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现有的冰箱压缩/喷射复合制冷增效循环系统,构建了并联双喷嘴喷射器压缩/喷射复合制冷增效循环系统。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常规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和压缩/喷射复合制冷增效循环系统的性能系数COP、单位体积制冷量q_v和喷射器增压比。结果表明,并联双喷嘴压缩/喷射增效循环系统的COP、q_v和增压比值与串联压缩/喷射制冷循环Ⅰ系统相当,较其他系统优越。同时,并联双喷嘴压缩/喷射制冷增效循环系统还可以减小传热温差带来的不可逆损失,实现节能降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的冰箱制冷系统设计归纳出来常用循环类型,并对目前超级节能冰箱制冷系统汇总分析,提出了改变传统节能冰箱设计中单纯依靠增加发泡层厚度以及采用高COP值压缩机来降低能耗的一种技术即冷凝保压技术,同时从热力学角度对单级蒸气压缩系统采用冷凝保压技术的循环和未采用冷凝保压技术的回路循环做对比分析,归纳出目前超级节能冰箱此类制冷装置的设计和系统分析中的冷凝压力、蒸发压力、冷凝温度、蒸发温度、压缩机回气温度控制以及制冷剂灌注量的匹配关系,推导出来最佳状态的各个参数的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3.
基于制冷工质层面分析冰箱性能和节能潜力是促进冰箱行业技术革新的重要切入点.总结现阶段混合工质在冰箱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混合工质应用于Linde-Hampson节流制冷和自复叠制冷两条技术路线以获取低温温区(-40℃及以下),还包括混合工质应用于制冷循环流程优化后的双温制冷系统.此外也涉及了混合工质组元及配比、两相流动及传热特性、系统配置、组分偏移及变浓度特性等方面,这些关于混合工质制冷技术的研究各具特色,扩展了研究思路.针对于未来制冷剂向自然工质如碳氢类发展的趋势,阐述碳氢类混合工质在冰箱这类小型制冷装置中的应用情况,并给出非共沸混合工质在冰箱领域中未来的三个重点研究方向,从而对促进冰箱行业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 (一) 电冰箱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的泄漏制冷剂F12在密闭的制冷系统中循环,使冰箱制冷。因此,冰箱使用寿命除决定于几个部件的寿命外,还取决于冰箱制冷系统的密闭性。制冷剂的泄漏,可用年泄漏量来表示。若冰箱制冷系统灌气量为120克,当制冷剂泄漏10~20克时,制冷效果就要显著下降。所以,如果要求冰箱使用十年,制冷剂年泄漏量就得小于1.2~2.4克。 (二) 压缩机的泄漏压缩机是制冷系统的心脏,由于它的焊接部位较多,所以它是可能产生泄漏的主要部件  相似文献   

5.
在同样的压缩比和同样的功耗情况下,采用喷射吸收冷凝的方式,其输气量要比各类压缩机及各类真空泵的输气量大的多。若把吸收及喷射两制冷原理结合起来进行制冷工艺流程设计,发现其经济性很强,曾有人试验对单一循环制冷系统加喷射器后的复合循环系统COP值有所提高;也有人分析比较了吸收喷射复合制冷循环系统和双效吸收式制冷循环系统在热力性能和流程方面的差异,并建立了两系统的热经济学模型,分别计算出余热型和直燃型冷水机组的主要经济参数,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发现余热型三压吸收喷射复合制冷系统比双效吸收式制冷系统经济。本文进一步挖掘的并非如此.还阐释了一种更为切实可行的节能效果显著的制冷流程设计方案,利用喷射泵压缩吸收双重作用,使系统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利用两级喷射的办法,使另一个发生器处于减压情况下工作,致使它能吸收低温热源而使溶液沸腾,并使冷剂蒸汽得到分离。这也是一个很有环保意义的制冷技术。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采用制冷剂R12和R134a的家用冰箱,对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进行热力学分析,得出了有效能损失的分配情况。然后在建立传统冷藏冷冻箱各个部件有效能平衡方程的基础上,选取合适的状态方程和计算工况,对制冷剂R12、R134a在冷藏冷冻箱中的有效能损失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利用计算公式,编制了计算机程序,对传统冷藏冷冻箱使用R12、R134a两种制冷工质进行了有效能数值计算。发现带回热装置的制冷系统的节流元件和回热器有效能损失比不带的系统分别少18.25%、10.26%,收益有效能分别高14.50%、9.23%。  相似文献   

7.
制冷系统堵塞是冰箱最常见故障之一,使冰箱不制冷或者制冷效果变差。主要是由于系统中有水分,冷冻油过脏而形成的积炭,焊接不良使管内壁产生氧化皮脱落,压缩机长年运转机械磨损产生杂质,制冷系统在组装焊接之前未清洗干净,溶于R12中的冷冻油随制冷剂循环至毛细管结蜡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电冰箱几种典型制冷循环,指出了单路循环、多路循环及双机制冷循环、双级制冷循环的主要特点及弊端,据项目研究实际情况探讨了双路制冷循环的几种型式,并针对双路制冷循环在电冰箱应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做进一步分析,研制的BCD-186CHS节能冰箱日耗电0.39度,在节能状态下耗电0.35度以下。  相似文献   

9.
制冷系统堵塞是冰箱最常见故障之一,使冰箱不制冷或者制冷效果变差。主要是由于系统中有水分,冷冻油过脏而形成的积炭,焊接不良使管内壁产生氧化皮脱落,压缩机长年运转机械磨损产生杂质,制冷系统在组装焊接之前未清洗干净,溶于R12中的冷冻油随制冷剂循环至毛细管结蜡等原因造成。  相似文献   

