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了充分利用彩色图像提供的信息提高人脸识别的性能,提出了一种模拟生物视觉机制的彩色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构造一种模拟人类的色彩感知机制的对立色模型,将彩色人脸图像描述为对立色形式。然后,模拟初级视皮层的信息处理机制,从图像对立色描述的亮度分量和色度分量分别提取人脸的纹理特征和色彩特征。最后,分别对纹理特征和色彩特征进行分类识别,并将二者的识别相似度融合得到最终的人脸识别结果。该方法利用对立色模型提高了色彩特征对光照变化的鲁棒性,并且综合利用彩色图像的色彩和纹理信息提高了人脸识别的精度,特别是对模糊图像的识别精度。在彩色FERET人脸库和AR人脸库上的实验表明,相对于直接对灰度图像进行识别的方法,该方法对清晰图像的识别率提高了4.5%~16.3%,而对模糊图像的识别率提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2.
局部二进制模式(LBP)是一种有效的图像纹理描述算子,但传统的LBP算子的二进制序列是通过邻域内各像素的灰度值与邻域中心像素灰度值的比较得出的,这种比较过于简单容易导致纹理信息的丢失。提出一种改进的LBP算子来提取图像的纹理特征,并将其应用于严重滑动磨粒、疲劳剥块和层状磨粒3种典型磨粒的识别中。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能更有效地提取磨粒的纹理特征,提高了识别精度。  相似文献   

3.
一种多尺度时频纹理特征融合的场景分类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史静  朱虹  邢楠  韩勇  杜森 《仪器仪表学报》2016,37(10):2333-2339
场景分类目前是机器视觉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解决该研究领域中分类特征的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尺度纹理描述子(MSTD)特征。首先,采用小波变换,获得图像在时频域上的多尺度纹理视觉全局特征信息,之后提取反映局部细节的局部二值模式(LBP)特征,在时频域上进行融合,生成多尺度纹理描述子特征,以此作为图像分类的依据,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SVM)作为分类器进行场景分类。在4个标准数据集上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正确率,对室外场景的分类正确率都在84%以上。所提出的分类方法充分考虑了全局特征和尺度信息,增强了单层特征的区分度,有效地改善了分类的精度。  相似文献   

4.
现有的指静脉识别方法通常以包含静脉分布的灰度图为对象进行算法设计。但由于采集装置的局限性,光照强度的不确定性,手指血管周围组织的复杂性等,原始图像即使经过图像预处理过程,得到的灰度图中依然会存在不规则的阴影和非静脉特征,这可能使得被提取出的静脉特征不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区分性,从而降低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因此,本文提出以包含指静脉分布的二值图为对象进行算法设计,从而在识别过程中尽可能减少非静脉因素的干扰。在特征提取上采用了适于二值图特征点检测的加速分割测试特征提取算法,提取出静脉纹理边缘中符合要求的像素点作为特征点,进而对检测到的特征点进行向量化描述。同时为了提高匹配的精度,提出了基于圆形邻域的匹配算法,使用加权匹配距离描述图像之间的相似程度。采用山东大学公开的手指静脉数据库进行算法性能测试,平均识别率为0.993,等误率为0.0196。上述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为指静脉识别算法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机加工纹理非接触式表面粗糙度识别的方法。该方法用纹理周期度来描述机加工纹理的表面粗糙度,通过采集表面粗糙度标准样块的图像,用图像处理方法提取相应的纹理特征值(如纹理周期度)存入数据库,再用同样的方法获取未知粗糙度等级的零件表面图像的纹理周期特征值,并与库中粗糙度标准样块图像的纹理周期特征值进行比较,按照最近似的原则得到所求表面的粗糙度。该方法识别精度较高,具有对光照条件不同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6.
在Bayesian框架下利用MRF模型进行纹理分割时,简单的纹理特征概率模型(比如高斯模型)难以准确描述其分布特性而复杂的概率模型设计又非常困难,这极大地影响了分割的精度。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能充分利用神经网络建模图像特征场的方法。基于该特征场建模方法,提出了一个监督方式的彩色纹理图像的分割算法。该算法在贝叶斯框架下进行,分别采用神经网络和Potts模型描述特征场和标记场的概率分布,并基于极大后验概率(MAP)准则获取分割结果。多幅彩色纹理图像的分割实验表明,该分割算法对彩色纹理图像比传统的ICM算法具有更好的分割性能。  相似文献   

7.
基于纹理分布特征的虹膜识别算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二维小波变换方向性差,不能从方向和频率同时描述虹膜纹理.基于此,分析了归一化虹膜纹理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基于纹理分布特征的虹膜识别算法.对原始人眼图像进行虹膜定位等预处理操作,得到归一化的虹膜纹理图像;对归一化虹膜图像进行了二维小波多尺度变换,结合虹膜纹理分布特点,选择小波分解水平通道;依据点能量贡献度,消除伪特征点并进行了点能量编码;计算了不同虹膜编码间海明距离,以其为依据进行分类.在给定距离阈值为0.25的前提下,可以达到99.91%的正确识别率.实验证明该算法是有效、可行的,并具有较高的识别率,识别速度也很快.  相似文献   

