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品标签技术贸易壁垒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本文以食品标签技术贸易壁垒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我国出口食品企业在该方面的认知情况、存在的困难以及应对需求.方法 开展问卷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美国、欧盟和日本的食品标签技术贸易措施比较严格,转基因标签、过敏原标签和营养标签是主要壁垒形式;食品标签技术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企业带来重重困难;企业在应对食品标签技术贸易壁垒方面存在多种需求.结论 我们需重视国外食品标签技术贸易壁垒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2.
美国食品安全贸易壁垒对中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罗非鱼出口美国数量的增加,美国构筑日益严苛的食品安全贸易壁垒对我国进行限制,研究和掌握美国复杂的食品安全标准,分析其对我国罗非鱼出口的影响,从政府、行业和企业提出应对措施,将有助于提高我国罗非鱼的质量安全,增加罗非鱼出口美国的数量。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全球的关注,成为影响国际食品贸易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文章剖析发达国家对中国食品出口进行制约的原因,并客观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揭示发达国家严苛的贸易壁垒给中国食品出口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最终提出通过改善中国食品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技术、推进标准化认证工作等一系列措施,以降低食品安全壁垒对中国食品出口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环保和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严格,发达国家对于进口产品的食品添加剂、农药残留等食品安全限量的要求也日趋严苛。为了打破我国浆果及其果酱制品出口的贸易壁垒,提高我国产品质量水平,亟需对国内外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对比分析。本文通过将2种常见浆果及其果酱制品的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限量进行对比,发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标准、欧盟标准在对2种浆果的农药残留限量以及果酱制品的添加剂限量上存在的差异,以期为我国提升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提供参考,为我国出口企业的产品提供技术支撑和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会更加注意摄入低糖低热的食品,无糖食品逐渐得到尤其女士、肥胖人士等人群喜爱。无蔗糖蜜饯不采用传统蜜饯糖渍加工工艺,不添加蔗糖,是一种新兴健康高品质的蜜饯食品。由于不含蔗糖,满足了人们特别是特殊人群对无糖蜜饯产品的需求,逐渐得到国际市场上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环保、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国外"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越来越严格,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对于蜜饯等食品的农残要求达到近乎苛求的地步,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对于农药限量等食品安全限量的要求同样日趋严格,我国出口蜜饯产品因为农药残留、添加剂等食品安全不达标而被退货的例子屡见不鲜,已成为制约出口的重大质量隐患。本文通过对无蔗糖芒果蜜饯国内外食品安全标准限量比对,分析出主要贸易国家限量与我国标准的差异,指导我国出口生产企业及时作出应对措施,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生产出符合国际标准的无蔗糖芒果蜜饯,提高我国无蔗糖芒果蜜饯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长。  相似文献   

6.
蓝色贸易壁垒又被称为“劳动壁垒”或“社会壁垒”.是指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企业面对蓝色贸易壁垒应该看到其双重效应.负面效应包括:对企业订单的影响、削弱了出口企业的竞争优势、制约我国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扩大效应、提高了发达国家市场的准入标准:正面影响主要为有利于纺织服装出口企业改善劳资关系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肉制品消费在全球食品消费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肉制品国际贸易量激增.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和标准体系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有较大差别,导致以非关税壁垒形式出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在中美、中欧、中日等食品贸易中的影响日益明显,严重阻碍了中国肉类食品的出口.介绍了我国与美国、欧盟、澳新、日本、东盟十国的肉类食品法律法规与标准,分析了各国和地区在法规制定、监管执法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共性、差异及特点.研究发现:由于基本国情不同,我国肉类食品的技术法规主要是规定微生物限量、农兽药残留限量等食品安全指标,而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主要关注畜禽及其加工产品的不同质量特性;我国肉类的食品安全监管更注重对最终产品的检测,而多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实现有效的过程监管,贯彻"从农田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我国可参照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国家建立肉类食品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努力做到全民参与,杜绝行业潜规则,建立可行有效的追溯体系,真正实现肉类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全链条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控制肉类食品的掺杂掺假.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以手段隐蔽性著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逐渐成为各国对外贸易设置壁垒的首选,特别是随着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针对用能产品的节能标准、能效测试方法和合格评定程序等要求成为出口企业需要突破的壁垒。通过总结应对欧盟LED灯能效壁垒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研究与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桂林辖区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验室状况进行全面了解, 并对形成该现状的原因作了分析, 为提高企业的自检自控能力, 应对国外以食品安全为名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笔者认为食品实验室应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加强培训等。  相似文献   

10.
汤伯兴 《美食》2012,(6):9-9
近几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其表象是食品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和食品市场秩序混乱,制售假等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出口农产品、食品遭遇到技术性贸易壁垒。其实质是食品安全信用环境建设薄弱,食品企业安全质量意识缺失,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尚待加强。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业内人士指出,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重  相似文献   

