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采用刚粘塑性有限元理论,分别用2mm/s、3mm/s、4mm/s、5mm/s的挤压速度,对ZK60镁合金棒材的挤压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观察棒材挤压过程中金属流动情况,并分析了挤压变形时工件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应力、应变分布规律.以模拟出的挤压件流出模孔时等效应力应变的分布规律,确定该棒材挤压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2.
26型单功能轴为偏心凸轮轴,精度高,加工难度大。阐述了采用冷温挤压代替切削加工的优点,对偏心轴零件进行了分析,制定了合理的工艺路线并据此设计出了成形模具。经实际生产证明,所做的工艺理论分析正确可行,模具设计合理,使材料利用率和生产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大螺距螺纹车削加工中刀具振动对加工表面形貌沿工件轴向分布特性的影响,进行螺距16 mm外螺纹的车削实验,获取刀具振动时域特征参数和加工表面形貌特征参数沿工件轴向分布的行为序列;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刀具左刃、右刃切削大螺距螺纹时,沿切深方向、切削速度方向和轴向进给方向上刀具振动对螺纹面加工表面形貌分布特性的影响;对比两次不同切削方案的实验结果发现,刃口半径、后角和切削次序等参数直接影响刀具振动与加工表面形貌分布特性之间的关系,调整上述工艺参数可改变刀具振动对加工表面形貌的影响特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小型精密零件在切削过程中的表面加工质量,以小型精密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为目标函数,设计并实施了一系列小型精密零件的切削加工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分析了切削深度、切削速度及供给量等工艺参数对目标函数的影响,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切削工艺参数与目标函数的关系模型,从而获得最佳工艺参数组合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切削速度与切削深度对表面粗糙度为负向影响,供给量为正向影响,经优化参数组合加工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均匀性较好,产品表面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工件中心刀具干涉的形成机理,实现刀高误差的在线辨识,围绕刀高误差存在情况下,刀具干涉的产生及加工过程参数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通过分别建立车削行程中工件中心圆台及刀具后刀面的三维形貌方程,基于两者间的位置关系推导刀具干涉区域半径的数学模型,探讨加工过程参数对刀具干涉区域三维形貌的影响.根据所推导的数学模型,利用刀具与工件挤压面积的投影来表征切削力的变化,建立刀高误差的预测模型.理论与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刀高误差、切削深度、刀尖半径及刀具后角直接影响刀具干涉区域的范围与形貌,工件刀高误差可通过监测切削行程中的切削力进行在线辨识.  相似文献   

6.
光学元件研磨加工裂纹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有限元方法过度依赖于网格,计算时磨粒和工件接触区域的网格畸变严重,很难模拟脆性材料加工中材料内部裂纹的形成过程这一问题,利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建立单个磨粒切削加工过程的FE/SPH耦合有限元模型,对熔石英材料研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为脆性材料切削过程的仿真提供了新途径.系统分析研磨加工中亚表层裂纹的形成过程以及切削参数对亚表层裂纹深度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磨粒刚开始切入工件时材料处于弹/塑性变形阶段,随后在磨粒的挤压及撕扯作用下,材料内部产生大量微裂纹,微裂纹的合并、连通和扩展最终形成了平行于工件表面的横向裂纹和垂直于工件表面的纵向微裂纹,导致工件材料的脆性断裂去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为了建立螺纹切削过程的数学模型 ,研究用复杂形状刀具加工复杂形状工件时 ,刀具和工件的描述方法以及切削层参数和形状的记录方法 .方法 用将复杂形状刀具工作表面和工件的被加工表面离散化的方法来记录刀具、工件形状以及工件形状的变化过程 .结果和结论 作者提出的离散化思路在工件弹性变形不大时 ,不仅适用于螺纹切削过程的数学建模 ,亦适用于其它复杂形状刀具加工简单形状工件和用简单形状刀具加工复杂形状工件时的数学建模  相似文献   

8.
金属切削加工中,切削热与切削温度是一重要的物理现象,切削温度及其分布直接影响刀具磨损和工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本文通过分析切削力和刀—屑接触长度的计算,建立了刀—屑接触区的正应力与剪应力的分布计算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对稳态切削过程中切削温度分布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切削区切削温度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9.
试验研究了Q460高强度钢内螺纹的冷挤压工艺特性,分析了工件底孔直径、挤压速度与挤压次数对冷挤压内螺纹质量(包括表面形态、残余应力与显微硬度等)的影响,并优选工艺参数获得理想的内螺纹。结果表明:Q460高强度钢内螺纹冷挤压加工宜采用一次成形工艺,工件底孔直径最佳取值范围为21.20~21.30mm,机床转速为20~40r/min。  相似文献   

