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有关高酸度磷化液的成膜机理目前尚无定论,作者通过对高酸度磷化液进行反复的实验,主要从时间、温度、促进剂等因素对高酸度磷化液所形成的磷化膜的耐蚀性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高酸度磷化液的成膜机理, 形成的磷化膜为非晶型的磷酸铁盐.  相似文献   

2.
前处理及磷化液酸度对磷化过程及基体腐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磷化液酸度的影响 影响磷化过程的因素很多,本文重点讨论磷化液的酸度、磷化前的表面调整及酸洗对磷化过程及磷化膜性能的影响。酸度是影响磷化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酸度升高,基体溶解速度加快,完成磷化膜生长时间延长,且膜的孔隙度大。本试验的游离酸度范围是0.4~2.8(点)。磷化液成份,参数及工艺过程为:  相似文献   

3.
以磷酸和氧化锌为主要原料,研制了一种常温锌系磷化液。考察了游离酸度、总酸度及自制CT-1复合促进剂对磷化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IR)对磷化膜的主要成分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的自制CT-1促进剂可以提高磷化膜的耐蚀性,膜的成分以缔合型磷酸盐为主。  相似文献   

4.
中温新型磷化液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了一种新型中温锌系磷化液,确定了磷化液的配方组成,通过硫酸铜点滴法和失重法对磷化膜进行了评定.分析讨论了酸度、促进剂、温度等因素对磷化膜质量的影响.磷化膜结晶均匀、致密,呈灰黑色,耐蚀性较为理想.磷化液为单组分,具有易于操作、无需进行表面调整、节省工作时间等优点,适用于大批量钢管工件的磷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黑色磷化膜形成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黑色磷化膜形成的因素分析,采用控制磷化液的游离酸度,总酸度,磷化温度,以及工件的表面质量,解决了磷化液沉渣多,磷化膜结晶粗糙,外观颜色发灰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酸度及钼酸钠对钢铁常温磷化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应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的酸度条件下,钼酸钠对钢铁磷化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磷化液中添加钼酸钠对材料的磷化过程和耐蚀性具有独特的作用,酸度及钼酸钠的浓度对磷化过程影响较大,所形成的膜并非完整的磷化膜,而是磷化与纯化的混合膜,并探讨了钼酸钠对钢铁磷化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磷化前表面调整液浓度、磷化液游离度、总酸度等过程控制参数对汽车齿轮高温锰系磷化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化前表面调整液浓度影响磷化膜生长,在一定范围内,浓度越高,磷化膜结晶越均匀;蚀坑尺寸随着游离酸度增加而变大,总酸度影响甚微;磷化膜厚和结晶晶粒尺寸受游离酸度影响较小,但在一定范围内随总酸度增加而增大,总酸太高晶粒疏松且分布不均匀;酸比控制在7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王树成 《表面技术》2007,36(5):94-95
为了对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的局部磷化,研制了一种用擦涂方法进行磷化的磷化液,分析讨论了复合促进剂对磷化成膜速度和磷化膜性能的影响.该磷化液游离酸度稳定、常温下操作、工艺简单.磷化膜层致密耐蚀且厚度均匀、可调,外观呈银白或银灰色.可用作耐磨、耐蚀膜层,也可用作有机涂层的基底.  相似文献   

9.
常青  林兵 《表面技术》2005,34(3):36-37
磷化膜的表面形貌对研究磷化液的配方和磷化膜的性能都有重要的作用.主要探讨了在超声波条件下形成的磷化膜的性能测试、表面形貌特征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超声波条件下形成的磷化膜属于颗粒和针状(混合)型晶体,且分布均匀,平滑,细密,完整,并有较好的耐蚀性和结合力.主盐浓度和介质酸度对磷化膜表面形貌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0.
清洁型刷涂铁系磷化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磷化液中所有的分子或离子均成为磷化膜成分或在磷化膜干燥过程中挥发,研制了一种清洁型刷涂铁系磷化液.研究了磷化温度、pH值等对磷化质量的影响,并探讨了磷化机理.结果表明,该磷化液在3~40℃刷涂生成膜重1.3~1.6g/m2、耐CuSO4溶液点滴时间达220~350s的彩色磷化膜.  相似文献   

11.
2024铝合金化学转化膜与磷化底漆耐蚀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盐雾实验、稳态阳极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3种测试方法,对磷化底漆和阿洛丁(1200)化学转化膜进行了测试,结果发现磷化底漆的耐蚀性明显优于阿洛丁化学转化膜.在中性盐雾实验10个周期中,阿洛丁化学转化膜腐蚀明显,而磷化底漆完好如初.在稳态和弱极化区,两者抗蚀性能相似,而在强极化区,磷化底漆明显优于阿洛丁化学转化膜、在电化学阻抗谱上,磷化底漆极化电阻(Rp)比阿洛丁转化膜高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2.
在自制的低温锌系磷化液基础上,通过加入镍盐、锰盐和羧基聚合物,并以硝基苊为促进剂,研制出了一种适用于电泳涂装的低锌锰改性常温磷化工艺.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低锌锰改性磷化膜与普通锌系磷化膜的形貌和组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工艺制备出的磷化膜耐蚀性和耐碱性均优于普通锌系磷化膜;该磷化工艺可在常温下10min内在金属表面形成完整、致密、耐碱性好的磷化膜,它是由Zn3(PO4)2、FeZn2(PO4)2、Mn Zn2(PO4)2组成的椭球状磷酸盐晶体薄膜.  相似文献   

13.
陈颖敏  俞立  侯玉婧 《腐蚀与防护》2012,(5):433-436,440
采用磷化技术处理锈蚀输电铁塔,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与磷化液配套的防腐蚀涂装体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磷化技术处理锈蚀铁塔时,磷化液在锈蚀金属表面形成致密磷酸盐膜,清洗、锈层转化、锌层磷化以及表面调整可以一步完成;配制的涂装体系中,以有机涂料为底漆的涂装体系与磷化液配套使用机械性能与耐蚀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常温超薄型磷化液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稀土元素的化合物(以下简称REC)为添加剂,研制出一种常温,快速、超薄、耐腐蚀型磷化液并对磷化膜进行了红外光谱测试,结果表明,该添加剂能加速成膜,提高膜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磷化温度和时间对38MnVS钢磷化膜表面形貌、膜厚和耐蚀性的影响,获得38MnVS钢锰系磷化的最佳工艺参数。方法通过控制单因素变量,在不同磷化温度和时间下在38MnVS表面制备锰系磷化膜。通过扫描电镜(SEM)、测厚仪和硫酸铜点蚀测试等方法,对38MnVS钢表面磷化膜形貌、膜厚及耐蚀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 38MnVS钢表面磷化膜为非均匀形核,磷化膜晶粒首先形成于划痕和晶界处。随磷化时间延长,磷化膜晶粒迅速覆盖基体表面,磷化膜厚度和耐蚀性不断增加。当磷化时间大于15 min时,磷化膜性能变化不大。当磷化温度小于75℃时,不利于磷化膜的生长,磷化膜不能完全覆盖基体,磷化膜的厚度和耐蚀性较低。随磷化温度的升高,磷化膜晶粒不断长大,磷化膜厚度和耐蚀性迅速增加。当磷化温度超过95℃时,磷化膜性能增速下降。结论 38MnVS钢的最佳磷化工艺为:85℃,15 min。  相似文献   

16.
国内磷化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介绍了当前我国磷化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近几年取得的一些成果,展望了未来磷化的发展趋势,认为低温低渣,低成本磷化工艺,环保无毒磷化工艺和提高磷化膜层的质量等将是今后磷化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