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基于Modbus协议的触摸屏人机界面(HMI)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以及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之间的通信,主要讲述了HMI作为上位机控制PLC,PLC通过串口和DSP的通讯。通过HMI操作,可以完成对DSP参数以及状态的设定和读取,并将系统数据和其他必要的信息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2.
将通讯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融入工业设备的PLC控制系统中,设计一种可视化远程监控控制系统。基于西门子S7-200Smart硬件平台和HMI触摸屏,运用STEP7-Micro/WIN SMART对控制程序进行软件编程,实现对设备的本地监控;利用RS-485总线、Modbus协议及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工业设备随时随地的远程监控、故障报警及大数据收集功能。  相似文献   

3.
触摸屏与PLC在捻线机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传统捻线机必须技术改造问题,设计了基于触摸屏与可编程控制器(PLC)的自动控制系统.利用MT5000组态软件编制EView触摸屏的人机画面,通过触摸屏与西门子S7- 200 PLC的通信,并对PLC编程.完成对捻线机各项数据参数的设置和修改,从而达到纱线产品生产工艺过程的变换.该控制系统自动化程度高,人机界面直观易懂、操作方便,并具有实时监控性,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西门子PLC常被用于工业现场的控制,而对其的监控往往是由上位机来完成的,因此PLC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就变得很重要.通过简要分析西门子系列PLC与上位机通信的几种方式,选择使用自由通信口进行上位机与PLC通信系统的开发.重点介绍了利用Visual C++中的MSComm控件设计上位机通信界面,完成与西门子系列PLC的数据通信.实验证明,该方案克服了以往通信系统受通固定信协议与组态软件的限制,性能可靠,使用灵活,适合于小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5.
基于出口泰国的SRT115辆铁路客车车辆技术要求,采用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彩色触摸屏HMI对其发电车空调控制系统进行了自动化设计,实现了列车空调的自动运行控制和监控。经实际运行考验,该空调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维护方便,能够满足用户对空调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在工业应用中,HMI包括触摸屏和组态软件。在一般情况下,人机界面都是与PLC相连,但是没有PLC,HMI也可以与变频器相连。本文主要阐述了西门子SINAMICS S120变频器与HMI直接通讯。  相似文献   

7.
在特种冷却控制系统中,使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作为控制核心,使用工业以太网作为控制器之间或控制器与PC之间的通信方式,实现了设备的集中控制与管理、运行状态的远程监控,工业以太网通信网络与办公自动化网络的无缝连接。  相似文献   

8.
冗余技术提高PLC控制系统可靠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工业现场对PLC控制系统可靠性提出更高的要求,提出利用冗余技术提高其可靠性。分析了硬件冗余和软件冗余在PLC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PLC控制器、输入输出口、通讯网络和电源各自的冗余方法,并着重以西门子300/400系列PLC为例进行了软硬件冗余的架构和原理分析。最后对冗余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使用冗余技术可使PLC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对工业控制网络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研究。选择当前工控领域应用十分广泛的工业以太网Profinet及现场总线Profibus-DP,由上位工控机PC、控制主站S7-300 PLC、智能从站变频器MM440、分布式I/O模块ET200S、触摸屏TP177B、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温湿度变送器、轴流风机等构成工业控制网络实训系统。研究了工业控制网络实训系统的整体结构、通信方式及原理、软硬件配置、网络组态、硬件组态、人机交互(HMI)应用、PLC梯形图程序编制及变频器参数设置等,通过PLC与变频器的Profibus总线通信,实现了全数字化的工业控制网络。与集散控制系统DCS等半数字化的控制系统相比,工业控制网络具有网络化的优势。工业控制网络实训系统在职业教育院校的理论与实际一体教学、职工培训和科研工作中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值得其他从事自主研制开发实训设备的高职院校借鉴。  相似文献   

