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根据宝钢一炼钢连铸辊的使用维护数据库和生产工艺数据库分析了连铸设备的维护和生产操作对连铸辊使用寿命的影响规律 ,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连铸辊在堆焊修复过程中裂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有效解决了影响连铸辊堆焊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宝钢冷轧厂镀锌机组辊涂机所存在的涂敷质量差、工艺参数不稳定和涂敷辊堵转等问题,在大量试验分析基础上,从辊子传动、液压系统、辊子位置和压力控制等方面进行改进,较好地解决了辊涂机存在的问题,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也为同类设备的研发使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连铸辊在堆焊修复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缺陷气孔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气孔的防止方法,有效解决了影响连铸辊堆焊质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连铸辊的堆焊修复工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连铸生产的关键部件-连铸辊的修复工艺作了详细介绍,采用先进的堆焊技术和设备,以及堆焊药芯焊丝和焊剂对连铸辊进行修复,可以使修复后的连铸辊比末修复前的新辊使用寿命提高2 ̄3倍,其高温强度和高温耐磨性都有显著的提高,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宝钢1220DCR机组二次冷轧过程中由于中间辊窜动使得辊间压力横向分布不均匀加剧,出现尖峰分布,导致轧辊辊耗增加甚至在轧辊边部出现色差缺陷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现场试验与理论研究,并结合1220DCR机组的设备与工艺特点,提出了一套适合于二次冷轧机组中间辊优化设计技术,对机组中间辊的辊端倒角曲线进行了优化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因中间辊窜动而引起的辊间压力分布不均匀、出现尖峰分布等副作用,在提高板形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辊间压力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削减辊间压力分布的峰值,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采用新设计的 5 % Cr材料制造了宝钢冷热轧支承辊。在制造过程中 ,冶炼采用“AP”工艺 ,较好地解决了偏析问题 ;通过先进的锻造手段及差温喷淬的方法保证了支承辊的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8.
俞波 《连铸》2010,(5):36-38
多功能辊缝仪可以在线检测辊缝、基准弧、喷水和轴承状况等。对它采用的基本原理、使用情况以及如何校正做了相关的介绍,对连铸区域的设备维护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宝钢1300初轧机压下装置的动态性能和解除贴辊能力,通过理论计算分析,阐明误操作时严重贴辊对设备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0.
曾跃辉 《连铸》2013,(4):22-24
连铸辊的寿命一直以来是影响连铸生产连续性的重要制约因素。连铸分节辊的典型结构有两类,一类是每个分节辊均为独立的辊子单元;另一类是芯轴带辊套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分节辊作了结构分析;并借鉴轧制力的计算方法,对连铸辊进行了受力分析;继而对连铸辊进行了结构改造。达到降低生产维护成本,提高连铸辊的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李华刚  连井涛 《连铸》2016,35(6):54-57
2009年以前宝钢连铸电磁搅拌一直引进外方技术,从2009依靠宝钢研究院完成6CC铸流辊式搅拌科研项目,科研成功后由宝信软件进行6CC技改,宝钢连铸电磁搅拌走出了一条自主集成的成功之路。通过近几年科研研究及工程应用实践中,宝钢已全面掌握连铸电磁搅拌装置系统内的电磁搅拌本体、冷却水系统、低频专用电源、控制系统及对外抗干扰系统的五大核心技术。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我公司生产的R73连铸机辊子的化学成分和热处理工艺。多项实验证明了R73材料具有良好的抗疲劳性能和综合力学性能。其冲击性能尤为突出,特别适合于连铸机弯曲段辊子的制造。  相似文献   

13.
宁林新  张利君  刘洋  王凤琴 《连铸》2013,32(6):12-15
为了解决某炼钢厂生产的特厚板坯表面横裂纹发生率高的缺陷问题,通过ABAQUS计算软件对该炼钢厂的铸机干式浇注工艺进行了工艺技术研究。建立了干式辊干式浇铸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辊系的温度场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辊系能满足干式浇铸工艺的要求。现场采用该计算方案制定了符合该铸机特性的半干法浇铸工艺,并进行了生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半干法浇铸后的铸坯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周期性热冲击条件下铸轧辊辊套温度场仿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连续铸轧过程中铸轧辊辊套的实际工况,对铸轧辊辊套在受到铸坯周期性热冲击情况下温度分布规律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到了在考虑铸轧辊辊套与铸坯接触界面热导时,铸轧辊辊套在不同铸轧速度时的稳态温度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5.
沙晔 《连铸》2014,33(4):12-15
辊道是连铸机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辊道不仅需要满足铸坯的输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满足其所处位置的速度调节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辊道除了由于本身结构不合理导致故障外,辊道控制上的不合理同样也会发生故障。通过在辊道调试和生产过程中发生的问题,从辊道的结构、辊道齿轮马达的选型以及辊道的控制这3个方面,来分析辊道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辊道的结构除了分析固定式和吊挂式辊道的区别外还着重分析了减速箱和辊道轴的联接方式。文章详细阐述了辊道齿轮马达的选型步骤,并就不同控制要求对齿轮马达选型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指出了辊道设计中齿轮马达选型与控制之间相辅相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辊身内部铸入离心钢管的工艺方案,解决了原辊身使用中出现裂纹、漏水导致其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理论计算,得出连铸机拉矫辊辊子内外表面的温度分布;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二维拉矫辊有限元模型,采用ANSYS软件结合APDL编程实现动态热载荷的加载,解决连铸过程中旋转载荷的边界问题,从数值角度得到了拉矫辊的温度场分布。将理论结果与数值分析结果相比较,两者沿径向分布规律一致,呈对数曲线分布,最高温度存在一定差距,误差为6.06%,所得结果为正确分析辊子损伤机理奠定了基础;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与辊子材料相同的试件表面涂覆Ni45合金粉末,熔覆层厚度为3mm。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覆技术可有效的对辊子表面进行改性,其硬度提高了近1倍。  相似文献   

18.
铬钼铜合金铸铁轧辊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我国资源的实际情况,通过设计合理的化学成分、严格控制各种生产工艺参数和使用金属型铸造工艺,用Cr-Mo-Cu铸铁可以生产出高标准的球墨铸铁轧辊来满足使用要求,以代替同类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9.
通过板坯连铸现场调查分析,研究连铸过程中发生的滞坯事故,在使用环境、工作磨损状态、堆焊原理等方面分析了连铸机1#冷却段辊系的失效形式,并提出了对策,为长寿命连铸辊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连铸关键设备的再制造是高效、绿色钢铁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了连铸结晶器和连铸辊的失效形式、表面处理技术以及结构设计技术在结晶器和连铸辊上的研究与应用;分析总结了各种表面涂层的热稳定性能、耐磨损性能和实际应用寿命;运用有限元解析技术对结晶器铜板和连铸辊的结构、服役条件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各种优化设计,与优异的表面处理技术相配合,提高连铸设备的整体使用寿命。实践表明借助再制造工程体系的先进表面技术和先进设计与管理方法,可以使连铸设备不断得到性能恢复和技术改造升级,延长其寿命和报废期限,提高连铸设备的档次和附加值,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