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0 毫秒
1.
IPD 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项目交付模式,其核心支撑技术是 BIM 技术和精益建造技术。通过文献阅读,归纳出 BIM在 IPD 模式中的应用体系:BIM 为 IPD 模式提供数据的储存和交换服务、BIM 帮助 IPD 进行法律事务处理、BIM 帮助 IPD完成设计施工任务和 BIM 有助于 IPD 组织文化的形成。研究 IPD 模式中主要使用的两种精益建造工具——末位计划者系统(LPS)和目标价值设计(TVD),提出两种工具的具体流程和步骤。针对 BIM 技术和精益建造技术,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阐述,为国内应用 IPD 模式奠定理论基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IPD 模式是一种能够高效节约项目成本的交付方式。IPD 模式在中国处于发展阶段,需要建立一套对各参与方合理的风险分担方案,从而提升参与方合作效率,使 IPD 模式实现高效节约工程项目成本的优势。将 IPD 模式与 DDB 模式下的参与方风险分配比例进行对比,构建基于 FAHP-熵权法的风险评价模型,利用仿真案例,证明了 IPD 模式比 DDB 模式对项目参与方风险分配比例更合理,建立的风险评价模型可行,为我国 IPD 模式从初级阶段过渡为发达阶段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IPD作为一种新型的项目交付模式,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得到成功的应用,并且受到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IPD模式在中国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其成功实施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IPD模式下的项目特征,总结分析了中国实施IPD模式的影响因素;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得出了IPD模式在中国成功实施的关键影响因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从而为中国成功实施IPD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BIM的视角下,IPD实现了信息共享,通过IPD项目团队成员间的协同合作,项目执行阶段的各种问题能够有效避免。一支具备公开的信息共享渠道,风险共担原则和合理的利益分配的团队对一个IPD项目极为关键。本文首先介绍了IPD的背景,定义及特点,总结了IPD模式实施流程区别于传统交付模式的关键点,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IPD项目团队的组建过程及方法,归纳了各团队成员的责任,并为IPD在我国的发展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集成项目交付,即IPD 模式的出现为建筑业长期存在的因各参与方信息流通性差、专业之间缺乏合作、利益方目标与项目目标不一致等原因导致的项目实施效率低下、工期延误、成本失控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分析了IPD 模式的基本特征、将其与传统的项目交付模式比对,IPD 模式更加关注通过参与方协同工作,利益方目标与项目目标绑定提升项目效率。从项目组织结构、合同协议、实施过程、技术支撑4 个方面构建了IPD 模式的管理框架,以期实现良好的项目合作氛围,优化项目管理过程,并指出IPD 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的障碍。工程参与者应尽快转变传统的固化思维,主管部门主动引导项目参与方广泛合作交流,积极从政策和法律层面上营造该模式在我国实施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6.
合同条件是保证(IPD)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通过阐述关系型合同区别于交易型合同的特点及优势,基于AIA、ConsensusDOCS 和定制型(以 IFOA 为例)三类典型合同文本,对过渡型、多方型和 SPE 型 3 种 IPD 合同的管理和决策制定、成本控制、成本补偿与激励、风险分配与控制和争议处理等关键要素进行分析,归纳出不同 IPD 合同类型所蕴含的管理理念,以利于 IPD 参与方对合同的理解和选择,为 IPD 模式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7.
