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介绍了利用Solidworks DriveWorksXpress进行螺旋输送器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对于不同规格和尺寸的螺旋输送器,只需建立一次模型,通过修改螺旋输送器模型设计参数,就可快速、准确地完成设计。该方法极大地方便了工程设计人员的选用,提高了螺旋输送器的设计效率,缩短了产品的研发周期,进一步加快了产品开发的市场响应能力。  相似文献   

2.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如何利用赤平投影与实体比例投影图解法进行岩体结构面分析,定性判断某铁路线路隧道出口岩体边坡的稳定性。利用赤平投影与实体比例投影图解法定性分析岩体结构稳定性较为简单、方便,可以预判工程建设中可能发生的崩塌、落石灾害,起到防灾、避灾的作用,以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煤矿井下水仓清理工作的困难,提高清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逐步实现水仓清理机械化,河北省煤矿设计院与峰峰矿务局通二矿和北京煤机厂合作,先后试制了两台水仓清理机样机,并由煤炭部设计管理局主持通过了技术鉴定。经使用证明:该机设汁合理、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运转可靠,便于拆装与维修。该机由履带行走机构、螺旋输送机构和刮板输送机构等部分组成(附图)。螺旋输送器设计为450、700、900 mm三种规格,根据水仓的具体情况,可以组合为2900、3400、3800 mm等不同长度的螺旋输送机构,以满足不同宽度的水仓全断面清  相似文献   

4.
赤平极射投影可表示空间上的点、直线、平面等几何要素,根据它们的空间方向和产状可以作出赤平极射投影图,同时,可以根据赤平极射投影图,测读它们的空间方向和产状,因此在岩体工程地质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利用苏联学者吴尔福1902年发表的一个赤平极射投影网,称为吴氏投影网,根据吴氏网的作图原理,推导出求两结构面交线倾伏角和倾伏向及位于同一平面两条相交直线的夹角的数学公式,可以方便地使用计算机绘制投影图,使用计算器,甚至可用智能手机求直线、平面空间的方向和产状。  相似文献   

5.
在坐标换算参数精度较高的情况下,利用手持GPS接收机进行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和高斯投影坐标换带计算,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螺旋张紧装置行程调节范围小、操作不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螺旋张紧装置。该拉紧装置可适应的带式输送机长度为100~300 m,可满足张紧行程1~3 m的调节范围。现场操作方便,无需特殊工具,1人即可完成,应用范围更广。  相似文献   

7.
由于螺旋采煤机体积庞大,机械动作多样复杂,单一靠人工操作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操作复杂困难,耗费时间。基于PLC设计的自动控制系统可大大提高采煤效率,抗干扰能力强,维护方便,容易改造。  相似文献   

8.
鲍豫鸿  王吉 《煤炭技术》2013,(7):147-149
智能多媒体互动投影系统将会对智能多媒体带来革命性的改变,该系统采用嵌入式的激光投影技术、红外图像的采集、目标与背景的分离、目标识别、目标跟踪控制、信息转换,嵌入在中间件中,投射出虚拟键盘图,连着PC端,装上该自主研发的软件即可运行,可以实现触摸屏、显示器、键盘和鼠标操作的一切功能;该技术是对传统PC、触摸屏、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改革,作为一种新型的多媒体投影技术,方便了人们的科技和工作生活。  相似文献   

9.
研究阀门全开时浆体管道螺旋流与管道阀门阀板发生冲击碰撞引起的水击现象,推导出管道螺旋流水击压强和波速的计算公式;通过仿真分析,对比阀门全开时浆体螺旋与浆体平直流经阀门、阀门面积减半浆体螺旋流过阀门、阀门全关浆体螺旋流经阀门等工况下,管道流场内压力分布变化情况,揭示和验证螺旋流水击的特点和水击压强的分布规律,阀门全开螺旋流水击压强不大于阀门全闭直接水击压强,减少阀板在管道轴平面的投影面积,可降低螺旋流水击压强。  相似文献   

10.
《煤炭技术》2016,(11):297-299
再制造技术是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该技术用于采煤机螺旋滚筒的维修养护,可以降低煤矿开采成本,缩短设备的制造周期。对螺旋滚筒再制造设计和制造工艺进行了研究,从检测、设计、流程、制造4个方面分析了再制造的方案。提供了采煤机螺旋滚筒再制造的流程资料。  相似文献   

