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种利用发酵行业的副产物菌体制备微生物絮凝剂的方法,属于生物化工技术领域。工艺为:将克雷伯氏杆菌接入含甘油或葡萄糖的种子培养基中,再将种子液加入含甘油或葡萄糖的初始发酵培养基,进行厌氧或有氧发酵,发酵生产结束后,采用膜过滤、离心手段将发酵液固液分离,所得固体部分便可直接作为微生物絮凝剂使用,而清液可通过脱盐、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热解液中的主要产物是1,6-脱水-b-D-吡喃葡萄糖(简称内醚糖),通过催化水解内醚糖和脱毒处理,热解液可直接发酵产乙醇. 研究结果表明,在121℃和0.2 MPa条件下的多种催化处理中,0.2 mol/L硫酸处理的热解液获得的葡萄糖产量最高,达17.35%. 水解后含葡萄糖的热解液经Ca(OH)2中和、硅藻土吸附处理,能被Candida krusei YZ-1发酵为乙醇,产率为0.42 g/g(乙醇/葡萄糖), 达理论产率的84%. 而Zymomonas mobilis对于各种处理液的发酵结果都很差.  相似文献   

3.
膜除杂浓缩对绿原酸提取液醇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膜分离技术改进绿原酸传统水提醇沉工艺,确定了对提取液直接醇沉、不除杂直接浓缩后醇沉、除杂浓缩后醇沉三种方法的最佳醇沉条件[V(醇)∶V(料液)],比较了三种条件下所得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和收率以及消耗95%乙醇的量和酸性废液的排放量.结果表明,除杂浓缩后醇沉的工艺为最佳工艺,绿原酸的质量分数和收率比提取液直接醇沉分别提高了84.9%和3.7%,耗醇量和废液的排放量分别降低了94%和91.3%.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麦冬多糖的提取工艺:麦冬块根先以95%(体积分数,下同)乙醇回流提取4h,烘干后,用水煎煮,以料液体积比1∶6提取3次,每次90min,合并提取液,抽滤除杂后浓缩至黏度为4.6~5.1mPa·s,以65%乙醇醇沉除杂,再以85%乙醇醇沉,收集后者,烘干,制粉,得麦冬多糖,得率为23.6%,纯度93.8%。此工艺提取无任何有机残留,工业上可直接对65%醇沉后所得溶液浓缩去醇,再加入防腐剂后即可添加于化妆品中。同时设计了一款护肤霜配方,对其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功效性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氟碳类泡沫灭火剂关键组分PFOS因国际环境公约出于环保和健康而限用,以及现有泡沫灭火剂还存在析液速度快而影响灭火能效等问题,在前人及团队探究无氟泡沫复配方案基础上,基于火灾化学理论与表面活性剂技术,遴选碳氢/有机硅表面活性剂(LS-99/SDS)为基剂,通过引入可改善气泡聚并的低碳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丁醇)调控泡沫的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等性能,开展含醇泡沫和无醇泡沫的灭火对比实验,考察低碳醇引入后的泡沫灭火能效。结果表明,引入适量浓度低碳醇可显著影响LS-99/SDS复配体系的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相比乙醇和正丙醇,当异丁醇质量分数为0.1%时,可有效延缓含醇泡沫的析液进程和降低析液速率。通过灭火过程的火焰温度测定,发现含醇泡沫作用下10 cm和20 cm高度处的火焰最大降温速率为20.1℃·s-1和11.2℃·s-1,相较于无醇泡沫体系降温效果显著,降温增幅分别为39.58%和14.29%。含醇泡沫灭火剂相对于无醇泡沫灭火时间缩短了3.6 s,缩短幅度为37.5%。适量浓度的异丁醇引入到无氟泡沫体系中,可有效延缓泡沫析液进程,提高泡沫体系的发泡倍数及稳泡性能,为无氟泡沫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建立了基于25%析液时间、平均析液速度、最大降温速率和灭火时间等综合指标的灭火效果考察方法,为泡沫灭火效能的实验室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氟碳类泡沫灭火剂关键组分PFOS因国际环境公约出于环保和健康而限用,以及现有泡沫灭火剂还存在析液速度快而影响灭火能效等问题,在前人及团队探究无氟泡沫复配方案基础上,基于火灾化学理论与表面活性剂技术,遴选碳氢/有机硅表面活性剂(LS-99/SDS)为基剂,通过引入可改善气泡聚并的低碳醇(乙醇、正丙醇和异丁醇)调控泡沫的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等性能,开展含醇泡沫和无醇泡沫的灭火对比实验,考察低碳醇引入后的泡沫灭火能效。结果表明,引入适量浓度低碳醇可显著影响LS-99/SDS复配体系的发泡倍数和25%析液时间。相比乙醇和正丙醇,当异丁醇质量分数为0.1%时,可有效延缓含醇泡沫的析液进程和降低析液速率。通过灭火过程的火焰温度测定,发现含醇泡沫作用下10 cm和20 cm高度处的火焰最大降温速率为20.1℃·s-1和11.2℃·s-1,相较于无醇泡沫体系降温效果显著,降温增幅分别为39.58%和14.29%。含醇泡沫灭火剂相对于无醇泡沫灭火时间缩短了3.6 s,缩短幅度为37.5%。适量浓度的异丁醇引入到无氟泡沫体系中,可有效延缓泡沫析液进程,提高泡沫体系的发泡倍数及稳泡性能,为无氟泡沫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一条新路径。建立了基于25%析液时间、平均析液速度、最大降温速率和灭火时间等综合指标的灭火效果考察方法,为泡沫灭火效能的实验室评价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车用替代燃料应用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可再生燃料在世界许多地区已引起高度兴趣,美国和巴西进展很快,美国实施乙醇减税措施,推动含醇汽油发展,乙醇市场已提高到约430万吨/年,占汽油需求量约1.2%。未来的乙醇政策将继续推进乙醇的应用,预计不久,乙醇应用将增加到现在用量的3倍。巴西1931年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8.
对比发酵前后中药天龙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效果。分别采用水提法和醇提法对发酵前后的中药天龙粉进行提取。水提液使用冻干机制成冻干粉,醇提液在水浴锅上挥干溶剂制得浸膏,然后将冻干粉与浸膏配制成一系列浓度的药物,采用MTT法进行体外抗肿瘤实验。发酵前中药天龙的水提物与醇提物皆无抑制作用,发酵后中药天龙对肺腺癌A549均有抑制作用。水提物与醇提物在药物浓度为2mg/mL时抑制率分别可达96.69%和99.14%。中药天龙发酵后可增强其对肺腺癌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玉米芯酶解液生产木糖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木聚糖酶对玉米芯的自水解液进行酶解以获得可发酵的木糖溶液。该法与直接用酶对玉米芯水解相比,水解速度快,木糖得率较高。所得酶解液发酵木糖醇的性能虽不如纯木糖,但明显优于玉米芯酸水解液。海藻酸钙/壳聚糖(ACA)微胶囊的最佳成膜时间和液化时间分别是18 min和20 min,微胶囊使用的环境pH范围是3~6。用微胶囊固定化细胞发酵玉米芯酶解液,重复培养了8批,平均木糖醇得率为61.4%。  相似文献   

