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锻造比、预备热处理、渗碳温度、碳势、淬火温度及预热等工艺因素对20CrMnMo钢热处理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备热处理、渗碳温度、碳势和淬火温度对畸变影响显著;锻造比及预热对畸变影响虽不显著,但在优化工艺中也起到良好的作用;针对20CrMnMo钢渗碳淬火的畸变特性,可通过优化的工艺参数较好地控制畸变,其最小畸变量为0.08 mm.  相似文献   

2.
对某铁路大型养路机械车轴齿轮箱用带内花键双联齿轮的材料选用、结构形式设计和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研究和对比分析。通过优化设计,使设计和制作工艺更加简单、合理,通过预处理、渗碳温度、碳势、淬火温度及预热等热处理工艺因素对17CrNiMo6钢畸变的影响进行分析,较好地控制了热处理畸变,提高了齿轮精度,满足了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
对大型重载齿轮渗碳,渗层表面碳浓度及碳化物形态对齿轮质量的影响在不少文献中早有论述。碳化物的大小和形态对钢的抗疲劳性能有显著影响。 我厂生产的齿轮、齿轴多采用20CrMnTi钢渗碳淬火,要求热处理后碳化物级别为1~5级,渗层中过共析层 共析层的深度为渗层的70%。我们使用的是老式设备,没有碳势控制系统,渗碳温度采用920℃,渗剂为煤油,采用气体渗碳后重新加热淬火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3种齿轮钢20CrNi2Mo、17CrNiMo6、20CrMnMo进行渗碳及热处理,研究了不同渗碳时间后3种钢的表面碳含量及热处理前后的渗层硬度和组织。结果表明:3种钢的合金系数从高到低依次为20CrMnMo钢、17CrNiMo6钢、20CrNi2Mo钢,合金系数越大,相同渗碳条件下表面碳含量越高;高温回火前3种渗碳层的表面硬度均在45HRC以上,回火后均有所降低;高温回火前渗碳层的组织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等非平衡态混合组织。  相似文献   

5.
本文祥细探讨了G20CrNi2MoA钢渗碳后的热处理工艺对渗碳层特性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随着第二次淬火温度的提高,渗碳层的强韧性和耐磨性将下降;接触疲劳寿命L_50不断增长,L_10的变化平缓;二次淬火的加热速度越慢,L_1O越高,回火温度的提高,L_50将增长,L_1O稍有下降。渗碳表层的固溶碳浓度以0.6~0.7%为宜;残余奥氏体量以20~25%为好;二次碳化物量应控制在5%左右。表面硬度为HRC_(61)时,既有良好的耐磨性,又有较高的接触疲劳寿命。该钢渗碳后的二次淬火温度以810℃为宜,回火温度可选择170℃左右。  相似文献   

6.
中碳合金结构钢30CrMnSi经热处理后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尤其30CrMnSi钢板在产品中应用广泛。某产品中的30CrMnSi薄板零件,由于在热轧退火冲压加工过程中表面保护不好,造成脱碳,经常规热处理淬火后表面硬度值偏低。通过研究中碳合金结构钢零件表面补渗碳工艺,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对零件表面进行渗碳。经过热处理试验,对零件表面含碳量和表面硬度值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比常规渗碳较低温度及碳势补碳,可以补救恢复到原有化学成分,对零件进行热处理淬火后,能够满足零件的硬度要求,总结出了一种工艺技术方法和一套工艺参数,碳势0.85%、温度890℃时补渗碳效果较好,有效解决了薄板零件表面存在脱碳缺陷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齿轮是广泛使用的基础元件,提高齿轮承载能力和延长使用寿命,充分发挥材料潜力,是金属材料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我们进行了碳氮共渗代替渗碳二次淬火和接触疲劳的试验。一、试验用钢及热处理工艺本试验采用太原钢铁公司提供的φ100mm,20CrMnMo 钢棒料,其化学成分如表1。  相似文献   

8.
正热处理渗碳零件必须经过淬火、回火处理后,才能达到表层高硬度、心部高韧性的要求。渗碳后的各种热处理方法可根据零件材料和性能要求来恰当选择,方法有:预冷直接淬火;预冷后分级淬火;一次淬火;一次淬火的分级淬火;二次淬火;表面淬火等。我公司在实际生产中使用20CrMnMo、20CrMnTi材料较多,大都采用预冷直接淬火方法,这样能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成本,简化工艺。但由于设备控制与实际操作有时存在误差,往  相似文献   

9.
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渗碳+一次淬火+低温回火,采用金相分析,硬度检验,化学分析以及力学性能试验,对比分析了8822H与20CrMnMo材料。结果表明,8822H的试验结果优于20CrMnMo。  相似文献   

