤纶长丝预加张力对棉/聚乳酸/莫代尔/涤纶四组分sirofil复合纱强伸性、毛羽及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长丝预加张力为25cN时,复合纱的强力最好,毛羽最少,结构稳定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
As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genes involved in the induction of an acid tolerance response in Listeria monocytogenes, the role of the F0F1-ATPase was analyzed as a consequence of its role in the acid tolerance of a number of other bacteria and its conserved nature. It was found that acid adapted cells treated with N,N′-dicyclohexylcarbodiimide (DCCD) exhibited greatly enhanced sensitivity to low pH stress. Degenerate primers were designed to amplify and sequence a portion of the atpD gene. Subsequently, a PCR product from atpA to atpD was identified. While we were unable to create a deletion in the atpA gene, the plasmid pORI19 was inserted in a region between atpA and atpG to reduce, rather than eliminate, expression of the downstream genes. As expected this mutant displayed enhanced resistance to neomycin and exhibited slower growth than the wild type strain. This mutant could still induce an acid tolerance response and remained susceptible to DCCD treatment, but its relative acid sensitivity was difficult to assess as a consequence of its slow growth.  相似文献   

19.
FA/LMA/MMA三元共聚物乳液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复配的乳化体系中合成了稳定的氟代丙烯酸酯 (FA)、甲基丙烯酸月桂酯 (L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三元共聚物乳液 ,通过红外光谱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组成 ,考察了乳化剂以及单体配比对聚合物乳液性能的影响 ,采用接触角测定法研究了乳胶膜的拒水拒油性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纺纱条件对成纱性能产生的影响及其原因,在不同的纺纱工艺参数下,应用嵌入式复合纺技术,对亚麻/Modal/棉35/35/30与涤纶长丝进行混纺,并对其强伸性能、条干、毛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综合考虑各项成纱性能指标,在其他工艺参数相同时,最佳成纱工艺条件为长丝与长丝间距12 mm,粗纱与长丝间距2 mm,捻系数范围400~420,预加张力10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