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哈氏可磨性指数测定仪和激光粒度仪分别对某电厂4种不同粒度和4种不同密度低变质煤样的可磨性指数(HGI)和研磨后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并用功耗模块测试了不同煤样研磨过程中的能耗,分析了煤样粒度与密度特征对其研磨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粒度级别相同时,密度对HGI值、研磨功耗和磨后产品的粒度分布均有很大的影响。密度级别相同时,1.25~0.63 mm级别物料的HGI值最大。物料的研磨功耗随着粒度的增大而增大,但研磨后产品粒度分布与原煤粒度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索烘干温度对褐煤可磨性指数(HGI)的影响,选取不同地区的褐煤,将其在不同温度下烘干,测定相应的可磨性指数(HGI),并通过失重率、热解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分析了HGI值的变化原因.结果 表明:褐煤在热解中的水分蒸发阶段具有较大失重速率,HGI值在不同烘干温度下变化较大;随着烘干温度的升高、水分的析出,褐煤孔隙...  相似文献   

3.
褐煤表面具有很强的亲水性,导致其在常规浮选条件下很难得到有效浮选。试验在对难浮褐煤进行热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在干法球磨褐煤过程中添加煤焦油的方法对其进行预处理,并分别研究了热处理和添加煤焦油对褐煤可磨性和可浮性的影响。HGI可磨性指数测试试验表明,在热处理条件下,褐煤的水分越少,HGI指数越低;添加的煤焦油越多,HGI指数下降幅度越大。褐煤预处理后的浮选试验表明,煤焦油用量越多,精煤灰分越低,可燃体回收率越高。FTIR光谱分析得出,热处理和添加煤焦油后褐煤的疏水性都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4.
为验证破碎方式对磨矿速度和Bond球磨功指数的影响,使用某磁铁矿选矿厂的鄂式破碎产品、圆锥破碎产品和高压辊磨产品,分别进行磨矿动力学试验和Bond球磨功指数试验。结果表明:①高压辊磨产品的可磨性最好,圆锥破碎产品次之,鄂式破碎产品最差。同一破碎产品的磨矿速度随着磨矿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不同破碎产品,随着磨矿时间增加,颗粒性质逐步均匀并接近,磨矿速度逐步接近,破碎方式对磨矿速度的影响逐步降低。②Bond球磨功指数试验表明,在磨矿产品粒度大于0.10 mm时,破碎方式对磨矿的能耗影响显著,高压辊磨产品最节能;当磨矿产品粒度小于0.10 mm时,破碎方式对磨矿的能耗影响降低。破碎工艺中增加高压辊磨机,对于增大磨机处理量、降低磨矿能耗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在磨煤机内煤炭混合破碎过程中各组分可磨性指数(HGI)对混合物和各组分破碎行为的影响,借助加装功率测量装置的哈氏可磨仪开展不同可磨性指数无烟煤和肥煤,多时间批次的单独与混合破碎实验。混合物及各组分的哈氏可磨性指数测试结果显示:不同混合比例煤样的HGI均大于各煤样HGI的质量加权平均值,且差异随混合物中高HGI肥煤质量分数的增加而提高,表明混合破碎中两煤种相互作用加速生成细颗粒。为识别并定量煤炭混合物中各组分,分析并计算了不同混合比例样品的X射线衍射图谱特征比值(即002峰峰高与半高宽比值),明确了该特征比值与混合物中无烟煤质量分数的线性关系,进而在分析不同混合破碎条件初始和细粒级破碎产物X射线衍射图谱基础上,获得各组分在上述混合破碎产物中的质量分数。煤炭混合破碎、各粒级产物不同煤种识别定量及过程能耗分析结果表明:两煤种单独和混合破碎的初始粒级破碎速率均符合一级动力学,且随肥煤质量分数增加而提高;易磨肥煤对较硬无烟煤破碎起促进作用,而肥煤破碎速率则因无烟煤质量分数增加而降低;与单独破碎相比,混合破碎可提高各组分细粒级产率,各组分细度t10均随另一组分质量分数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矿石进入球磨机前的加工工艺对矿石可磨性的影响,以秘鲁某磁铁矿矿石为对象,进行Bond球磨功指数和相对可磨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目标粒度106μm、74μm和45μm下,高压辊磨产品的Bond球磨功指数均比颚式破碎机产品低。