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对水煤浆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间歇式制浆工艺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发展方向。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应用于煤泥制浆工艺的发展现状,对煤泥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煤泥制浆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的发展现状,对水煤浆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间歇式制浆工艺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研究了水煤浆制备工艺应用于煤泥制浆过程的发展现状,对煤泥湿法制浆工艺、干法制浆工艺进行了评述,分析了煤泥制浆工艺的技术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煤泥水煤浆制合成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兖州矿业 (集团 )公司环保安全培训中心通过对煤泥制水煤浆和煤泥水煤浆加压气化制合成气试验的分析 ,找出了煤泥制水煤浆的最佳制浆条件和水煤浆加压气化的较优操作条件和工艺指标 ,为综合利用煤泥开辟了一条新途径。通过对选煤厂煤泥制水煤浆制浆工艺、级配技术、添加剂等试验的结果表明 ,用煤泥制浆作为水煤浆加压气化的原料是可行的。试验采用干法制浆 ,即将煤泥干燥后筛分成几种粒度的煤粉 ,再根据实验结果和经验确定级配方案 ,将一定比例的煤粉混合后 ,加入水和添加剂 ,经强力搅拌制成浆。试验分为煤质分析、成浆试验和煤浆稳定性试验…  相似文献   

4.
煤泥水煤浆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种不同煤泥、采用三种不同制浆工艺制备了一系列煤泥水煤浆,以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分散剂,对煤泥水煤浆成浆性浓度、流动性、稳定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煤泥的成浆性与制浆工艺的选择和煤泥本身的性质有关,干法制浆时煤泥的成浆性、稳定性和流动性最好;干法制浆最有利于提高煤泥的成浆性浓度,但浮选后精煤泥干法制浆最不利于提高成浆性浓度;在髙灰条件下,影响定粘浓度的因素主要是灰分,在低灰条件下,影响定粘浓度的主要因素则是碳含量。  相似文献   

5.
吕玉庭  王劲草 《中国煤炭》2004,30(10):60-61
介绍了利用选煤厂浮选煤泥制备水煤浆的工艺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浮选煤泥是制备水煤浆的良好原料,用浮选煤泥制浆燃烧是解决煤泥利用的新途径,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在煤泥水处理系统中应用水煤浆技术将超细粒浮选精煤制成水煤浆,实现超细粒煤泥开路,减轻了煤泥水处理的负担,降低了制浆工艺中的磨矿成本,提高了煤泥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改善了煤炭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7.
吴晓华  潘卫东  杨纯 《煤炭学报》2011,36(3):491-496
用4种聚丙烯酸系列添加剂对常村精煤、常村煤泥、巴洲原煤3种煤样进行制浆试验,并同时与萘系添加剂的制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常村精煤和常村煤泥,同等条件下,与萘系相比,聚丙烯酸系列用量降低0.20%~0.45%,提高水煤浆浓度2%~5%;对于同等条件下萘系不能制得水煤浆的巴洲原煤,添加剂用量为0.6%,聚丙烯酸系列的最高制浆浓度为72%~73%。  相似文献   

8.
目前, 我国矿区存在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煤泥, 既浪费了能源, 又污染了环境, 同时还影响选煤厂的正常生产。煤泥直接制浆洁净燃烧技术不仅能解决上述问题, 而且能简化选煤厂煤泥水处理流程, 节约选煤厂基建投资, 降低选煤成本。对煤泥直接制浆技术及设备、煤泥水煤浆洁净燃烧方式、燃烧特性、燃烧装置以及新型专用锅炉的研制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使其工程化、产业化, 为矿区煤泥的利用提供一条有效合理途径, 并可产生可观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水煤浆产品的重要性及其现状,阐述了制浆工艺环节,并着重分析了浮选精煤制浆工艺。根据机械搅拌式浮选机的特点,结合其在山东自强工贸制浆厂使用情况,论述了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在浮精制浆工艺中的优势,为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在煤泥制浆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庞庄煤矿利用选煤厂煤泥,就地配制水煤浆供该矿的小型坑口电站燃烧发电。文章详细介绍了煤泥制浆系统与工艺、煤泥浆储存与输送系统、燃烧供浆系统等。实践证明,该项技术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1.
孙景阳  武源 《煤炭工程》2021,53(4):162-165
为减轻煤泥和高硫石油焦两种工业副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利用水煤浆气化工艺将其资源化利用,以亚甲基双萘磺酸钠(NNO)作为制浆用分散剂与石油焦混合制浆,考察了煤泥添加量对石油焦的成浆浓度、流变性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石油焦具有较好的成浆性,分散剂NNO添加量为干基石油焦质量的0.8%时,石油焦的定黏浓度为67.63%|当煤泥添加量提高到20%时,可制备出定粘浓度68.15%的浆体,浆体由胀塑性转变为假塑性流体,表现出剪切变稀的特性,7d后的析水率仅为4.11%,小于未添加煤泥时的6.56%,煤泥的添加改善了浆体的流变性,提高了浆体的稳定性,有利于浆体的贮存和运输。  相似文献   