8.
摘要:介绍了复值独立分量分析(Complex ICA)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提出了基于复值独立分量分析的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算法(FICA)对目标训练集图像进行ICA分解,然后分别提取基于独立分量的训练集和测试集目标特征,采用线性判据对训练集目标特征进行分类训练,找到合理的分类阈值,最后对测试集图像进行分类识别。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把复数值独立分量分析的方法应用于多传感器融合的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是可行的,并能获得较高的目标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虹膜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和隐马尔可夫模型的虹膜识别方法。首先该方法将虹膜准确定位,并采用奇异值分解抽取虹膜图像特征作为观察序列,基于多观测值序列的隐马尔可夫模型算法进行虹膜图像的识别。实验中用VISUAL C++6.0建立了虹膜训练和识别系统,实验数据为CASIA虹膜库中的图像,识别率均达到94%以上。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基本满足虹膜识别的稳定可靠、精度高等要求,并且对图像噪声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移动机器人基于拓扑地图导航时要求图像特征提取与匹配算法具有高的精度和鲁棒性、良好的实时性,针对此,提出了基于全局特征和局部特征的图像分级匹配算法。首先对输入的待匹配图像应用改进的形状上下文算法提取全局特征与图像库中图像进行遍历粗匹配,得到与当前待匹配图像相似度最高的3幅图像并构建临时图像库;然后利用改进的SIFT算法提取输入图像局部特征与临时图像库中3幅图像的局部特征进行精确匹配,最终得到与待匹配图像相似度最高的图像作为匹配结果输出。所提出的图像分级匹配算法将基于全局特征的改进形状上下文算法和基于局部特征的改进SIFT算法相结合,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机器人基于拓扑地图导航过程中有效地提高了图像匹配效率,缩短了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测量系统中许多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一个非线性Wiener模型,即存在着严重的静态非线性和动态响应滞后。当被测量对象的变化率高于传感器的响应速度时,测量结果与真值之间存在较大的动态误差。为了补偿动态误差,文中采用模型参考和Wiener逆模型辨识的方法建立动态补偿单元。考虑到Wiener逆模型的参数在辨识过程中是慢变的,辨识算法采用非线性滤波最小均方根(nonlinear filtered least mean squares,NFLMS)算法。仿真实验和应用研究表明,使用NFLMS算法辨识得到的补偿单元,能够很好地补偿Wiener型传感器动态误差。  相似文献   

12.
测量轴类零件的磁滞回线,利用其特征参数的变化表征零件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是具有工程应用前景的电磁无损检测新技术之一,其关键是轴类零件磁特性曲线测量装置的研制和磁特性参数高精度识别方法的研究。设计出一种基于闭环磁路的钢杆磁滞回线测量实验装置,并基于J-A磁滞模型,提出了一种遗传粒子群(GA-PSO)混合算法,实现了钢杆磁滞回线全局与局部特征参数的快速、高精度识别。实验测得的3种不同材质钢杆磁滞回线,对比分析了混合优化算法与单一算法(遗传、粒子群、模拟退火)的参数识别速度与精度,结果表明,混合算法全局识别结果的最小均方根误差仅为0.004 7,低于单一算法的相应结果;混合算法对局部特征参数(矫顽力、剩余磁感应强度)识别的相对误差均小于0.35%,优于单一算法识别精度。上述实验测试和磁特性参数识别方法,有望应用于销钉、螺栓等轴类构件表面硬化层的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3.
An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node coordinates of deformed lattices of quasiperiodic textures with subpixel accuracy. The algorithm consists of two steps. In the first step, the frequency and initial phase vectors of a polyharmonic brightness function model are calculated from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tral outliers of image fragments. The obtained estimates a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ordinates of the nodes of the local lattice. In the second step, the local lattices are combined into a global lattice for the entire image of the quasi-periodic texture. Using high-accuracy estimates of model parameters from small image fragments ensures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algorithm for significant deformations of the lattice and sub-pixel accuracy in estimating the coordinates of its nodes. Results of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processing of real halftone images of quasiperiodic textures are given demonstr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相似文献   

