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阳曙光  付乐乐  刘凤  许斌  王志  许杰 《炭素技术》2012,31(2):17-20,27
采用焦化除尘灰为原料,分别用水蒸气和KOH为活化剂制备焦化除尘灰基活性炭,并对所制的活性炭进行碘吸附值、BET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孔容以及表面形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采用KOH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性能强于采用水蒸气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氢氧化钾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为中孔孔型,BET比表面积达275.51 m2/g。  相似文献   

2.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以一系列浓度梯度的KOH溶液做活化剂制备改性污泥活性炭,采用碘吸附值测定法测定各组改性污泥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以确定KOH活化剂最佳改性浓度。结果表明:剩余污泥经过活化处理可回收作吸附剂使用;当活化剂KOH的浓度为1.0 mol/L时,污泥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3.
以竹屑和煤为原料,采用KOH活化,制备活性炭。讨论了煤与竹屑的质量比、活化剂KOH用量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当在一定活化温度、活化时间下,煤与竹屑质量比为3∶1、活化剂与竹煤的质量比4∶1时,制备出碘吸附值为1273 mg·g-1活性炭。以竹屑和煤为原料可制备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活性炭,为竹屑和煤的充分利用寻找到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4.
KOH活化制备脱水污泥活性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工艺制备污泥活性炭,研究了碱泥比、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污泥活性炭制备条件为碱泥比3,活化剂浓度40%,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60 min。用该条件下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处理电镀废水,其对重金属吸附去除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73.46%。  相似文献   

5.
以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原料,采用KOH化学活化工艺制备污泥活性炭,研究了碱泥比、活化剂浓度、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等因素对活性炭碘吸附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的污泥活性炭制备条件为碱泥比3,活化剂浓度40%,活化温度500℃,活化时间60 min。用该条件下制备的污泥活性炭处理电镀废水,其对重金属吸附去除效果良好,平均去除率可以达到73.46%。  相似文献   

6.
以晋城无烟煤为原料,与KOH活化剂混合均匀,利用正交实验,通过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对其活化功率、活化时间和碱度等工艺条件进行探讨,采用扫描电镜(SEM)和BET比表面等检测手段,对KOH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活性炭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KOH微波活化制备晋城无烟煤基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活化功率480 W,活化时间7.5min,碱度4∶1,此时制备的活性炭吸附效果最好,其碘吸附值为989.4mg/g,比表面积为1 057.2m2/g,其工艺条件对活性炭吸附的影响递减顺序为:活化功率、活化时间、碱度.  相似文献   

7.
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KOH/NaOH为活化剂,在碱炭比为4:1,800 C活化1 h的条件下,制备高比表面积活性炭.采用N2吸附法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KOH/NaOH协同活化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及孔结构的影响.随着活化剂组成中KOH比例的增加,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容、收率增大,孔径分布变窄,表观密度降低,KOH和NaOH作为活化剂有着不同的活化机理,合理地调节活化剂中两组分的比例,可以起到协同活化的作用,能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结构、收率及表观密度等物化性能进行有效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煤和竹粉作为原料,采用KOH作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实验中讨论了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当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90min,在实验中制备出碘吸附值为1125 mg·g-1贵州煤质活性炭。故添加竹子可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为贵州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寻求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9.
利用稻草制浆黑液中提取的木质素/二氧化硅复合材料为前驱体制备了活性炭.研究了活化剂KOH用量、活化反应的温度和活化反应的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浸渍比(KOH于复合材料的质量比)为3:1,活化反应的温度为750℃,活化反应的时间为1h,此时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最大.制备的活性炭碘吸附值达到816.26 mg/g,BET比表面积为532.6 m2/g.活性炭大部分为介孔结构,含有少量微孔结构,平均孔径在6 nm.  相似文献   

10.
不同活化剂制备秸秆-污泥复配活性炭的机理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和芦苇秸秆为基料,分别采用KOH、H3PO4和ZnCl2为活化剂,通过化学活化和高温热解的方法制备了秸秆-污泥复配活性炭,研究了焙烧温度、各活化剂浓度及酸洗条件等对制备的复配活性炭吸附碘值、得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经KOH、H3PO4及ZnCl2活化制备复配活性炭,其在本试验中的最佳活化剂浓度和焙烧温度分别为0.8、0.2和0.8 mol/L以及800、400和800℃,在该条件下制得的样品经酸洗后其吸附碘值和得率分别为661.7、646.4和603.3 mg/g以及51.3%、63.5%和58.1%.N2吸附脱附曲线表明三种活化剂活化后制得的活性炭均以微孔为主,其中经KOH活化的样品其在较高相对压力(P/P0≥0.5)时,吸附容量明显高于其他样品,表明在其活化热解过程中伴随有一定量的中孔生成.热分析发现经三种活化剂活化后的样品热解过程均伴随多段失重现象,显示出不同的活化机理.  相似文献   

