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数据融合中存在的数据完整性保护问题,在双簇头安全融合(DCSA)方案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安全高效的数据融合方案,通过在节点间加入对称密钥,采用分布式验证方法,使节点认证与融合同时进行,在向上融合的过程中立即证实子节点融合数据的完整性。同时,利用红黑簇头的监督特性,能够定位恶意节点,增强抗共谋攻击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保证与DCSA相同安全等级的前提下,能够及早检测并丢弃错误数据,提高了完整性检测机制的效率,且具有更低的网络能耗。  相似文献   

2.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隐私暴露、信息篡改、虚假注入等安全问题,提出了一种支持完整性验证的隐私保护融合方案ESIPPA,它可以在实现数据隐私保护和ID隐私保护的基础上侦测到信息的非法篡改。ESIPPA用加权的方式对ID进行隐性传送,同时将ID号作为干扰因子引入对数据进行干扰的干扰公式中,提高隐私保护的安全性;通过构建双融合树模型,充分利用基站能量多的因素,减少节点负担,同时能够验证数据完整性。仿真实验结果显示,ESIPPA方案比已有的基于分布式认证的完整性保护数据融合方案在通信量方面下降了约7.5%,比DCSA方案下降了约15.4%,同时也更好地保护了数据的完整性和隐私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减少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分簇路由中簇头的能量消耗,提出了一种基于布谷鸟搜索(CS)优化的双簇头分簇路由算法.CS通过采用节点的剩余能量和节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来构造适应值函数并选举出最优双簇头.其中,主簇头将数据进行融合,副簇头将融合的数据发送给基站,缓解了以往单簇头同时负责数据融合和传输的双重压力,使得整体能耗在各个节点的分配更均衡.仿真实验表明:与LEACH算法、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相比,CS算法在减小网络能耗以及延长网络生存周期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恶意或妥协节点导致通信数据被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双簇头的反馈信任模型,以保障数据在传输、感知以及融合等环节的可靠性与完整性。利用节点间直接交互结果评估节点的直接信任,同时考虑通信、数据感知和融合信任,通过贝叶斯公式评估邻居节点的通信信任,使用时间滑动窗将节点历史信任作为直接信任的补充,动态调整直接与间接信任权重使综合信任评价更客观和准确。在此基础上,引入双簇头交互监测和基站信任反馈机制,主簇头和监督簇头根据本地数据空间相关性独立评估成员数据感知信任,基站利用双簇头数据融合结果的时间相关性评估数据融合信任,并将最终信任结果反馈到所有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检测异常数据和恶意节点,成功抵御选择性转发攻击、伪造本地数据攻击以及伪造融合数据攻击,在网络安全与能耗间实现良好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为了在保证网络节点数据隐私性的同时,提高网络的生命周期,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基于非均匀分簇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案UCDA.首先根据距离BS节点远近构造不同大小的簇,然后再采用分片重组技术,位于不同簇重叠区域的节点将分片数据发送至不同簇的簇头节点进行数据的混杂,在降低通信开销的同时提高了数据安全性.仿真实验和理论分析证明,UCDA方案在满足一般隐私保护要求的前提下,比SMART算法花费更少的通信开销和计算开销,并保证了数据融合结果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6.
张峰  郑洪源  丁秋林 《计算机科学》2017,44(5):37-41, 60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数据融合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并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信任和权重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模型(TWDFM)。在该模型中,传感器节点通过构建信任表选举可靠簇头,簇头根据权重检测异常节点并融合可信数据。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可以有效提高数据融合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安全定位和能耗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布式信誉评价的低能耗安全定位算法。该算法引入簇头节点中可靠节点表(TNT)和备份簇头节点的概念,通过查找TNT快速定位可靠信标节点,并且备份簇头节点协助、监督簇头节点,减轻簇头节点的工作负荷,且参与信标节点信誉值整合过程,增强了信标节点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了节点定位的效率和安全性,降低了系统能耗,提高了恶意节点检测率。仿真实验表明,在恶意节点存在的环境中,该算法能有效提高恶意节点的检测率,减少定位误差,削弱恶意节点对定位系统的破坏和影响,实现节点的安全定位。  相似文献   

8.