10.
柴油与工业醇的互溶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甲醇、乙醇的强极性与柴油的非极性差异,使得柴油掺醇量非常有限;且一般含醇柴油燃料都使用高纯度的甲醇和乙醇,必然提高混合燃料的成本.研究了在室温条件下通过不同助溶剂的作用,柴油与工业甲醇或工业乙醇的互溶性.结果表明,柴油和工业级低碳醇可通过助溶剂形成稳定时间超过一个月、经济效益良好的混合燃料,其中,工业甲醇、工业乙醇在混合燃料中的最大质量分数分别为17.7%、18.3%.  相似文献   

11.
无水乙醇生产方法的节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乙醇用途非常广泛,除用作溶剂外,还广泛应用于饮料,医药,食品等部门,还可作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以及和乙烯合成牛成碳氢化合物,近几年来作为替代石油的新能源而受到各国重视,一种商业名称为汽油醇的燃料,即为无水乙醇和汽油的混合物,可替代汽油作发动机燃料。1978年开始美国政府降低了汽油醇的消费税,从而推动了无水乙醇的生产和消费以及无水酒精的研究工作。无水乙醇在20年代就开始研制生产,最初是用CaCl_2吸附水以制取无水乙醇,后来又应用CaCl_2等盐类对乙醇、水汽液平衡影响,即所谓盐效应来制造无水乙醇。但有工业生产意义的还是用苯等溶剂作挟带剂的共沸精镏法制无水酒精。目前已  相似文献   

12.
《河南化工》2005,22(1):38-38
专家指出,我国现年车用汽油消费量在4500万t左右,其中1/3以上是用进口原油加工的,如果全国范围内使用含10%燃料乙醇的汽油,每年就可节省汽油450万t,其作用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13.
环流反应器中固定化酵母之醇连续发酵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制备了一种重化固定化酵母颗粒,可有效防止发酵过程中固定化颗粒上浮,用于气升式内环流反应器,可与器内流体形成良好循环,同时在气升式内流反应器内对固定化酵母乙醇连续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到发酵最优控制条件,通过与其它发酵器对比发现,内环以应器用于固定化酵母之醇发酵过程,可大大提高乙醇产品。  相似文献   

14.
第二代生物燃料目前包括纤维素乙醇、生物丁醇和混合醇。生物丁醇克服了乙醇的诸多缺点,与乙醇比有不可比拟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生物丁醇可在供应链的任何一个环节进行混合,而不致造成系统或原料方面的问题;若发生泄漏,则其在地下水中的扩散有限;能以较高比例与汽油混合,也可单独使用在所有汽油发动机中,与乙醇汽油比,可达到更长的车辆汽油里程;可由石油管道输送,而乙醇不可以;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其正丁醚衍生物可用作柴油。除了其固有的优势外,  相似文献   

