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取6种商业益生菌分别对红枣汁进行发酵,研究其对红枣汁的抗氧化活性、理化指标及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可显著提高红枣汁的抗氧化能力,果321复合菌发酵枣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573.83 mg/L,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枣汁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为1 034.00 mg/L,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发酵枣汁的铁离子还原力(FRAP)值最高,为1 366.34 mg/L。瑞士乳杆菌的产酸性能较好,发酵后产乳酸量约0.45 mg/L,总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较红枣汁提高了2.94%和2.85%。电子鼻分析结果表明,益生菌发酵可显著改变红枣汁的香气成分,且线性判别分析(LDA)对红枣汁香气物质的区分和识别效果优于主成分分析(PCA),发酵红枣汁的特征风味主要来源于硫化物、萜烯类、广谱甲基类、氮氧化物、乙醇和芳香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以泡菜及红枣为样品分离筛选乳酸菌,进行生理生化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菌株抗氧化活性为主要指标,兼顾产酸、发酵性能筛选出适合红枣发酵的优良乳酸菌。从样品中分离得到10株高产酸菌株,均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plantarum),其中4株(ZC2、ZC4、PC9、PC11)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及优良的发酵性能,经对比菌株PC9发酵红枣汁效果更好,感官评分最高。PC9发酵的红枣汁与未发酵红枣汁相比DPPH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21.52%和15.19%,ABTS+自由基清除率和FRAP分别增加了23.73%及19.37%。  相似文献   

3.
采用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和清酒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kei)3种乳酸菌对黄浆水进行组合发酵,以发酵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评价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脱脂乳粉添加量、葡萄糖添加量和接种量对发酵液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制备高抗氧化活性黄浆水发酵液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参数为:接种量1%、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37.50 h、脱脂乳粉添加量8%、葡萄糖添加量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黄浆水发酵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82.36%。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黄浆水发酵液提取物抗氧化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其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50)分别为2.03 mg/mL、1.12 mg/mL和0.30 mg/mL。  相似文献   

4.
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的北五味子麦芽酵素的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该酵素产品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备北五味子麦芽酵素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北五味子∶麦芽=2∶1(g∶g),发酵时间为3 d、接种量为1.5%、发酵温度为41 ℃。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北五味子麦芽酵素SOD酶活力为3 464.80 U/mL。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该酵素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达到了26.03%、97.25%、89.10%和0.613 7 mmol/L,表明该酵素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不同乳酸菌发酵对红枣浆游离态酚酸及其抗氧化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不同乳酸菌(嗜酸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植物乳杆菌)对红枣浆进行发酵,并对发酵后红枣浆的游离态酚酸含量、组成及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种乳酸菌发酵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红枣浆中的游离态酚酸总量、DPPH自由基清除力及FRAP抗氧化能力。其中,植物乳杆菌在发酵红枣浆的过程中,其提高红枣浆中游离态酚酸含量及其抗氧化性的能力明显优于其他菌种,发酵24 h后红枣浆中游离态酚酸总量、DPPH自由基清除力、FRAP抗氧化能力与未发酵前相比分别增加了41.7%、139.3%、53.8%,水杨酸、4-羟基苯甲酸、香草酸、原儿茶酸、对香豆酸含量增加了22.8%~121.1%。  相似文献   

6.
本课题以海带汁、苹果汁、白砂糖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作为发酵菌种,研制了一款风味优良、天然营养的发酵型海带复合果汁饮料。以感官评分为标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设计对复合果汁饮料进行了工艺优化。得到该复合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参数为:海带汁-苹果汁复配体积比为1:2、白砂糖添加量为3%、植物乳杆菌接种量为8%、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2 ℃。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本课题研制的发酵型海带复合果汁饮料对DPPH自由基抑制率为73.20%,对ABTS+自由基抑制率为36.05%,总抗氧化能力为0.774。整体来看,海带汁和苹果汁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发酵使得海带汁的抗氧化能力提高,但会使得苹果汁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但是单纯的海带汁发酵,其口感风味较差,苹果汁的添加以及发酵产生的乳酸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海带的腥味。另一方面,海带汁的加入能弥补单独苹果汁发酵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复合发酵对饮料DPPH自由基清除力具有明显提高作用。本研究解决了海带饮料腥味过重的问题,探索了海带苹果复合果汁饮料发酵体系的抗氧化活性,为海带复合果汁饮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7.
