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近海油气资源潜力新认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对中国近海油气资源潜力提出了新认识,认为中国近海已初步证实了五大天然气富集区: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友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并认为近海石油勘探还有许多新的领域及前景区,如渤海海域六大凸起,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珠江口盆地恩平、西江凹陷和珠一坳陷下构造层,北部湾盆地乌石、迈陈、福山凹陷及南黄海盆地勿南沙隆起中生界、古生界.文中指出,目前海上原油产量正在进人高峰期,海域天然气资源的开发还刚刚开始,加速海域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将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海油气资源潜力新认识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中国近海油气资源潜力提出了新认识,认为中国近海已初步证实了五大天然气富集区:莺歌海盆地,琼东南盆地,珠江口盆地珠三坳陷,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及渤海湾盆地渤中凹陷;并认为近海石油勘探还有许多新的领域及前景区,如渤海海域六大凸起,东海盆地丽水,椒江凹陷,珠江口盆地恩平,西江凹陷和珠一坳陷下构造层,北部湾盆地乌石,迈陈,福山凹陷及南黄海盆地勿南沙隆起中生界,古生界,文中指出,目前海上原油产量正在进入高峰期,海域天然气资源的开发还刚刚开始,加速海域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将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五”科技发展计划 ,《中国海上油气 (地质 )》“十五”期间主要围绕天然气勘探、稠油开发、新领域和新技术等 4个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报道。(1)油气地质勘探栏目①世界及中国陆上和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发展动态及展望 ;② 2 1世纪中国 (海域 )油气勘探新领域 ;③中国近海大中型天然气田成藏条件与勘探技术研究 ;④中国海域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 ;⑤国外深水油气勘探调研 ;⑥南海深水扇系统与油气资源 ;⑦渤海郯庐断裂系统与油气成藏研究 ;⑧渤海中部新构造运动及深部动力过程对大型油气系统形成的控制 ;⑨非常规油气藏…  相似文献   

4.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特别是南海西部海域有形成天然气区的优越地质条件.文中阐述了选择、寻找优质高产大气田突破口的标准.根据莺-琼盆地特有的地质条件,初步选出了一批寻找优质高产大气田的目标做为突破口预选对象.提出了加速珠三坳陷油气勘探开发和渤中坳陷天然气勘探进程,加强后备天然气勘探区研究的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海含油气盆地、特别是南海西部海域有形成天然气区的优越地质条件。文中阐述了选择、寻找优质高产大气田突破口的标准。根据莺-琼盆地特有的地质条件,初步选出了一批寻找优质高产大气田的目标做为突破口预选对象。提出了加速珠三坳陷油气勘探开发和渤海中坳陷天然气勘探进程,加强后备天然气勘探区研究的重要认识。  相似文献   

6.
海洋油气勘查现代技术方法综合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 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状况与勘查科技成就[6~8]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海洋油气工业迅猛发展,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热点.我国广阔的海底,尤其是近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1994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估算,我国大陆架已作油气资源评价的10个沉积盆地(渤海、黄海、南黄海、东海、台西、台西南、珠江口、北部湾、琼东南、莺歌海)的石油资源量为245.6亿t,占全国石油总资源量(940亿t)的26.2%;天然气资源量8.43万亿m3,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38.04万亿m3)的21.4%.南沙群岛附近海域面积约82万km2,其中位于我国传统海疆范围内的面积约70万km2.  相似文献   

7.
近海油气田开发随油气藏性质、所在海域海况条件和开发建设目的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开发方案。东海平湖油气田作为东海海域第一个正式投入开发的油气田,开发方案的制定首先面临的是要适应东海海域强台风、强底流的海况;要适合平湖油气田作为复合油气藏的开发特征;要确保向上海浦东新区稳定可靠供气的生产可靠性;要满足作为边际油气田开发所需要的经济效益。为此,平湖油气田开发采用油气并举,以气为主的开发原则;为提高经济效益、缩短建设期,采取预钻油气井,平台回接技术;适应东海海况,提高平台预制化程度,整体吊装,减少海上安装工作量;应用多相流技术,实施湿天然气长距离管道输送;采用多工况轻烃回收工艺,确保向上海供气稳定可靠。文章阐述了综合运用配套技术开发东海平湖油气田的技术特点,并由此论及我国近海油气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8.
