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次氯酸钠为氧化剂制备了不同氧化程度的氧化淀粉样品。利用RVA黏度计,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评价了样品的黏度性质。结果表明:随着测试温度的提高,样品的保温黏度和最终黏度呈下降趋势,崩解值呈上升趋势,样品在75℃和85℃条件下的回升值显著高于在95℃条件下的回升值。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样品的保温黏度呈下降趋势,回升值呈上升趋势。样品的糊化温度随着测试浓度的提高而降低,样品的峰值黏度、保温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升值都随着测试浓度的提高而提高。随着升温速度的提高,样品的糊化温度逐渐提高,最终黏度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2.
小麦淀粉糊化的影响因素及黏度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小麦淀粉为材料,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RVA)研究不同外力作用、温度和浓度下小麦淀粉糊的形成及其稳定性,为淀粉食品加工参数的确定及其品质控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浓度、温度和外力对小麦淀粉的糊化和稳定性均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小麦淀粉的糊化经历了黏度的上升、下降和回升过程.较高浓度(16%~20%)的淀粉糊的稳定性较好,低浓度的淀粉糊(4%)在低温(50℃)下稳定性较差,有老化趋势;较低温度(80℃左右)糊化的小麦淀粉具有较好的稳定性;研究范围内较高的搅拌速度可以获得较高的黏度和较稳定的淀粉糊;反复搅拌导致淀粉糊的黏度下降,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快速粘度分析等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韧化时间、韧化温度和含水量等韧化处理方法对甘薯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韧化温度处理后,甘薯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峰值糊化温度和终止糊化温度均呈升高趋势,其中起始糊化温度升高趋势明显,由甘薯淀粉的62.47℃升高到70.37℃,糊化温度范围变窄,糊化热焓值增加;其峰值黏度呈下降趋势,55℃时为1342 cp比甘薯淀粉下降了321 cp,破损值降低、回生值升高。不同韧化时间处理后,甘薯淀粉To升高,糊化温度范围变窄,由甘薯淀粉的21.35℃减少到60 h的15.09℃,回生值上升了29.89%。不同水分含量韧化处理后,85%时糊化热焓值提高了36.20%,峰值黏度比甘薯淀粉下降了378 cp。甘薯淀粉经韧化处理后糊化温度、热焓值升高,黏度下降,回生值增加。  相似文献   

4.
采用DHR-2流变仪的淀粉测试模具参照RVA的测定方法测定了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特性,为各种淀粉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结果表明: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糊化温度具有一定的差异,玉米淀粉的起始糊化温度最高,为72.2℃,小麦淀粉的最低,为62.6℃,豌豆淀粉、绿豆淀粉、红薯淀粉和木薯淀粉起始糊化温度无明显差异,均在70℃左右,薯类淀粉中马铃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最低,为64.7℃;随着浓度的升高,8种不同来源淀粉的峰值黏度、最终黏度、降落值和回升值均呈幂函数增大,其中豌豆淀粉和绿豆淀粉随浓度的增加速度最快,马铃薯淀粉最慢;从回升值来看,两种豆类淀粉最易老化,谷物淀粉和荸荠淀粉次之,薯类淀粉最不易老化。  相似文献   

5.
以留胚米为原料在螺杆转速为100 r/min,水分含量为30 %,挤压温度分别为70~150 ℃的条件下制备不同糊化度的留胚米粉,研究不同糊化度对留胚米粉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糊化度的增大,留胚米粉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膳食纤维、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下降(P<0.05);色度、粒径、吸水性指数、水溶性指数及膨胀度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高糊化度留胚米粉与原留胚米粉相比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及回生值均显著降低(P<0. 05),消化性显著提高(P<0.05)。不同糊化度留胚米粉的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特性具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被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谷蠹蛀蚀的小麦,其淀粉含量和全麦粉糊化特性的变化规律,选用河南产储藏1年的普通小麦为材料,设定谷蠹在最适生长发育条件下(32℃±1℃,75%±1%RH)对小麦发生侵害,研究在谷蠹卵期、幼虫期、蛹期和成虫期,被侵害后的小麦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总淀粉含量及其全麦粉糊化特性的变化,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和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小麦被不同虫期的谷蠹蛀蚀后,其中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与谷蠹的生长发育期呈极显著负相关;在谷蠹整个生长发育阶段,被幼虫期和成虫期谷蠹侵害后的小麦,其糊化特性指标变化差异极显著。在谷蠹生长发育各阶段,受侵害的小麦,其淀粉含量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并且在到达成虫期的整个侵害过程中,小麦直链淀粉含量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支链淀粉含量下降的幅度,支链/直链逐渐升高;峰值黏度和低谷黏度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衰减值、最终黏度和回升值都逐渐升高,糊化时间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7.
建立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玉米淀粉糊化的方法,在升温速率和温度范围分别为10℃/min和45~95℃的条件下,研究不同水分含量对玉米淀粉糊化和老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证明玉米淀粉水分含量越高,其糊化需要的热焓越大;4℃贮存条件下,玉米淀粉老化快;水分含量越大,玉米淀粉老化速率越低。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索热处理温度和水分对淀粉损伤及损伤后淀粉糊特性的影响,揭示小麦淀粉的热损伤程度与糊化度、糊黏度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市售面粉分离的总淀粉、A-淀粉和B-淀粉为原料,经30~90 ℃的温度处理后,测定其在高、低水分下的破损淀粉含量、糊化度及糊化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水分下,淀粉损伤、糊化度和淀粉糊性质随热处理温度变化不明显;高水分含量下,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破损淀粉含量和糊化度呈明显上升趋势,热损伤程度与糊化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糊化温度略有增加,主要的黏度参数显著下降,损伤淀粉与峰值黏度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9.
探讨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黏度对浆液性能影响的规律。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蒸汽升温方式分别在62℃~67℃制备了6种不同黏度的部分糊化淀粉浆液,对浆液的黏度、糊化度、结晶度、粒径和膨胀势进行测试,并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功能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黏度与结晶度呈负相关,结晶度随黏度的增大而降低;黏度与平均粒径、膨胀势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粒径和膨胀势值均随黏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大;黏度与平均粒径、膨胀势呈明显的线性关系。认为通过相关性分析可以建立起部分糊化淀粉浆液的评价分析方法,运用此方法,可以直观、有效地对部分糊化淀粉浆液黏度性质进行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蛀食性害虫玉米象、米象侵害后小麦粗淀粉含量和全麦粉糊化特性的变化,选用河南产储藏3年的商品小麦为材料,按不同虫种分组,设定不同的虫口密度和侵害时间,检测害虫感染后小麦粗淀粉含量和全麦粉的糊化特性。结果表明:玉米象和米象不同程度感染后小麦粗淀粉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无论是同一虫口密度随着蛀蚀时间的延长,还是同一蛀蚀时间下随虫口密度增加,其感染后的全麦粉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均呈下降趋势;糊化温度呈上升趋势,峰值时间基本无变化;粗淀粉含量与峰值黏度、最低黏度、最终黏度、衰减值和回生值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与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峰值时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