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蔓三七叶为实验材料,采用水提醇沉法获得蔓三七叶多糖(GPLP),测定了其总糖、糖醛酸、硫酸根以及蛋白质的含量和单糖组成,并对其抗氧化活性和免疫调节活性进行了研究。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糖含量,硫酸-间羟基苯酚法测定糖醛酸含量,Ba Cl2-明胶法测定硫酸根含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分和红外光谱测定多糖的结构。通过总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评价GPL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并探讨其对脂多糖(LPS)刺激RAW 264.7巨噬细胞免疫调节活性。结果表明,所得GPLP的得率为15.56%,粗多糖中的总糖含量为52.32±1.56 g/100 g;单糖组成为阿拉伯糖、木糖、葡萄糖、半乳糖,摩尔比为1.39:8.70:3.17:1。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GPLP的总抗氧化能力、DPPH和OH自由基清除效果明显。GPLP可显著提高RAW 264.7细胞内一氧化氮(NO)的浓度,在给药浓度为25.0μg/mL时,NO的分泌量达到最大,为31.24±2.30μM。GPLP可以提高免疫力,在功能食品的开发中,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免疫调节剂。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博罗霍果多糖的不同提取条件和对其含量及单糖的组成进行测定。方法1的提取条件为样品经乙醇溶液除去单糖和寡糖,脱脂、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水解后用HPLC-ELSD法测定多糖组成。方法2的提取条件为样品经冷冻干燥,乙醇溶液除去单糖和寡糖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酸水解后用气相色谱衍生法测定多糖组成。方法1提取得多糖含量为6.2%,其单糖组成为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方法2提取得多糖含量为11.2%,其单糖组成为半乳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和葡萄糖,糖醛酸含量为0.24%。博罗霍多糖是以中性糖为主且含少量糖醛酸的杂多糖。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不同方式提取不同品种小麦麸皮中的阿拉伯木聚糖(arabinoxylan,AX),对提取的AX进行结构表征并比较其抗氧化性。方法:分别利用碱提、超声辅助木聚糖酶提和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法从不同品种小麦麸皮(‘百农207’‘百旱207’‘冠麦1号’‘华育198’和‘华育166’)中提取AX,测定其化学组成,对比其分子质量、分子结构、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能。结果:3?种提取方式中,碱提法得率较高,且总糖质量分数较高;酶提法则能更大程度地保留多酚,这可能是酶提AX抗氧化性较好的原因,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AX的分子质量,且酶提AX单糖组分比例与碱提AX差异较大,糖苷键连接方式也更复杂;两种酶提法相比,超声辅助木聚糖酶提AX得率和总糖质量分数更高,但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AX多酚质量分数更高,且二者单糖比例及糖苷键连接方式也不同;此外,不同品种麸皮AX的分子质量、单糖比例、糖苷键连接方式及比例不同。结论:碱提、超声辅助木聚糖酶提和超声辅助纤维素酶提3种方法从小麦麸皮中提取得到的AX结构及活性存在明显差异,酶提法相对碱提法AX得率和分子质量较低,但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性能较好;超声辅助木聚糖酶提较...  相似文献   

4.
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厚壳贻贝水溶性多糖提取效率的影响。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以粗多糖得率和多糖质量分数为评价指标,对厚壳贻贝水溶性多糖不同提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方法中以酶提法的效果最优,粗多糖得率和多糖质量分数可达23.86%和85.12%。酶提法提取厚壳贻贝水溶性多糖是一种效率高且温和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利用啤酒酵母泥进行有机补铁剂的研究.研究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通过碱提法,酶解法,微波法提取酵母多糖的比较,最终确定以碱提法提取酵母多糖,并与三氯化铁在碱性条件下合成酵母多糖铁.研究所得酵母多糖铁呈深棕红色无定形粉末,易溶于水,得率为26.63%;以邻菲罗啉比色法测定酵母多糖铁的铁含量显示含铁量为17.7%.本研究所得的酵母多糖铁将有可能是一种新型的补铁剂.  相似文献   

6.
不同提取方法对龙眼多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龙眼为原料,利用水提法、酶提法、础提法、酸提法、超声法五种方法来提取龙眼多糖,研究不同提取方法下龙眼多糖的提取率、还原力、DPPH.清除率、单糖组成等的区别,比较五种提取工艺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五种提取方法相比较,酶提法得率最高,达到6.78%,碱提法得率最低,为1.84%。酶提法得到的龙眼多糖抗氧化性最好,超声法所得多糖的活性次之,而碱提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最差。  相似文献   

