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无人值班变电站技改设计一席谈陈远鹏重庆电力设计院(630030)前言随着电网调度自动化实用化深入发展及调度管理需求的提高,就要求变电站能实现四遥和无人值班,以提高电网经济和社会效益。新建变电站,可以按无人值班方式设计并一次到位实施。但对于那些地理位置…  相似文献   

2.
韶关供电局110kV无人值班北区变电站正式投运以来,至2006年已经连续运行了9年,基本情况良好,该变电站属于常规"四遥"无人值班变电站,采用D20 RTU作为调度自动化站终端数据采集装置,其它设备包括遥控执行屏、遥信转接屏、变送器屏。采集的遥信都是硬接点的信号,这些信号是  相似文献   

3.
《供用电》1994,(2)
全国地调调度自动化专业工作组会议讨论通过的《关于在地区电网中实施变电站遥控和无人值班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一文,对如何认识电网遥控和变电站无人值班,应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实施以及实施时应注意的问题等做了充分的论述。我们认为该“意见”对当前全国地区电网开展的变电站遥控和无人值班工作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现将“意见”转发给你们,并请转发至所辖地区电业(供电)局和省电力设计院。开展变电站遥控和无人值班工作,各地发展很不平衡,要因地制宜,要讲求实效。在开展此项工作中有何问题,请及时报告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和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相似文献   

4.
无人值班变电站设计原则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取代或更新传统的变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建设无人值班站应遵循什么原则和规范,老变电站如何进行改造,尚无明确规定。笔者就有关问题并结合本局已建成七座无人值班站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看法,仅供大家参考和讨论。笔者认为,实施变电站无人值班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与电网规划、城网和农网改造、调度通信自动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基本设计原则应是在满足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工作量,新建变电站可一步到位,老站改造不宜大动干戈。1 新建无人值班站设计新建的  相似文献   

5.
陈光捷 《供用电》1994,(2):10-12
1 变电所无人值班是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调自1993—129号》文在论述“实用化验收后的工作任务”中指出:“实施遥控功能,建设无人值班变电所是调度自动化深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调度自动化经济社会效益的重要体现,遥控是SCADA的重要内容,各地区要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扩展遥控功能,对现有35kV及110kV变电所在条件具备时可逐步实现无人值班。对新建变电所可根据调度和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微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力系统的综合自动化技术不断深化,在许多旧式变电站进行无人值班改造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新建变电站也几乎全部是采用综合自动化的方式进行设计。在阐述了无人值班变电站的特点和组成的基础上,对无人值班综合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了设计,探析了无人值班变电站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要求,对于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建设和管理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沈浮  田黇 《电世界》2021,62(9):9-11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综合自动化技术模式与无人值班变电站管理模式越来越多地投入到实际生产运行中[1-2].对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控制策略可分为当地调节模式和远方联调模式.当运行在远方联调模式时,此变电站为调度管辖下的执行正常运行控制任务的一座变电站.在特殊情况(事故或异常)下,可将控制权限下放到变电站,即运行在当地调节模式.此时,基地站操作人员根据有关调度命令直接对设备进行操作.处理完毕后或告一段落后,基地站操作人员应向调度汇报情况[3-5].  相似文献   

8.
调度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基础,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是实现变电站无人值班的充分条件,也是就说,变电站微机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及微机监控系统能实现功能更完善,技术更先进的无人值班站;  相似文献   

9.
高明 《安徽电力》2002,19(3):25-27
110kV变电站实施无人值班集中监控是一项涉及电网一、二次设备和调度自动化,无人值班通信方式,防火,防盗,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系统工程,其中常规110kV变电站的改造工作量较大,模式较多,本文从110kv无人值班站一,二次设备的改造,调度自动化系统,数据采集原则,设计,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长沙电网中变电站无人值班运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珂丽 《大众用电》2007,23(8):30-31
0引言长沙电网的调度自动化建设始终走在全省的前列。一方面,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出现,为无人值班变电站的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持。另一方面,自1998年下半年开始,长沙电业局逐步建立起湖南电力系统规模最大、具有自愈能力的地区电力光纤同步传送网——SDH光环网,它承担着传送整个长沙地区电力系统行政、调度电话、电网调度自动化、计算机数据、远程图像监控等多种信息传输任务,为长沙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长沙电网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目前尚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必须认真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对某110 kV输电线路断裂的铜铝过渡设备线夹进行了分析.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的开裂位置进行宏观和微观形貌及成分检测,借助X射线对铜铝过渡设备线夹焊接面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线夹元素成分正常,断裂的主要原因是焊接缺陷,因此焊接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焊接工艺,保证焊接质量,对进入电网的铜铝过渡线夹进行严格检验.  相似文献   