而预磁选精矿的Bond球磨功指数则比高压辊磨产品都高,甚至高于颚式破碎机产品。球磨机选型时Bond球磨功指数的测定,须根据矿石进入球磨机前的处理工艺而定。在磨矿细度为-74μm 80%时,高压辊磨产品相对于颚式破碎机产品的相对可磨度为0.90,高压辊磨产品相对于预选精矿的相对可磨度为1.23。入磨前颚式破碎机破碎、高压辊磨破碎、高压辊磨加预磁选3种不同的处理工艺会导致后续矿石可磨性不同。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矿石进入球磨机前的加工工艺对矿石可磨性的影响,以秘鲁某磁铁矿石为矿样,进行Bond球磨功指数和相对可磨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目标粒度106、74、45μm下,高压辊磨产品的Bond球磨功指数均比颚式破碎机产品低。而预磁选精矿的Bond球磨功指数则比高压辊磨产品都高,甚至高于颚式破碎机产品。球磨机选型时Bond球磨功指数的测定,须根据矿石进入球磨机前的处理工艺而定。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0%时,高压辊磨产品相对于颚式破碎产品的相对可磨度为0.90,高压辊磨产品相对于预选精矿的相对可磨度为1.23。入磨前颚式破碎、高压辊磨破碎、高压辊磨加预磁选3种不同的处理工艺会导致后续矿石可磨性不同。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高压辊磨破碎对赤峰金鑫钼矿石辊压产品粒度性能的影响,将其与颚式破碎产品进行了粒度分布特性和Bond球磨功指数对比研究,并对表面微裂纹进行了观察、比较。结果表明:(1)高压辊磨破碎粒度为20~0mm的试样,产品的粒度较颚式破碎产品细;辊面压力越大,产品的粒度越细;高压辊磨机工作压力越大,粒度均匀程度越高,且均高于颚式破碎产品。(2)适当提高辊面速度,有利于改善辊磨产品粒度分布的均匀性。(3)高压辊磨产品(3.2~0 mm)的Bond球磨功指数(目标粒度-0.074 mm)比颚式破碎产品(3.2~0 mm)低10.96%。(4)高压辊磨产品表面的微裂纹比颚式破碎产品多,这正是高压辊磨产品磨矿能耗较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为了降低磨矿能耗,以辊碾机和棒磨机为基础,研制一种新型磨矿机—单棒磨矿机.通过各种试验,研究了这种磨矿机的性能.试料为五种粒度的石英。试验发现,这种磨矿机的给矿粒度大于普通球磨机的给矿粒度,其产品粒度均匀.这种磨矿机的磨矿机理是靠棒荷载进行压缩磨矿.结构与单棒磨机相似的磨机也可用作细磨机。  相似文献   

10.
邦德球磨功指数是选矿厂碎磨流程设计和磨矿回路作业效率评价的重要依据。不同的商业化邦德球磨功指数试验流程中存在的钢球配比与磨机筒体结构的差异常常被忽略,这种差异会对邦德球磨功指数的测试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入料粒度、产品粒度、矿石性质等因素均会对邦德球磨功指数的测试结果造成影响,在试验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尽管如此,邦德球磨功指数仍然是一种方便和准确的测定矿石可磨性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11.
阶段磨选磨矿粒度划分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磨矿动力学出发, 提出了阶段磨选时磨矿粒度的划分方法, 将阶段磨矿的能耗问题转换成当量磨矿时间最小的数学问题, 通过分析磨矿时间与粗精矿产率的相互关系, 用数学方法回归磨矿动力学方程和粗精矿产率与磨矿粒度的数学关系, 提出了与磨矿能耗一致的当量磨矿时间概念, 以最小的总能耗划分磨矿粒度。借助于EXCEL可以实现两段、三段磨矿合理的磨矿粒度划分。以某一铁矿的阶段磨选为例, 对合理的两段、三段磨矿进行了计算, 得到了总能耗最小的磨矿粒度划分。  相似文献   

12.