11.
我国出口食品受到发达国家日趋严重的压制,其中欧盟利用《食品安全白皮书》和有效的技术进行食品保障,美国FDA从多方面对进口食品进行要求,日本的"肯定列表制度"使我国处于被动的局面。我国面临市场准入困难、占有率降低、生产成本升高等不良影响。鉴于此,我国只有掌握、利用先进的国际安全标准,完善监督检验制度,并从企业角度出发切实保障食品安全,才能在国际食品贸易中占据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12.
食品安全:新型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苏  李江华 《食品科学》2004,25(11):367-371
当前,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并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入世以来,我国出口的农产食品频遭国外安全壁垒的冲击。本文回顾了我国食品贸易面对国外安全壁垒的现状,探讨了其中成因,包括囤内农产食品生产过程不规范等内部原因,以及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增强等外部原因,并进而提出开展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科学应对食品安全壁垒等策略。  相似文献   

13.
在对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通报系统(RASFF)通报分析中发现,食品接触材料的通报日益增多,其已成为食品安全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总结2011~2015年欧盟RASFF通报我国出口食品接触材料的情况,分析其中涉及的风险因素和材料种类等,研究欧盟在食品接触材料方面的关注热点及变化趋势,从而为出口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我国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标准提供参考,以增强我国对欧盟技术贸易壁垒的应对能力,推动和扩大输欧贸易。  相似文献   

14.
杨鹏  布岩  薛璐  苏卫东 《中国纤检》2011,(18):40-43
纺织服装行业作为我国重要的出口产业,向来极易受到欧关各国技术性壁垒的限制。面对新型的国际贸易壁垒——蓝色贸易壁垒,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应当了解蓝色贸易壁垒是什么,研究如何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同时保证我国纺织服装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食用菌生产大国,近年来食用菌的产量和产值均保持增长态势;同时,也是食用菌出口大国,在世界食用菌贸易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出口的食用菌产品在国际贸易中频繁遭受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给生产企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国出口食用菌被通报的主要原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腐烂或污秽、标签不合格等,其中以农药残留超标为主。为有效应对国际贸易壁垒,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高质量发展,本文选择国际上较为通用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CAC)标准为目标之一,梳理归纳我国和CAC的食用菌标准体系内容,并从食品分类体系、品质指标、食品添加剂指标、污染物指标和农药残留指标进行差异性比对分析,期望能够为我国食用菌标准体系进一步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赵苏  张蓓蓓  李江华 《食品科学》2006,27(10):630-635
农产食品安全是当今世界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国际贸易中也因此正在形成一道坚固的新型"安全壁垒".随着社会经济和贸易的发展,我国农产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显现的越来越突出,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到了非得引起足够重视的时候.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在农产食品安全的发展上与发达国家存在的差距,分析了在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我国在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认证认可体系、管理体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安全技术储备等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应当加大对农业生产的科技投入力度,科学引导农产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同时积极寻求国际技术援助;建立行之有效的农产食品出口体制,对出口农产食品的加工厂实施有效的卫生注册登记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培育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完善我国农产食品出口的预警通报机制和快速反应机制,完善我国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食品安全卫生的标准体系和法律制度,加快进出口农产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整合国内认证资源、完善农产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和认证体系等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五金科技》2011,39(4):80-84
欧盟在2004年取代美国,发展成为我国第一大家电出口市场。由于欧盟国家特别注重产品安全和环境保护,所以出台的绿色法规和绿色标准较严,对中国家电出口欧盟造成壁垒效应。本文运用了引力模型和面板数据,分析了欧盟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家电产品出口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想,中国作为东盟的第一贸易伙伴国,预包装食品成为双方的重点合作领域之一。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号召下,必将引领我国更多的食品企业将预包装食品出口至东盟国家。因此,在重大机遇面前,我国食品企业不可避免的要面对东盟各国与我国之间不同的、甚至更为严苛的食品安全标准和法律规定等问题。本文将结合福建省泉州市预包装食品出口现状,分析其可能面临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一带一路"在沿线国家间的有序推进,中国食品贸易量在迅速扩大,而其中的食品贸易争端也随之逐渐凸显。由于中国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制机制建立时间较晚,食品安全标准不够统一且无法与国际标准接轨,中国食品贸易因此屡遭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此,应在进一步完善国内食品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基础上,调整国内食品安全标准以回应国际要求,并从主导建立涵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统一食品安全质量标准、掌握食品安全保障区域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以及落实法律机制的具体实施途径等维度,对中国食品贸易争端解决的法律机制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20.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75项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将于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于提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我国出口食品安全水平具有积极意义。《食品添加剂标识通则》(GB 29924-2013)对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和包装等内容进行了规范。通过参考相关国际标准,并结合我国食品添加剂的实际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