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拉坯断面为120 mm~2小方坯连铸机通过对振动装置、结晶器、二冷系统、刚性引锭杆、拉矫机等设备进行改造从而实现了小方坯连铸机多种断面互换功能的改造过程及经验。实践证明改造后的小方坯连铸机能够实现断面互换的功能,并能满足工艺生产的要求,达到了改造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
对包钢引进的连铸设备的总体参数作了计算,确定了方坯和圆坯连铸设备的铸坯断面尺寸、冶金长度、拉坯速度、弧形半径。据此,对外商提供的参数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3.
刘冲 《冶金自动化》2000,24(5):63-65
近十几年来 ,国内的连铸生产取得了飞速发展 ,而能否实现不锈钢连铸坯尤其是大断面连铸坯的在线切割 ,是关系到连铸机能否提高连续作业时间、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连铸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我们在水平连铸机上 ,经过对切割工艺参数、控制系统的多次实践总结和反复改进 ,1996年在浙江温州丰业集团不锈钢分厂连铸机组上成功地实现了大断面不锈钢连铸坯的在线切割 ,切割率达100 % ,一直运行至今。1997年初 ,又为浙江湖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引进的不锈钢连铸机组配套设计了在线切割系统 ,并进行了静态切割试验 ,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推导了连铸过程中二冷喷淋强度与连铸参数之间的关系,比较了喷淋强度对2种断面连铸坯凝固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淋强度能更精确地反映铸坯凝固组织与冷却参数间的关系;铸坯表面的枝晶间距为20 μm左右,而中心区为200~350 μm;距表面相同距离,对角线区的枝晶比横向细小。喷淋强度相近时铸坯的凝固规律为:200 mm×200 mm断面中心区组织较细小,150 mm×150 mm断面近中心区组织较细小。从铸坯表面到中心整体上符合凝固曲线左侧规律,但断面大于200 mm×200 mm的连铸坯,中心和近中心区凝固时符合凝固曲线右侧规律。  相似文献   

5.
在使用大圆坯连铸机,对大断面圆坯进行浇注,但是在浇注过程中发现大断面圆坯结晶器与外置式结晶器的电磁搅拌线圈轴线之间存在不重合现象,圆坯断面的大小直接影响着铸坯内部的碳偏析指数,断面越大,偏析指数越大。为了改善等轴晶组织及碳偏析指数,应不断优化电磁搅拌、采取稳定拉速及优化二冷配水等措施,确保能够符合质量要求。本文对大圆坯中心偏析检验方法及电磁搅拌参数进行简要介绍,系统分析大圆坯中心偏析原因,并提出相应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Q345大方坯连铸过程表面温度变化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Q345大方坯1/4断面为研究对象,建立连铸过程凝固传热有限元数学模型,然后应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出铸坯任意断面的温度分布、坯壳厚度以及任意节点的凝固状态等,把各特征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连铸坯表面温度的变化曲线,以此可以优化连铸工艺参数,提高铸坯质量.  相似文献   

7.
李春远  李百炼 《钢铁》2004,39(Z1):506-509
依据唐山贝氏体钢连铸机的具体条件,建立了方坯连铸二冷喷淋系统的变比水量控制模型,实现了随铸坯钢种、断面尺寸及拉速变化对各回路水量连续实时控制.不仅方便现场工艺工程师进行参数调整,也稳定了铸坯表面的温度,从而改善了铸坯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经现场应用表明,利用变比水量配水模型所制定的二冷配水制度是合理的,得到的铸坯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介绍了凝固末端电磁搅拌技术在包钢圆坯连铸机上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当铸坯断面为Φ390 mm,钢种为中碳钢,最优末端电磁搅拌参数为450 A/8 Hz,采用优化的末端电磁搅拌参数降低了铸坯的中心碳偏析指数,增加了铸坯的等轴晶率,从而提高了连铸坯的内部质量。  相似文献   

9.
李东辉  邱以清  刘相华 《钢铁研究》2004,32(5):20-23,27
开发了一种描述连铸坯凝固过程的热传输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物料参数随温度的变化以及凝固时的相变潜热,采用了VisualC 语言编写程序模块。根据此模型计算了铸坯断面的温度、坯壳厚度等参数,并与生产试验数据作了对比。结果表明二者相当吻合,此模型可用于优化连铸工艺参数并进行在线控制模型的开发。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轴承钢矩形坯结晶器电磁搅拌工艺参数对二次枝晶间距、冷却速度及等轴晶率的影响,得出了不同断面轴承钢矩形坯的二次枝晶间距与冷却速度、拉速、搅拌电流及频率的关系,为确定轴承钢最佳电磁搅拌工艺参数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武钢新3#铸机结晶器足辊安装参数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钢新3#铸机在浇注过程中存在结晶器锥度不稳定、板坯三角区裂纹等主要问题.在分析足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足辊间距、结晶器下口宽度、坯壳鼓肚量等参数进行迭代计算,使不同断面条件下的结晶器足辊安装工艺参数量优化,生产实践表明,结晶器倒锥度异常变化减少50%,铸坯特裂发生率减少1/3。  相似文献   

