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9 毫秒
1.
从实验室保藏的9株黑曲霉菌株和1株宇佐美曲霉菌株中,通过初筛和复筛获得了一株高产酸性果胶酶菌株一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YL-1。YL-1菌株产酶发酵条件为:29℃静置培养72h,期间在24h翻曲1次。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该茵株固态发酵优化培养基组成为:250mL锥形瓶装发酵基料10g(麸皮8g+豆饼粉2g),食用果胶0.9g,玉米浆0.5mL,吐温-800.15%,(NH4)2SO4 2.0%,KH2PO40.4%(均相对于基料),料水比1:1,自然pH。酸性果胶酶活力最高达4831 IU/g干曲。  相似文献   

2.
绿色木霉WL 0422高产纤维素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250 mL三角瓶装8.0 g基料(麸皮稻草粉=4.0 g4.0g),(NH4)3PO42.0%,KH2PO4 0.3%,CaCl2 0.1%,MgSO4·7H2O 0.1%,CMC-Na 3.0%(均相对于基料),料水比11.3~1.4,自然pH;于32℃培养108h,期间翻曲2次,CMC酶活力2 488 IU/g干曲.曲盘发酵的料水比改为11.6,其余组分同锥形瓶优化发酵培养基;于32℃培养96 h,期间翻曲2次,CMC酶活力可达2 215 IU/g干曲.  相似文献   

3.
《广西轻工业》2019,(9):4-7
本研究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酸性果胶酶的菌株WY9,经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WY9初步鉴定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该菌株的最适固体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基料为玉米胚芽粕,每克基料添加NH_4H_2PO_40.06g、Mg_SO_40.04g,发酵基料含水量为65%,pH值为3,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84h,在此条件下酸性果胶酶酶活达2200U/g干曲。该酶水解果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3.5,在温度低于60℃和pH2.5~4.5之间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固态发酵条件对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PZ301合成酸性α-淀粉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麸皮7.0g,葡萄糖0.07g,淀粉0.21g,(NH4)2SO40.07g,起始pH 4.2;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5℃,料水比为1∶1,接种量3mL(孢子浓度为107个/mL)。在上述条件下培养72h,酶活力可达19.6IU/g干培养基。另外还测定了PZ301固态发酵中生物量的变化,PZ301菌株的生物量和耐酸性α-淀粉酶在72h时均达到最高,这表明耐酸性α-淀粉酶系同步合成型酶。  相似文献   

5.
苹果渣发酵生产果胶酶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苹果渣为主原料,采用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黑曲霉固态发酵培养基以及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苹果渣5g、麸皮3.5g、乳糖0.2g、(NH4)2SO40.15g、酵母膏0.05g、K2HPO40.01g、CaCl20.02g、水7.2mL;最适发酵条件为:自然pH,250mL三角瓶装量15g,接种率10%,30℃恒温培养48h。最优条件下,果胶酶酶活可达731.71U/g(干曲),初提酶产品酶活5800U/g,对照市售酶酶活8700U/g。  相似文献   

6.
以产果胶酶PG为主的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为出发菌株进行固态发酵研究.确定最适合发酵条件为:以30 g/dL麸皮,8 g/dL橘皮粉,添加2 g/dL的泡沫材料作为透气支撑载体,每千克原料添加8 g硫酸铵,10 g葡萄糖,接种体积分数为10%,经过42 h发酵,最终果胶酶酶活可达807 U/g(干曲计).果胶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 ℃,最适pH范围在3.0~3.6之间.试验结果表明:果胶酶在3.0~7.0的pH的范围内,适合产物生成速度最大的pH点在3.6左右,产物生成速度为0.3 mmol/(Lmin);50 ℃是酶促反应的最适温度,在30 min条件下生成的产物最高可达9 mmol/L.在桔子澄清实验中,向含有体积分数30%的橙汁中添加酶活为1 U/mL的果胶酶,分解果胶为半乳糖醛酸,并且随着半乳糖醛酸量的增加,橙子浆的黏度降低,透光率增加.反应7 h后,透光率可高达91.1%.  相似文献   