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海域面积超过300×104 km2,共发育了38个中新生代盆地,总面积达140.5×104 km2,其中近海盆地有11个,面积为73.4×104 km2,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从中国海域油气勘探取得的重大进展、多时代多类型盆地叠加、多套烃源岩组合、多时代成藏组合、多种油气藏类型以及非常规油气资源等方面,论述了中国海域油气勘探的潜力。结论认为:①新生界油气资源量预计将会成倍增加;②中生界油气资源量与新生界油气资源量相当,将是我国海域油气勘探的重要层位之一;③上古生界的石炭系-中三叠统烃源岩厚度大、丰度较高,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④尚有地层-岩性、生物礁、古潜山、火山岩等类型的油气藏等待去发现,油气前景广阔;⑤2007年已在南海北部发现了天然气水合物,表明这类资源十分丰富,另外,页岩气前景也被看好。中国海域油气勘探潜力巨大,勘探领域广泛,将是今后我国油气工业发展主要接替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9.
刁海燕  王青  汪平  赵旭 《天然气工业》2014,34(8):147-152
随着国内能源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国内油气产量已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海外油气资源的利用则极大地缓解了上述供不应求的矛盾。通过国际贸易(现货和期货)进口和到境外资源国参与油气生产获得份额油已成为中国引进国际油气资源的两大途径。在综合分析相关商业数据和调研海外油气项目的基础上,得到了以下认识:1我国已在海外建立起北非、西非、中亚、南美、中东、东南亚和北美油气生产区,截至2012年底,中国公司海外权益油气储量已达25.3×108(1toe=41.868GJ);2除了到资源国自主勘探开发,近年来资产并购亦成为中国公司获得海外油气资产的重要途径,通过并购,中石化、中海油的国际业务快速增长;3每年需进口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来弥补需求量缺口,一半左右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非洲、中亚、南美地区的原油进口量最近几年快速增加,原油进口地区趋于分散;4天然气进口主要有管道气和LNG两种形式,其中前者气源目前主要来自中亚,后者主要来自亚太和中东。  相似文献   

10.
小友 《小型油气藏》2008,13(4):10-10
我国作为世界石油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年来,除常规石油、天然气外,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也日益提上了能源战略的重要日程。经过50多年的勘探,我国已先后在全国12个盆地中发现了70多个重油油田,建立了5大开发生产区,产量已占全国石油总产量的10%。专家分析预测,随着石油技术的进步及其带来的重油产量的提高和开采成本的降低,重油将成为中国重要的战略接替能源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生界油气勘探成果及勘探战略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4年9月22日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在井深5 391 m的奥陶系获得高产油气流,开辟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的新篇章,成为中国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拉开了全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第二次大跨越的序幕。此后的30多年,先后在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四川等盆地共发现了近30个大油气田,使中国油气储量和产量不断攀升,创立了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成藏理论,形成了具世界领先水平的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系列。在分析总结近30多年来中国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2030年以前古生界海相油气勘探的方向,包括4个战略扩展区、9个战略突破区和5个战略准备区,分述如下,战略扩展区是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战略突破区是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阿瓦提断陷、孔雀河斜坡,准噶尔盆地东部隆起、乌伦古坳陷,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和西北部下古生界,四川盆地北部,中扬子江汉盆地及周缘、湘西—湘中地区,下扬子古生界,滇黔桂地区古生界,华北盆地石炭—二叠系;战略准备区是河西走廊地区石炭—二叠系,东北地区石炭—二叠系,青藏地区、羌塘地区等,江西、鄱阳湖—三青江地区石炭—二叠系,海域的南黄海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前景展望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中国石化矿权块内拥有的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渤海湾盆地南部、松辽盆地南部和东海陆架盆地等。