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考察了不同大孔树脂对伦晚脐橙残次果总黄酮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出适宜纯化的大孔树脂AB-8。以芸香柚皮苷、橙皮苷、香蜂草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橘皮素6种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静态与动态吸附、解吸,得出大孔树脂AB-8纯化伦晚脐橙残次果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0.75 mg/m L的p H=3上样液,上样体积为3.5倍柱体积(BV),上样流速为2 BV/h;80%乙醇为洗脱剂,2 BV/h流速洗脱,洗脱体积为5 BV,解吸率达90.73%。经大孔树脂纯化后,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由纯化前36.04 mg/g增加到纯化后334.54 mg/g。HPLC分析结果表明,AB-8分离纯化伦晚脐橙总黄酮不会造成单体黄酮组成变化,其中主要黄酮类物质是芸香柚皮苷、橙皮苷,占总量的91.14%。该工艺能有效地富集伦晚脐橙黄酮类,去除糖、色素等物质,且对伦晚脐橙黄酮组分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80%乙醇(含0.1%乙酸)超声辅助提取黑加仑多酚(简写为BCP),比较五种大孔树脂对BCP的静态吸附和解吸能力,筛选出纯化BCP的最佳树脂;结果表明NKA-9为BCP纯化的最佳树脂,具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效果;对BCP的纯化动态吸附和洗脱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吸附BCP条件为上样液p H 3,质量浓度5 mg/m L、吸附流速2BV/h。解吸条件为解吸液洗脱液体积分数70%、解吸流速2 BV/h、解吸液所用体积为200 m L。  相似文献   

3.
以"双红"山葡萄为原料,研究NKA-Ⅱ,NKA-9,AB-8,D-101和HPD-100 5种大孔树脂对"双红"花青素的纯化作用。通过静态-吸附解吸试验,筛选出D101树脂为最佳纯化材料,确定最佳吸附-解吸温度为25℃。D101树脂最佳动态吸附-解吸工艺参数为:25℃,上样浓度22.5 mg/m L,上样量8 BV,上样流速为2 m L/min,洗脱剂为75%乙醇-0.01%盐酸,洗脱流速2 m L/min,洗脱剂用量7 BV。该条件下,"双红"花青素纯度为27.78%±0.043%。  相似文献   

4.
以绿豆皮黄酮为对象,通过静态吸附研究其在大孔树脂NKA-9上的吸附特性。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R20.99)能够较好地描述绿豆皮黄酮在NKA-9树脂上的吸附过程,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R20.99)。通过动态吸附和解吸试验,得到绿豆皮黄酮的最佳工艺参数为:2 BV质量浓度为0.4 mg/mL的绿豆皮黄酮提取液(pH 3),上样流速2 BV/h,用2.3 BV 70%的乙醇溶液(pH 5)为洗脱剂,以2BV/h进行洗脱,在此条件下,绿豆皮黄酮的纯度由28.26%上升到75.74%,总黄酮的回收率由24.56%上升到64.91%。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牡荆素和异牡荆素是绿豆皮黄酮提取液的主要成分,经NKA-9树脂纯化后,纯度显著提高。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经NKA-9树脂初步纯化后,绿豆皮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O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5.
黑穗醋栗叶片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此类物质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消炎等多种功效,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天然产物。本文采用6种大孔树脂(AB-8、NKA-9、D101-1、X-5、D4006、D4020)对从黑穗醋栗叶片中得到的黄酮粗提液进行分离纯化,通过对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及解吸的研究,初步筛选出吸附和解吸能力较好的3种大孔树脂(NKA-9、D4020、D101-1)。继续进行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穗醋栗叶片总黄酮吸附及解吸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的试验,最终确定大孔树脂分离纯化黑穗醋栗叶片中总黄酮的最佳条件:在25℃下,使用NKA-9大孔树脂,纯化浓度为0.9311 mg/m L的黄酮粗提液,体积60 m L,流速1.0 m L/min;洗脱剂(无水乙醇)用量100 m L,流速1.0 m L/min。用Sephadex LH-20凝胶分离得到的黄酮化合物组份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并计算得到标准曲线,测得纯度为86.37%。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筛选分离纯化五倍子没食子酸的最优树脂及其工艺参数。方法:以五倍子水提取液为原料,比较NKA-2、LS303、HZ816、HP-20、XAD-16、HPD700、HPD500、S-8、AB-8、D101、D301 11种树脂对五倍子没食子酸的静态吸附与解吸效果,筛选最优树脂。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与验证性试验,优化最优树脂动态吸附与解吸五倍子没食子酸的工艺参数。结果:NKA-2树脂为最优树脂,静态吸附量与解吸率分别达到94.856 mg/g和89.64%;当主要考虑没食子酸纯度时,其最优动态吸附与解吸工艺参数是:上样质量浓度7 mg/m L,上样体积7BV,上样流速2 BV/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体积2.5 BV,洗脱流速3 BV/h,所获五倍子没食子酸的纯度、得率分别为90.97%和78.84%;当主要考虑没食子酸得率时,最优动态吸附与解吸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5 mg/mL,上样体积5 BV,流速3 BV/h,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体积2.5 BV,洗脱流速2 BV/h,所获五倍子没食子酸的得率、纯度分别为85.04%和87.10%。结论:NKA-2大孔吸附树脂是一种可应用于五倍子没食子酸分离纯化的较好树脂。  相似文献   