利用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发酵荞麦面团制作酸面团面包,研究乳酸菌发酵使面包面团抗氧化和烘焙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降低了荞麦面团的p H,令其总酸度值增加。乳酸菌发酵使荞麦酸面团抗氧化能力有所提高,其中植物乳杆菌发酵的荞麦面团总酚含量提高21.3%、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为未发酵荞麦面团的3倍和1.2倍。乳酸菌的引入还能够改善热加工对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影响,烘焙后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面包的总酚含量仅减少48.5%和51.6%,而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分别仅降低了41.2%、54.8%和69.0%、68.4%。乳酸菌发酵能够显著改善面包的质构,添加发酵乳杆菌后荞麦面包硬度减少了25.5%,其感官评分高于未发酵荞麦面包。  相似文献   

8.
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清产物抗氧化活性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产蛋白酶活力强的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清,讨论了发酵时间、发酵温度、发酵初始pH值和瑞士乳杆菌接种量等条件对产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到抗氧化活性最高产物的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乳清初始pH值为6.0、瑞士乳杆菌接种量(体积分数)5%和连续培养18 h。在此条件下,发酵产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54.73%。证明了瑞士乳杆菌发酵乳清产物具有优于未发酵乳清的较强抗氧化活性,在现有酶解法的基础上开辟了制备乳清源抗氧化肽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探究北五味子汁苹果酸-乳酸发酵(MLF)工艺并研究发酵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利用新鲜北五味子作为原材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研究北五味子汁苹果酸-乳酸发酵工艺,并测定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酒酒球菌接种量7%、发酵温度24 ℃、发酵时间8 d、初始pH 3.4。此优化条件下,北五味子汁经过MLF后,苹果酸降解率为59%。DPPH自由基清除率是发酵前的1.22倍,还原力是发酵前的1.44倍,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是发酵前的1.03倍,ABTS自由基清除率是发酵前的1.10倍。结果表明北五味子汁通过苹果酸-乳酸发酵能提高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大兴安岭地区野生笃斯越橘成果为原料,通过清除DPPH·能力、清除OH·能力、清除ABTS+·能力以及FRAP法测定总还原能力,对笃斯越桔粗提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抗氧活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笃斯越橘花色苷提取物在pH1时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后随pH升高,各指标抗氧化活性有明显下降,但在清除DPPH·能力中,pH5时抗氧化活性出现明显升高,大于8后无法判断;在清除OH·能力中,pH5、10处出现峰值;清除ABTS+·能力中,pH8、10处有明显升高;在FRAP法测定总还原能力中,pH7、9处有明显峰值出现.笃斯越橘花色苷粗提物随温度的升高,抗氧化活性均有一定的下降,但在FRAP法测总还原能力中,当pH大于7后,随pH的升高,经过100℃水浴后的粗提物抗氧化活性逐渐升高,高于60℃及80℃.  相似文献   

11.
以红枣汁为原料,探究酿酒酵母分别与发酵乳杆菌、干酪乳杆菌、短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复合发酵对红枣汁品质的影响,并确定发酵工艺条件,以期得到一种新型红枣乳酸发酵饮品。通过单因素试验,在37℃条件下发酵60 h,对红枣汁发酵液的总酸度、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确定酿酒酵母和乳酸菌的最佳组合及最佳接种比例。结果表明:酿酒酵母与发酵乳杆菌的接种体积比例为1∶4时,红枣汁发酵液总酸度为9.897 g/L,产酸率为8.31%,总酚含量为287.81 mg/L,维生素C含量为6.83 mg/100 mL,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1,1-二苯基-2-苦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7.37%、89.38%和76.12%;经酿酒酵母和发酵乳杆菌复合发酵的红枣汁品质优于发酵乳杆菌发酵的红枣汁品质及未发酵的红枣汁;发酵后,发酵液中乳酸、柠檬酸、乙酸和富马酸含量显著增加,草酸、苹果酸、酒石酸和琥珀酸变化不明显;氨基酸中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增加明显,表明红枣汁品质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2.