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综合项目交付)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程项目交付模式, 已经在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得到应用, 并趋于成熟。但是, IPD在我国还没有实际应用案例, 其本身仍然存在着定义模糊、法律合同体系不完善等问题。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出现为推进IPD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条件。本文在广泛文献调研的基础上, 首先回顾了IPD的发展历程, 介绍了IPD的定义、特征及其应用的关键—专属工程合同体系并总结了IPD在工程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之后归纳了采用BIM技术解决IPD现有问题、提升IPD实施效果的可行途径。本文对在我国利用IPD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项目采购模式效率低成本高,已经不能适应建筑业对建设项目价值最大化的要求。IPD模式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在介绍IPD模式的基础上,比较IPD模式与传统采购模式的差异,分析了BIM技术在IPD项目各阶段文件以及模型的应用,指出其中的关键执行点,为实现BIM技术下IPD协同管理打下基础,实现高效率的信息交流和资源利用,推动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郭慧锋  余波 《建筑经济》2020,41(5):71-76
随着项目交付模式的不断优化,IPD模式作为一种最大程度提高效率、改善项目绩效的新型项目交付模式应运而生。由于我国IPD项目团队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信任问题较为突出,进而影响了团队的合作,阻碍了IPD模式在我国的应用。通过文献分析法梳理出业主方与承包方之间的信任影响因素,再运用因子分析法得出业主方与承包方的信任关键影响因素,主要是问题解决机制、团队的公平性和声誉。针对这两大核心参与方之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提出有效的建议,从而达到突破信任障碍、形成良好合作氛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高端医疗建筑机电系统具有综合性强、复杂性与专业性突出、施工难度大等特点,因此,深入研究基于IPD模式的高效项目管理模式十分必要。首先,分析应用IPD模式的必要性;其次,以机电系统的施工重难点为输入、以价值认同为协作基础,构建基于IPD模式的高端医疗建筑机电系统协同管理体系。该体系的核心在于实施架构,实施架构的核心思想在于集成,具体包括集成组织、集成过程、集成信息、集成系统,分别对应空间维度、时间维度、技术层面、产品层面。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IPD模式可在高端医疗建筑复杂机电系统的项目管理中实现零返工、零延迟,有效解决系统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能更好地满足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BIM与IPD的协同管理能为合作项目带来更多利益,为了解决合作参与方的超额利益分配问题,分析了BIM技术与IPD协同管理概念,构建依据贡献度来计算参与方最佳利益分配的合作博弈模型,考虑各参与方资源投入和风险分担两大因素,得出修正后的Shapley分配值。并通过算例分析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结果表明业主、设计方、施工方、BIM咨询方均产生合作带来的超额收益,其中业主和施工方收益分配额较高,而设计方和BIM咨询方的收益增长率较高,在理性行为假设上显示了合作的可能性和分配的合理性。完善的协同管理框架加上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能在最大程度上激励项目参与方,促进BIM技术与IPD模式的合作发展。  相似文献   

12.
医院建筑项目是非常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建设项目。传统的交付模式无法满足人们对医院建筑建设、运营方面的高要求,为此开展面向医院建筑项目的IPD模式应用研究。在对IPD模式发展现状整理的基础上,阐述医院建筑项目IPD模式的适用性。分析采用IPD模式的医院建筑项目特点,并以上海市某公立三甲专科医院项目为例,对IPD模式在国内的应用进行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13.
针对集成交付( IPD)中合作组织间合作创新动力因素及如何协调的问题,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合作动力的影响因素,基于 IPD 模式特殊的协作方式和利益分配方式构建了施工承包方及设计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参与方跨组织管理能力、管理效率、收益池分配比例、违约奖惩对合作概率的影响。据此,从主动力、源动力及助动力 3 个角度出发,提出提升合作动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与传统的项目交付模式相比,综合项目交付模式(IPD)能极大地缩短工期、减少成本。IPD模式是目前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其精髓是要求各参与方协同合作。因此,参与者间的合作关系对IPD模式成功实践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析各参与者之间的收益和成本,构建出IPD团队进行合作关系的得失矩阵,应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出复制动态方程,并进行了局部稳定性分析,得到整个过程的演化稳定策略(ESS)以及影响演化方向的关键因素,包括各参与者对收益的依赖程度、目标的一致性、信任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业的发展,集成项目交付(IPD)作为一种全新的工程项目交付模式开始得到广泛关注。为了了解IPD模式在国内的研究现状,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数据来源,定量分析IPD模式研究现状和趋势。以文献内容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将IPD模式主题研究分为IPD模式相关内容研究和IPD模式扩展研究两大部分,其中IPD模式相关内容研究主要从与传统交易模式差别、IPD模式推广和应用障碍、IPD团队研究、IPD模式成本控制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探讨其中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找出目前存在的局限性,为我国IPD模式研究提供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推动 PPP 项目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发展,提出将先进的 IPD 模式应用于我国的 PPP 项目管理。从IPD 模式应用于 PPP 项目的契机出发,探索了 IPD 模式能够应用于 PPP 项目的法律依据,并提出了两种可操作的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从 PPP 项目收益、民营企业对 PPP 项目的参与及 IPD 模式的推广 3 个角度分析了 IPD 模式应用于 PPP 项目所能带来的机遇;同时,从法律制度、技术平台和理论指导 3 个方面指出了该应用所面临的挑战。对推动 IPD 模式应用于我国的 PPP 项目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