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将溴保护法应用到4-甲氧基-2-吲哚酮合成中,以间甲氧基苯胺为原料,经一锅法溴化、Sandmeyer异亚硝基乙酰替苯胺合成法制备得5,7-二溴-4-甲氧基靛红后,再经钯碳加氢脱溴、水合肼一锅法还原反应制备得目标产物,总收率达54.14%。考察了溴化反应溴素用量、Sandmeyer反应过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收率的影响,所有产物结构均通过~1H NMR、~(13) C NMR、元素分析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溴化反应中甲氧基苯胺与溴素的较佳摩尔比为1∶2.2,Sandmeyer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80℃反应2h。  相似文献   

2.
苯乙烯与马来酸酐在引发剂(BPO)的作用下反应得到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再与混合高碳胺酰胺化得到目标产物。通过正交实验对产率影响的研究,获得聚合反应的较优工艺条件:n(马来酸酐)∶n(苯乙烯)=1∶1,聚合反应温度80℃,溶剂用量(质量分数)90%,引发剂用量(以原料总量计)1.0%;通过酰胺化反应中各因素对降凝效果的影响,得到制备目标产物的较优条件:SMA与混合高碳胺摩尔比为1∶2,催化剂用量为1.5%,酰胺化时间为5h。当加剂量为0.3%时,试验原油可降低7℃。  相似文献   

3.
实验以正丁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以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为催化剂,以氢氧化钠为成环反应的闭环剂合成了正丁基缩水甘油醚。较佳的合成反应条件为:三氟化硼乙醚络合物质量分数为0.40%,n(环氧氯丙烷):n(正丁醇)=1.8:1,n(氢氧化钠):n(正丁醇)=1.4:1,成环反应温度为30℃。将正丁基缩水甘油醚作为稀释剂加入环氧树脂E-51中,以三芳基锍鎓六氟锑酸盐作引发剂,制备了阳离子型紫外光(UV)固化涂料,其UV固化膜的拉伸强度37.32 MPa,弹性模量1 455.90 MPa,断裂伸长率5.70%。  相似文献   

4.
以间硝基苯甲酰肼为原料,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二甲亚砜为溶剂,经还原反应合成了3,3′-偶氮二苯甲酰肼。考察了各反应因素对产物收率的影响。实验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1.5 h,n(间硝基苯甲酰肼)∶n(硼氢化钠)=1∶5,产物收率为55.8%。并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5.
以间苯二胺和冰乙酸为原料,经乙酰化反应合成间乙酰氨基苯胺,间乙酰氨基苯胺再与乙醛缩合,以三乙酰氧基硼氢化钠为还原剂进行还原,制备了间-(N,N-二乙基氨基)-乙酰苯胺。采用TLC对反应进程进行监测,柱层析法对产物进行分离提纯,通过FT-IR、~1H NMR、LCMS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以五氟丙酸乙酯和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克莱森缩合、氯化、氢化及还原等4步反应合成4,4,5,5,5-五氟戊醇的新工艺。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克莱森缩合反应工艺条件,并对其他三步反应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克莱森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2h,n(五氟丙酸乙酯)∶n(乙酸乙酯)∶n(NaH)=1∶1.3∶1.3;氯化亚砜在50℃反应;雷尼镍和三乙胺在室温反应;硼氢化钠和三氟化硼四氢呋喃溶液在8~12℃反应。在此条件下,4步反应总收率为75.5%,纯度98.5%。  相似文献   

7.
以2,4-二叔丁基苯酚为起始原料,经亚硝化、还原两步反应制备目标产品2,4-二叔丁基-5-氨基苯酚,其结构经1H NMR和MS确证,总收率为75. 3%,粒径主要分布于20~40μm。通过单因素试验获得了较优的工艺条件,亚硝化反应:n(2,4-二叔丁基苯酚)∶n(亚硝酸钠)=1. 0∶1. 6,反应时间2~3 h;还原反应:n(2,4-二叔丁基-5-亚硝基苯酚)∶n(硫代硫酸钠)=1. 0∶2. 6,反应温度为50~60℃。该路线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易于放大生产,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2-吲哚酮合成工艺条件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苯胺和氯乙酰氯为原料在NaOH存在下,经酰化合成了N-氯乙酰基苯胺,然后N-氯乙酰基苯胺在无水AlCl_3催化下环化合成了2-吲哚酮。对由N-氯乙酰基苯胺合成2-吲哚酮的工艺条件进行了改进,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220℃,反应时间60 min,加料温度200℃,m(N-氯乙酰基苯胺):m(无水AlCl_3)=1:5.5。改进后,2-吲哚酮收率达到88.3%,纯度99%,比原工艺提高了24.6%。  相似文献   

