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接入住宅区配电网谐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车载充电机接入小区低压配电网产生的谐波特征。基于Simulink平台建立了含车载充电机的住宅区传统三相配电网和新型单相配电网仿真模型,结合对配电变压器阻抗特性的研究,对比分析了2种配电模式下不同数量电动汽车接入充电产生谐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车载充电机接入数量增多,2种配电模式下的谐波电流变化平缓,但电压畸变率均明显增大;在相同数量充电机接入情况下,配电容量越大,系统电压畸变越小;单相配电的电压谐波畸变较三相配电可增幅70%以上,对谐波耐受力较差。  相似文献   

2.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快速发展,大功率非车载充电机也逐渐普及。本文分析了非车载充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指标,相应地设计了一套检测平台。这种检测平台可完全依据国家标准对非车载充电机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证明,检测平台可快速、方便、高效地完成非车载充电机的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和规范非车载充电机的电气性能,为充电机性能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手段,建立了基于组态王软件的非车载充电机自动化检测平台。本平台采用组态王软件进行系统开发,围绕组态王开发平台进行外围硬件设备的配置,设备驱动和通信的设计,并根据制定好的实验方案进行系统人机界面及实验操作的软件设计。基于该平台可开展安全功能、输出特性、绝缘性能、谐波电流4大类实验,并通过实践验证了检测平台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测平台的建立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推动和规范非车载充电机的电气性能,为充电机性能检测工作提供技术手段,建立了基于组态王软件的非车载充电机自动化检测平台。本平台采用组态王软件进行系统开发,围绕组态王开发平台进行外围硬件设备的配置,设备驱动和通信的设计,并根据制定好的实验方案进行系统人机界面及实验操作的软件设计。基于该平台可开展安全功能、输出特性、绝缘性能、谐波电流4大类实验,并通过实践验证了检测平台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刘思  李熊  张一凡  刘高  冯路 《电测与仪表》2021,58(9):194-200
针对当前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装置相关的技术研究较少的现状,介绍了一种适应于虚负荷检定的非车载充电机检定装置.该装置功能完备,结构上采用一体式设计,电路上由MCU搭载安卓软件作为中控,驱动电压和电流隔离输出.其中电压源部分采用数模转换器与高精度分压电阻网络反馈模块组合方案,电流源部分采用数模转换器与低端采样反馈模块组合方案.通过现场对非车载直流充电机进行虚负荷检定,通过比对充电机现场测试仪和本装置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检定装置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王淑旺  丁锐 《电力电子技术》2019,53(11):9-11,14
复用充电机是指与大功率双向DC/DC共用电力电子器件实现大功率车载充电的一种设备。主要有以下功能:Boost、车载充电、并网发电且功率因数可调、车车互充。为了得到良好的充电效果,在该设备充电过程中,应使充电电压保持稳定。但在实际充电过程中,由于复用充电机在充电模式下整流侧产生了二次谐波,使得在充电过程中存在较大的充电电压纹波,影响充电质量的同时也易引起电池发热等问题,进而影响电池寿命。为了减小充电过程中二次谐波的影响,此处采用谐振控制的方法在复用充电机Buck阶段对充电过程中产生的二次谐波进行抑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仿真与解析2种手段对充电机谐波特性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依据实测数据描述了充电机的负荷特性,然后在建模仿真的基础上,分析了单台充电机充电、多台充电机同步和非同步充电时的谐波电流特性。并基于叠加原理对多台充电机同步充电所产谐波电流进行了解析计算,揭示了多台充电机充电时的谐波抵消现象,给出了计及谐波抵消效应的谐波电流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不同类型电动汽车充电机接入后电力系统的谐波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娜  黄梅 《电网技术》2011,(1):170-174
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电力系统产生的谐波主要来自充电机的整流装置,因此有必要对由不同整流装置构成的充电机接入系统产生的谐波进行对比分析,为充电站的谐波治理和充电机选择提供依据。使用PSCAD软件设计了充电机谐波测量模型,建立了三相桥式不控整流充电机、12脉波整流充电机、脉宽调制整流充电机的仿真模型,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法测量了谐波,并对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该模型能够为充电站选择充电机提供依据。该方法可用于集中式、采用常规充电方式的大型充电站接入系统的谐波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于不同整流装置的电动汽车充电机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动汽车充电站的主要设备之一是充电机,充电机是由整流器、直直变换器等装置组成的电力电子设备,接在城市电网和电动汽车之间会对城市电网产生谐波污染.为了消除和抑制谐波污染.有必要分析各种充电机的谐波大小和变化趋势.本文使用电力系统软件PSCAD,建立了不控整流充电机、十二脉波整流充电机和PWM整流充电机的模型,从接入系统产...  相似文献   