11.
以松子壳为原料,分别以NaOH、KOH、Na2CO3、K2CO3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松子壳基活性炭。将经预处理的松子壳粉在500℃炭化2h,按照活化剂和活性炭质量比2∶1混合均匀,在800℃下活化2h以制备松子壳基活性炭。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对活性炭的表面官能团进行测定,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样品形貌。松子壳基活性炭的碘吸附值按照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通过三电极体系测定。结果表明,KOH活化制备的松子壳基活性炭碘吸附值最大(1482.04mg/g);循环伏安测试表明KOH活化制备的活性炭响应电流最大,性能最优异;当电流密度为7.8125 A/g,KOH活化制备的活性炭对应的放电比电容值仍为175.78F/g,说明该电极材料电容性能较好,是良好的储能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中间相沥青微球的活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KOH为活化剂,在不同活化条件下对中间相青微球进行活化,制备出比表面积为3182m^2/g,总孔容为2.45mL/g,苯吸附值为1320mg/g的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微球。研究了了KOH配比、活性温度和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微球的收率、比表面积和苯吸附值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KOH配比量或活化温度的提高,活化收率下降,活性炭微球的比表面积和七吸附值升高到一定值后下降;延长活化时间使活化反应进行完全,活性炭微球的活化收率、比表面积和苯吸附值仅有轻微变化。  相似文献   

13.
以磷酸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利用花生壳制备活性炭。考察了浸渍时间、活化剂浓度、活化剂用量、活化时间和活化温度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制备花生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制备花生壳活性炭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渍时间为12 h、磷酸浓度为60%、磷酸用量为1.2 mL/g、活化时间为2 h、活化温度为400℃时。制备的花生壳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不同活化剂对石油焦基活性炭孔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石油焦为原料 ,Na OH,KOH和 Na2 CO3 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 ,采用氮气吸附考察了不同活化剂对活性炭的比表面积、中孔和微孔孔径分布、孔容积及平均孔径等孔结构的影响 .结果表明 :KOH活化制备的活性炭包含 1 nm的微孔和 4nm的中孔 ,总孔容 0 .648cm3 /g,比表面积大 ;Na OH制备的活性炭以 1 nm的微孔为主 ,占总孔容 ( 0 .1 65 cm3 /g)的 98% ,平均孔径 1 .83nm;Na2 CO3 制备的活性炭以 4nm的中孔为主 ,占总孔容 ( 0 .1 43cm3 /g)的 68.5 % ,平均孔径 3.42 nm,比表面积小 .3种样品的孔径都呈现出多峰分布特征 .KOH和 Na2 CO3 活化制备的活性炭的 N2 吸附脱附曲线属于 型 ,Na OH活化制备的活性炭吸附脱附曲线属于 型 .  相似文献   

15.
以黑茶渣和生活污泥为原料,以碘吸附为主要参考指标,采用KOH作为制备活化剂,改变温度、配比、活化时间和活化剂浓度等,将污泥和茶渣放入马弗炉进行炭化和活化,探究其最佳制备条件。实验得出,700℃的活化温度,1∶4的污泥茶渣配比,1h的活化时间,50%的KOH溶液为茶渣污泥基活性炭的最佳制备条件。以最佳制备条件制备的活性炭,通过改变活性炭的投加量、振荡温度、吸附质pH三个条件,研究其对去除水中CODCr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6.
活性炭制备工艺条件对其比表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煤沥青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应用正交设计研究了制备工艺中炭化温度(A)、炭化时间(B)、活化温度(C)和活化时间(D)四因素对活性炭比表面积的的影响。结果表明:B>D>A>C,并结合KOH活化法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17.
以气化稻壳炭(GRHC)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研究了不同活化温度和碱炭比对活性炭得率、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以及碘值的影响.利用全自动气体吸附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镜等仪器对活性炭的理化性质进行表征,并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探讨其对甲基橙的吸附机制.结果表明:活化时间为1h时,随...  相似文献   

18.
李玉甫 《辽宁化工》2010,39(9):916-917,920
以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制备活性炭。建立了静态吸附装置,并通过该装置研究了90#汽油在不同活性炭样品上的吸附性能。在制备过程中,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脱附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常温常压下活性炭对汽油饱和蒸气的吸附性能受多个参数的影响,其中BET比表面积影响最大,另外较大的孔、较宽的孔径分布,有利于脱附。同时得到最优的制备条件,碱炭比为5:1、活化温度800℃、活化时间1h。  相似文献   

19.
高比表面积煤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西无烟煤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煤基活性炭,着重考察了碱炭比、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碱炭比为4、活化温度为800℃、活化时间为1h时,可以制得比表面积达3215m^2/g,碘吸附值达2884mg/g,亚甲蓝吸附值达548mg/g的高比表面积煤基活性炭。  相似文献   

20.
KOH活化与CO2活化的ACF的孔结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KOH和CO2为活化剂分别制备了粘胶基活性炭纤维,并用77K氮吸附进行了孔结构表征。结果表明:两种活化方法制备的样品都是以微孔为主的多孔材料,但孔径分布有所不同,KOH活化的样品具有更窄的孔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