基于信誉度集对分析的WSN安全数据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存在资源约束问题,为了有效地减少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以降低网络的总能耗,同时确保对感知数据进行融合操作的安全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器节点信誉度集对分析的安全数据融合方法.在节点分簇阶段,利用基于密度函数的减法聚类方法进行分簇,既获得了较快的分簇速度,又保证了簇头节点地理位置的合理分布,使得分簇规模更加符合节点的实际布设情况.在数据传输阶段,将簇头节点选择下一跳数据转发节点建模为多属性决策过程,综合考虑备选转发节点的信誉度、能量等属性信息,从中选择综合评价最优的簇头节点转发融合数据,不仅使网络中的数据流量分布更加均衡而且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数据融合算法在融合精度、安全性及簇头节点能耗方面与同类的LEACH算法和BTSR算法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而言,网络生存时间是衡量网络性能的关键指标。为延长传感器网络寿命,提高能量使用效率,提出一种基于质心的LEACH改进型算法。利用在网络中加入一定量的信标节点并结合改进的Euclidean定位算法确定网络中各节点的相对位置,网络在LEACH算法分簇并确定一个簇头(副簇头)的基础上,基于簇内节点的相对位置在质心区域内选举另一个簇头(主簇头)。主簇头负责收集数据,并把融合后的数据发送给副簇头,由副簇头将数据转发给其它簇或基站。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均衡了网络负载,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
宋蕾 《计算机应用研究》2020,37(10):3127-3130
针对无线传感网中节点能耗同数据精确度之间不均衡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基于蜂窝网络结构的数据融合算法(DFACN)。在基于蜂窝网络的分簇结构中,首先筛选最小能耗的簇头;之后通过数据精确度和节点能耗的计算判断融合因子的大小,动态选取参与融合的簇内节点数;最后簇头完成数据的融合处理。在OPNET仿真环境下,与EECDA和IDDOA算法进行实验对比,DFACN算法的数据精确度分别提高了2.6%和4.7%,节点能耗分别降低了2.7%与3.4%。结果表明,DFACN算法在降低能耗的同时,有效地提高了数据的融合精确度,并且延长了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1.
致力于如何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数据融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式码的安全数据融合协议——SPDAA(Secure pattern-based data aggregation and authentication).该方案在节点的感应阶段采用差值比较法确定参与会话的节点,并采用基于两跳的认证技术在数据融合阶段进行数据(模式码)的认证,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了由于盲目拒绝虚假节点而造成的数据丢失.同时该方案考虑增加能量因子,有效地均衡了整个网络的能耗.仿真结果表明:SPDAA能够有效避免重要数据的丢失,保证网络数据高效安全性,均衡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分簇算法中能量分布不均衡导致的“热区”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非均匀分簇和信息熵的路由算法。在簇头选举和竞争半径计算过程中综合考虑节点能量、节点密度和节点距基站距离,均衡簇头能耗以延长生存时间。采用簇间单跳多跳混合通信的路由规则,减少簇间通信能耗。对节点信息熵进行数据融合,引入融合权重系数减小数据融合的不确定性,提高数据融合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EEUC和EBUCA相比,该算法能够有效均衡网络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13.