14.
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重要部分,其线芯质量关系到用电安全及传输效率。 在利用机器视觉技术测量电缆线芯结构参数 时,刀痕纹理严重影响了图像分割效果,降低了测量精度。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频域滤波的线芯截面图像刀痕 纹理消除方法:首先采用相对总变差模型分解线芯截面图像,得到纹理图像描述;对线芯截面纹理图像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分 析刀痕纹理在频域中的能量主方向;研究改进型巴特沃斯陷波滤波器,设计椭圆形的邻域窄阻带以降低刀痕纹理对应的带状区 域能量,从而消除刀痕纹理。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刀痕纹理消除率可达 92% ,提升了电缆线芯质量检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应用显著纹理特征的医学图像配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基于几何度量的配准方法无法配准存在局部变形的医学器官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显著纹理特征的经典迭代最近点(ICP)医学图像配准算法。该方法借鉴主动外观模型(AAM)思想对医学图像的显著纹理特征建模,将显著性强的特征点赋予较大权重,率先配准。在传统基于空间距离的图像配准基础上加入显著纹理距离。然后,模拟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人类视觉认知过程,使用线性递减的权重平衡两种"距离"度量方式。该算法前期主要根据几何距离取得整体配准效果,后期依赖图像纹理特征使存在局部变形位置的特征点也能精确配准。最后,在腹腔肝脏图像上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取得了较好的配准效果,准确率达78.82%,比其他几种流行算法提高了22.22%,且对图像的旋转变化不敏感。提出的算法基本解决了存在局部变形医学器官图像的配准问题,达到了精度高、鲁棒性强的配准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型机载光电平台无法准确获取视轴指向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测距的目标定位算法。利用机载光电侦察平台锁定跟踪目标的特性,对同一目标多次测量,采用激光测距装置获取目标与载机间的距离信息。根据WGS-84定义的地球椭球模型建立系统的测量方程。考虑到测量方程的非线性,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对目标位置进行估计。该定位方法精度只受到GPS接收机定位精度和激光测距机测量精度的影响,目标定位误差与机载光电侦察设备视轴指向测量无关。采用蒙特卡洛法仿真分析载机位置测量误差及激光测距系统位置误差对目标定位的影响,结果显示该算法定位精度较高。采用飞行试验数据验证了该目标定位算法的有效性,在飞行高度8 000 m时,目标定位精度优于8 m。相比于传统定位算法,该方法可将定位精度明显提高。同时此定位方法易于部署,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种高灵巧性机器人及其连杆参数高敏感性与高定位精度需求,为解决机器人运动学标定随机测量构型存在绝对 定位精度低、参数辨识效果及标定结果鲁棒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病态参数分离与 DETMAX-改进差分进化(DETMAX-IDE) 算法的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测量构型分步优化方法。 首先,建立机器人位置误差模型。 其次,建立一种可观性综合指标,评价不 同机器人标定测量构型的总体可观测性和灵敏度。 最后,分离机器人运动学位置误差模型的病态参数,建立测量构型优化目标 函数和约束条件,提出一种基于 DETMAX 算法与改进差分进化算法结合的分步迭代优化算法(简称为 DETMAX-改进差分进化 算法,简写为 DETMAX-IDE 算法),开展机器人运动学标定测量构型分步迭代优化。 通过机器人运动学标定仿真与实验,验证 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实验结果表明,与随机测量构型相比,所提方法对应的机器人绝对定位精度的平均值和均方差分别降低 了 62. 09% 和 62. 45% 。  相似文献   

18.
局部方向模式在非接触掌纹识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非接触掌纹识别系统的性能是目前掌纹识别领域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热点。针对非接触掌纹识别系统的鲁棒性问题,以掌纹图像的纹理特征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方向模式(LDP)的掌纹识别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符合应用环境的嵌入式系统。LDP方法主要利用了Kirsch八方向算子的边缘响应值,从而获取图像的纹理方向模式特征。首先给出LDP算法的基本模型和流程,然后将非接触掌纹图像分成大小均匀的区块,利用LDP算法获取不同区块的纹理特征直方图向量,并进行融合形成总的模式特征,最后使用Chi距离测度进行匹配识别。在香港科技大学(HKUST)和自建的非接触掌纹图库上进行了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识别率可达97.824 4%和96.754 7%,相比其他典型和流行方法,最高可提升6.452 9%和5.995 6%。同时在室内环境下,利用自行设计的嵌入式原型装置进行了初步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正确识别率可达96.193 3%,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了非接触掌纹识别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在无刷直流电机系统辨识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魏彤  郭蕊 《光学精密工程》2012,20(10):2308-2314
为了有效抑制量测噪声特性变化对系统辨识精度的影响以获得准确的无刷直流电机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算法的无刷直流电机系统辨识方法。通过计算新息理论方差的极大似然最优估计,并将其引入卡尔曼滤波算法中修正滤波增益来抑制量测噪声特性变化对辨识结果的影响,使该滤波算法实现对模型参数的准确估计,提高辨识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量测噪声特性变化的情况下,该算法能够准确跟踪实际量测噪声特性的变化,参数估计平滑,相对于目前系统辨识广泛采用的带有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输出误差的均方根值减小了73.5%。该算法简单易行,计算量小,辨识结果可以很好地描述系统行为,便于在工程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形状模板匹配的印刷品缺陷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的模板匹配算法无法满足工业检测中的实时性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形状模板的匹配算法,并应用于印刷品的缺陷检测。算法以Sobel算子滤波后得到的边缘点的方向向量为基础,定义相似性度量,同时结合图像金字塔分层搜索策略,利用形状信息进行模板匹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匹配算法速度快、精度高,而且匹配鲁棒性高,不受印刷品缺陷检测中可能出现的遮挡、非线性光照变化和全局对比度反转等情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