1998年以来,中国石化逐年大幅度加大天然气勘探力度,发现了普光、大牛地两个大气田,形成了川西立体勘探新局面,同时在东部发现新层系、新类型,探明储量快速增长。结合新一轮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研究认为:中国石化探区勘探程度低,天然气资源探明率仅6%,进一步勘探的潜力巨大;预计在今后较长时期内,中国石化每年新增天然气(气层气)探明地质储量将保持在1000×108m3以上,其主力探区是我国南方和西部,其次是东部和海域;随着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工作的全面推进与不断深化,也需要大力推进天然气地质理论创新和勘探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中国天然气资源研究   总被引:29,自引:9,他引:20  
中国天然气资源十分丰富,天然气远景资源量为47万亿m^3,最终可采天然气储量14万亿m^3。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于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东海、莺歌海、琼东南、松辽、珠江口、渤海湾、准噶尔等11个盆地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量约占总量的80%左右;东部占8%;海域占12%。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探程度仍然很低,勘探潜力大,勘探领域多,中国陆上主要天然气勘探领域以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柴达木四大气区和松辽深层为主;海上以东海、莺歌海、琼东南以及珠江口盆地为主。中国煤层气资源也较丰富,煤层气远景资源量为27.3万亿m^3。图3表1参21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东海盆地不同区域气藏气井初始产水特征存在差异的原因,以便于筛选有利的低渗透储层改造目标,应用气水两相毛细管压力及J函数定义式、幂函数型相渗模型、分流量方程,建立不同气柱高度下初始生产水气比的计算方法,再以东海气区标准毛细管压力、标准相渗实验数据为基础,计算并建立东海区域气藏不同气柱高度下初始生产水气比评价图版。在此基础上,由东海区域气藏已测试或投产井的数据对所建立的评价图版进行验证,并依据评价图版确定东海区域低渗透气藏适合储层改造的气藏物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①所建立的评价图版反映出各参数间的相关性与实际生产表现出的规律相似,且与实际数据匹配较好,验证了该图版建立方法及关键参数求取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②以生产水气比小于1 m~3/10~4m~3作为筛选条件,东海盆地西次凹、中央隆起带及裙边的低渗透气藏(气柱高度一般在50 m左右)适合进行储层改造的储层渗透率应大于0.65 mD,中央隆起带中北部大型低渗透气藏(气柱高度一般大于100 m)适合储层改造的储层渗透率应大于0.26 mD;③在原位油气藏成藏条件下,气藏中不存在气水界面,所提出的方法及建立的评价图版则不适用。结论认为,所提出的初始产水评价图版建立及关键参数求取方法可以为国内其他气区的开发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China are abundant. The undiscovered recoverable natural gas resources in China are estimated to be 19.27×1012 m3. Natural gas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middle and west China and offshore areas of China. The Tarim Basin, Sichuan Basin, Ordos Basin, East China Sea Basin, Tsaidam Basin, Yinggehai Basin, and Qiongdongnan Basin are the main gas-beating basins. The natural gas resources are not distributed evenly and are under-explored in China. The deeper horizons in east China, foreland basins and craton paleo-uplifts in the middle and west China, and the offshore basins are the main exploration areas in the future.