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油化工应用》2017,(7):140-143
本文以气田集气站为例,根据TEG脱水撬现场运行情况,通过模拟计算TEG再生尾气中H2S的含量和厂界H2S浓度变化趋势,现场监测厂界无组织排放数据,结果显示超过限值要求。尾气治理采用"气液分离+焚烧"工艺,尾气通过烟囱有组织排放,经监测,采用该工艺处理后尾气排放符合规范要求,集气站和厂界味道消除,治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酸性水罐区是炼油厂最大的污水罐区,排放气中含有高浓度H2S,NH3,有机硫化物、油气、水蒸气和空气,直接排放导致空气恶臭污染严重且浪费油气资源。采用来水脱气罐、罐顶气连通管网、减少罐内气相空间体积、将排水高峰安排在夜间等措施,可减排气体50%以上。采用罐内气相空间惰性气保护,可防止硫化亚铁自燃引发火灾事故。罐区排放气采用"低温粗柴油吸收-碱液吸收"工艺,粗柴油来自催化裂化分馏塔或常压塔,富吸收油进加氢装置处理;采用氢氧化钠或氨水吸收H2S时,废吸收液进酸性水罐处理;采用醇胺吸收液时,富吸收液进再生系统。该工艺的H2S、有机硫化物回收率接近100%;NH3回收率60%~90%;油气回收率可达95%以上;净化气体中的油气质量浓度小于25 g/m3;H2S,NH3、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排放量小于GB 14554—93《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柴油低温临界吸收-碱液脱硫-净化气焚烧工艺在某炼油厂氧化脱硫醇尾气治理工业装置上的成功应用。该炼油厂氧化脱硫醇尾气中油气体积分数为10%~40%,有机硫化物总质量浓度达2 000 mg/m3以上,尾气含烃浓度高、污染性强、恶臭气味大,排放量为150 m3/h。氧化脱硫醇尾气经过柴油低温吸收-碱液脱硫净化后,排气中油气质量浓度小于25 g/m3,有机硫化物去除率大于99%,硫化氢的排放浓度小于10 mg/m3,尾气净化装置的油气回收率高达95%。排放气再进入焚烧炉燃烧,燃烧净化后排放气体中油气浓度低于50 mg/m3,装置年回收油气量502.7 t以上,达到了油气回收和恶臭治理效果,具有明显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石油宁夏石化分公司炼油厂5000 t/a硫磺回收装置改造前采用两级克劳斯+低温加氢还原吸收工艺,加氢后的尾气经过MDEA吸收,其排放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为500~800 mg/m~3。其中,溶剂再生系统采用集中再生。根据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天然气研究院的设计工艺,工厂进行了全新的工艺改造,即采用天然气研究院生产的钛基催化剂增强水解和双段吸收工艺,成功解决了硫磺回收装置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达标排放的问题,排放烟气中SO_2质量浓度约50 mg/m~3,可为小型硫磺回收装置,尤其是碱液碱渣处理困难的工厂的尾气达标排放提供技术思路及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越来越严格的尾气排放标准给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带来巨大的减排压力和技术升级的严峻挑战。为此,分析了国内外天然气净化厂尾气排放标准改进及国内尾气排放现状,对可用于现有装置升级改造的5种尾气处理工艺(还原吸收法、胺法SO_2吸收法、湿法制酸法、石灰石/石膏湿法和循环流化床干法)、液相氧化还原法和生物脱硫法进行了技术评价分析,并针对2种不同处理规模(原料气潜硫量大于等于1 t/d及原料气潜硫量小于1 t/d)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现有天然气净化厂硫磺回收装置排放尾气具有SO_2排放浓度较高、总量小的特点,宜采用还原吸收法、胺法SO_2吸收法和循环流化床法用于尾气治理或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直接处理;②对原料气中潜硫量较大的,尾气处理宜选用还原吸收类工艺,反之则宜采用液相氧化还原法直接处理;③对尾气中潜硫量为中等的,宜选用胺法SO_2吸收工艺,潜硫量较小的则宜选用循环流化床干法工艺。  相似文献   

6.