以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分别发酵的毛酸浆果汁为原料,采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体系,对发酵果汁中两种乳酸菌的消化耐受性、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体外模拟胃肠消化10h后,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杆菌菌落总数分别为7.54CFU/m L和7.82CFU/m L。体外消化前后,毛酸浆发酵果汁多酚含量由0.33±0.01mg/m L及0.40±0.03mg/mL提高到1.37±0.03 mg/mL及1.30±0.01 mg/mL,多酚释放量与胃液p H值呈正相关。在模拟胃液消化2 h后,植物乳杆菌发酵果汁的DPPH·、ABTS+·清除力和总还原力(FRAP)分别上升了4.92%、23.80%和41.32%(p0.05);而发酵乳杆菌发酵果汁分别上升了4.98%、15.55%和17.72%。结果提示,经体外消化后毛酸浆果汁中两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和发酵乳酸菌仍具有很好的活力,果汁中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利用一种实验室优化的植物乳杆菌(LP_(GY-L086))与嗜热链球菌(Yo-Mix 300 LYo 50 Dc)复配菌株发酵制备具高抗氧化活性的羊乳发酵乳。试验研究了菌种复配比、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羊乳发酵乳品质的影响,通过综合指标·OH清除能力、DPPH清除率及螯合Fe~(2+)能力评价产品的抗氧化活性,并探讨了贮藏条件对产品质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杆菌与球菌以1∶1复配、接种量4%、42℃发酵条件发酵5.5 h,羊乳发酵乳产品品质最优,其·OH清除率、DPPH清除率及螯合Fe~(2+)能力分别为89.85%±1.21%,85.30%±2.60%和20.76%±2.46%,较未发酵羊乳分别提高了55.85%,104.31%和134.05%;(2)产品于不同温度存放,4℃时其各项指标均保持良好状态,30 d存放后活菌数仍达国标(10~(6 )CFU/m L)要求,且·OH清除率仍在75%以上;25℃时发酵乳的指标波动显著,不被接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双孢菇菇柄为原料,以植物乳杆菌接种量、糖添加量和发酵时间为主要因素,总酚含量为评判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试验研究优化了双孢菇菇柄酵素发酵工艺,并对酵素产品发酵前后及在4 ℃和25 ℃贮藏5 d的其抗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菇柄酵素发酵的最佳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3%、糖添加量9.50%、发酵时间24 h,酵素产品总酚含量值可达2.20 mg/mL,与预测值2.19 mg/mL相符;研究发现发酵后菇柄酵素的总酚、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为2.20 mg/mL与44.40 μg/mL,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铁离子还原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51.93%、52.11%、0.70、28.09 U/mL,与发酵前比较有明显地提高。进一步对4 ℃和25 ℃贮藏条件下酵素的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4 ℃贮藏的酵素,在贮藏0 d时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力和抗氧化能力均较强,在贮藏1 d后,酵素的抗氧化能力开始急剧下降,同时25 ℃条件下贮藏的酵素抗氧化能力显著低于4 ℃贮藏(P<0.05)。  相似文献   

15.