15.
对5种燃料乙醇发酵菌种进行了选择,对较好菌种做了耐高温驯化及发酵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以葡萄糖为单一碳源的发酵中,相对于休哈塔假丝酵母、嗜单宁管囊酵母、间型脉胞菌、好食脉孢菌,酿酒酵母种液制备时间最短(对数生长期在6~13 h),发酵制取乙醇得率最高;对酿酒酵母驯化后,得到一株可在42℃正常生长的菌株;经研究,该耐高温菌株的较优发酵条件为温度30℃、转速150 r/min、初始pH值5.0、接种量10%。该耐高温驯化后的酿酒酵母不能直接用于水解液发酵制乙醇,还需要经过驯化或菌种改良后方能使用。  相似文献   

16.
在连续的抽提塔内,用70%乙醇抽提低温焦油<320℃(加氢原料油)中的酚,原料油中酚含量(重量%,下同)为39.8%,有机碱含量为3.45%,羧酸含量为0.609%。确定了不同溶剂比(乙醇∶焦油)的脱酚效率,和不同汽油比(汽油∶乙醇抽出物)的脱中性油效率,乙醇溶剂比为1∶1,精制油中酚含量<2%,精制油再经98%用量1%硫酸洗后,完全符合国定轻柴油的规格。汽油比为0.5∶1,再次抽提乙醇抽出物后,所得粗酚含中性油小于6%,符合一级商品粗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综合利用木质纤维三大组分的生物转化过程。将麦糟的醇不溶物按料液比1:8(W/V)加入0.1 mol·L-1NaOH,浸泡24 h,264 W微波处理20 min后,调pH 5.0、45℃,加50 U·mL-1的木聚糖酶粗酶液反应12 h后,再加入40 mU·mL-1的阿魏酸酯酶粗酶液反应12 h,将沉淀洗至中性,烘干,乙醇抽提,得到酶降解后麦糟的醇不溶物残渣。此残渣在料液比1:40(W/V),纤维素酶量200 U/g(麦糟的醇不溶物),反应时间36 h,初始pH值为4.5,50℃条件下进行水解,此残渣的纤维素酶解糖化率为78.5%。将残渣的水解液进行乙醇发酵,其乙醇的产量为0.27 g g 1(麦糟的醇不溶物),对应的转化率为48.72%,为理论纤维素的糖转化率的86.06%。实验结果表明经低浓度的酸碱及双酶解预处理的麦糟,经纤维素酶酶解,发酵乙醇是可行的,此研究为木质纤维的综合利用提供应用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糠醛渣为原料,直接同步糖化发酵(SSF)生产乙醇,并与水洗糠醛渣生产乙醇进行对比。通过考察不同条件来优化同步糖化发酵生产工艺条件,并分析表征了SSF过程中乙醇浓度和副产物浓度变化。优化条件为:糠醛渣底物质量分数10%,纤维素酶用量12%,无患子皂素质量浓度0.5g/L,酵母接种量7g/L,同步糖化发酵乙醇得率达到其理论得率的93.1%。与水洗糠醛渣相比,糠醛渣直接SSF过程可将原料吸附的5.50%葡萄糖部分转化为乙醇。水洗糠醛渣SSF生产乙醇所产生的副产物要远低于糠醛渣直接生产所产生的副产物,添加无患子皂素可有效抑制糠醛渣同步糖化发酵过程中副产物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崔立 《上海化工》2009,34(2):38-41
乙醇和它的衍生物是目前非常热门的可再生能源。尽管乙醇能够被直接加入到汽油中(称作“酒精-汽油混合燃料”),但是最近许多研究者指出了酒精-汽油混合燃料的缺点。除了不相溶以及腐蚀等问题外,使用酒精-汽油混合燃料时所释放的空气污染物通常高于普通汽油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这是因为酒精-汽油混合燃料有较高的混合里德蒸气压(bRvp),但是经过乙醇醚化的汽油能够克服这些缺点。该文介绍了有关用乙醇直接醚化FCC汽油方面所做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株野生脉孢菌的鉴定及其纤维素乙醇发酵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定了一株野生型脉孢菌并研究了使用玉米芯为原料时的纤维素乙醇发酵潜力,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与脉孢菌属(Neurospora)菌株的特征一致;对其18S-28S rDNA的ITS区段进行序列分析,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和分析系统发育关系,确定该菌为脉孢菌属(Neurospora)的间型脉孢菌(Neurospora intermedia)。该脉孢菌能在以玉米芯粉和葡萄糖为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快速生长,从接入孢子到形成有乙醇发酵能力的菌丝只需48h的时间。以10g·L-1的玉米芯配成培养基,分别进行脉胞菌、酿酒酵母直接乙醇发酵和脉孢菌与酿酒酵母共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脉孢菌对玉米芯进行直接乙醇发酵时,乙醇产量为4.37g·L-1(产醇底物还包括培养菌丝时未用完的部分碳源),用酵母菌进行直接乙醇发酵时,乙醇产量仅为0.18g·L-1。而当培养脉孢菌菌丝后接入酿酒酵母同时糖化发酵时,得到的乙醇浓度提高到5.53g·L-1,因而,使用脉胞菌与酿酒酵母的同时糖化发酵更有利于玉米芯的纤维素乙醇发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