7.
以燕麦麸皮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分离其中的多糖,采用苯酚-浓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研究超声波功率、超声波时间、液固比、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720 W、超声时间20 min、液固比19:1、提取2次.多糖的得率可达5.82%.  相似文献   

8.
张卫明  单承莺  姜洪芳  刘艳  张玖 《食品科学》2009,30(20):403-405
目的:探讨用酶解醇沉法测定山药多糖的含量。方法:采用淀粉酶水解法、温浸法、煮提法提取山药多糖,用滴定法及硫酸-苯酚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淀粉酶水解法、温浸法、煮提法测得的多糖含量分别为3.53%、0.44%、8.77%。结论:温浸法提取不完全,所得多糖值明显偏低;而煮提法则因淀粉溶出而结果虚高;与之相比,用酶解法既可较好的消除原料内淀粉的影响,多糖提取也较完全,是山药及薯蓣属植物多糖含量测定的一种较为简便、准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研究螺旋藻中藻胆蛋白、多糖和脂类等药用成分的综合提取新工艺.首先,通过细胞破碎和盐析提取出藻胆蛋白,得率为3.99%,纯度达到0.61.然后用70%的丙酮对藻渣中的脂类进行提取,得率为2.2%.最后提取多糖,应用正交设计得出实验的最佳因素水平为碱溶液浓度为0.1 mol/L,提取时间为1 h,提取温度为室温.经TCA除蛋白后,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得率达4.02%,多糖纯度为83.2%.  相似文献   

10.
新疆黑桑椹多糖的提取和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采用热水浸提法从新疆黑桑椹中提取多糖,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最佳提取工艺,并采用改良的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显示,影响桑椹多糖得率因素的优先次序为:浸提时间〉固液比〉温度〉浸提次数;桑椹多糖水提法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2h、固液比1:30、浸提温度70℃、浸提3次。在此工艺下多糖得率为3.24%。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白芍多糖,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白芍多糖提取工艺参数并分析其化学组成,使用高效尺寸排阻色谱-紫外检测器-多角度激光光散射仪-示差折光检测器联机系统检测多糖分子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多糖的单糖组成和链接方式,采用WST法检测白芍多糖对巨噬细胞RAW264.7增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芍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液料比25:1 mL/g、提取温度85 ℃、提取时间3.0 h,得率12.40%。白芍多糖含有96.2%±1.2%总糖和5.5%±0.6%蛋白质,未检出硫酸根和糖醛酸,其分子质量和回转半径分别为2.3×106 u和234.9 nm。白芍多糖主要含葡萄糖,大部分是通过(1→4)糖苷键链接的。同时,白芍多糖可以在2、5、10 μg/mL浓度范围促进RAW264.7细胞增殖。其中,10 μg/mL处理组的细胞增殖率得到大幅提升,且与其他组别的细胞增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2.
茶叶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提醇沉法从采自江西婺源的粗老绿茶中提取茶叶多糖,通过Sevag法脱蛋白得到精制茶叶多糖,应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分析茶叶多糖纯度并测定其分子质量,进一步测定茶叶多糖的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单糖组成、糖醛酸组成等理化指标,同时对其进行紫外和红外光谱扫描,考察其光谱性质。结果表明:该茶叶多糖组分为均一性高的酸性多糖组分,分子质量约为289 734 D,糖含量为55.1%,蛋白质含量为1.8%。该茶叶多糖酸性组分主要由鼠李糖、核糖、阿拉伯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1.26∶3.18∶4.08∶1.00∶1.52∶3.92,该茶叶多糖酸性组分中含有大量半乳糖醛酸,含量为33.5%。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从泡叶藻(Ascophyllum nodosum)中提取的泡叶藻聚糖进行化学法降解,将得到的低分子质量降解产物进行分离纯化,分析其基本组成特征和体外免疫诱导活性,为泡叶藻聚糖或其他海藻多糖的生物活性和基本结构特征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酸水解法和双氧水氧化降解法制备泡叶藻聚糖低分子质量降解片段,利用超滤法和Sephadex G-5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4 个泡叶藻聚糖低分子质量片段:HCl-F1、HCl-F2、H2O2-F1、H2O2-F2;采用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柱前衍生样品后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及化学方法分析其单糖组成和化学组成;采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法测定其重均分子质量;通过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模型分析HCl-F1、HCl-F2、H2O2-F1、H2O2-F2的体外免疫诱导活性。结果:泡叶藻聚糖低分子质量片段的组成特征表明HCl-F1、HCl-F2、H2O2-F1、H2O2-F2均为杂多糖,且单糖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其重均分子质量分别为4.80、4.20、5.30、2.30 kDa。免疫活性分析细胞模型结果表明,HCl-F1、HCl-F2、H2O2-F2在所测定质量浓度范围(0~200 μg/mL)内能明显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释放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而H2O2-F1诱导RAW264.7细胞释放NO和TNF-α的活性明显低于HCl-F1、HCl-F2和H2O2-F2。结论:泡叶藻聚糖低分子质量降解片段(HCl-F1、HCl-F2和H2O2-F2)具有明显的免疫诱导活性,其中HCl-F1和H2O2-F2的免疫诱导活性明显高于泡叶藻聚糖。结合其化学组成分析的结果,提示泡叶藻聚糖低分子质量降解片段的免疫诱导活性是由单糖组成和硫酸根质量分数共同决定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铁皮石斛多糖(DOP)的不同分级组分,比较其理化性质及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的差异,并对多糖结构特征与活性的关系进行初探。方法:采用分级醇沉的方法获得铁皮石斛多糖不同分级组分,并对各组分的糖、糖醛酸、蛋白质含量、单糖组成、分子量进行分析。以巨噬细胞RAW264.7为研究模型,比较DOP不同分级组分的体外免疫调节活性。结果:DOP和四个组分(F30、F40、F50和F50S)均为中性糖,各组分糖醛酸含量较DOP均有所降低,F50S蛋白质含量最高。DOP、F30、F40、F50和F50S的平均分子量分别为262.4、314.5、248.3、202.9和136.2 kDa。DOP、F30、F40、F50和F50S均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其摩尔比分别为5.16:1、3.67:1、4.16:1、5.62:1和5.86:1。DOP和各分级组分均可显著(p<0.05)增强RAW264.7巨噬细胞的增殖能力、NO的释放以及TNF-α和IL-1β的分泌。结论:铁皮石斛多糖及其分级组分均有免疫调节活性,且分子量较小的免疫调节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郭丽  刘斌  温成荣  宋爽  朱蓓薇 《食品科学》2017,38(8):171-178
为开发大菱鲆功能性多糖成分,采用胰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双酶法结合碱浸提法对大菱鲆鱼骨、鱼肉、鱼皮3个部位的多糖进行提取与检测,同时将所得多糖使用三氟乙酸水解、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柱前衍生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对水解产物中的二糖衍生物片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先酶后碱法提取获得鱼骨粗多糖中性糖含量最高为6.79 mg/g干质量,鱼骨硫酸多糖含量最高为3.81 mg/g干质量。通过与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和质谱数据对比,确定大菱鲆鱼骨中含糖醛酸多糖(uronic acid-containing polysaccharides,UACPs)主要为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鱼皮中主要为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和CS;鱼肉UACPs主要有HA、CS、肝素、Glc A(1→2)-Man聚糖以及一种由糖醛酸与己糖连接的重复片段构成的未知多糖UACP1。  相似文献   

