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与加入强化元素Nb研究提高A286合金的屈服强度。结果表明,不含Nb的A286合金经过900℃固溶保温1 h水冷、720℃时效保温16 h空冷的屈服强度达到750 MPa;加入0.08%Nb的A286合金经过900~980℃固溶保温1 h水冷、720℃时效保温16 h空冷,合金屈服强度达到740~770 MPa。如果考虑成本,高屈服强度A286合金最佳热处理工艺为900℃固溶保温1 h水冷、720℃时效保温16 h空冷。  相似文献   

2.
Cu-Cr-La合金的热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工艺对Cu-0.3Cr-0.3La合金组织、硬度和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Cu-0.3Cr-0.3La合金铸态组织粗大,950 ℃保温1 h固溶处理后,晶粒变得细小,富铬第二相明显减少,电导率和硬度较铸态都有所降低;经过950 ℃保温1 h固溶处理Cu-0.3Cr-0.3La合金,在400、450、500、550、600 ℃分别保温2 h时效处理后,硬度和电导率都有很大提高.在500 ℃保温2 h时效处理可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其电导率和硬度分别可达96.3%IACS和99 HV.  相似文献   

3.
利用拉伸实验、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退火工艺、时效工艺和循环应变对Ti-50.8Ni-0.1Zr形状记忆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SME)和超弹性(SE)的影响。350~400℃和600~700℃退火态合金呈SE,450~550℃退火态合金呈SME;300℃×(1~50 h)和400℃×1 h时效态合金呈SE,400℃×(5~50 h)和500℃×(1~50 h)时效态合金呈SME。随退火温度升高,合金应力应变曲线平台应力σ_M先降低后升高,最小值200 MPa在500℃退火后获得;残余应变ε_R先升高后降低,最大值2.64%在500℃退火后获得。随时效时间延长,300℃时效态合金的σ_M降低,ε_R始终较小;400和500℃时效态合金的σM降低,ε_R先升高后趋于稳定。随循环次数增加,呈SE的合金由部分非线性SE转变为完全非线性SE,且σ_M和能耗?W先降低后趋于稳定;呈SME的合金的σ_M和?W先降低后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
对均匀化及挤压 时效(T5)后的ZK60合金的组织和拉伸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态ZK60合金经450℃×14h均匀化处理后,得到几乎单相固溶体,伸长率较铸态提高80.5%,塑性大大提高.合金经挤压 时效后,晶粒明显细化,其力学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挤压温度为300℃,挤压比为30、45的工艺条件下可获得较优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型温和退火对铸造Mg-12%Li-Al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庆喜  黄长清  陈振华  刘兴 《铸造》2007,56(1):62-64
采用电阻炉熔炼、锂盐覆盖、氩气保护的工艺方法,在浇注温度为720℃,型温分别在100℃、200℃和300℃试验条件下,制备超轻Mg-12%Li-Al铸造镁合金并且均匀化退火。通过对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分析,结果表明:超轻Mg-12%Li-Al铸造镁合金在型温为300℃浇注时,合金的铸态组织和性能比较好;合金经过450K×5h固溶后,组织十分均匀,力学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6.
挤压变形对Mg-5.0Y-7.0Gd-1.3Nd-0.5Zr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g-5.0Y-7.0Gd-1.3Nd-0.5Zr(EW75M)合金在不同条件下挤压变形后的组织和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随着挤压比的增大,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均大幅度提高,当挤压比增大到20以后,晶粒细化对合金的强化效果趋于稳定;当挤压筒温度由400℃升高到450℃时,合金强度和伸长率的降幅均在5%以内,挤压筒温度在400℃~450℃变化时对合金挤压变形后的性能影响较小;将合金均匀化处理(535℃、24h)后直接进行挤压变形(挤压比20,挤压筒温度400℃,挤压速度1~2m/min),其极限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分别达到335MPa、240MPa和16.5%。  相似文献   

7.
通过热模拟压缩试验研究了挤压态AZ41M镁合金在应变速率为0.005~1s-1、温度为300~450℃条件下的热变形行为.利用光学显微镜分析了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演变.结果表明:挤压态AZ41M镁合金热变形过程中,真应力应变曲线表现出典型的单峰动态再结晶(DRX)特征,合金具有比较高的温度和应变速率敏感性;合金热变形...  相似文献   

8.
采用金属型铸造法制备Mg-4Zn-1Y(wt%)合金,并在450℃下挤压成棒材。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浸泡试验及电化学试验对铸态和挤压态Mg-4Zn-1Y微观组织、相组成及其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铸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为50~60μm,而挤压态合金的平均晶粒尺寸降低到4~5μm。热挤压可明显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且挤压态合金纵截面耐腐蚀性要稍优于横截面。在3.5%NaCl溶液中,挤压态合金纵截面的腐蚀速率仅为铸态合金腐蚀速率的1/2。  相似文献   