12.
《钢铁冶炼》2013,40(2):185-191
Abstract

Cleanliness of steel is a primary requirement for flat products. It is obtained with minimum of defects by controlling the liquid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the mould and fluctuations over the meniscus surface. Liquid flow in the mould region is due to the momentum of the pouring stream which in turn is related to the clogging of submerged entry nozzle and argon flow in the mould. This makes control of liquid steel flow dynamics in the mould important. The mould level fluctuation index, flow fraction or clogging percentage and optimised gas flow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are correlated for minimised surface fluctuations throughout the casting sequence. Tundish weight, casting speed, casting section and immersion depth of the nozzle which primarily change the flow profile inside the mould are the key operational variables considered for model calculations. The operational parameters were adjusted to follow the developed models criteria for different casting conditions. Online application of these operational control models contributed to stabilise the mould fluid flow and have helped in decision making for pumping, flushing and tube changing. The present paper describes the mathematical approach adopted in calculation of optimum casting parameters for controlling flow of liquid steel, nozzle clogging and gas injection rate at JSW Steel Ltd. This has resulted in considerable reduction in mould level fluctuations and production of superior quality slabs even at higher casting speeds.  相似文献   

13.
臧欣阳  王旭东  马勇  姚曼  张立 《钢铁》2007,42(10):39-42
结晶器摩擦力是反映结晶器与铸坯间相互作用、评价保护渣润滑性能的重要参数.由于摩擦力的检测与计算比较复杂,一般通过对振动工艺参数的理论分析来估算结晶器与铸坯间的润滑与摩擦.基于液压振动装置的板坯连铸试验平台,对结晶器摩擦力和振动速度进行了检测实验研究.通过对理论与实测计算结果的对比分析,讨论了结晶器摩擦力状态与负滑脱参数的关系及二者随拉速的变化趋势.该研究在制定适宜的振频-拉速匹配关系、定量理解结晶器与铸坯间的瞬态摩擦行为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拉速板坯连铸的设备改造和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洪峰 《炼钢》2008,24(1):54-57,62
介绍了梅钢2号高拉速板坯连铸机生产工艺及装备改进的情况,包括结晶器冷却、结晶器保护渣性能、结晶器振动参数、结晶器足辊安装参数、二次冷却及连铸机开口度的调整优化和连铸液压站改造等,并简要介绍了在生产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参数绘图的H630楔横轧机模具CAD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用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进行H630楔横轧机模具设计的方法.这种模具CAD(ComputerAidedDesign,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是一种基于参数绘图的方法,在输入主参数后,由计算机完成其他设计参数计算和参数自动绘图,并可根据需要选择模具不同的设计内容输出.  相似文献   

16.
铁合金连续铸造结晶器振动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结晶器振动参数对连续铸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锰系铁合金连续铸造结晶器振动基本参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根据低、中、高碳钢以及包晶钢的凝固特性,研究了不同钢种保护渣的性能。针对宽板坯连铸机的工艺特点,分析了宽板坯连铸机对保护渣性能设计的要求。在连铸生产现场,合适的铜板温度、结晶器进回水温差与热通量是最有效的保护渣评价参数,连铸坯表面质量是评价保护渣优劣的最终标准。  相似文献   

18.
曾世林 《中国锰业》2005,23(2):45-47
阐述了开发新型锭模的必要性和换底锭模的创新设计思路,扼要介绍了换底锭模的生产方法及其使用效果。设计的换底锭模由锭模本体和活动组件两大部分组成。该模优势:易损坏的部位可以更换;应用于铁合金浇注可比常规产品延长使用寿命5倍以上;单位铁水消耗的锭模费用可降低75%。  相似文献   

19.
贾凌锋  乐可襄 《特殊钢》2007,28(4):10-12
用CFD三维计算软件,采用k、ε双方程模型在给定的数值计算条件下,对900 mm高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晶器工艺参数对结晶器液面湍动能和窄边冲击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断面尺寸为220 mm×900 mm的板坯结晶器,水口插入深度为180 mm,水口倾角为向下15°,拉坯速度为1.6~1.8 m/min时,结晶器内钢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方式。  相似文献   

20.
模厚比K值对钢锭模热应力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树达  吴秀娥 《特殊钢》1996,17(4):15-18
采用热光弹法与有限元法,研究了3.0t矩形弧边钢锭模模口角部厚度变化对钢锭模热应力分布的影响,并进行优化设计,使钢锭模的使用寿命提高1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