硫磺回收装置采用Claus+SCOT技术处理尾气时,受装置低负荷运行及异常波动等影响,尾气中SO_2含量大。通过技术核算,将尾气引至催化裂化装置催化剂再生烟气脱硫塔进行脱硫处理。改造后避免了尾气焚烧后SO_2直接排放,且装置运行平稳,未增加能耗和化工原材料消耗,有效解决了尾气排放不合格的难题。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炼油厂储罐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废气排放概况及几种炼油厂储罐挥发性有机物和恶臭治理新技术,并给出了炼油厂储罐污染物浓度和罐顶废气排放量估算方法。通过加装罐顶气平衡连通管线、罐顶气进集气柜、控制罐内气体温度等技术可以减少罐顶气排放;酸性水、污油、粗汽油、粗柴油等储罐废气经过"低温柴油吸收-碱液脱硫-焚烧"技术处理,油气回收率可达70%~97%,硫化氢和有机硫化物去除率接近100%,焚烧烟气中总烃的质量浓度小于10 mg/m~3;油浆、对二甲苯等储罐废气经过"低温柴油吸收-脱硫均化-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油气回收率约76%,甲硫醇、硫化氢去除率接近100%,催化氧化净化气非甲烷总烃的质量浓度小于10 mg/m~3,苯、甲苯、二甲苯浓度低于检出限;油浆、沥青等储罐和沥青装车尾气经过"低温柴油吸收-脱硫均化-RTO"技术处理,油气回收率约46%,甲硫醇、硫化氢去除率接近100%,蓄热氧化净化气非甲烷总烃的质量浓度小于10 mg/m3,苯、甲苯、二甲苯浓度低于检出限。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炼厂气胺法脱H2S装置烷基醇胺溶液(简称醇胺溶液)中热稳定盐(HSS)的种类和成因、对醇胺脱H2S系统的危害,介绍了脱除醇胺溶液中HSS的技术现状,重点介绍了离子交换树脂法脱除醇胺溶液中HSS的技术现状,建议结合原醇胺脱H2S装置的工艺设备及现场的公用工程条件,采用固定床离子交换树脂胺净化技术,装填国产树脂,减少胺净化单元的胺液损失和再生水的带入,降低装置的能耗和物耗。  相似文献   

9.
对硫磺回收装置尾气回收系统影响生产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相应的解决措施。通过技术改进,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在设备的优化运行方面,由于尾气回收系统的开车,使硫磺过程气中的H2S和SO2得到了充分回收,避免了因焚烧过量的H2S使尾气焚烧炉超温和烟道超温过热等现象。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烟囱排放烟气中SO2含量下降,在硫磺装置主炉配风适当的情况下,能满足国家环境保护局(GB16297-1996)制定的烟气中SO2含量小于960mg/m^3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减少炼油厂生产中“三废”来源已成为治理污染的根本。国内炼油厂尾气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氢,少则0.2%,多则1.5%以上,尾气燃烧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给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大庆石油学院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炼油厂经过三年的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化学吸收-催化氧化湿式脱硫化氢工艺。其优点是在脱硫碱液中加入了一种高效催化剂,使被吸收在碱液中的硫化氢在再生塔内常温,常压下用空气氧化成单质硫,碱液同时得到再生,分离出单质硫后的碱液循环使用。化学吸收-催化氧化脱硫工艺过程简单,吸…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几种炼化行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废气治理典型技术及应用实例。实例:(1)石化污水处理场隔油池、气浮池废气应用"脱硫及总烃浓度均化-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曝气池废气应用"洗涤-吸附"装置处理;(2)汽油装车油气应用"低温柴油吸收"技术处理,油气回收率大于95%;汽油低温柴油吸收装置净化尾气与喷气燃料装车油气应用"总烃浓度均化-催化氧化"技术处理;(3)中间油品罐和污水池VOCs废气应用"低温柴油吸收-碱液脱硫+总烃浓度均化-催化氧化"技术处理;(4)橡胶废气应用"预处理(冷凝、过滤)-催化氧化"技术处理;(5)氯苯、硝基氯苯装置和原料及产品储罐排放的VOCs废气应用"蓄热燃烧-氢氧化钠碱液吸收-活性炭吸附"技术集中处理。处理后的净化气中甲烷总烃、苯、甲苯及二甲苯等指标均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炼油厂含油废水储罐罐顶气VOCs的来源,对现有VOCs减排治理各种方法的选择原则进行介绍。目前国内许多含油废水罐一般都有单独去除H2S的方法,但同时去除VOCs和H2S混合废气,将排放气中的大量油气进行回收的方法较少。针对含油废水储罐VOCs和H2S浓度高的特点,对比分析后综合采用催化氧化(湿法)脱硫化物+低温柴油吸收+活性炭吸附技术。对技术工艺原理及流程进行了介绍,分析治理效果,基本解决了含油废水储罐罐顶油气回收难和恶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部分低潜硫天然气气井分散、单井产量低、含硫量变化幅度大等特点,为弥补传统天然气胺法脱硫净化工艺处理低潜硫天然气时流程复杂、能耗高的不足,在室内采用络合铁吸收溶剂配方溶液进行H2S吸收实验。通过实验,考察H2S浓度、初始[Fe3+]及pH值、液气比和温度对吸收效率的影响,确立了最佳的脱硫反应工艺条件。同时还进行了最佳工艺条件下吸收效果测试及不同配方吸收效率的对比实验,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采用最佳配方吸收效率有较大提高,均能达到95%以上,尾气中H2S浓度也达到了国家标准。最佳脱硫配方溶液的硫容量可达到0.455g/L。  相似文献   

14.