9.
以丙烯酸甲酯(MA)与二乙胺为原料,经Michael加成反应、酰胺化反应和热解反应,合成了N,N-二乙基丙烯酰胺(DEAA),考察了工艺条件对各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佳的Michael加成反应条件为:n(MA)∶n(二乙胺)=1∶1.1,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4h,3-二乙基氨基丙酸甲酯收率可达98.7%;较佳的酰胺化反应条件为:n(3-二乙基氨基丙酸甲酯)∶n(二乙胺)=1∶3,m(甲醇钠)∶m(3-二乙基氨基丙酸甲酯)=1∶50,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24h,3-二乙基氨基-N,N-二乙基丙酰胺收率可达81.1%;较佳的热解反应条件为:热解温度170℃,热解时间3h,DEAA收率74.4%,分别用FT-IR与1 H NMR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精细石油化工》2017,(2):39-43
以苯、辛酰氯、硼氢化钠和环氧乙烷为原料,通过傅-克酰基化反应、还原反应和加成反应合成了1-苯基-1-辛醇聚氧乙烯醚(BO-10),通过红外吸收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对其反应条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了优化,得到正辛基酰苯的合成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时间90 min、反应温度30℃、n(AlCl_3)∶n(C_7H_(15)COCl)=1.6∶1、n(苯)∶n(C_7H_(15)COCl)=9∶1;1-苯基-1-辛醇的合成的较佳反应条件为:n(NaBH_4)∶n(C_(14)H_(22)O)=0.8∶1、V(C_2H_5OH)∶m(C_(14)H_(22)O)=8∶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为80mins。在此优化条件下,1-苯基-1-辛醇的总收率能达到86.01%,目的产物的加成数约为10,与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10)的性能相近。  相似文献   

11.
以L-羟基脯氨酸为原料,经氨基保护、氧化及酰胺化反应制得替格列汀中间体(2 S)-4-氧代-2-(3-噻唑烷基羰基)-1-吡咯烷羧酸叔丁酯.优化的反应条件为:氨基保护,n(L-羟基脯氨酸):n((BOC)2 O)=1:1.2、反应时间8 h、反应温度20~25℃,收率为96.1%;氧化反应,n(Boc-L-羟基脯氨酸):n(NaClO)=1:1.1,反应温度5~10℃,反应时间1~2 h,收率为90.0%;酰胺化反应,反应温度小于10℃,反应时间1 h,收率96.1%.产物结构经FT-IR,LC-MS和1 H NMR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12.
以2,3,3-三甲基-3 H吲哚为原料,与2-溴乙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后得到N-羟乙基-2,3,3-三甲基-3 H吲哚溴盐中间体,再将所得的季铵盐与方酸脱水缩合反应得到方酸菁染料。在吲哚烷基化反应中,n(2,3,3-三甲基-3 H吲哚)∶n(2-溴乙醇)=1∶1.1,在78℃反应8.5h,收率为50.73%;在脱水缩合反应中,n(N-羟乙基-2,3,3-三甲基-3 H-吲哚)∶n(方酸)=2∶1,在118℃反应24h,收率为51.25%。该染料对于金属铜离子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方酸菁染料在铜离子作用下吸收和发射光谱中主峰均发生蓝移,且铜离子识别范围在(1~5.5)×10-5 mol/L,染料与铜离子的结合比为2∶1,推测了染料与铜离子的结合机理。  相似文献   

13.
以2,3,3-三甲基-3 H吲哚为原料,与2-溴乙醇发生烷基化反应后得到N-羟乙基-2,3,3-三甲基-3 H吲哚溴盐中间体,再将所得的季铵盐与方酸脱水缩合反应得到方酸菁染料。在吲哚烷基化反应中,n(2,3,3-三甲基-3 H吲哚)∶n(2-溴乙醇)=1∶1.1,在78℃反应8.5h,收率为50.73%;在脱水缩合反应中,n(N-羟乙基-2,3,3-三甲基-3 H-吲哚)∶n(方酸)=2∶1,在118℃反应24h,收率为51.25%。该染料对于金属铜离子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选择性,方酸菁染料在铜离子作用下吸收和发射光谱中主峰均发生蓝移,且铜离子识别范围在(1~5.5)×10-5 mol/L,染料与铜离子的结合比为2∶1,推测了染料与铜离子的结合机理。  相似文献   

