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结合脂肪氧化和鱼肉色泽指标,观察蓝鳍金枪鱼赤身肉、中腹肉和大腹肉在低温冻藏条件(-18℃)下的变化情况,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3个部位肌肉的TBA值和metMb%(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增加;a*值、总色素含量和感官评定值都呈下降趋势;大腹肉变色最快,中腹肉次之,赤身肉最不明显;metMb%与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R=-0.943,P0.01),与TB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R=0.914,P0.01)。分析认为蓝鳍金枪鱼各部位肌肉虽都有褐变的趋势,但速率不同,脂肪含量越高的部位褐变越快;若要保证金枪鱼鱼肉的色泽,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脂肪氧化和高铁肌红蛋白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鱼肉中的色素成分肌红蛋白(Myoglobin,Mb)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是影响鱼肉色泽的重要因素,在放血充分的情况下,Mb占总色素比例的80%~90%,因此,放血是罗非鱼片加工过程关键操作步骤之一。主要研究放血对罗非鱼片色泽的影响,分析放血处理对色素蛋白及CO结合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放血处理对鱼片暗色肉影响不明显,而普通肉亮度值L*则明显提高,a*和b*显著降低;放血处理的鱼片暗色肉和普通肉总Mb含量略小于未放血的鱼片,高铁肌红蛋白质(met-Mb)含量呈相反趋势;普通肉色素提取液特征吸收峰由407nm红移至412、540、577nm也呈现出明显吸收峰;未放血鱼片暗色肉和普通肉经发色处理后CO含量远高于充分放血后的鱼片。揭示了放血处理对鱼片色泽影响的内在因素,为罗非鱼片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研究臭氧水杀菌处理对罗非鱼片色泽的影响,分析色素蛋白及一氧化碳(CO)结合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臭氧水杀菌处理的发色鱼片暗色肉的L*值提高,a*、b*值降低,普通肉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暗色肉可提取肌红蛋白(Mb)含量、CO结合量均降低;高铁肌红蛋白(met-Mb)含量升高;Mb提取液在400~700nm波段的特征吸收峰值略有降低。臭氧浓度越高,对鱼片色泽影响越大,而肌红蛋白含量降低及其存在形式的改变则是臭氧水处理影响鱼片色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脆肉鲩在冷藏过程中质构、a*值、高铁肌红蛋白、脂肪氧化的变化以及抗氧化剂处理下a*值和高铁肌红蛋白的变化,探讨冷藏过程中a*值与高铁肌红蛋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冷藏过程中,a*值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小,高铁肌红蛋白的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肌红蛋白含量随冷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并且a*值与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和TBA值显著性负相关。通过D-最优设计分析及回归分析发现,肌肽、VC和烟酰胺复配对肌肉暗色肉颜色影响明显,肌肽的作用最大,8mmol/L的肌肽与0.04%的VC和0.02%的烟酰胺的复配效果最好。该复配能减慢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而具有较高的a*值。进一步揭示脆肉鲩暗色肉中a*值与高铁肌红蛋白呈显著的负相关,可用a*值对暗色肉冷藏过程中颜色的改变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5.