酸性水汽提装置恶臭气体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分公司原料水汽提装置的原料水罐及其缓冲罐顶部有挥发性恶臭气体(H2S和NH3等),采用水洗、化学吸收、催化氧化等技术进行治理。结果表明,采用恶臭气体治理系统后,恶臭气体中的H2S与NH3浓度明显降低,二者去除率分别为98.9%,96.2%;尾气排放能够满足GB 14554—93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液化气脱硫醇装置碱液再生单元的尾气硫含量较高,直接送至常减压蒸馏装置加热炉伴烧时将引起加热炉排放烟气中的SO2浓度大幅上升,无法满足环保要求。通过对再生尾气进行离线模拟吸收试验,发现催化裂化柴油对再生尾气中的硫化物具有良好的吸收效果。依据试验结果对再生尾气系统进行脱硫改造,改造后加热炉外排烟气中的SO2浓度大幅降低,满足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排放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OR-GREEN?硫磺回收技术处理塔河油田九区天然气处理站MDEA装置再生酸气,处理后尾气中H2S含量小于10 mg/kg,满足国家环保排放标准,产生良好的环境效益。介绍了该工艺的基本技术原理,描述了现场调试时的控制指标,并给出正常运行时的操作参数。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普光气田高含硫污水气提脱硫率低的问题,通过采用“曝气+负压气提+尾气催化氧化”工艺技术,设计正交实验,优选出最优负压气提脱硫操作条件为:污水pH值4.0、温度20℃、气提真空度-0.02 MPa、空气曝气气液体积比20∶1,污水负压气提脱硫率高达94%。各操作条件对脱硫率的影响由强到弱顺序为:空气曝气气液比、污水pH值、气提真空度和污水温度。实验优选出铁基离子液体作为尾气脱硫催化剂。结果表明,铁基离子液体中Fe 3+对H 2S氧化速率很快,净化后尾气中H 2S质量浓度为0 mg/m^3,氧化产物为单质S,同时离子液体可通过空气将Fe 2+氧化成Fe 3+,实现低成本循环利用,解决了含硫尾气燃烧的SO 2排放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已探明的天然气气田中,含硫天然气气田约占31.7%,而高含硫的天然气净化难度大,因此天然气的净化和使用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某高含硫气田天然气处理厂使用Sulfinol—M工艺脱除原料气中的H2S和部分CO2,采用三甘醇(TEG)吸收法脱除湿净化气中的H2O,最终得到的产品气符合国家标准GB17820《天然气》Ⅱ类技术指标。工程中采用二级常规克劳斯(Claus)工艺回收脱硫单元以及尾气处理单元汽提酸气中的H2S,并且在尾气处理单元使用串级SCOT工艺来降低SO2排放量。目前该高含硫气田工程已处于施工阶段,为以后的高含硫天然气处理工艺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硫磺回收装置排放烟气中SO2达标方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硫磺回收装置烟气中SO_2排放问题,指出烟气中SO_2主要有液硫脱气、加氢还原吸收尾气及其他非共性原因3个来源,提出了根据不同来源分别处理以降低排放烟气中总SO_2质量浓度的对策,形成了天然气研究院硫磺回收及加氢还原吸收尾气升级达标核心技术,主要包括H2S深度脱除溶剂CT8-26、钛基硫磺回收催化剂CT6-8和新型加氢还原吸收尾气水解催化剂CT6-11B,适用于现有带加氢还原尾气处理的硫磺回收装置,特别是具有独立加氢还原溶剂再生的装置,可将硫磺回收及尾气处理装置排放尾气中SO_2质量浓度降至100mg/m3以下,为解决硫磺回收装置尾气达标排放问题提供了新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20.
某高含汞天然气处理厂的乙二醇再生尾气就地焚烧排放存在汞中毒和明火风险。本研究采用HYSYS软件对天然气处理装置进行了汞分布模拟,确定了乙二醇再生尾气中的汞含量为66.436mg/m~3。通过增加脱汞罐和将再生尾气引入低压放空管道的措施实现了汞的进一步脱除和尾气灼烧炉的熄灭,降低了汞对操作人员的安全威胁和站内明火的安全风险,并节约了燃料气耗量78.31m~3/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