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1 毫秒
1.
针对当前雷达天线保护架需人工进行安装与拆卸的现状,设计一种分段式雷达保护架自动展收机构,并可兼做维修功能平台,通过应用液压闭环同步控制技术实现保护架的自动展开与收拢,极大提高雷达的机动性能。运用多体动力学仿真及优化技术对其关键力学特性进行分析,为该机构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设计2000k N/4000k N·m锻造操作机夹钳水平升降机构和液压系统,利用AMESim建立了夹钳水平升降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在不同工况下液压系统的动态控制特性,为液压系统设计、调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速精密压力机机身稳定性,本文对公称力为1250k N的高速精密压力机建立有限元模型,根据螺杆-立柱的载荷-位移图确定预紧力,采用接触单元研究机身工作时的闭合状态,采用预紧力单元模拟拉紧螺栓的预紧力。计算了机身受2000k N预紧力,2000k N预紧力+1250k N工作载荷这两种工况下的应力、位移、接触状况。最大工作载荷下的机身等效应力最大值为395MPa,位于螺杆下端与螺母旋合处,但机身是安全的,各部分的接触状态良好,在选定的预紧力下机身结构是闭合的。结果表明采用接触单元和预应力单元对压力机机身进行模拟计算是有效的,能够反映机身结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基于热弹性力学与有限单元法,研究了主轴系统的主要热源和热力学参数的确定方法,建立了CXK630五轴联动车铣复合加工机床高速主轴系统的有限元模型,计算了主轴的发热量,计算分析结果为后续加工中心主轴系统的优化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载机械臂变幅机构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一种可以实现变幅机构位移同步控制的液压系统。结合重载机械臂位移同步控制方法与策略,提出采用能满足系统稳定性和鲁棒性要求的模糊神经PID控制策略对其进行位移同步控制。运用AMESim和Simulink对变幅控制液压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对比分析了模糊神经PID与常规PID对液压缸运动控制的动态效果,得到了该液压系统中液压缸活塞杆位移曲线。仿真结果表明:模糊神经PID控制器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好的鲁棒性,验证了所设计的变幅机构位移同步控制液压系统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6.
基于响应面法的DP800高强钢冲压回弹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光明 《锻压技术》2015,40(4):40-44
以U型零件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心组合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对U型零件冲压进行数值模拟,获得不同工艺参数下的回弹量。基于响应面法获得不同工艺参数影响下U型件的回弹量的响应模型,研究了摩擦系数、压边力以及板料厚度对DP800先进高强钢冲压回弹量的影响规律,并对各个回弹参数的响应模型进行了优化。多目标优化结果表明:对于DP800先进高强钢,采用NUMISHEET'93标准考题的U型件模型,在摩擦系数为0.2、压边力为100 k N左右、板料厚度为2 mm时,或者摩擦系数为0.1、压边力为20 k N、板料厚度为2 mm时,可以达到最小回弹量。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工业生产所面临的多样且复杂的需求,参考现有柱塞式计量泵传动装置中的调节机构,设计一款适合隔膜泵使用的N型轴调节机构。明确隔膜泵工作中各项重要参数以及相关因素,了解与动力端调节机构的关系;通过隔膜泵各参数计算出曲柄长度,建立N型轴力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计算曲柄在受到弯曲与扭转组合作用下的截面应力,反推出N型轴最佳偏心角α,再根据此选择其他尺寸;最后,根据已知尺寸设计出初步方案,采用有限元软件二次开发的方法,将结构尺寸进一步优化完善,选取合适材料,得到最终方案。计算结果表明新型N型轴调节机构在寿命、安全系数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且机构更紧凑,整体振动更小,使得隔膜泵流量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相似文献   

8.
禹新鹏  邓晓山  关维 《机床与液压》2018,46(10):109-110
为了实现某飞机机构在收上位置的可靠锁定和正常、应急双余度液压开锁,设计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的收上位置锁,为其他类似产品的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预应力轧机机架简化为闭式机架进行计算。讨论了拉杆中心线相对于立柱中性轴的偏心对机架强度的影响。推导出拉杆拉力、立柱压力的计算公式,及最佳预紧力计算公式。文中还运用SAP_5线性结构分析程序,对预应力机架进行了有限单元法计算。根据理论分析和有限单元法计算结果,归纳出预应力机架的主要应力特征,并用实测验证了文中提出的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0.
超声振动系统传统的设计方法普遍存在计算量大且精度不高的缺陷。在设计过程中引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换能器、变幅杆和工具头等进行静力、模态、谐响应的模拟分析,得出了各部分最大、最小的位移和应力值出现的部位以及谐振频率的大小,对不合理的设计尺寸进行优化和修正。最终确定了换能器的尺寸和预紧力大小,变幅杆放大系数为2.36,阻抗为8Ω;工具头放大系数为1.27,端面最大振幅为5.5μm。将设计的超声振动系统应用到超声辅助振动拉伸、压缩试验中,当载荷为10 k N时,振幅为5.4μm,仅衰减1.8%。  相似文献   

