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渭河咸阳段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稳态一维河流水质模型进行模拟计算,结合最小二乘法和最优规划原理,对渭河咸阳段有机污染物的降解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咸阳段主要污染物CODMn和NH3-N污染强度和负荷较大,水质均为劣V类,河道自净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2.
曹原  李娅芸 《陕西水利》2024,(3):108-110
选取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干流拓石、林家村、蔡家坡、漆水河入口、咸阳公路桥、耿镇、何寨乡、华县、吊桥共9个水质监测站近十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分析河流现状水质、河流水质近十年变化以及主要污染物的趋势变化情况。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实施,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水质逐渐转好,2021年起整个渭河干流达到Ⅲ类水质,甚至中游杨凌至咸阳段和下游渭南段达到了Ⅱ类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氨氮和总磷三个主要污染物2014年~2023年的浓度逐渐变小,并呈显著下降趋势,水质转好。根据渭河流域的情况提出具体措施和建议,对渭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套绘实测深泓线、河道断面及现场调研等途径,对渭河咸阳城区段河床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由咸阳城区段造床流量下的水力泥沙因子求出河床综合稳定性指标为4.01,表明渭河咸阳城区段具有游荡特性。认为尽管经过多年治理,河道形态趋于平顺,河势受堤防工程的控制已趋于稳定,但在西宝高速公路桥至非金属研究所段,遇洪水后便会出现崩塌现象,使河势出现局部变化。  相似文献   

4.
依据模糊理论建立了河流水质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加权评价和熵值法确定了多个监测序列指标权重,给出了5级水质污染风险等级,评价了渭河干流陕西段污染物序列风险以及区间水质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渭河主干河流中下游水质污染风险较大,上游风险相对较轻。这些研究为河流水质控制与恢复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工程概况渭河是黄河一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鸟鼠山,流经甘肃省的天水,陕西省的宝鸡、咸阳、西安、渭南等地,于潼关县港口镇附近注入黄河,全长818km,总流域面积13.5万km2,其中陕西省境内干流长502.2km,流域面积3.38万km2。从宝鸡市林家村至咸阳市陇海铁路大桥段长171km,俗称中游段。渭河中游段自上而下依次设有林家村水文站、魏家堡水文站、咸阳水文站,其控制流域面积分别为30661、37006、46856km2,三站均有较长系列水文测验资料。渭河中游段地处广阔的关中平原中西部,由…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了解渭河干流(陕西段)的水环境质量情况,本文根据2000-2008年陕西段渭河干流13个水质监控断面的监测资料,选取COD、NH3-N、BOD5、DO4项主要污染物指标作为评价因子,采用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指数方法对该河段的水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①渭河干流陕西段综合水质指数介于1.967~5之间,表明该段河流已受到污染。自常兴桥断面直至潼关吊桥断面,COD、NH3-N、BOD5、DO的监测浓度仍然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Ⅴ类标准限值要求,污染严重。②自2003年以来,渭河干流陕西段河流水体水质总体呈现好转趋势,主要表现在宝鸡市境内河段,这可能与入河污染物总量的变化相关。灰色局势决策-综合指数方法以细化的数值反映了评价结果,可进一步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渭河干流陕西段水质动态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渭河咸阳城区段河床演变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红艺  解鹏  朱峰  张羽 《人民黄河》2006,28(3):15-16
通过套绘实测深泓线、河道断面及现场调研等途径,对渭河咸阳城区段河床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由咸阳城区段造床流量下的水力泥沙因子求出河床综合稳定性指标为4.01,表明渭河咸阳城区段具有游荡特性。认为尽管经过多年治理,河道形态趋于平顺,河势受堤防工程的控制已趋于稳定,但在西宝高速公路桥至非金属研究所段,遇洪水后便会出现崩塌现象,使河势出现局部变化。  相似文献   

8.
渭河陕西段水环境污染历时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渭河陕西段主要污染因子的污染历时现状,对渭河陕西段的年径流量与水质污染程度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水期水环境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利用1990~2000年系列水质监测料,采用频率曲线法分析研究了渭河陕西段水质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渭河水进入陕西段后不仅在空间上被严重污染,而且水中主要污染因子持续的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选取渭河咸阳至灞河口段作为调查对象,根据渭河枯水期(5月初)徒步查勘调查渭河两岸所有的入渭污染源情况,从该河段污染的严重性,进而引申渭河中下游的污染严重程度,呼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重视渭河污染治理工作,加大对污染源的惩治力度和治污力度.  相似文献   