14.
以80%水合肼为还原剂、FeCl_3/C为催化剂,还原6-硝基-1,2-苯并吡喃酮制备6-氨基-1,2-苯并吡喃酮,并通过~1 H NMR、IR、~(13)C NMR和LC-MS表征了目标产物的结构,HPLC分析纯度达99%以上。同时探究了水合肼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较佳的合成工艺条件为:n(80%水合肼)∶n(6-硝基-1,2-苯并吡喃酮)=2.5,FeCl_3用量为0.8g,活性炭用量为0.2g,反应温度为78℃,反应时间3.5h,收率可达85.0%。  相似文献   

15.
以芳香硝基化合物为反应物,在温和的条件下经还原反应制得偶氮类化合物,考察了酮、还原剂、酸、反应温度对反应的影响,并对丙酮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以乙酸为反应介质,以锌粉为还原剂,丙酮为添加剂,n(硝基化合物)∶n(酮)∶n(还原剂)∶n(乙酸)=1∶1.2∶4∶8,30℃下反应1h,收率可达56%。  相似文献   

16.
郑行行  王蕊娜  李效军 《石油化工》2012,41(9):1056-1059
以苯和丙酸为起始原料,经酰氯化、Freidel-Crafts酰基化和沃尔夫-克斯尼尔-黄鸣龙还原反应合成了正丙苯。采用1H NMR方法分析了产物结构。表征结果显示,中间产物及最终产物为目标化合物。考察了反应物的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各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合成中间产物丙酰氯、苯丙酮和最终产物正丙苯的各反应的优化条件分别为:n(氯化亚砜)∶n(丙酸)=1∶1.1,120℃反应6 h;n(丙酰氯)∶n(AlCl3)∶n(苯)=1∶1.1∶8.5,50℃反应2 h,80℃反应4 h;n(苯丙酮)∶n(水合肼)∶n(KOH)=1∶4∶2,120℃反应2 h,160℃反应4 h。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丙酰氯、苯丙酮和正丙苯的收率分别可达73.5%,90.1%,95.6%。  相似文献   

17.
以2-氯吡啶和苯胺为原料,经缩合、硫粉环合制得1-杂氮吩噻嗪。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n(2-氯吡啶)∶n(苯胺)=1∶1,反应温度180℃,2-苯胺基吡啶收率95.6%,纯度99.5%(HPLC);二苯醚为溶剂,碘为催化剂,n(2-苯胺基吡啶)∶n(硫粉)=1∶1.8,m(2-苯胺基吡啶)∶m(二苯醚)∶m(碘)=1∶1∶0.05,反应温度270℃,1-杂氮吩噻嗪收率71.3%,纯度99.2%(HPLC);总收率68.2%。产物结构经IR、1 H NMR确证。  相似文献   

18.
以吩噻嗪和氢卤酸为原料,以30%H2O2为氧化剂合成了3,7-二卤代吩噻嗪,通过IR、1 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目标产物结构。较佳合成条件为:n(吩噻嗪)∶n(卤化氢)∶n(30%H2O2)=1∶2.3∶2,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60min,目标产物收率大于86%。  相似文献   

19.
实验以3,5-二烷基-4-羟基苯甲醛(烷基为甲基、异丙基和叔丁基)和NH2OH.HCl为原料,在HCOOH、HOAc和DMF 3种溶剂中一步法合成相应的苯甲腈。考察了原料配比、反应温度等对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3,5-二甲基-4-羟基苯甲腈的最优条件为:醛用量0.16 mol,n(醛)∶n(羟胺)=1∶1.2,DMF用量80 mL,温度105℃,反应6 h,收率93.5%;合成3,5-二异丙基-4-羟基苯甲腈的较优条件为:n(醛)∶n(羟胺)=1∶1.2,DMF用量100 mL,温度105~110℃,反应6 h,收率88.0%;合成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腈的较优条件为:n(醛)∶n(羟胺)=1∶1.2,HOAc用量100 mL,温度105~110℃,反应6 h,收率99%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2-氯烟酸为原料,经氟代、水解制备得到目标化合物,收率66.3%。考察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投料比分别对氟化反应、水解反应的影响。适宜的反应条件为:氟化反应时间为12h,氟化反应温度为60℃,n(2-氯烟酸)∶n(SF_4)=1∶6;水解反应时间为8h,水解温度为70℃,n(2-氯-3-三氟甲基吡啶)∶n(KOH)=1∶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