12.
黄云  周家兴 《日用电器》2021,(7):49-53,66
为适应电子元器件装配自动化、电子产品小型化的发展趋势,贴片式高密度元件逐渐成为电子行业的首选,作为保护性元器件的贴片式熔断器以其小型化、贴片化、耐高温、耐高压、成本低等特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贴片式熔断器经过耐焊接热可靠性测试后失效,产品出现阻值变化率异常的原因,根据贴片式熔断器的生产制造、使用的原理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失效的原因,并根据原因,提出具体改善方案能解决耐焊接热可靠性失效,从而提高电子产品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火电厂锅炉连续排污的废水热能浪费及其利用价值,介绍了末阳火电厂利用排污水余热取暖的设计和使用效果。说明在火电厂利用废水余热节能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大有潜力可挖。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有限元方法对迷宫堰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 ,发现迷宫堰整体模型中出现了频率群的现象。从工程实用角度出发 ,我们由迷宫堰单宫的频率值和单片堰墙模态相似推出整体模型有限元计算结果中频率群的每群个数 ,并且取频率群的均值作为代表值。通过与水弹实验数据的对比 ,认为该代表值在结构的低阶频率区域是可用的。  相似文献   

15.
在详细分析励磁系统中励磁变压器三相电流不对称原因的基础上,对比了由励磁电压源不对称和同步回路故障引起的励磁变压器输出电流不对称的异同,并用仿真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即当励磁电压源不对称时,励磁变压器输出电流一相变大,而其他两相变小;而同步回路不正常时,励磁变压器输出电流是一相变小,其他两相或者都变大或者一相变大而另一相几乎不变。这一结论对于分析励磁系统电流不对称原因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长沙市自来水公司为例,论述了实现城市供水调度管理现代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同时可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郭策  郝倩  芮群娜  刘安 《日用电器》2021,(4):53-57,65
根据最新的GB 12021.2-2015《家用电冰箱耗电量限定值及能效等级》,无霜风冷冰箱标准耗电量由稳态耗电量和辅助装置耗电量组成,因为稳态耗电量在整个耗电量结果中占比较大,一般我们研究节能降耗均从稳态耗电量入手,比如降低冰箱内外的热传递、提高两器的换热效率、提高压缩机效率等.本文着重介绍带有辅助装置的冰箱,通过优化辅助装置的控制降低冰箱的耗电量.  相似文献   

18.
调度端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及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安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华东电力调度中心安全防护的实施,分析了调度中心生产控制大区内不同系统的安全问题及防护要点;通过对华东电网500 kV站内自动化系统主要设备的安全测试所发现问题的分析,强调了纵向认证加密防护的必要性.   相似文献   

19.
邹建明  甘艳 《华中电力》2008,21(3):24-27
系统地总结了2007年华中电网主网变压器类设备的在运情况、预度工作情况,检测工作情况,统计和分析了变压器非计划停运、变压器类设备事故和障碍情况,介绍了华中电网新教术、新设备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变压器类设备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中基于一种广泛使用的高性能单片机数据处理系统,针对某武器系统中燃气涡轮发电机组电压检测装置落后,无频率检测和燃气轮机排气温度检查装置。设计中充分考虑机组的实际工作环境和武器系统的现有检测水平,选用一些高精度、高性能的测量转换器件组成系统的硬件测量环节,并结合硬件电路给出了该检测仪的软件流程。该检测仪经过在部队的实际使用,实现了实时检测机组的输出电参数和燃气轮机排气温度的功能,并对各参数出现异常时能及时给予报警提示,其测量结果具有可靠性高、速度快、直观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