10.
表面粗糙度对工件的耐磨性、疲劳强度和接触刚度有重要影响,在金属切削过程中,表面粗糙度受到工件材料形变的影响.根据赫兹弹性接触理论,建立工件材料形变的弹性回复高度模型.基于摩擦磨损计算原理,提出工件材料形变的塑性变形高度模型.分析刀具-工件接触运动,建立工件表面的残留高度模型.结合工件材料形变和残留高度的影响,建立滚珠丝杠旋风铣削表面粗糙度理论模型.通过旋风铣削试验验证表面粗糙度模型,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值与试验值吻合良好.分析切削参数(切削速度、最大切削深度和刀具个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揭示工件材料形变与表面粗糙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镁合金管材挤压工艺及力能参数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镁合金管材挤压成形进行了工艺实验研究,确定了镁合金管材挤压成形工艺参 数,分析了镁合金管材挤压成形时变形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镁合金管材挤压成形时必须严格控制坏料温度、模具预热温度、润滑剂、挤压速度、挤压比等工艺技术参数。以上工艺参数对挤压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以一翻窗上扇框复杂空心铝型材为研究对象,在前期模具结构优化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挤压速度、棒料预热温度、挤压筒预热温度、模具预热温度为试验因素,分别以型材出口截面流速均方差(SDV)和温度均方差(SDT)为试验指标,借助HyperXtrude13.0软件进行优化分析,获得了SDV和SDT指标分别为最小值时的挤压工艺参数组合。此外,进一步讨论了优化挤压工艺参数下型材出口截面的流速和温度分布,结果表明A1B3C2D1挤压工艺参数组合(挤压速度3 mm/s、棒料预热温度490 ℃、挤压筒预热温度450 ℃、模具预热温度440 ℃)可以获得最均匀的型材出口速度分布(SDV仅为1.304 5)和温度分布(SDT仅为1.182 3)。  相似文献   

13.
在VB开发环境下,构造了铝型材挤压模具的交互式参数化实时设计系统,可实现对铝型材挤压模具强度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实时处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遗传算法相结合的结构优化及基于智能化语言AutoLISP的参数化程序绘图。系统功能强,模块通用性好,图形库扩展性强,对实际铝型材挤压生产过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空心铝型材挤压过程中产生的模芯变形问题,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不同挤压工艺参数对模芯变形的影响规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Hyper Xtrude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模具预热温度对模芯变形影响最大,挤压速度次之,坯料预热温度影响最小。该结果能为铝型材挤压工艺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用不同的工艺参数对变形镁合金AZ80进行管材热挤压工艺实验研究;对挤压前后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热挤压可以显著细化AZ80镁合金的晶粒,而且随着挤压比的增加,晶粒变得更加细小;增大挤压比也可以提高AZ80镁合金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挤压比为18.2,坯料温度为390℃,模具预热温度360℃,凹模的半模角为60°~70°,可得到均匀的合金组织和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典型车用壳体零件温挤压成形工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法,借助DEFORM-3D软件对典型车用壳体零件温挤压成形过程中金属的流动情况进行了模拟,以成形栽荷为评价指标,对关键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坯料温度和摩擦因数对载荷影响较大;模具预热温度对载荷影响不显著.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对凹模的磨损情况进行模拟,分析了磨损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法,模拟结果将对车用壳体零件的实际挤压生产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不同的挤压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类.根据挤压方向和挤出方向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侧向挤压这一概念赋予了新的定义,同时也提出了扩径侧向挤压、等径侧向挤压和缩径侧向挤压3个新概念,进一步给出了等径侧向挤压真应变的计算公式,并指出等径侧向挤压法是制备块状细晶材料的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陶瓷坯料的挤压流变参数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型陶瓷材料产品的研究和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方面性质的研究,其中坯料的流变性质对于挤压成型的模具设计以及坯料组成的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研究坯料流变性质的实用化方法和原理,即用挤出流变计测定坯料的流变参数;同时利用流变参数估算坯料通过锥形模和平板多孔模时的挤出压力。  相似文献   

19.
用二次优化的计算方法对线性等锥角岐管和可调间隙衣架式机头流道的几何参数进行了优化计算,在此基础上,通过更换口模、阻尼棒及口模调节装置、温度分区控制等机电一体化设计,成功开发了宽幅发泡挤出板机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