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查阅近些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简述了我国茶叶生产上常用农药情况,比较了国内外茶叶农药残留最大限量标准,综述了茶叶中农药残留的主要检测技术,重点对固相微萃取法、液相微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技术,以及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质谱法、免疫分析法等检测技术在茶叶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及特点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今后开展茶叶中农药残留的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辛辣类食物作为显著味道特色的食物和调味品,普遍为世界各国人们所喜爱。这类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难免使用农药,其特殊的化学成分会对农药残留检测产生严重干扰。本文对国内外辛辣食物中农药残留检测的净化方法和检测手段进行综述,提取与净化方法主要有固相萃取法、分散固相萃取法、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法、凝胶净化法、微波热处理法、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搅拌棒萃取法等,分析方法有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法、激光拉曼光谱法等。本文为今后辛辣食物中农药残留分析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鉴别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氯丙醇、铵盐、乙酰丙酸、氨基酸作为鉴别酿造酱油与配制酱油的指标,采用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顶空衍生化固相微萃取法等检测酸水解植物蛋白液(HVP)的氯丙醇,采用凯氏定氮法、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酱油中的铵盐与氨基酸,采用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检测HVP中的乙酰丙酸,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检测酱油中的氨基酸。  相似文献   

4.
主要概括了红霉素的特性、残留危害以及目前国内外的检测情况,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气质联用法、薄层色谱法、微生物检测法、酶联免疫分析法、胶体金免疫层析法、荧光微球免疫层析法、固相微萃取、分子印迹固相萃取。  相似文献   

5.
纺织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纺织品中农药残留现状、相关检测标准、检测技术应用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于样品前处理技术,着重介绍加速溶剂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等样品前处理方法;仪器检测技术,主要介绍气相色谱法及其联用技术、高效液相色谱及联用技术等在纺织品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总结纺织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农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完善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中毒事件和进出口贸易中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也在迅速发展。文章综述了现阶段对植物油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从前处理和检测方法 2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前处理方法和检测方法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各类前处理方法如液液萃取法(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固相萃取法(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matrix solid phase dispersion,MSPD)、分散固相萃取(disperse solid phase extraction,d SPE)法、凝胶渗透色谱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GPC)等方法的原理和过程,以及各类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液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等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文章总结各类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食用植物油中农药残留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期环境下,农药残留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要想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农产品食用安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起到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农药残留的检测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技术有免疫分析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本文主要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研究进展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其他几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并深度探究了检测技术的应用过程和检测效果,展现了当下主要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从而为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10):163-168
近年来,核苷酸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中广泛应用,本文总结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核苷酸含量检测的相关技术及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核苷酸检测样品前处理过程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前处理方法主要有沉淀法、固相萃取法和快速溶剂萃取法三大类,其中固相萃取法去干扰能力更强,适用范围更广。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离子色谱法。固相萃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检测婴幼儿配方乳粉中5种核苷酸含量的方法,而简单提取净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将会是今后核苷酸含量检测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通过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中核苷酸检测技术的文献综述,对其发展前景予以展望分析,旨在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监控和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样品中氯酚经乙酰化生成乙酰氯酚后,通过优化萃取头、离子强度、温度、时间等固相微萃取条件后,建立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测定葡萄酒中的3种氯酚2,4,6-三氯酚(TCP)、2,3,4,6-四氯酚(TeCP)、五氯酚(PCP)以及两种氯代茴香醚2,4,6-三氯苯甲醚(TCA)、五氯苯甲醚(PCA)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检出限为0.1ng/L,回收率为86.0%~105.9%,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6.5%。该方法前处理简单、高效、检测灵敏度高,可应用于进出口葡萄酒中木塞污染物的监控。  相似文献   