建立基于研磨过程机理的煤粉超细研磨动力学模型可以预测超细磨出料的粒度分布和指导优化磨机的研磨效率,降低研磨能耗,对制备低灰分的超净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田口(Taguchi)正交实验设计,使用实验室1. 5 L立式搅拌磨机考察了不同煤的物性参数、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对于超细研磨的影响,将基于研磨过程特征的动力学模型——矩阵粒群平衡模型(Matrix Population Balance Model,M-PBM)用于煤粉的搅拌磨机超细研磨出料的粒度预测,并结合Rosin-Rammler粒度分布模型,精确地预测出料产品在任意筛下累积含量对应的颗粒粒度。通过极差分析,探讨了煤的灰分、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对于超细研磨能耗和比通量的影响大小,基于对煤粉超细研磨过程中煤-灰解离过程的分析并结合Tomoyoshi的比表面积能耗公式,探讨了煤的灰分与能耗的关系,并进一步建立了煤的灰分、磨介尺寸和煤粉比处理量与磨机研磨比通量和能耗的关系式,研究发现搅拌球磨机湿法超细研磨的粒度变化规律符合一阶线性动力学假设,在定搅拌转轴转速和所考查的研磨粒度变化范围内,煤的灰分对搅拌磨机的比通量和能耗的影响是最大的,建立的研磨能耗和比通量关系式表明在10μm(p50)以下的超细粉磨粒度范围内,煤的研磨能耗随着灰分的提高、磨介尺寸的减小(磨介尺寸在0. 3~1. 8 mm)和比处理量的增大而减小,而比通量随着灰分的提高、磨介尺寸的减小和比处理量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3.
A series of wet-grinding experiments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inorganic powders by a stirred ball mill to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 the grinding characteristics. The grinding power consumed for a given grinding time was considered, as well as the effect of grinding aids on particle size. The grinding energy consumed, defined as the integral of the grinding power over time,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e grinding aids were found to influence the product size and decrease the grinding energy. This is attributed to the prevention of agglomeration and coating of the sample powder onto the ball and grinding chamber wall. The grinding process seemed to be controlled by the force of agglomeration of the ground products.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article size and grinding consumption energy could be decreased by the addition of grinding aids.  相似文献   

14.
立式辊磨机是一种集中碎、粉磨、快速烘干、高效选粉等工序为一体的高效节能环保型设备,具有结构 简单紧凑、工作可靠、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等诸多优点。 针对丹东宽甸某菱镁矿,分别进行立式辊磨机与球磨机磨 矿—浮选试验,通过对比磨矿能耗、磨耗、磨矿产品粒度特性、矿浆中 Fe3+浓度等数据,并比较了药剂制度对闭路试验 精矿指标的差异。 结果表明:立式辊磨机磨矿的能耗仅为球磨机磨矿能耗的 17%左右,立式辊磨机的磨耗约为球磨 机磨耗的 6%左右,同时立式辊磨机磨矿产品中有利于浮选的中间粒级(0. 105~ 0. 045 mm 粒级)含量要比球磨机磨矿 高 2. 39 个百分点、立式辊磨机磨矿矿浆中的 Fe3+浓度也仅为球磨机磨矿矿浆的 17. 86%;通过闭路试验精矿指标对比 表明,使用立式辊磨机磨矿,可有效降低油酸钠与六偏磷酸钠用量,并降低精矿中 CaO 品位,提升精矿质量。  相似文献   

15.