7.
以龙牙楤木嫩芽提取物为原料,采用大孔树脂对其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纯化,并对其黄酮含量、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测定。通过比较7种大孔树脂对龙牙楤木黄酮静态吸附及解吸能力,筛选出最适纯化黄酮的大孔吸附树脂AB–8,并进一步对AB–8的动态吸附及解吸条件进行优化,获得最适条件为:上样流速3 BV/h,上样浓度3.5 mg/mL,上样量3 BV;最佳洗脱条件为:乙醇洗脱剂流速1.0 BV/h,洗脱剂用量3 BV,洗脱剂体积分数为70%。在此工艺条件下,总黄酮含量由184 mg/g提升至754.4 mg/g。结果表明,大孔树脂AB–8适用于分离纯化龙牙楤木芽中总黄酮,且经纯化后的总黄酮含量提高了4.1倍,纯化后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IC50值为0.51 mg/mL。  相似文献   

8.
李晨  姜子涛  李荣 《食品科技》2012,(9):212-217
以樱桃叶总黄酮的吸附率和解吸率为指标,采用静态吸附解吸法确定出合适的大孔吸附树脂;动态吸附与解吸法确定纯化条件,分析了样品液pH、吸附流速以及洗脱液浓度、洗脱流速、洗脱液用量对动态纯化的影响;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以表征纯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大孔吸附树脂D101对樱桃叶总黄酮有很好的吸附解吸性能,其最佳动态纯化条件为:樱桃叶总黄酮样品液浓度1.0mg/mL、pH4、吸附流速2BV/h,D101树脂的最大吸附容量为17.34mg/g(以干树脂计)。洗脱剂为70%乙醇,以2BV/h的流速,3倍柱体积即可充分洗脱吸附在D101树脂上的黄酮,纯化后樱桃叶黄酮纯度提升到74.29%,约为纯化前的3倍。  相似文献   

9.
以五倍子鞣质粗提物为原料,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比较NKA-2、NKA-9、HPD100、AB-8、D101、D301、聚酰胺及732八种吸附树脂对五倍子鞣质的吸附与解吸性能,筛选得到最优树脂NKA-2。然后通过动态吸附与解吸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筛选NKA-2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五倍子鞣质的工艺技术参数。结果表明,当主要考虑鞣质得率时,最优工艺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5mg/mL、上样流速1BV/h、上样体积6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流速1BV/h、洗脱体积4BV,其鞣质得率可达85.37%,纯度可达62.99%;当主要考虑鞣质纯度时,最优参数为上样质量浓度6mg/mL、上样流速2BV/h、上样体积5BV、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80%、洗脱流速3BV/h、洗脱体积4BV,其鞣质纯度可达76.97%,得率达67.78%。  相似文献   

10.
以黄花败酱皂苷提取物为原料,吸附率与洗脱率为衡量指标,考察5种大孔树脂对黄花败酱提取物中皂苷类化合物的静态吸附与洗脱性能,结合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确定选择AB-8型大孔树脂纯化黄花败酱提取物中皂苷类化合物。利用动态吸附-洗脱试验,得出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配置0.30 mg/m L的黄花败酱提取液,以2 BV/h流速,上样至径高比为1∶10的AB-8型树脂中吸附,随后采用5 BV的70%乙醇溶液,以2 BV/h流速洗脱。经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分析表明,黄花败酱提取物中总皂苷含量由纯化前350.6 mg/g提高至纯化后846.9 mg/g。  相似文献   

11.
徐怀德  范菁华 《食品科学》2010,31(14):111-115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花椒叶总黄酮及其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D4020 型树脂对花椒叶总黄酮有较好的吸附和解吸效果,D4020 型树脂纯化花椒叶总黄酮的条件为:NaCl 饱和的pH5 的花椒叶总黄酮质量浓度2.19mg/mL,以流速2BV/h 通过吸附柱;采用2BV 70% 乙醇溶液以解吸流速2BV/h 洗脱,经纯化后花椒叶黄酮纯度由3.18% 提高到16.92%。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 吸附等温式,NaCl 存在时不影响吸附等温式,且吸附量随NaCl 浓度的提高而增大。纯化后的花椒叶总黄酮对DPPH 自由基清除的IC50 为1.8μg/mL,远优于VC 的IC504μg/mL,纯化后的花椒叶总黄酮的还原能力显著强于VC。纯化后的花椒叶总黄酮具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植物资源。  相似文献   