7.
宇佐美曲霉产木聚糖酶的固态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培养基组分及培养条件对宇佐美曲霉(Asp usamii) 固态发酵产木聚糖酶的影响。采用Plack ett Burman和Box Behnken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为:麸皮3 4g ,玉米芯4 6 g ,NH4NO31% ,KH2 PO40 3% ,CaCl2 0 1% ,MgSO40 1% ,Tween 80 0 4 % (均为相对于固体料的质量百分数) ,液固比为1 2∶1;最佳初始pH为自然pH ,2 8℃静置培养72h ,其间翻曲2~3次。酶活最高达到74 4 2IU/g(干曲)。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提高果胶酶的产量,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Bacillus subtilis Z-5产果胶酶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并将优化后得到的果胶酶应用于梨汁澄清实验。通过单因素实验探究9个因子对B. subtilis Z-5产果胶酶活力的影响,然后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出3个显著影响产酶的因素:酵母粉含量、pH、培养时间;再结合响应面设计法确定了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发酵培养基成分是果胶10 g/L,酵母粉7.99 g/L,MgSO4·7H2O 0.5 g/L;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初始pH5.66,发酵温度37℃,培养时间72 h,接种量为6%(v/v),装液量50/250 mL,底物浓度为10 g/L;在此基础上,B. subtilis Z-5产果胶酶酶活力由879.00 U/mL提高到1549.62 U/mL,是优化前的1.76倍。在梨汁澄清实验中表明果胶酶的最适添加量为4 mL,最适酶解时间为2.5 h,最适酶解温度为65℃,最适酶解pH为6.0,此时透光率最大为79.77%,与商品酶相比,自制果胶酶是一种具有多种...  相似文献   

9.
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在枇杷果汁澄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载体固定化果胶酶,对其在枇杷果汁澄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澄清枇杷果汁的工艺条件为:固定化酶浓度为50 g/L(果汁),果汁pH值为3.8,果汁体积分数为60%,酶解温度和时问分别是50℃和2 h。固定化果胶酶比游离酶处理枇杷果汁的澄清效果好,固定化酶酶解后果汁的糖度没有变化,酸度略有下降,渣汁分层速度加快,果汁色泽由褐色转变为黄色,冷热稳定性也提高了。  相似文献   

10.
用黑曲霉菌株(Aspergillus niger)LW—1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酸性β-甘露聚糖酶,其曲盘(大小φ20 cm×4 cm)发酵的最优工艺为:培养基最初料水比为1:1.8,起始pH自然,接种量10%(相对于干物料),曲盘中装料150g(以干料计),通过中间补水和翻曲,32℃培养72 h,最高酶活可达22 250 IU/g(干曲)。对粗酶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分别为70℃和3.5,低于60℃、pH5.0~8.0酶稳定,Zn~(2+)、Ca~(2+)、ED- TA对酶有明显的激活作用;Mn~(2+)、Fe~(2+)、pb~(2+)、Sn~(2+)、Fe~(3+)、Cu~(2+)、Al~(3+)、Ag~+对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青梅甘蔗复合发酵酒加工工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梅浆:甘蔗汁=1∶1的混合浆为原料,研究了青梅甘蔗复合发酵酒(简称为梅酒)的关键加工工艺,具体包括:梅浆酶解条件、梅酒发酵工艺、梅酒澄清条件。结果表明,酶解的适宜条件为:酶解浓度251.5 mg/L,温度45℃,时间4 h;发酵条件为:菌种接种量5%,SO2添加量100 mg/L,初始pH3.2,发酵温度28℃;在明胶、皂土、壳聚糖3种澄清剂中,以皂土的澄清效果最佳,其最佳澄清条件为:添加量0.08 g/100 mL、温度25℃、处理10 h。  相似文献   

12.
以新鲜胡萝卜、苹果为原材料,研究了胡萝卜苹果复合酒发酵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了胡萝卜汁∶苹果汁、酵母接种量、发酵温度及初始糖浓度对胡萝卜苹果复合酒残糖浓度及酒精度的影响,并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胡萝卜苹果复合酒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接种量0.8 g/L,发酵温度26 ℃,胡萝卜汁∶苹果汁=1∶2(V/V),初始糖度24%。在此条件下,可得酒精度为13.6%vol,感官评分为95分,颜色呈淡橘黄色、酒体澄清透亮、酒质醇厚、口味纯正的优质胡萝卜苹果复合酒。  相似文献   