10.
刘辉 《家用电器》2002,(5):12-13
分立多循环的基本结构特征是并联循环结构。这种结构与此前的冰箱制冷系统相比有一个根本的区别:以前的冰箱制冷循环系统均为串联式结构,它只能实现冰箱在工作时的单一开停,或者单一温区的(室温)的温度控制,它的基本特点是冷冻室蒸发器和冷藏室蒸发器串联在同一个闭合的制冷回路上。压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udy on the use of ice to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a domestic refrigerator by applying a pseudo bond graph model that describes the thermal transfers sustained by a quantity of ice introduced inside the cavity of refrigeration. The use of ice resulted in a global energy saving of 4.68%. The effect of ice was found to be more significant during the transitional regime. It reduced the response time to reach the stable average temperature from 15 h to only 3.5 h compared to when not using ice. This achievement did not cost additional electrical power, but rather allowed a saving of electrical energy of 76.73%. However, during the steady state, a reduction in the energy efficiency was noted. An improvement in the cooling by keeping the temperature inside the refrigerator more homogeneous is also proved. The model has two inputs: the outside temperature, and the modulated temperature of the evaporator. This latter determines the functioning of the compressor cycle. The model describes the thermal transfers by natural convection inside the refrigerator. Two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make a performance comparison and to prove the influence of ice in cooling and energy saving. We used real measurements to modulate the evaporator temperature source in the pseudo bond graph model.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 2015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s of Japan. Published by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12.
楼宇自控系统空调节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空调、通风和冷热源等设备的有效控制,达到系统节能、减少运行费用的目标,具体分析了空调系统节能控制的几种典型做法,如死区恒温器控制、经济循环控制、夜间冷却控制、变风量加热控制等.重点介绍了冷却系统的节能控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制冷压缩机曲轴冷冻机油排量测量系统。测量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上位机以TD400C为本显示器为人机接口,配合使用各种检测设备和传感器,模拟压缩机工作时的环境,对制冷压缩机曲轴油孔冷冻机油的排量进行检测,并提供自动和手动方式控制测量进程。系统控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功能多样,可长时间自动工作,稳定可靠,在实际应用中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2012年开始实施的节能惠民工程要求,家用电冰箱(柜)要求冷冻箱能效指数≤50%,冷藏冷冻箱能效指数≤32%,原1级能效的产品可能不能满足节能补贴的能效系数的要求。本文从在不改变箱体发泡层厚度的前提下提出新的改造的方案,即从蒸发器的面积和非均匀性分布、冷凝器和罐液量的最佳匹配,必要时适当的增加压缩机的COP等方面探讨新的能效系数要求下的冰箱的节能技术改造。通过上述节能技术的运用,在不改变箱体结构的前提下,优化一款卧式冷藏冷冻箱并使得它的能耗下由原来的0.59kW·h/24h降低为0.5lkW·h/24h。  相似文献   

15.
节能减排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主题,超市制冷设备的节能越来越受关注。常用的超市半封闭活塞压缩机组为了节能开始使用变频技术,本文分析了利用交流变频技术调节压缩机电机的转速,以调节多机并联活塞机组的能量的精确输出,来适应超市冷量负荷的大幅变化,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对实际的超市制冷机组变频与工频运转的能耗、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于超市用多机并联活塞机组,普通机组变频后的实测节能效果一般在3%-17%,机组的原来可调节能级数越多,变频后的节能效果越不明显。制冷机组可以通过变频的合理设计使设备投资减少,运行能耗减戮  相似文献   

16.
以纳米Cu,纳米CuO作添加剂,制备了纳米制冷剂和纳米冷冻油,并将所制备的纳米制冷剂和纳米冷冻油用到实际冰箱和冷柜上,对使用纳米制冷剂、纳米冷冻油的冰箱冷柜进行了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的直冷冰箱上有2%左右的节能效果,在试验的风冷冰箱上没有看到一致的节能效果,从两个型号冷柜的试验结果看,试验冷柜有3.5%-13.2%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7.
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及氨水工质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将产功与制冷有机结合,提出一种由燃气轮机循环和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组成的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在系统能量输入及主要参数相同的前提下,将新循环与由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和氨吸收式制冷循环组成的功冷联供联合循环进行模拟计算比较,发现新循环的功、冷输出均有增加,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分别相对提高了6.3%和1.9%。通过火用平衡分析,揭示了新循环的系统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加热、排烟过程火用损失的大幅减小,证明采用氨水作为底循环工质是将常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展为功冷联供循环,提高系统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特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提出一种低温热源喷射式发电制冷复合系统。该系统将有机物朗肯循环与喷射式制冷循环相结合,利用透平排气驱动喷射器工作,同时实现发电和制冷的功能。在定义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选取性能优良的有机物R245fa作为工质,建立系统仿真模型,进行计算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在热源蒸发温度Tg=120℃,制冷蒸发温度Te=7℃,冷凝温度Tc=25℃的标准工况下,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效率可达37%,热力学第一定律折合效率可达15.6%,火用 效率可达37.5%。分析同时表明,提高热源蒸发温度Tg,提高制冷蒸发温度Te,降低冷凝温度Tc,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工作性能;提高透平膨胀比b可以提高系统电冷比R。  相似文献   

19.
在假定的不同工况以及不同制冷剂的情况下,通过对双温冰箱的三种不同的循环方式进行理论计算比较,认为带有喷射器的双温冰箱的循环方式能够提高系统的能效比,减少有用能损失。  相似文献   

20.
钟国梁 《电气自动化》2010,32(3):8-9,12
该文针对目前我国大型冷库集中式氨制冷系统自动化节能问题进行探讨,重点研究了库房蒸发器供液的控制及制冷动力设备采用模糊控制的变频器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