9.
赵玉华  王猛 《铸造》2012,61(7):758-763
采用挤压铸造和挤压变形工艺制备了Mg-Bi二元合金,通过金相显微镜分析,室温拉伸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SEM和EDS等手段,研究了Mg-Bi合金在铸态和热挤压态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Mg-Bi合金随着Bi含量的增加,伸长率逐渐降低,抗拉强度逐渐增加,当Bi含量达10wt.%以上,抗拉强度降低;Mg-Bi合金铸锭经450℃、3h保温,挤压比为12.76热挤压后,随Bi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与伸长率均逐渐增加,当Bi含量达12wt.%时,抗拉强度为219.68 MPa,伸长率为13.43%,Bi含量继续增加,合金抗拉强度及伸长率呈下降趋势;挤压态Mg-Bi合金的力学性能是晶粒细化与Mg3Bi2综合作用的结果,当Bi含量大于12wt.%后,形成较多粗大的Mg3Bi2相是导致合金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铸造技术》2016,(8):1602-1605
通过挤压铸造方法制备了ZA27合金蜗轮,并研究了固溶和时效工艺对挤压铸造ZA27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ZA27合金蜗轮,各部位组织均匀、致密,力学性能优异。在370℃保温5 h固溶处理,合金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达到450 MPa和18.5%,分别较蜗轮本体提高14.8%和49.2%。合金在50℃和70℃时效时,硬度先升高,出现峰值后不断下降;合金在100℃和150℃时效时,硬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SEM对Ti-17合金饼材中存在的偏析缺陷进行了观察和分析。β锻造的Ti—17合金饼材的显微组织不均匀反映了合金成分的微观不均匀性。饼材中发现的异常亮点和亮条分别是富钛、富钼和铬、锆都偏高的成分偏析。这些缺陷都是真空电弧重熔过程的产物,与海绵钛和添加元素的粒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AlTiC中间合金对Al-Si合金的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试验室制出AlTi5C0 .3中间合金细化剂 ,该中间合金对纯铝有较好的细化作用。对Al Si合金进行细化时试验发现 ,较低的加入量对合金基本不起作用 ,当w(Ti)达 0 .15 %左右时 ,才能达到最佳细化效果 ,并且发生较早的细化衰退。Mg元素对其细化能力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表面强化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化学镀镍–磷合金的性能,结果表明,热处理温度对镍–磷合金镀层硬度和 耐磨性有较大的影响,二者经400℃× 1 h热处理后达到峰值;镍–磷合金在酸、碱、盐介 质中的耐蚀性优于1Cr18Ni9Ti不锈钢。应用结果证明,化学镀Ni–P合金在铝合金零部件上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钒铝合金是制备含钒钛合金的重要中间合金。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制备钒铝合金的一步法、两步法、真空法、电铝热法、微波法等技术的工艺特点,对钒铝合金技术国内专利申请情况进行分析,指出钒铝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在国内仍潜在着巨大的优化和创新的空间。根据高端钛合金生产厂家使用钒铝合金的迫切要求,本文对钒铝合金的生产制备提出几条研究方向:精准有效控制铝热反应过程,获得不同比例钒铝含量比例;尝试少量加入对钛无害的元素,开发更优钒合金;提高单炉次产量,减少组批,提高产品均一性;应用先进产品检测设备,严把钒铝合金质量关,降低下游使用风险。  相似文献   

15.
整体式铝合金轮毂的合金处理及其铸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Al-Si系铸造铝合金在铝合金轮毂的铸造中应用广泛,合金的成分控制及其晶粒细化、变质处理等工艺对合金性 能影响甚大。从合金处理、铸造方法等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提出较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整体式铝合金轮毂的合金处理及其铸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l-Si系铸造铝合金在铝合金轮毂原铸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合金的成分控制及其晶粒细化、变质处理等工艺对合金性能影响在。从合金处理,铸造方法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为铝合金轮毂的制造找出合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Al-P中间合金在Al-Si活塞合金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11  
在实验室和生产条件下研究了Al-P中间合金对共金和过共晶Al-Si活塞合金的变质工艺特点,变质效果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Al-P中间合金操作简单,变质效果好且稳定,力学性能也比其他变质剂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使用该中间合金无渣,无污染,从时间上看可以完全省去变质处理过程,节约能源,提高合金的实收率,降低铝耗,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由元素的化学电化学等多项参数论述了元素在镁及镁合金中的腐蚀特点,并对镁及其合金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腐蚀数据进行了分析,为镁及镁合金进行合金化强化力学性能的同时提供相关元素腐蚀方面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铸造技术》2015,(4):873-875
在Mg-Zn-Zr镁合金中添加不同含量的合金元素Sr或V,对其微观组织、室温疲劳性能和热疲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合金元素Sr或V,尤其是复合添加Sr和V,可以有效改善Mg-Zn-Zr镁合金的室温疲劳性能和热疲劳性能。与未添加合金元素相比,复合添加Sr和V可使其室温疲劳寿命增加248.2%,在300~0℃循环1 000次后的单位面积质量增重减少79.2%。  相似文献   

20.
镁合金表面激光熔覆Fe合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喷涂+激光重熔两步法工艺对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熔覆Fe-Ni-Cr-B-Si合金;对熔覆层进行了微观分析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熔覆层主要由FeCr、FeNi和AINi3等相组成,熔覆层的显微硬度、耐腐蚀性及耐磨损性能郜明显高于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