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虚拟室内漫游的实现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虚拟技术在场景浏览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针对室内漫游的主要实现技术进行了研究。室内漫游的实现技术,主要包括三维模型的建立和漫游中的碰撞检测。在三维模型的建立中,基于3DMAX5.0建模渲染后输出的ASE文件,利用OPENGL进行三维场景模型的重建;在漫游碰撞检测中,基于包围盒检测技术,根据室内场景的特点,给出了虚拟室内漫游系统中碰撞检测的算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多用户在三维漫游框架中的同步现象,解决三维环境的同步显示与大量数据进行网络传输交换的问题,在分析当前使用的网络协同框架的基础上,针对三维图形建模的常用方法,提出以统一对象模型为基础的同步漫游框架,统一了多种操作模型,并照此构建数据结构设计了对应网络传输模型.该框架提高了网络数据传输速度,并使漫游引擎设计更加清晰、紧凑.  相似文献   

3.
煤矿三维巷道建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煤矿巷道三维建模中的部分问题,包括巷道建模、巷道交点建模和碰撞检测。结合巷道中心线节点上加载断面的思想建立了单一巷道模型,利用曲线插值的方法解决了交点建模的问题,用经典包围盒法实现了漫游时的碰撞检测。并采用VC++.NET开发平台,结合OpenGL技术实现了煤矿三维巷道的虚拟显示与漫游,给出了实验效果图。  相似文献   

4.
基于OpenGL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软件工程的角度介绍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校园中的应用,并介绍了徐州师范大学虚拟校园漫游系统的需求分析、设计思想、开发流程、三维模型以及如何运用OpenGL在VC 环境下实现可视化等相关问题。该系统可以用于校园三维漫游、校园管理、校园规划等领域。  相似文献   

5.
三维地形的分形构造及其虚拟漫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Diamond-Square算法构造了三维分形地形,经大量计算机数学实验,确定了三维地形具有真实感的参数范围,并构造了三维地形的虚拟漫游算法。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三维地形的生成和漫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分块分层的地形LOD模型算法,结合视点相关因素,大幅度简化了大规模地形复杂场景,实现了研究区域三维地形可视化的实时绘制.运用多线程处理机制,提高了地形漫游的效率与可视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具有处理数据量大、效率高、效果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三维校园虚拟现实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园为原型,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了基于3DSMax的虚拟校园三维模型。介绍了三维校园建模的流程,从CAD图纸开始建模并创建三维模型,利用3DSMax软件创建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校园的三维模型。采用虚拟物体和实景拍摄结合的手法,借助三维互动仿真平台VR—Platform生成三维虚拟校园漫游系统,并实现了连接数据库功能,使得用户在漫游中查询到选择对象的详细信息。  相似文献   