12.
吸附树脂对蛹虫草黄酮纯化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蛹虫草黄酮粗提物为研究对象,分析黄酮纯化过程中树脂种类、上样体积、淋洗液pH值、洗脱液体积分数与体积及树脂重复使用次数多种影响因素,优化吸附树脂对黄酮的分离纯化工艺。通过对AB-8、D-101、NKA-9和NKA-Ⅱ 4 种吸附树脂对蛹虫草黄酮的静态吸附、静态解吸和静态吸附动力学等特性的研究,发现AB-8吸附树脂对蛹虫草黄酮有较高的吸附速率和单位吸附量,且易于解吸,是蛹虫草黄酮分离的理想树脂。通过优化实验,确定AB-8吸附树脂对蛹虫草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树脂装柱体积100 mL时,上样体积40.0 mL、黄酮上样量47.536 mg、淋洗和洗脱速率2 BV/h、淋洗液pH 5、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和洗脱体积分别为85%和500 mL,树脂重复使用次数为2 次,在此条件下,蛹虫草黄酮的回收率在65%以上,纯度在17%以上,具有良好的分离纯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利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黑果悬钩子(Rubus caesius L.)茎和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通过清除DPPH自由基、ABTS+·的方法测定了黑果悬钩子茎和叶的抗氧化活性。优化的总黄酮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 ℃、提取时间70 min、乙醇溶液体积分数60%、料液比1∶90(g/mL)。通过比较AB-8等14 种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茎、叶总黄酮的吸附分离效果,从中筛选出AB-8大孔树脂是理想的吸附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AB-8大孔树脂对黑果悬钩子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优工艺为: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0.32 mg/mL、上样体积80 mL,吸附饱和平衡后,以40 mL 60%乙醇溶液1.5 mL/min的流速动态洗脱。经AB-8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提取液的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叶和茎总黄酮含量为纯化前的1.4 倍和2.4 倍,叶和茎的的ABTS+·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 2.5 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纯化前的1.7 倍和2.6 倍。这些结果表明:黑果悬钩子叶和茎均具有较高的总黄酮含量和明显的抗氧化活性,是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  相似文献   

14.
赵月  李荣  姜子涛 《食品科学》2016,37(16):36-42
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栽培菊苣籽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液料比40∶1(mL/g)、乙醇体积分数71%、提取温度65 ℃、微波功率400 W、超声功率50 W、提取时间6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栽培菊苣籽中黄酮的含量为93.23 mg/g。通过动态纯化的方式确定AB-8大孔树脂纯化菊苣籽总黄酮的条件为:上样液pH 4、上样液和洗脱液流速2 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分析结果显示,栽培菊苣籽总黄酮主要是由绿原酸和洋蓟素两种化合物构成。离线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HPLC法显示,洋蓟素比绿原酸对DPPH自由基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二者对游离基的清除率分别为64.11%和61.65%。  相似文献   

15.
对苹果叶多酚的纯化及其抗氧化性进行研究。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对苹果叶多酚进行初步纯化、Sephadex LH-20 进一步精制,并进行高效液相分析。结果表明X-5 树脂对苹果叶多酚有较好的吸附解吸效果,X-5 树脂纯化苹果叶多酚的条件为上柱液质量浓度3.658mg/mL、上柱液pH3、吸附流速2.0mL/min;以体积分数40% 乙醇为解吸剂,洗脱流速1.0mL/min,洗脱体积4BV。在此条件下纯化后的苹果叶多酚的纯度从10.07% 提高到38.55%;X-5 树脂对苹果叶多酚的吸附为放热过程,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和Freundlich 等温吸附模型。经过X-5 树脂纯化后的苹果叶多酚对DPPH 自由基和NO2 - ·的清除能力有所增强;苹果叶中根皮苷的含量为2.45%,粗提物经过X-5 树脂纯化和Sephadex LH-20 精制后得到的苹果叶多酚精制品中根皮苷的含量为47.61%,占制品中总多酚的91.51%。  相似文献   