11.
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FEM)建立宝钢2050粗轧区孔型立辊调宽过程轧制模型。计算所得多块带钢轧制力值与现场实测结果吻合良好,模拟的带钢头尾形状与现场实际结果吻合也很好,并建立立轧稳态狗骨形状计算的数学模型。同时研究得出立辊孔型角度对狗骨高及轧制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1720HC冷轧机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建立了1720HC冷轧机工作机座三维模型及有限元模型。与以往模型相比,该模型充分考虑了由于窜辊、辊形、单侧驱动等因素带来的辊系不对称缺陷,最大程度减少了假设,极大提高了计算精度及结果可信度。按1#轧机最大轧制力施加载荷,在进行接触设置、约束后进行有限元模拟,得到最大轧制力下,工作机座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其后分别对辊系及机架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并计算出轧机工作机座刚度为12470kN/mm。分析认为轧机结构合理,满足生产要求。计算结果不仅为HC冷轧机工作机座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且对板形控制及轧制规程的制定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板形控制精度和自动化程度,结合我国某厂UCM可逆轧机生产实际情况,基于轧辊弹性变形原理建立了影响函数法工作辊弯辊力寻优机制.根据不同带钢宽度、变形抗力、入口厚度、压下率和入口凸度以及轧辊半径计算与目标出口凸度对应的最佳弯辊力,将计算结果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板形设定模型,该模型计算值与影响函数法计算值之差在±20kN内.  相似文献   

14.
结合MAS平面形状控制要求,提出了5个技术解决手段:简化有限元仿真结果,得到楔形段尺寸计算模型;前滑计算公式采用全粘着摩擦条件;结合液压压下的控制周期对楔形段轧制时间进行离散化处理;辊缝设定需考虑不同位置轧制力波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种检测手段的综合应用,实现准确的轧件尾部微跟踪。该技术在首钢中厚板厂实现了在线应用。实践表明,该轧制法对轧件矩形度控制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黄瑞 《机床与液压》2023,51(19):52-57
随着长水平段油气井的增多,外径小、柔性大的连续油管在井下越来越易发生螺旋屈曲锁死以至无法继续下入。连续油管水力振荡器能够有效降摩减阻,延迟螺旋屈曲锁死,增加连续油管的下入深度,因而得到广泛应用。根据螺杆式连续油管水力振荡器工作过程中的运动和受力分析,得出其轴向力计算公式。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各影响因素对连续油管水力振荡器轴向力的影响程度,得出流量、流体密度以及转子偏心距对其轴向力影响最大。实例计算表明:连续油管水力振荡器最大轴向力随流量、流体密度以及转子偏心距的增加而变大;连续油管水力振荡器轴向力变化频率与流体密度无关,随流量增加而变大,随转子偏心距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6.
济钢1700mm热轧带钢精轧机平衡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宁  王柱  李文  李银军  田勇 《轧钢》2011,28(2):22-24
针对济钢1700mm ASP线生产中带钢头部存在中间浪问题,研究了精轧机平衡系统,计算了平衡力和弯辊力。根据计算结果,工作辊平衡力由原700kN调整为480kN,弯辊力由800kN调整为500kN,生产表明,轧机系统运行稳定,基本消除了带钢头部中间浪,有效改善了钢板板形。  相似文献   

17.
Three passes of slab rolling during vertical–horizontal rolling process were simulated with explicit dynamic FEM by updating geometric method. Simulation model of the next pass was built when the rolling geometry model was updated after previous pass was finished, changing roll gap, material attribu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The calculated results of the slab shape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ones. It is shown that the explicit dynamic FEM and updating geometric method can be used effectively to analyze the multi-passes of V–H roll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8.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the non-steady state deformation behavior around the head and tail ends during slab edging is carried out by the full three-dimensional rigid-plastic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e calculated shape of the slab edged, separating force and rolling torque are shown to b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und in the literature and the calculation precision is improved to a certain extent compared with previous works.  相似文献   

19.
根据经典轧制力模型 ,在考虑轧制力模型与轧辊压扁模型耦合的前提下 ,开发了基于影响函数法的冷轧带钢轧制力计算程序 ,并用实际生产中的采样数据模拟计算了HC轧机各道次的轧制压力分布和总轧制力 ,将所得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所得轧制力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相近 ,轧制压力分布与实际相符 ,为HC轧机板形控制提供了一种计算轧制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金属斜连轧实验机组的穿孔顶头在结束穿轧后如何安全、高效地进行更换的问题,在不影响管材轧制效率的前提下,设计开发了一套可实现离线拆装顶头的机构以满足顶头的更换需求.在高轧制轴向力和高轧制温度等复杂工况下,对顶头、芯棒螺纹联接体产生较大的螺纹预紧力.根据使用情况将装卸工作分为拧紧过程和松退过程,阐述两种过程的工作特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