8.
以校园一建筑楼体的三维建模技术为例,探讨了建筑漫游动画中三维技术的实践方法和技术,重点说明了构建模型、贴图设计、UV材质坐标、渲染和烘焙以及后期合成编辑的各个方面,以此来阐述如何实现并表现具体真实感的建筑漫游的三维建模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前基于蚁群算法的路径规划用于多约束条件下寻找最优路径时,容易陷入局部最优解并导致收敛速度慢.为此,在路径长度、有效景点区域数量、路径平滑性和路径障碍距离等约束条件下,构造一种适应度函数模型,以评价漫游路径的质量.提出混合细菌觅食优化思想的改进蚁群优化(bacterial foraging optimization and ant colony optimization,BFO-ACO)算法,采用禁忌表优化策略解决传统蚁群算法的死锁问题,提高算法初期的路径多样性,通过引入细菌觅食算法的复制和驱散机制,提高收敛速度,跳出局部最优值.实验结果表明,BFO-ACO算法可在多约束环境下以较少的迭代次数获得高质量的漫游路径,为漫游路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实现虚拟场景漫游的主要技术包括场景建模和程序设计两个方面,利用贴图和建模相结合建立模型可以大大简化模型,利用Director MX导入Shockwave 3D演员,并应用Director的3D行为能够很方便的控制三维模型以实现场景漫游,文章以简单游戏场景漫游为例介绍了这种方法的具体实现。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基于互联网的移动计算网络的安全性问题,首先根据移动计算网络实际应用情况提出了基于网络层的安全协议设计要求,然后依据移动计算网络漫游协议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漫游主机及移动代理的双向认证协议,并对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沉浸式三维虚拟漫游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虚拟现实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信息技术,其在很多领域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中CAVE沉浸式虚拟系统,可以应用于任何具有沉浸感需求的虚拟仿真应用领域。针对CAVE系统研究并实现了在虚拟场景中的漫游交互,结合Multigen Creator和3DMAX来创建逼真的虚拟城镇场景,使用Vega建立漫游时所需的对象及其关联,然后通过无线手柄在该场景内实时漫游交互,最终实现了一个有三面投影面的CAVE沉浸式虚拟环境,并且可以在系统中进行实时的漫游交互,使用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仿真系统几个技术问题实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计算机仿真系统是由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共同组成的。分析了仿真系统中软件系统部分的视角切换、自动漫游、导航窗口和简单自然现象等几个细节问题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改进的异构无线网垂直切换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垂直切换判定算法进行研究。以典型的全球通信系统与无线局域网融合为例,引入乒乓带概念,利用移动终端当前位置、运动速度与径向运动角度等参数扩展驻留定时器算法。模拟仿真结果显示,移动终端采用该算法后即可实现预决策提前进行切换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切换,从而可保最大限度与无线局域网相连接。  相似文献   

15.
一种改进的TETRA系统鉴权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TETRA(terrestrial trunked radio)系统的新的鉴权协议,协议将鉴权算法的运行实体设为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而不是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当无法保证VLR和HLR之间的通信安全时,所提出的协议仍然可以有效避免产生对已知明文攻击的开放性,同时有利于满足将来网间漫游和认证算法自主性的需要,对于提高实际数字集群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MAS环境下实现Agent交互协作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讨论了MAS环境下实现Agent交互协作的关键性问题。在分析Agent协同设计目标的基础上,将遗传算法应用于子任务的调度,提高了Agent协同工作的效率。应用Agent的通信语言建立了一个基于知识查询与操纵语言的Agent通信模型,通过引入Agent位置追踪和Agent消息缓存机制解决了Agent移动过程中遇到的位置追踪和通信失效问题。  相似文献   

17.
物联网中基于非线性对的漫游认证协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中移动传感结点的漫游认证对于物联网的应用十分重要,一方面移动传感结点的运算能力有限,另外一个方面对物联网的安全需求越来越高。在漫游过程中为了实现快速接入,同时确保其安全性,本文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对的漫游认证协议,该协议不仅具有轻量性,同时兼顾高安全性和实际可用性。本文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该协议即满足漫游协议的一般安全性,又满足漫游过程中不可跟踪性;从计算量的角度分析了该协议的运算量,通过对比发现该协议运算量较低;最后从模拟实验的角度分析该协议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稳健性,从实验数据分析,该协议在中度恶劣环境下其稳健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以发电厂为模型,采用3dsMax的模型建立功能和Virtools的交互功能,研究了虚拟发电厂漫游系统的设计和关键技术,设计了虚拟漫游系统,可提供自动漫游,自由漫游,漫游者将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图形渲染速度目前已成为大规模虚拟漫游场景的主要瓶颈,而降低场景复杂度是提高图形渲染速度的有效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细节层次(Levels of Detail,简称LOD)模型。在详细分析传统LOD模型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型差值信息渐增的改进思想,以避免系统的重复建模并减少了数据冗余。算法验证结果表明,改进的LOD算法可以较好的降低场景复杂度,进而提高图形渲染速度。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在学校建设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虚拟现实在校园建设中的应用,即在计算机上实现校园风貌的再现.通过漫游系统,浏览者可以在工作站或者个人微机上走遍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以往的虚拟现实漫游系统均是在大型计算机上实现的,耗资高,普及率低.而文中提到的系统通过建模、贴图、漫游引擎设置等工作可在个人微型计算机上运行虚拟校园系统,并且功能也较为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