以野生火棘果为原料,植物乳杆菌为菌种,采用单因素试验、模糊综合评判结合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其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3%,发酵时间90 h,发酵温度32 ℃。在此优化条件下,模糊综合评判值为0.94,发酵火棘果汁的感官评分为87.5分,总黄酮含量为0.43 mg芦丁当量(RE)/mL,总酚含量为0.38 mg没食子酸当量(GAE)/mL,抑制羟自由基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率较发酵前分别提高了58.59%、36.69%、0.15%。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CD101和模仿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simulans)NJ201作为混合发酵剂制作发酵香肠,以自然发酵为对照。通过测定理化指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 dodecylsulfate-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SDS-PAGE)、多肽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指标研究混合发酵剂对发酵香肠蛋白质降解情况,并以体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及铁离子还原/抗氧化能力(ferric ion reducing antioxidant power,FRAP)值评价发酵香肠粗肽及小分子多肽(3 kDa)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混合发酵剂接种组非蛋白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根据SDS-PAGE结果分析,2组发酵香肠的肌浆蛋白和肌原纤维蛋白均发生降解,接种组的蛋白降解程度高于对照组,尤其是在低分子质量(20 kDa)条带处出现明显累积;接种组粗肽及小分子多肽的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活性及FRAP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小分子多肽可能是发酵香肠多肽抗氧化能力的主要贡献者;同时发酵剂促进发酵香肠中游离氨基酸的释放。接种该混合发酵剂制作发酵香肠能促进蛋白质降解,得到更多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从而有助于通过内源性抗氧化肽抑制发酵香肠的氧化,降低生产成本,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红枣果汁果渣与果酒果渣中色素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红枣果汁及果酒果渣为原料,碱法提取红枣色素,运用比色法测定红枣果汁果渣、果酒果渣色素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测定DPPH·、ABTS+·、·OH、O2-·清除能力和还原力,比较红枣果汁果渣与果酒果渣色素的抗氧化活性,采用SPSS软件分析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红枣果汁果渣与果酒果渣色素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色素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逐渐降低;红枣果汁果渣与果酒果渣色素清除DPPH·、ABTS+·、·OH、O2-·能力和还原力差异显著(P<0.05),随着发酵时间延长,色素抗氧化活性逐渐降低;相关性研究显示,果汁果渣色素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较强,果酒果渣色素总黄酮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性相对较弱,表明红枣果汁果渣色素抗氧化活性显著高于果酒果渣(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用米曲霉GIM3、棒曲霉和泡盛曲霉固体发酵后麦麸的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通过DPPH测定法、ABTS+·测定法、FRAP测定法、MCC测定法共4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结果:用3种菌株固态发酵后的麦麸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FRAP抗氧化能力和金属螯合能力均强于没有发酵的麦麸,其中以泡盛曲霉能力最强,且与麦麸质量浓度成正比。结论:麦麸的抗氧化能力与发酵后释放出来的以阿魏酸为主的酚酸类物质的增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不同乳酸菌(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发酵的留兰香纯露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DPPH 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OH 清除能力、O2-自由基清除能力、总还原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留兰香纯露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在一定范围内,体积分数越高,抗氧化性越好。与未发酵的纯露相比,留兰香纯露经不同乳酸菌发酵后在抗氧化方面更具优势。经发酵的留兰香纯露对DPPH 自由基、ABTS+自由基、·OH、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明显高于留兰香纯露及乳酸菌发酵液,尤其是·OH 清除能力和总还原力。对比不同体积分数纯露经不同乳酸菌发酵后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当留兰香纯露体积分数为60%时,其DPPH 自由基、ABTS+自由基、·OH、O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总还原力均较高。综上所述,经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粪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发酵的留兰香纯露均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且以60%时抗氧化力较佳。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蒸煮及发酵两种加工方式对粟谷全粉及全麦粉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对其抗氧化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米曲霉、雅致放射毛霉、少孢根霉及枯草芽孢杆菌均以蒸煮粟谷粉和全麦粉为基质生长良好,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发酵曲具有浓郁的酱香味,可作为全麦粉发酵初始菌株;蒸煮粟谷粉、全麦粉甲醇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能力分别达到43.8,157,89.8和33.9,120,54.2mg TE/100 g DW,比未蒸煮的粟谷粉和全麦粉的抗氧化能力大幅提高。发酵全麦粉甲醇提取液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比未发酵的蒸煮全麦粉有所增加,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及FRAP能力略有下降。发酵粟谷粉甲醇提取液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FRAP能力,总酚、黄酮及多肽含量变化不明显。粟谷粉抗氧化活性比全麦粉强。发酵在改善粟谷全粉风味口感的同时,其抗氧化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粟谷粉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天然抗氧化剂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