10.
渭河干流关中段非突发性水质超标风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6,(2):80-83
基于河流水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利用随机过程理论,构建了非突发性水质超标风险模型,假设河流水质参数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函数,采用蒙特卡洛方法求解水质超标风险值。以渭河干流关中段为例进行水质超标风险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干流关中段COD和NH_3-N的总体水质超标风险都为1,渭河干流关中段水质超标风险极高。  相似文献   

11.
文章在介绍牤牛河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牤牛河流域河道治理的必要性,并根据洪水计算成果、实测地勘成果,绘制出洪水淹没范围图和河道套绘图。经分析,确定了牤牛河流域河道生态治理原则,制定了河道生态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现代城市河道生态修复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道生态修复是河道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水质水文条件、河流地貌特征以及生物物种等方面的修复。文中通过分析现有城市河流生态破坏现状及其成因,在生态修复理论基础上,结合湖南张家界索溪河综合治理工程,分析说明河流生态修复方法的使用。  相似文献   

13.
作为反映水的载体之一的河道蓝线已列为城市规划的控制要素之一,从规划上确定了河道的重要地位.结合奉贤区目前河道蓝线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为奉贤区的河道管理工作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根据数字高程模型(DEM)自动提取流域水系的原理和方法,以江西省吉安市遂川江流域为研究区域进行河网生成试验,提取流域水文特征信息.经分析,应用DEM划分的流域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了解了国内外在流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EIA)的研究及应用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中国在流域开发规划EIA中应注意的问题.文章还介绍了流域开发规划EIA的必要性,总结了流域开发规划EIA的评价系统、工作程序、EIA报告书的内容及形式.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is based on a study conducted to assess and classify the Tanshui river in Taiwan,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several relevant parameters. The classification was performed using a new approach. First, the current general uses of the river were assessed; classification was then made by river area, and the priority uses of each. Second, existing water quality was assessed using an indexing approach, specifically the River Pollution Index (RPI). This takes into account all relevant pollutant variables, eg DO, BOD, coliform count, etc, to determine the level of water quality at different reaches of the river. Finally, a classification of the Tanshui river based on its existing water quality and specific best usage was made.  相似文献   

17.
对国外河流管理的历程、现状和趋势进行了分析,讨论了我国河流管理的发展历程,并对七大流域目前的河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在此基础上,结合河流健康理念,从综合考虑河流管理中的行政手段和技术方法、注重河流综合管理工作中的公众参与、建立恰当的河流健康评估体系并与河流综合管理的集成、尝试河流动态管理方法和建立河流数字化信息系统等5方面提出了我国未来基于流域的河流管理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引滦调水期河道水中氮素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引滦水质近年来氮、磷等营养元素升高问题,基于2013-2014年引滦沿线水质监测数据,采用相应的测定方法分别从氮的结构特征和溶解特征两方面分析引滦调水期输水河道黎河、果河及非输水河道沙河中氮素形态特征及空间分布特点。结果表明:河道中水体氮素主要赋存形态为可溶态,其中硝酸盐氮含量最高;相较于非输水河道,输水河道有机氮含量高;空间上调水期输水河道对氮素消解能力及各形态氮之间的转化作用均显著弱于非输水河道。  相似文献   

19.
城市河流生态恢复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文章分析了国内外河流生态修复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河流治污项目多偏重修复受污染的水体,而基于生态系统尺度修复受损河流生态系统的研究很少。指出为顺利开展河流生态修复实践,我国需要在理论、技术、水利工程设计规范、水法等方面应进行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0.
试论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原则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董哲仁 《中国水利》2006,(13):11-13,21
在指明河流生态修复的目的、任务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修复规划的五条原则,即河流生态修复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原则;流域尺度规划原则;增强空间异质性的景观格局原则;以生态自我修复为主.人工适度干预为辅的原则;生态修复工程与资源、环境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