13.
以红树莓、菠萝和甜瓜为原料,经酶解制汁、发酵及下胶澄清稳定处理,制得发酵复合果酒。经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酒精度为评价指标,确定最佳发酵工艺参数为红树莓汁∶菠萝汁∶甜瓜汁配比2∶1∶1、初始糖度24 °Bx、初始pH值4.0、酵母接种量0.4 g/L,酒精度为11%vol。以透光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最佳澄清工艺参数为:膨润土添加量0.4 g/L,澄清温度25 ℃,澄清时间12 d,透光率达到95.60%。酿制的果酒酒精度适宜,果酒呈暗红色,酒液清亮无浑浊,口感爽适纯净,香气协调优雅。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固体发酵培养,经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分析,得出康氏木霉发酵产木聚糖酶最优条件组合为:麸皮与玉米芯质量比为2∶8,硫酸铵2.5%,MnSO4 0.50%,料水比1∶1.5(g∶mL),培养基初始pH自然,培养温度30 ℃,发酵时间6 d。在此条件下,康氏木霉固体发酵木聚糖酶活力达11.98 IU/g。该木聚糖酶水解产物富含2~5个木糖分子的低聚木糖。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酶解提取酥李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李深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酥李出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对单一果胶酶、单一纤维素酶、复合酶(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提取酥李果汁的工艺条件分别进行优化。结果:不同加酶方式中对酥李出汁率的影响因素顺序均为酶解温度>加酶量>酶解pH>酶解时间;果胶酶酶解提取酥李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45 g/L、酶解温度38 ℃、酶解pH3.8、酶解时间72 min,出汁率提高27.13%;维素酶酶解提取酥李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酶量0.55 g/L、酶解温度41 ℃、酶解pH4.2、酶解时间105 min,出汁率提高20.18%;复合酶酶解提取酥李果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添加量0.45 g/L、纤维素酶添加量0.55 g/L、酶解温度41 ℃、酶解pH4.0、酶解时间87 min,出汁率提高31.79%。三种加酶方式中,回归模型均能较好地反应相应酶制备酥李果浆的出汁率,所得工艺合理可靠。结论:在酶法提取酥李果汁过程中,果胶酶和纤维素酶的不同添加方式均能有效提高酥李出汁率,其中采用复合酶提取酥李果汁效果最佳。本研究成果为贵州李产品开发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苹果酒高级醇生成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涛  杨婷婷  杨林  王燕 《中国酿造》2012,31(3):58-62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研究了接种量、(NH4)2HPO4添加量、发酵温度、果汁糖度及初始pH值等因素对高级醇生成的影响。研究发现,接种量、(NH4)2HPO4添加量、初始pH值是高级醇生成的主要影响因素;高级醇生成量最低的发酵条件为:接种量9.3%、(NH4)2HPO4添加量155mg/L、初始pH值3.3、初始糖度16g/100mL、发酵温度18℃。  相似文献   

17.
以苹果汁、葡萄汁、哈密瓜汁作为原料,对酿造复合型起泡酒的工艺进行研究。采用正规的“留糖法”进行发酵生产,酒中的CO2、酒精、酸糖皆来自于果汁。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了葡萄苹果起泡酒最佳工艺条件为德国酵母3#,接种量0.8 g/L,葡萄汁与苹果汁质量比3∶2,发酵醪糖度16%,采用罐内发酵方式对起泡酒进行充气,CO2含量0.15 MPa。哈密瓜苹果起泡酒最佳工艺条件为德国酵母3#,接种量0.8 g/L,哈密瓜汁与苹果汁质量比1∶1,发酵醪糖度14%,采用罐内发酵方式对起泡酒进行充气,CO2含量0.13 MPa。由此最佳工艺条件得到的葡萄苹果起泡酒和哈密瓜苹果起泡酒,酒香和果香协调浓郁,口感酸甜均衡,酒体丰满,杀口力强,后味爽。  相似文献   

18.
利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实验室选育的黑曲霉XZ-3S(Aspergillus niger XZ-3S)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得到试验因素的产酶条件为天然原料麸皮与玉米芯的比例为5∶3,接种量1.0%(孢子悬液,孢子浓度5×107个/mL),料水比例1∶1.7,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培养温度28℃、培养时间65h,其间翻曲2~3次,在上述条件下木聚糖酶的活力可达23612.38IU/g干曲.酶学性质初步研究显示,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5.0,低于50℃、pH3.0~8.0酶稳定.  相似文献   

19.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ZU03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4.5,C/N8∶1,纸浆浓度30g/L,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v/v),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4d。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液中的纤维素酶FPA活力达11.67IU/mL,比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提高近3倍。同样在此优化条件下还进行了5m3罐的中试,FPA活力达8.62Iu/mL。  相似文献   

20.
以枸杞和蜂蜜为原料,用白砂糖调整发酵醪液的糖度,柠檬酸调整发酵醪液的酸度,筛选最适的酿酒活性干酵母,对枸杞蜜酒的酿造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枸杞浸提汁与蜂蜜配比为19∶1,发酵醪液的起始糖度240 g/L,柠檬酸调pH值至3.8,在温度为24℃±2℃条件下进行发酵,发酵至第4天时补加白砂糖80 g/L,用0.15 g/L的明胶和2.0 g/L的膨润土配合使用对枸杞蜜酒进行澄清稳定化处理,得到的枸杞蜜酒呈金黄色,具有枸杞和蜂蜜特殊的香气且酒体醇厚、酸甜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