10.
5CrMnMo钢是目前使用较多的热锻模具钢之一,主要用于中小型锻模。与5CrNiMo钢相比,虽然强度相当,但常温及高温下的塑性和韧性较低。用5CrMnMo钢制造的锻模,采用常规热处理工艺(淬火温度:850℃;回火温度:490——540℃)往往造成模具的早期失效,其主要失效形式是开裂、塑性变形和龟裂,因而使锻模的使用寿命降低。若对5CrMnMo钢锻模进行强韧化处理,即适当地提高淬火温度并延长回火时间,便可显著地提高断裂韧性,从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钢的机械性能与其组织结构状态有密切的关系。在渗碳件已获得合理的渗层深度、碳势、碳浓度以及碳化物形态、数量和分布适宜的前提下,为提高其强韧性,应充分细化渗层及芯部奥氏体晶粒,避免热处理显微裂纹的产生,并尽可能获得板条状马氏体。为此,推荐渗碳后用循环加热加快速淬火来取代传统的二次淬火或直接淬火工艺。  相似文献   

12.
前言弧齿锥齿轮因其几何形状较为复杂,在渗碳或碳氮共渗淬火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变形,其原因是十分复杂的,除了齿轮材料外,锻造组织、轮坯的预备热处理,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淬火手段、淬火剂温度等因素均不可忽视。纵然,使用淬火压床可将这种变形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但淬火压床适用于连续气体渗碳炉,对于我国中小齿轮制造厂常用的井式气体渗碳炉来说,势必造成操作上的困难。同时,为使齿轮在淬火压床上进行压力淬火,需在渗碳或碳氮共渗后进行二次加热,这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了渗碳温度、炉气碳势、碳传递系数和钢的成分对渗碳速度的影响,提出了能够提高渗碳速度的一些工艺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评述了传统渗碳齿轮为得到高性能和长寿命,以及克服渗碳淬火畸变存在很多难题。介绍了渗氮齿轮有低温热处理和齿轮变形量小、畸变小的根本优势,评估了半个世纪以来,渗氮齿轮研究和应用的成果,表明研制新型时效硬化钢和深层离子渗氮工艺,可以实现高性能渗氮齿轮成功替代渗碳齿轮。研制成功20CrNi3Mn2Al时效硬化钢及其相应深层渗氮工艺,可替代模数在10mm以下和渗碳层在2mm以下的渗碳齿轮。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工艺参数对摩托车渗碳齿轮变形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齿轮变形的几种原因并对渗碳齿轮的锻造温度、渗碳温度、渗碳层碳浓度和深度、淬火温度对变形的影响作了较为一般的介绍。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齿轮变形的几种原因并对渗碳齿轮的锻造温度、渗碳温度、渗碳层碳浓度和深度、淬火温度对变形的影响作了较为一般的介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现生产实际中,用仿ZF7(17CrMnBHZ)及仿ZF1(17Cr2Ni2A)渗碳钢制造的变速器运转齿轮,常在渗碳淬火后出现混晶,致使显微组织超标,影响齿轮使用寿命的情况进行研究。经用多种热处理工艺方案作试验表明:在锻造及锻坯的热处理保持现有工艺不变的情况下,于坯件粗车后进行一次亚温调质预处理,可明显地改善和消除最终热处理后存在的混晶。对按原工艺已完成渗碳淬火但存在严重混晶的零件,采用亚温调质后重新热处理,其效果也很显著。事先对锻坯亚温调质细化晶粒,然后进行渗碳直接淬火,其技术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8.
合金渗碳钢氮碳共渗处理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CrMo钢齿轮轴渗碳淬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氮碳共渗热处理工艺,生产使用结果表明,齿轮轴零件装配运转灵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低合金渗碳钢轧材、锻造、正火齿坯中间,常出现纤维状或条状组织,即二次带状组织,简称带状组织。在低碳钢、中碳和中碳合金钢中都可能出现这种组织。一般认为带状组织是由于钢锭浇注过程中形成枝晶偏析,热轧钢材停轧温度偏低以及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沿轧制方向被拉长成条带等原因造成的。低合金渗碳钢中出现带状组织不但影响齿轮冷热加工性能,而且将导致热处理变形以及影响装车使用寿命。为了探明低合金渗碳钢中带状组织产生的具体原因,我们对25MnTiBR钢中带状组织的特征,它与热处理工艺对性能的影响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渗碳齿轮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变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与钢的化学成分和淬透性、渗碳齿轮的几何形状、预先热处理后钢的组织、齿轮加工方法和加工残余应力、渗碳时齿轮放置方式和吊具、渗碳温度和渗碳时间、淬火温度和淬火方式、淬火介质和介质温度以及渗层特性等因素有关,下面就影响渗碳齿轮变形的因素和应采取的措施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