10.
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电力系统中电动汽车充电机为非线性负荷,大型充电站有很多这类充电机,所产生的谐波对电网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抑制谐波以得到较好的电能质量必须对大型充电站产生的谐波进行预测。首先建立单个充电机谐波分析数学模型,利用商用电动汽车充电机收集的数据对谐波电流进行计算,再利用概率统计学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建立多谐波源谐波分析数学模型,研究多个电动汽车充电机产生的谐波电流及其概率特性。研究表明,利用概率统计学理论可以预测多谐波源产生的谐波电流。该研究结果同样适用于其他多个非线性负载产生的谐波电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际标准IEC61851-23中直流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原理,针对非车载充电机与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兼容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参数验证方法。构建测试系统,实现对各充电阶段及时序、交互通信协议、充电控制性能、充电故障保护的测试。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试验方法能够对非车载充电机国际标准关键性能指标进行全面的实验验证和分析,有利于今后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产品的标准化和国际化。  相似文献   

12.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谐波分析及谐波抑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交流充电桩是家用电动汽车主要的能源供给设施,利用车载式充电机为动力电池充电。随着电动汽车充电站日益增多,其产生的谐波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搭建了单相车载式充电机的完整模型,详细分析了其谐波特点和充电机台数变化对谐波含量的影响。针对充电桩的谐波问题,将有源电力滤波技术应用到交流充电桩中。在所搭建的仿真模型中,针对单相车载式充电机的负载特性,采用传统PI控制与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法,新型交流充电桩有效地抑制了车载式充电器谐波,提高电网侧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3.
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的工程计算方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黄梅  黄少芳 《电网技术》2008,32(20):20-23
研究电动汽车充电站接入电力系统后对公共电网产生谐波的特点和计算方法。在建立充电站谐波计算仿真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对仿真数据及充电站谐波特点的分析,提出一种简化的充电站谐波工程算法,采用线性分段函数近似充电机等值非线性电阻,计算一个充电周期内的谐波变化特性和谐波最大值,最后验证了该算法在工程中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动汽车VEG模式的提出,大功率非车载充电机以其快速安全充电的特点得到广泛的应用。文中提出的300 kW检定系统解决了大功率充电机现场实负荷检定的难题。系统中直流比较仪采用多种屏蔽技术,在充电机集中建站强电磁干扰下,精度仍保持在10 ppm的水平,为大电流测量提供可靠测试数据;采用LabVIEW软件进行软件设计和数据处理,为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量值溯源和检测提供依据。通过测试数据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将充电机计量单元放置充电机直流侧进行公平结算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动汽车充电机谐波抑制工作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动汽车充电机作为非线性负荷,在充电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不规则谐波,影响电网电能质量。根据其产生的谐波特点,研究利用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抑制相应谐波的工作机理,采用空间矢量与滞环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建立了充电机谐波抑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分别对单台充电机和多台充电机运行时的谐波抑制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充电机系统在单台或多台、稳态或暂态情况下,APF都能有效抑制谐波。  相似文献   

16.
当前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接入电网,不同充电模式的充电设施接入电网产生的谐波污染将对电网造成不同的影响。对电动汽车充电站内不同充电模式充电机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Simulink仿真和谐波分析。首先,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仿真模型。其次,建立电动汽车不同充电模式充电机的仿真模型。然后,将动力电池仿真得到的充电曲线直接等效成时变电阻,并作为连续信号直接输入充电机模型进行仿真。最后,在不同充电场景下对不同充电模式充电机进行仿真,分析了不同充电模式的充电机工作时相互影响的谐波规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电动汽车得到了快速发展,非车载充电机等与此匹配的充电设施也大量分布在公共场所。考虑到无功功率对电网的不利影响和V2G(vehicle to grid)技术,研究了电动汽车通过非车载充电机在满足用户充电需求且不损害电池寿命的前提下对电网进行合理的无功补偿。基于瞬时无功理论和解耦控制设计控制环节,对信号做出快速响应。最后在PSCAD/EMTDC的平台上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在充电的同时,可以通过非车载充电机对电网进行合理的无功功率补偿,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又可以调节电网无功功率,充分利用了电动汽车资源,拓展了V2G技术,让V2G技术的实施更加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电能质量检测分析是研究电动汽车与电网互动的前提和基础.而现有工作大都没有采用真实的数据进行充电站电能质量评估研究,已有的实测数据研究中时间分析尺度多为分钟级,且缺乏对不同类型充电站进行差异特性对比分析.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质量分析方法.首先通过充电平台数据可视化,提取综合充电站和公交充电站的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