11.
零件的曲面模型是获得其逆向设计数据等后续处理的关键环节。为了快速获得具有复杂外形和内腔的某型挖掘机斗齿的设计数据,研究了该斗齿点云曲面原型的获取方法。鉴于斗齿不同部位对逆向设计精度的要求不同,采用Imageware和Geomagic Studio对斗齿的内腔、销孔和外形点云分别进行曲面重构之后,再进行整个模型的曲面整合策略。介绍了应用两种软件完成斗齿曲面模型的主要处理过程及关键环节。该方法能快速获得符合精度要求的斗齿曲面模型,可行且高效,为斗齿曲面模型的实体化及其后续处理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圆柱分度凸轮轮廓曲线解析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圆柱分度凸轮工作曲面三维坐标程序算法。基于VC++6.0开发平台,并结合该算法,开发出一款适合圆柱分度凸轮参数化设计软件,利用其得出了圆柱分度凸轮工作曲面轮廓点云数据,导入UG生成曲面点云轮廓。进行了圆柱分度凸轮高精度的三维实体造型,并在UG环境下对其数控加工仿真分析。经实践生产检验,上述凸轮参数化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深基坑工程中井点布置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井点降水的机理,把工程造价最低作为目标函数,详细分析了考虑基坑周边地层沉降影响的情况下如何对井点布置进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王新文 《煤炭学报》2013,38(1):167-170
通过对直线激振力振动机械的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发现当振动机械摆动较小时,机体的运动可认为绕不动点的定轴摆动。不动点的位置只与机体绕质心惯性半径和质心至激振力线的距离有关,是振动机械结构本身所决定的固有特性;依据质心处的振幅和不动点的位置可以方便地确定机体上任一点的振幅和振动方向。通过对机体运动分析可知:振动床面上各点的振幅在该床面的分量处处相等;在垂直于该床面的分量与假想振动床面长度成正比;抛掷指数亦与假想振动床面的长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基于逆向工程的起重机械模具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CATIA软件中的数字曲面编辑器和自由造型模块,对吊钩的点云数据进行曲面拟合处理,再利用Pro/E软件对已逆向生成的吊钩实体进行模具设计,二者结合可以提高产品设计的准确性,并大大缩短产品研发、模具设计和加工周期,从而降低产品开发和模具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6.
王建锋 《煤炭工程》2020,52(9):13-17
以淮南矿区口孜东矿为背景,分析矿井地面总平面布置应考虑的各种因素,综合立井井下井底车场设计及矿井开拓,从地面总平面布置设计为切入点,再从井底车场及主要硐室布置、矿井主要巷道布置等方面较深入地研究了立井井筒相互关系对地面和井底设计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地面总平面布置、井底车场、便于施工等因素,才能达到地面美观、功能区分合理、井底车场线路合理、进而有利于矿井安全高效高产,有利于地面功能合理划分,有利于节约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17.
田迎斌  李幸丽 《煤炭工程》2020,52(5):111-115
在“三下采煤”研究工作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地表分布的离散点进行开采沉陷预计,以获得建(构)筑物移动和变形的具体数值,为煤矿地下开采方案设计和地表建(构)筑物损坏级别预测等提供依据。按照常规预计方法和技术手段,预计过程中基础数据的获取、组织和修改等操作过程效率较低且易出错。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通过在AutoCAD中创建带属性的工作面和离散点参照块,并通过AutoLisp程序提取和组建工作面预计参数数据文件和离散点数据文件,然后调用概率积分法预计程序获得了离散点的预计结果。同时,开发了工作面属性扩展、离散点预计和绘制离散点移动变形曲线等相关命令,并进行了程序设计和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18.
通过混凝土四点弯曲梁的物理实验,验证了混凝土梁表面裂缝具有明显的统计意义上的分形特性,表明了采用分形手段研究混凝土表面裂缝的可行性。采用分形手段来研究混凝土构件表面裂缝的发展情况,并得出了梁表面裂缝的分形维数与梁跨中挠度存在明确的定量关系。将分形理论应用于描述混凝土裂缝的发展情况,为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维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徐年富  贺炜 《煤矿机械》2012,33(10):264-265
在Pro/E环境下二次开发了弧面分度凸轮机构的CAD/CAM系统,方便了设计,优化了加工过程。主要思路是通过对弧面分度凸轮的参数化设计,利用计算机自动生成弧面分度凸轮轮廓曲面数据点的方法,完成对弧面分度凸轮的三维实体设计,最后在Pro/E二次开发的CAM系统中自动生成数控加工指令。  相似文献   

20.
高精度雷管的爆破网路设计一般采用单爆破网路设计,即各地表传爆点只使用1根地表管。这种网路设计具有施工简单快捷、施工成本低等优势,但是经常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不能保证稳定传爆,极易出现拒爆现象。以某露天矿山为例,将该矿现阶段的单网路改为双网路设计,即每1个传爆点处均有2根地表管并联作业。双网路设计在施工效率和施工成本方面稍逊于单网路设计,但双网路的可靠度明鲜优于单网路,且安全经济效益可观。建议矿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用双网路爆破设计进行爆破施工,尤其是大型重要爆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