12.
采用搅拌磨对兰坪氧化锌矿石进行了磨矿试验。结果表明,搅拌磨能减少次生矿泥的产生,其原因主要是搅拌磨具有选择性破碎和自分级作用,粗粒级矿石受到的破碎作用力较强,而细粒级矿石受到较小的破碎作用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刚果(金)某铜钴氧化矿产出的粗制氢氧化钴, 采用生产新水为洗涤剂、板框压滤机为液固分离设备, 分别对浆化洗涤工艺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与正交试验考察。结果表明, 正交试验得出的最优工艺条件为: 液固比7∶1、浆化时间50 min、搅拌强度80 r/min; 液固比对浆化洗涤效果影响显著性优先于浆化时间及搅拌强度; 优化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品钴品位为42.46%, 比洗涤前提高了3.21个百分点, 镁含量4.72%, 比洗涤前下降了2.17个百分点, 表明该工艺条件下浆化洗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西曲矿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粗煤泥分选设备和工艺.阐述了CSS系列粗煤泥分选机与传统的TBS分选机相比具有的优越性,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对粗煤泥回收系统改造可行性很高.  相似文献   

15.
龙禄财 《选煤技术》2021,(1):187-190
为解决制约煤泥减量化生产的难点,山东能源临沂矿业集团各选煤厂精准定位各自工艺流程、装备水平及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挖潜点,在粗煤泥分选回收、煤泥浮选、尾煤泥截粗掺配、压滤煤泥干燥破碎掺配、褐煤干选等工艺环节上因煤制宜、分类实施,创新衍生煤泥精回收工艺,形成了“5+N”煤泥减量化分选创效体系,实现了煤泥产量及质量的“双降”,达到了分选效益最大化,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在线汞测试方法,以山西省低热值煤电厂中掺烧的煤泥为研究对象,利用实验室小型流化床,研究煤泥中汞的热转化行为差异及共性特征、影响煤泥热转化过程中汞迁移的关键因素,以揭示煤泥热转化过程中汞污染物的迁移机理。结果表明,同一种煤泥,相同气氛,800、900、1 000 ℃下,燃烧温度对煤泥中的汞的释放比例没有变化;相同温度,汞的释放比例为氮气>空气>氧气。3种煤泥在相同燃烧条件下,汞的释放特征相似,元素汞的释放量和释放比例差异较大。释放量与煤泥中的汞含量正相关,释放比例与煤泥中汞的赋存形态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矿泥分选工艺及生产特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石含泥量增多势必影响选矿生产,因此矿石需要脱泥,将脱出的矿泥与选矿厂的流失中矿合并处理,形成矿泥系列,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能提高选矿指标及综合经济效益。本文介绍关于矿泥的几个分选工艺,对矿泥和流失中矿的性质、浮选行为及各工艺中所采取的处理手段、生产特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8.
张力强  石磊  黄勇 《选煤技术》2021,(1):163-167
阐述了当前选煤工艺中粗煤泥的分选概况,指出在正常工况下,重介全级入选工艺或重介分级入选粗煤泥工艺分选下限均可达到0.25 m m甚至达到0.125 mm。在此基础上,明确了粗精煤回收对选煤厂生产的影响。针对实际生产中粗精煤回收工艺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环节设备—旋流器和脱水筛的结构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了一种以“强化旋流器分级浓缩+电磁复式筛强化分级脱水”为核心的粗精煤分级工艺,经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孙景阳 《煤炭工程》2022,54(6):24-27
针对布尔洞煤矿原煤在实际洗选中细泥含量多、原煤易泥化以及生产中工业场地受限等现状,比较了选煤厂各种细煤泥回收工艺和布置形式,发现该选煤厂细煤泥采用压滤机回收工艺以及压滤回收系统和煤泥晾干场集中一体布置的形式,有利于该厂细煤泥的回收处理,提高末煤产品的竞争力,同时也可为该地区细煤泥回收处理工艺布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