10.
肉制品中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性N-亚硝胺化合物在肉制品中痕量存在,其分离、分析十分困难。本文综述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介绍5 种前处理技术包括水蒸气蒸馏法、固相萃取法、固相微萃取法、微波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法和分散固相萃取法,并概述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对多种挥发性亚硝胺定性定量分析的应用进展。最后指出肉制品中挥发性亚硝胺检测技术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食品中激素的残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糖皮质类激素能提高饲料转化率, 促进畜禽生长, 常用于畜牧生产中。然而动物生长过程中过量使用这些激素, 会导致激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 影响人类健康。本文介绍了糖皮质类激素及其对人类的危害, 总结了动物源性食品中糖皮质类激素的检测方法, 包括利用振荡提取、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液液分配、加压溶剂萃取等提取和净化方法, 以及采用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检测糖皮质类激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纺织品五氯酚(PCP)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MS)、气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和免疫分析法等,总结了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纺织用PCP残留检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有机锡化合物具有脂溶性,易通过食品包装材料进入食物中产生富集,对人体具有一定毒性,其有机锡种类繁多、分析过程复杂,毒性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对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机锡化合物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对样品前处理方法进行了介绍:主要有超声波萃取、微波萃取、固相萃取和固相微萃取等。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及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最后,展望了食品包装材料中有机锡化合物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对食品中有机磷杀虫剂(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s,OPPs)残留分析技术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评述了前处理方法如固相萃取、基体固相分散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加速溶剂萃取、固相微萃取和液相微萃取等技术在分析中的应用。概述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其联用技术、免疫分析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和毛细管电泳等检测技术用于分析食品中OPPs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未来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葡萄酒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良好的保健功效,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葡萄栽培中滥用农药会使其残留在葡萄上并最终转移到葡萄酒中,长期饮用会损害人体健康。随着人们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葡萄酒的农药残留问题逐渐受到关注,因此建立适合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对保障食品安全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葡萄酒中农药残留分析的方法很多,其中以色谱技术为主。本文对近年来应用于检测葡萄酒中农药残留的色谱分析方法——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的优点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广泛使用,如果使用不当会造成药物残留,危害人体健康。当前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的监控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介绍水产品中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测定采用各种的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并分析比较薄层色谱法(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TLC)、紫外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效价法、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GC-MS)、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液相色谱-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ry, LC-MS/MS)等几种检测方法的优劣,研究认为采用HPLC和LC-MS/MS法检测大环内酯类药物残留,能够很好地满足标准限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Phenoxy acid herbicides are a class of commercial herbicides widely used all over the world. Some of them will disrupt the endocrine of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As a result, European Union, USA, Japan, China, and other nations have defined the maximum residue limits for phenoxy acid herbicides. Obviously, sensitive and reliable detection methods are very necessary for monitoring these herbicide residu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is aspect,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analysis methods of these herbicide residues in food and water from the year 1989 to 2014. On one hand, the separation analysis methods of multi-residues have been the mainstream of research, including gas chromatography,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and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Single-residue detection mainly occurred in the early days, involving various types of immunoassay methods which account for 5.6 % literatures we can refer. On the other hand, sample pretreatment technique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nalysis methods for isolation and enrichment of analytes in multi-residue determination. These techniques include a variety of liquid-phase micro-extraction, solid-phase extraction methods, and the following developed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 and molecular imprinted solid-phase extraction based on the above traditional methods. The quick, easy, cheap, effective, rugged, and safe (QuEChERS) method, suitable for sample preparation of food and other complex matrices, is also reviewed. In general, multi-residue detection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ethods are the trends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中残留农药检测技术的新进展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井乐刚 《食品科学》2002,23(3):148-152
对食品中残留农药检测技术其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样品前处理中,固相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酶免疫分析等已开始应用于食品的残留家药检测中。直接光谱技术和生物传感器的应用潜力很大。对食品中残留农药检测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级芳香胺是一类毒性较强的致癌物质,可通过皮肤、胃肠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导致机体细胞的DNA功能和结构发生变化,严重者可引发人体输尿管癌、肾癌、膀胱癌等恶性疾病。塑料作为一种常见的食品接触材料,广泛用于食品包装、食品工具等。食品接触塑料中残留的初级芳香胺会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向食品迁移,由此对食品安全和人身健康造成威胁。本文对国内外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的检测标准与相关的法规进行了对比,重点综述了近几年所报道的在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和液相色谱一质谱法等;对各种方法的前处理、仪器条件及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同时展望了食品接触塑料中初级芳香胺检测方法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科技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李铮  杨静  焦丽丽  李慧  吴巍 《食品与机械》2022,(11):206-211
文章综述了以分子印迹技术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为原理的快速检测蜂王浆中甾体激素类成分及其含量的方法。重点介绍了液液萃取法、固相萃取法、QuECHERS等前处理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放射免疫测定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等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分析比较了各种前处理方法及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分子印迹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检测蜂王浆中甾体激素的可行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