基于数据关联性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内数据管理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向敏  石为人 《自动化学报》2010,36(9):1343-1350
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s)节点能量有限, 能量高效的数据管理和延长网络寿命是该领域的技术难题. 在以簇构建的传感器网络中, 利用节点的计算和分析功能, 提出了基于数据关联性的簇内数据管理算法. 簇头利用误差函数和模糊函数分析成员感知数据的关联性, 获取节点感知数据综合支持度, 由此将成员节点划分为冲突节点、补充节点和可靠节点, 对不同类别节点采用不同的调度规则以便降低簇内能耗和尽可能实现簇间节点能耗均衡, 并给出了簇头数据融合的处理方法. 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能够实现簇内数据分类管理, 并能有效降低簇内数据收发量和延长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林火监控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层聚簇数据融合算法。簇内传感器节点使用加权平均法对原始数据进行数据级融合处理,以消除原始数据中的冗余成分,减少从簇内传感器节点到簇头节点的通信量;簇头节点采用D-S证据理论建立识别框架,通过对本簇成员的反馈信号进行决策级融合处理,提高了火灾事件的识别精度和网络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消除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冗余数据,并能够在失效节点数不超过总节点数40%的情况下正确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DCT变换的传感网簇内数据融合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同一簇内采集到的数据具有空间相关性,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DCT变换的簇内数据融合方案。在信源编码中,利用空频变换方法,在簇头节点对簇内数据去除空间上的相关性,从而实现数据融合,并使得SINK节点重构恢复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质量基本相同。经过MATLAB仿真分析,该数据融合方案在压缩比和失真度上均表现出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同一簇内采集到的数据具有空间相关性,由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簇内数据融合方案。在信源编码中,利用空频变换方法,在簇头节点对簇内数据去除空间上的相关性,从而实现数据融合,并使得SINK节点重构恢复的数据与原始数据质量基本相同。经过Matlab仿真分析,该数据融合方案在压缩比和失真度上均表现出良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异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节点能耗大、网络寿命较低等问题,提出一种路由分簇算法.以均衡簇头节点的能耗为目标,采用引力搜索算法对网络簇头的通信链路进行规划,从而降低簇头节点间通信的负载能耗.为同时兼顾普通节点和簇头节点的工作时间,根据普通节点与高能节点携带能量的差异和簇头节点的负载情况进行分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路由分簇算法相对于目前优化性能较好的粒子群算法(PSO)、遗传算法(GA)和最小距离聚类法(LDC),在不同检测环境、不同的节点布撒比例下,能够更好地均衡节点能耗,从而获得更长的网络寿命.  相似文献   

18.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中,一般采用电池供电,节能是WSNs设计的研究重点。为了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和降低网络的能耗,提出了一种两层模式数据融合方案。在传感器节点上用格林贝斯准则和顺序加权算法进行低层次数据融合,在簇头节点上用神经网络算法进行高层次数据融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两层模式数据融合方案有效减少了网络中的数据传输量,提高了融合数据的精度,降低传感器节点的能耗。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现有分簇路由算法,提出了基于节点位置和密度的非均匀分簇路由算法。簇头选举阶段,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并引入竞争机制进行簇头选择;成簇阶段,综合考虑节点与基站的距离、节点密度以进行非均匀分簇,达到节点能耗均衡的效果,同时解决路由热区问题;簇间路由阶段,通过设立通信簇头节点,使簇间数据转发任务从簇头中分离,簇头节点只负责簇内的数据收集和融合,而通信簇头节点负责簇间数据传输,减少了簇头的能量消耗。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路由算法能够有效地均衡网络负载,并显著地延长网络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20.
赵作鹏  张娜娜  侯梦婷  高萌 《计算机应用》2015,35(12):3331-3335
为了能够有效地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能耗,延长网络生命周期,对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LEACH)协议等多个分簇路由协议进行分析,并针对其算法存在的缺陷提出基于吸引因子和多跳传输的分簇路由算法(CRAH)。针对不合理的簇头选择问题,采用加权和的方法将节点剩余能量与节点位置两个参数,作为簇头选择的新指标;对簇头节点的任务进行重新分配,选出新的融合节点;融合节点和基站的通信采用单跳与多跳相结合的混合传输方式,结合吸引因子和Dijkstra算法提出新的基于吸引因子的Dijkstra(AF-DK)算法,为融合节点找到最优转发路径。仿真结果表明,与LEACH、集中式低功耗自适应集簇分层型(LEACH-C)路由和固定簇半径的分簇(HEED)等协议相比,CRAH使网络寿命分别提高了约51.56%、47.1%和42%,网络能耗速度明显减缓,基站接收的数据量平均减少了69.9%。CRAH使簇头选择更加合理,有效减少了通信过程中的冗余数据,均衡了网络能耗,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