16.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栉江珧粗多糖的水浸提取工艺,并对优化后提取得到的多糖的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栉江珧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4 ℃、提取时间215 min、液固比34:1 (mL/g),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18.37%。栉江珧粗多糖中多糖含量为94.39%、蛋白质含量为2.8%、糖醛酸含量为0.63%、硫酸基含量为0.08%;采用红外光谱扫描和气相色谱分析粗多糖的结构和单糖组成,结果表明该多糖由葡萄糖组成。此外该粗多糖的清除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以及金属螯合力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599、1.01和0.29 mg/mL。研究结果可以为栉江珧粗多糖活性研究和功能性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优化虾夷扇贝柱粗多糖2种提取工艺,并对比分析2种提取方式对扇贝柱粗多糖的化学性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对扇贝柱粗多糖热水浸提法及酶解提取法进行优化,并比较2种粗多糖红外光谱、单糖组成及抗氧化活性.结果 热水浸提法的最优工艺为:料液比1:3(g/mL)、浸提时...  相似文献   

18.
3 种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主要化学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安徽1号、吉林1号和吉林2号)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其基本物质组成、微量元素、多糖、灵芝酸、氨基酸和脂肪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灵芝子实体中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和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差异较大;3 种灵芝子实体中均有较高含量的Ca、Mg、Fe微量元素,以及较高含量的必需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和脂肪酸总量由高到低依次均为安徽1号>吉林2号>吉林1号;3 种灵芝子实体水溶性粗多糖含量相近,但碱溶性粗多糖含量、纯化多糖的单糖组成差异较大;在3 种灵芝子实体样品中,安徽1号的灵芝酸A和灵芝酸B总含量(5.62 mg/g)最高。这些结论将为进一步完善灵芝子实体的质量标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