磨矿作业在金属矿山选矿工艺中是一个高能耗、高材耗的过程,尤其是多段磨矿的选矿厂,磨矿能耗已占到选矿厂能耗的50%以上,磨矿成本占选矿厂成本的30%以上。其中作为细磨作业的二段和三段磨矿,磨矿效率低下,粒度分布不均匀,过磨和欠磨现象严重,对后续分选作业产生不利影响。艾砂磨机细磨作业具有高效节能的特点,变频调速解决了流程物料不稳定的问题,磨矿产品粒度分布窄、避免过磨和欠磨可有效提高有价金属回收效果,开路磨矿工艺达到闭路磨矿效果,简化了设备配置,设备占地面积小可减少建设投资,改造更加方便,独特的结构设计使维修非常简便,可有效提高选矿厂运转率。近几年来,艾砂磨机在国内外多个矿山落地应用,多个案例证明,艾砂磨机设备运行稳定,在细磨段具有节能降耗的显著优势,对提高精矿品位和回收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考察矿石不同破碎方式对破碎后所得产品颗粒内部微裂纹特性存在的差异,以冀东地区某磁铁矿石为研究对象,对高压辊磨和颚式破碎2种破碎方式所得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破碎产品的微裂纹差异,并通过Bond球磨功指数的测定,研究微裂纹特性对磨矿产品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经高压辊磨机破碎后产生的晶内裂纹和解离裂纹数量均明显高于颚式破碎机破碎后产品,随着粒度逐渐降低,颗粒中微裂纹的长度、宽度以及数量均逐渐增加,同时产品颗粒表面的粗糙度也显著增加;高压辊磨破碎产品比常规破碎产品的Bond球磨功指数(目标粒度-0.15mm和-0.074 mm)分别降低了13.55%和14.14%,采用高压辊磨破碎可有效降低磨矿能耗;在相同磨矿细度条件下,微裂纹数量多的物料,细粒级中铁矿物的含量更多,同时粒度分布也更为合理,但增长趋势随着磨矿细度增加而逐渐减弱。试验结果可以为冀东磁铁矿石降低碎磨成本,实现降本增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磨矿过程是选前准备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是使矿石中的有用矿物和脉石矿物或不同的有用矿物实现单体解离或者使物料的粒度满足选别作业的要求。磨矿过程的主要控制目标保证磨矿产物浓度、粒度合格,满足下一段磨矿或选别作业对此段磨矿粒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尽可能提升处理量;同时也要保证设备安全及能耗合理。所以,磨矿过程优化控制是一个典型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针对磨矿生产过程存在多个目标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参考向量的磨矿过程动态多目标进化优化方法,首先,采用经验知识的专家系统作为参考向量,嵌入到NSGA-Ⅱ算法上,实现优化决策。然后,针对磨矿过程特点,建立生产指标正常的经验数学模型,解决目标函数难以建立的问题。针对周期改变或随机变化的实际生产工况,设计面向工艺的环境观测器,能够及时发现当前环境的变化,并合理给出新环境下磨矿过程的优化决策,实现磨矿过程多目标优化,即在磨矿产品合格前提下最大化处理量、能耗最合理。最后,设计开发控制器,在某半自磨磨矿过程成功应用,实现了磨矿产品指标的稳定、处理量的稳定以及磨矿电单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立式搅拌磨机作为微细粒级矿物的再磨设备,以秦皇岛地区微细粒级铁矿为试验样品,进行了磨矿及磁选条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磨矿产品粒度达到-0.038mm占95.43%,经一次粗选和两次精选可以获得产率66.12%、磁性铁品位为64.06%、回收率为97.16%,全铁品位为65.94%的优质铁精粉。磨机磨矿电耗测试表明,当磨矿产品粒度达-0.038mm约占95.00%时,磨矿电耗为15.20kW·h/t。该试验表明,秦皇岛地区的铁矿可以通过细磨解离获得好的选矿指标,立式搅拌磨机是一种高效的细磨设备。   相似文献   

19.
搅拌磨机具有低耗能、高效率的特点,有望取代传统球磨机成为铁矿石细磨作业的主要设备。为充分了解搅拌磨机磨矿工艺参数对粉磨产品各粒级粒度特征的影响,采用立式螺旋搅拌磨机对弓长岭选矿厂再磨给矿进行粉磨试验,通过NKT6100-D激光粒度分析仪检测粉磨产品的累计粒度特征和粒度分布特征,并结合R-R粒度特性方程对产品粒度进行分析,系统考察了磨矿工艺参数对产品粒度特征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介质配比m(?5 mm)∶m(?3 mm)=2∶3、矿浆浓度65%、料球比0.6、充填率70%、搅拌器转速450 r/min时,粉磨产品粒度较细且分布相对均匀,其-0.043 mm粒级含量为92.23%,均匀性系数n为1.177 7,颗粒特征参数b为0.031 4。研究成果对提高粉磨产品合格粒级产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