16.
在12种大孔树脂静态吸附和解吸、静态吸附动力学基础上,研究上样液、洗脱剂乙醇浓度对较优大孔树脂动态吸附和解吸率的影响,并以维生素C和芦丁为对照,对甜茶叶粗黄酮与精黄酮的清除DPPH·能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HPD-450大孔树脂为甜茶叶总黄酮分离纯化的最佳大孔树脂,其最佳纯化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2875 mg/mL,上样量100 mL (上样量体积与树脂质量比为10:3),上样液以1.5 BV/h流速上柱,依次用2 BV水洗脱,170 mL 55%乙醇洗脱。纯化后精黄酮纯度为31.79%,回收率为90.49%。甜茶叶粗黄酮、甜茶叶精黄酮、维生素C、芦丁对DPPH·的IC50值分别为0.0187、0.0202、0.0175和0.0265 mg/mL,表明甜茶叶粗黄酮比甜茶叶精黄酮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能力,甜茶叶粗黄酮、精黄酮对DPPH·清除能力均低于维生素C而高于芦丁。从总抗氧化能力(T-AOC)效果评判,在0.02 mg/mL浓度组内,甜茶叶粗黄酮总抗氧化能力显著(P<0.05)大于其他;在0.03、0.04 mg/mL浓度组内,甜茶叶粗黄酮总抗氧化能力大于甜茶叶精黄酮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而两者均显著(P<0.05)大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7.
杨云舒  李荣  姜子涛 《食品科学》2015,36(22):18-2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微波辅助提取广枣黄酮的最佳条件:提取温度75 ℃、液料比62∶1、乙醇体积分数62%、微波功率500 W和提取时间7 min。在此条件下,黄酮得率远高于文献所报道的方法。通过动态法确定了AB-8型大孔树脂纯化广枣黄酮的最优工艺参数:样品液流速2 BV/h、样品液pH 2、洗脱液流速3 BV/h、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60%。同时利用制备色谱对广枣黄酮进行纯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结果证明,制备色谱用于纯化广枣黄酮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为纯化茅岩莓总黄酮,先用HPD-100型大孔吸附树脂(macroporous adsorption resin,MAR)层析柱进行初步纯化,再用聚酰胺(polyamide,PA)层析柱进行第2次纯化,得到的HPD-100型MAR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1 mL/min、上样液体积130 mL,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7.14%;最适宜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 mL/min、洗脱液体积40 mL,在此条件下解吸率为94.10%。经HPD-100型MAR纯化后的总黄酮纯度从55.00%提高到了72.25%。PA的最适宜吸附工艺参数为上样液总黄酮质量浓度6 mg/mL、上样流速2 mL/min,在此条件下吸附率为99.57%;最适宜解吸工艺参数为洗脱液乙醇体积分数70%、洗脱流速1 mL/min、洗脱液体积55 mL,在此条件下解吸率为76.50%。经PA纯化后总黄酮纯度从72.25%提高到了80.75%。该方法为茅岩莓黄酮的纯化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以总多酚质量分数、吸附率、解吸率为指标,进行石榴皮总多酚的分离纯化研究,并通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法测定石榴皮多酚中的鞣花酸、安石榴苷、绿原酸、槲皮素和表儿茶素质量分数。同时研究石榴皮多酚纯化物对脂肪酸合成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石榴皮多酚纯化的最佳条件为采用D101大孔树脂,石榴皮溶液进柱质量浓度为10 mg/mL,流速为2 BV/h,清洗用水5 BV,乙醇洗脱剂的体积分数为70%,用量为5.5 BV;纯化后石榴皮多酚质量分数为71.64%,较纯化前多酚质量分数49.31%有明显提高;纯化后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鞣花酸、绿原酸、槲皮素和表儿茶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6.91%、9.44%、0.53%、0.75%、0.32%。石榴皮多酚提取物对脂肪酸合成酶的半最大效应浓度(concentration for50% of maximal effect,EC50)为0.72 mg/mL,说明石榴皮多酚对脂肪酸合成酶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红腰豆总黄酮粗提液为原料,研究大孔树脂对红腰豆黄酮的纯化工艺和效果,比较了8种树脂对红腰豆总黄酮的静态吸附和解吸性能,对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红腰豆总黄酮进行了单因素、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法优化试验,并考察了红腰豆总黄酮纯化前后体外抗氧效果。结果表明,AB-8树脂为纯化红腰豆总黄酮的最佳树脂,确定了其最佳的吸附工艺条件为:上样质量浓度4.0 mg/mL,上样液pH 6.3,上样流速2.0 mL/min,上样体积5.0 BV,在此条件下吸附率可达(98.03±0.30)%;最佳的解吸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5%,洗脱流速3.0 mL/min,洗脱体积2.0 BV,在此条件下解吸率可达(94.52±0.24)%。纯化后红腰豆总黄酮纯度提高了约2.85倍,纯化前DPPH.、.OH和O2-.的清除率IC50值分别为1.18、1.40、6.51 mg/mL,纯化后分别为0.37、0.82、1.77 mg/mL,纯化后红腰豆总黄酮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