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及邻区自中生代末以来经历5期成盆,形成多个新生代盆地。该区烃源岩形成期分古新世、始新世、渐新世和中新世4期。烃源岩类型有陆相、海陆过渡相和海相,其中陆相有半深湖相、湖沼相泥岩;海陆过渡相包括煤系三角洲与浅海相,主要为煤层、碳质泥岩和暗色泥岩;海相分陆源海相和海源海相。中国东部海域、南海北部海域和南海西部海域均具有近岸带以陆相半深湖相烃源岩为主、远岸带以海陆过渡相—海相烃源岩为主的特征;南海南部近岸带和远岸带都是海陆过渡相—海相烃源岩。中国海及邻区大地热流具有自近岸带向远岸带增高的趋势,烃源岩上覆层有自近岸带向远岸带增厚的趋势。因源热耦合作用,中国海及邻区形成以生油为主的近岸带和以生气为主的远岸带。近岸带从渤海盆地,经南黄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坳陷带、北部湾盆地、莺歌海盆地河内凹陷、中建南盆地西部、万安盆地西部、湄公盆地、曾母盆地巴林坚坳陷、文莱—沙巴盆地中南部,向东北方向延伸到巴拉望盆地东部,是巨型石油生成区,已发现石油储量上百亿吨。远岸带包括东海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南部、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盆地莺中坳陷、中建南盆地东南部、万安盆地东南部、曾母盆地康西坳陷、文莱—沙巴盆地北部、巴拉望盆地西部,是巨型天然气分布区,累计发现天然气储量数万亿立方米。目前中国海主要在成熟区的构造圈闭领域、特别是中浅层构造圈闭领域和生物礁领域勘探,复合圈闭和岩性圈闭的勘探刚刚起步,勘探新层系和新类型广阔;中国海勘探新区较多,尚有一批极具资源潜力、勘探程度很低的盆地或凹陷,特别是远岸带的深水区,预测其勘探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具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莺—琼盆地和东海盆地。分析认为,生气中心、成气区古隆起、大面积孔隙型储层及良好的区域性盖层等是形成中国大中型气田的主要控制因素。以此为根据,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主要成气盆地的有利地质条件,从不同层位、不同区域的角度指出了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四川盆地、柴达木盆地、莺—琼盆地和东海盆地以及准噶尔盆地的大中型天然气田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不同煤阶煤层气选区评价参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目前,国外煤层气开发主要以中低煤阶为主,而我国则以中高煤阶为主;不同煤阶具有不同的煤层气地质特点与选区评价标准。为此,通过对国内外重点煤层气盆地的煤层气评价参数对比研究,提出了不同煤阶的煤层气选区评价参数,包括:煤层气资源规模及丰度、煤层厚度、煤层含气量、煤层气吸附饱和度、煤层原始渗透率、有效地应力、地解比、构造发育状况及水文地质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点煤层气区的类比分析,初步建立了我国煤层气选区评价标准,并优选出煤层气有利富集区16个:其中Ⅰ类最有利富集区6个,包括沁水盆地南部、阜新盆地刘家区块、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宁武盆地南部、准噶尔盆地东南部、二连盆地霍林河地区;Ⅱ类有利富集区4个,包括沁水盆地北部、鄂尔多斯盆地乌审旗地区、黔西盘关地区、川南古蔺—叙永地区;Ⅲ类较有利富集区6个。  相似文献   

19.
中国海域中生界油气勘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全球、中国邻区和中国中生界油气资源分布以及中国中生界油气勘探现状的分析 ,论述了加强中国海域中生界油气勘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中国海域中生代盆地地质特征进行了分析 ,认为海域中生代盆地主要有构造残留型和断陷型两类。这两类盆地的石油地质条件虽各具特征 ,但它们都具有一定的油气勘探潜力。目前有利的勘探区为北黄海盆地东凹 ,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 ,渤海部分地区及东海陆架盆地福州凹陷  相似文献   

20.
川东开江古隆起区石炭系气藏成藏机理剖析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东地区是四川盆地稳定地块中的相对构造活动带,区内发育10排高陡构造带,其中主要的含气构造带位于开江古隆起区。川东获得天然气探明储量占全川近60%,使川东尤其是开江古隆起区成为四川乃至全国天然气的主产区。文中着重剖析了形成于开江古隆起区的3类石炭系成组气藏的成藏机理,指出开江古隆起的早期成藏及石炭系丰富的气源为现今大气田和成组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位于开江古隆起顶部的大天池为最有利的富气构造带;继承非均质成组气藏为主要的富气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