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铸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对高效连铸关键技术如高效结晶器的设计、二冷区优化配水和电磁搅拌等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在连铸高效化的改造过程中造成一些质量。本文讨论方士连铸高效化中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宝钢集团的南通宝通钢厂为生产特钢连铸坯,从达涅利公司选购了一台大圆坯连铸机。该连铸机为弧半径14m的4流高效铸机,采用达涅利森特罗冶金公司开发的最先进的特殊钢连铸技术,  相似文献   

3.
再论莱钢小方坯高效连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效连铸改造的一些新技术,对莱钢高效连铸改造提出了合理的建议,指出在选择改造方案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保国  付海涛 《连铸》1999,(3):35-37
对崇利制钢有限公司建设三台连铸机,实现全连铸的过程作了回顾与总结。文中介绍的经济,对一些连铸机并实现险连铸的企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与SMART扇形段技术配合使用的自动控制铸坯锥度(ASTC)的发展和应用,减少了中心偏析,使铸坯内部质量得到明显改进。遥控调整辊缝锥度和动态轻压下的应用,也能满足瞬间浇铸条件的特殊要求。到2003年5月止,在芬兰、美国、意大利、奥地利、韩国和中国共有9台11流板坯连铸机使用SMART/ASTC技术进行操作。另外,还有7台18流其它类型的连铸也已订购采用这项技术。SMART/ASTC技术对于在板坯和大方坯连铸机上浇铸所有的钢种都很理想。在大方坯连铸机上应用的实例是计划安装在中国攀枝花钢铁集团的6流大方坯连铸机。  相似文献   

6.
蒋渝生  宋志刚 《连铸》2000,(5):18-20
本文结合全连铸生产实际对唐钢方坯连铸设备如何适应向高效连铸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对实施高效连铸设备的改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黄斌  高汉元  陈志凌 《连铸》2005,(3):8-10,13
ECR无头连铸连轧工艺是小型钢厂生产特钢和普钢长材产品的一项创新技术.2000年8月,世界上第一台ECR无头连铸连轧生产线在意大利ABS厂投产.分析研究ECR无头连铸连轧生产线采用高效连铸的技术,对我国的方坯生产实现高效连铸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连铸用耐火材料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对不同品种耐火材料在生产上的应用对比、损蚀原因分析,就如何选择连铸用耐火材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及讲解。为适应现代高效连铸,生产无缺陷铸坯,在耐材选用上本文能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叶锦渭 《上海金属》1998,20(6):35-40
参照高效连铸的要求,对宝钢板坯连铸的现状作了介绍和分析,认为宝钢从总体上已达到了高效连铸水平,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差距,为此提出今后发展的见解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植恒毅 《连铸》2007,(2):46-46
巴西盖尔道集团Ouro Branco厂将新建第二台小方坯连铸。由于该厂原来就采用了英国Broner公司的“冶炼厂计划和排程解决方案”来协调连铸和轧制生产线,所以Broner公司负责提高该系统的处理能力,以应对第二台连铸机的投产。  相似文献   

11.
依靠高效连铸技术推动炼钢方坯连铸生产的系统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勇  邓开文 《连铸》1999,(1):7-9
冶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根,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结构优化,其中生产工艺流程的结构优化对企业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八十年代中后期出现的高效连铸技术正是在炼钢—连铸—热装热送三位一体优化组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效连铸技术是以高拉速为核心,以高质量、无缺陷铸坯生产为基础,实现高连浇率、高作业率的连铸系统技术。由于它比常规连铸生产效率高,所以世界各工业国家竞相投  相似文献   

12.
连铸高效化改造的成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颖哲 《连铸》2000,(1):5-6,24
南钢集团炼钢厂原有15t转炉3座,设计能力为44万t/a,1995年年产85万 t,1996年初转炉扩容改造,当年生产钢 92.5万 t;1997年 103.5万 t;1998年达 123.6万 t。公司从1983年开始连铸工程建设,先后建成2机2流矩型坯铸机一台,年产能力为6.0万 t/a,(利废设备);3机3流小方坯铸机一台,设计能力12万t/a;单流超低头小板坯铸机一台,设计能力 25万 t/a;4机4流矩方坯铸机一台,设计能力28万 t/a。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过程,总结和分析了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的实质、特点、类型及其关键技术,展望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的发展趋势,并针对我国薄板坯连铸连轧的生产提出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和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4.
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义海  邹强  曹志强  李廷举 《铸造》2002,51(12):733-736
主要介绍了有关薄带连铸的工艺及其数值模拟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对比分析了薄带连铸的凝固行为和组织形貌、力学性能,提出了薄带连铸过程中存在的尚待解决的工艺问题,并列出了一些影响薄带表面质量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5.
毛斌 《连铸》1999,(5):36-42
方坯连铸电磁搅拌技术历经了近30年的发展,总的说已相当成熟,对改善铸坯质量起了积极的作用,成为连铸技术的重要一环。但在具体配置和实际运用这一技术时,仍然会产生一些问题,从而影响电磁搅拌技术的有效运用。本文根据连铸电磁搅拌技术实践中提出的问题,作一综述,以期引起广大连铸工作者的注意。  相似文献   

16.
吴晓文 《连铸》2001,(6):18-19
分析青钢小方坯连铸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介绍高效连铸设备改造的方案和目标以及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何建中 《轧钢》1990,(2):34-36
近年来,随着钢铁产量的不断增加,连铸比也在逐年增加。到1987年为止,我国的连铸比为12.7%。在已建成的连铸机中,有瑞士Concast公司的板坯连铸机,DMC公司的5.25m弧形小方坯连铸机和西德、日本、美国、意大利等国的其他机型的连铸机。1988年,全国已有年产800×10~4t连铸坯的生产能力,初步形成了我国的连铸生产体系,为我国今后连续铸钢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已形成连铸与初轧生产并存  相似文献   

18.
连铸技术是当今钢铁生产的先进技术之一,它具有高效、低能耗等优点,我公司在此项技术的发展进程中因受设备能力限制发展较慢,但作为冶金设备主要生产厂家,务必要对其技术发展进行必要研究,本文扼要介绍了这一技术的发展过程及开展此项工作开发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蒋渝生  宋志刚 《连铸》1999,(4):34-36
唐钢二炼钢厂自1995年12月8日实现全连铸生产以来,为降低连铸机设备的事故率,提高连铸机设备的完好率及可开动率,保证铸机设备正常运转,实现稳产高产,全厂六台连铸机组实施了点检定修工作,本文对引进行了详细全面地论述。  相似文献   

20.
简要回顾我国特钢连铸用耐火材料的发展进程,对目前我国不锈钢连铸用"三大件"提出使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