10.
造气炉PLC时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PLC在合成氨造气工序中制气循环控制,着重介绍造气炉寻优机控制缺陷,应用PLC时序控制系统配置、程控实现方法及自动加煤系统的程控制梯形图,并介绍系统HMI触摸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利用台达DOP-A57CSTD触摸屏(HMI)、DVP32EH00T2可编程控制器(PLC)与ASD-B系列交流伺服,实现对西服口袋缝纫的精确控制,使操作更加方便、定位更加准确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基于西门子工业面板控制的回转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回转部分控制程序的编写以及基于Win CC组态软件的人机界面画面的设计,并利用PLC的在线监控功能对控制系统进行了实训操作。系统基于西门子PLC和人机界面(HMI)设备来实现对步进电机所带动的平台转动的控制。在使用时操作人员通过人机界面对PLC进行对话并相互作用,PLC进一步通过对步进电机驱动器的控制驱动步进电机完成相关动作。  相似文献   

13.
结合自动切纸机的嵌入式工业控制终端的开发,分析了Linux下以ARM9为处理器的工业控制终端与三菱F×系列PLC通信的过程.详细介绍了ARM与PLC之间的通信协议、通信命令、通信机制,可以实现ARM与PLC之间实时数据交换和控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由于工程需要,为实现基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自动化系统的综合控制,项目采用变频器、触摸屏、工业控制计算机、高速数据通信卡等设备,实现了现场和远程控制的功能。在详细叙述湖上平台回转升降平移装置结构,尤其是其控制系统的基础上,说明了触摸屏、工控机与PLC之间通信的实现。其实时效果良好,现场和远程控制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肿瘤患者PICC导管固定装置控制系统的控制时间,设计一个基于PLC的肿瘤患者PICC导管固定装置控制系统。在系统硬件部分,选择SIMATIC S7300系列PLC作为系统的主控制器,并对控制器的电源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对系统数码显示及按键电路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对通信电路硬件选型,为系统通信提供支持。在系统软件部分,提出PLC的工作流程,然后采用PID控制方法,实现对肿瘤患者PICC导管固定装置控制系统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基于PLC的肿瘤患者PICC导管固定装置控制系统减少了系统的控制时间,并提高了置管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加热设备控制系统中单独使用PLC控温成本偏高、精度偏低的缺点,实现更智能化、可视化操作,文章研究了加热设备中采用的PLC、触摸屏以及智能仪表控制系统,分别采用了三菱FX3GA PLC、威纶通MT6100触摸屏和厦门宇电自动化AI系列智能仪表组合的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工业现场温度、压力等信号的采集和对各执行机构的控制。文章详细阐述了触摸屏与PLC及智能仪表问通讯线的制作、通讯协议的选择与设置、关键点画面组态的方法等,并用一个案例简要说明,该系统已投入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李方园 《自动化博览》2015,(2):48-49,52
西门子自动化产品包括PLC、触摸屏和变频器,常见的控制方式是触摸屏与PLC相连,PLC与变频器相连,而本文主要阐述的是西门子MM4系列变频器与HMI的直接通讯应用,实践证明该方式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对多台水洗机的同步监控,运用组态软件InTouch作为上位机,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下位机,通过触摸屏、变频器和异步电机等系统实现了对多台水洗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和控制。通过组态软件InTouch集中监控了每台水洗机的工作状态,实现了现场监视、历史趋势、报警信息、数据采集等功能;每台水洗机系统以PLC为控制核心,运用触摸屏对单台水洗机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和操作,并且应用变频器控制异步电机的运行,通过上位机和下位机的通信来完成对整个水洗机系统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PLC和触摸屏组合控制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品 《自动化仪表》2010,31(8):45-47,51
为了使PLC的应用更加灵活并实现可视化,对PLC和触摸屏组合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分别采用S7-200 CPU224XP和迪文触摸屏作为系统的控制器和人机界面,采集现场的温度、压力信号,控制现场的执行机构。详细阐述了触摸屏界面的制作方法、PLC程序的设计方法及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考虑到西门子PLC和迪文触摸屏之间不能进行直接通信,在分析了迪文触摸屏的数据帧结构及数据传送方式的基础上,设计了无源RS-485/RS-232转换电路。系统已投入运行,其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介绍Easv View触摸屏和西门子可编程控制器S7-200在二氧化氯发生控制器中的应用.简单阐述了控制器系统的构成、触摸屏界面与PLC软件的总体设计.着重讨论如何运用触摸屏和PLC加强人机对话的功能,实现PLC的可视化操作与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