茶多酚对鸵鸟肉脂肪氧化及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茶多酚(TP)对真空包装、于(4±1)℃条件下冷藏的鸵鸟肉脂肪氧化及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茶多酚能显著抑制鸵鸟肉中脂肪的氧化;添加200 mg/kg(T200)、400 mg/kg(T400)的茶多酚可抑制鸵鸟肉中高铁肌红蛋白的形成,,并提高鸵鸟肉的总色素含量和色度值(a*),表明茶多酚不仅能抑制鸵鸟肉的脂肪氧化而且对鸵鸟肉的色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迟雅宁  戴瑞彤  陈霞  周婷 《食品科技》2006,31(11):130-133
在冷却肉的贮藏过程中,其肌红蛋白(Mb)被氧化为高铁肌红蛋白(MetMb),导致了冷却肉的褐变。研究了CO气调包装和真空包装条件下,冷却肉自身的还原系统活性变化规律及其对肉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MAP的包装护色效果最好,但是对MetMb含量下降和脂肪氧化没有明显作用;在19d的贮藏期内,肌肉中MetMb还原酶活力稳中有升,在其作用下,肉中MetMb含量不断下降,从第9天开始保持平稳,MetMb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结果表明,肌肉中MetMb的含量不仅与还原酶系统的活力有关,还与肌肉中自身的电子传递体NADH的含量有关。同时对肌肉中脂肪氧化程度变化的研究表明,TBA值与MetMb含量的变化趋势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冻藏温度对金枪鱼肉肉色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鳍金枪鱼背部肌肉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的冻藏温度(-18℃,-25,-55℃)对肌肉颜色(a*值)、高铁肌红蛋白的含量、脂肪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冻藏时间的延长,a*值呈下降趋势;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增加、脂肪氧化值增加;在不同的冻藏温度下,肌肉a*值变化显著(p<0.05);冻藏温度越低,a*值,脂肪氧化值变化越小,肌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肌红蛋白的量越少。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远洋围网捕获鲣鱼的暗色肉在不同温度(-18、-25、-33℃)下冻藏9个月期间鲜度、肌纤维蛋白质、肌红蛋白等品质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8、-25、-33℃下冻藏的鲣鱼暗色肉在第3、4、5个月后其鲜度品质(挥发性盐基氮值、TVBN)开始不被接受,低温延缓了K值的升高,组胺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冻藏温度对鲣鱼暗色肉肌原纤维易碎度(MFI)、剪切力、肌红蛋白氧化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p>0.05),但对脂肪氧化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扁舵鲣肌肉中几种挥发性成分对肌红蛋白(Mb)氧化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扁舵鲣脂肪酸的组成特点,再利用顶空固相萃取和气质联用仪(GC-MS)分析贮藏中鱼肉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及变化规律,并从中挑选七种脂质氧化代谢产物,在不同p H值下研究其对Mb氧化的影响。由GC分析结果可知,扁舵鲣脂质中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较高,在暗色肌和普通肌中的比例分别为62. 76%和47. 75%。GC-MS分析结果显示鱼肉挥发性物质主要以醛类、醇类、酮类和杂环类物质为主,其相对含量呈现较规律变化趋势(醇类逐渐增加、醛类逐渐减少)。各氧化产物对Oxy Mb具有促进氧化的作用,影响为醛类呋喃类酮类醇类,醛类中不饱和醛的促氧化作用大于饱和醛((E,E)-2,4-庚二烯醛苯甲醛壬醛己醛),且各物质在低p H值条件下更能促进Mb氧化。  相似文献   

10.
以蓝鳍金枪鱼赤身、中腹和大腹3个部位的肌肉为研究对象,对其脂质和肌红蛋白在-18,-30,-40,-50°C等冻藏温度条件下的氧化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部位肌肉随着冻藏温度的升高,贮藏时间的延长,TBA值和高铁肌红蛋白含量逐渐增加;各部位肌肉在不同冻藏温度下脂质和肌红蛋白的氧化速率变化规律均符合0级化学反应动力学;各部位肌肉的脂质和肌红蛋白氧化反应速率常数随冻藏温度的变化规律均符合Arrhenius方程的描述,且具有很高的拟合精度(R20.9);脂质氧化的氧化速率对温度变化的敏感顺序是:赤身中腹大腹,与肌红蛋白氧化的变化恰好相反。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参考国内外研究方法,测定中国荷斯坦育肥公犊和普通黄牛肉脂肪酸组成及其在有氧贮藏过程中脂肪和肌红蛋白的氧化程度,研究其脂肪氧化和肌红蛋白氧化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育肥公犊的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黄牛(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都极显著低于黄牛(p0.01)。在贮藏期间,两种牛都发生脂质氧化,且育肥公犊的氧化程度极显著低于黄牛(p0.01)。在有氧贮藏条件下,两种牛的肌红蛋白氧化程度增加。育肥公犊的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与脂质氧化程度呈线性正相关,(r=0.945,p0.01),氧合肌红蛋白含量与脂质氧化程度呈线性负相关,(r=-0.906,p0.01)。黄牛的高铁肌红蛋白含量与脂质氧化程度呈线性正相关,(r=0.972,p0.01),氧合肌红蛋白含量与脂质氧化程度呈线性负相关,(r=-0.851,p0.05)。通过研究表明中国荷斯坦育肥公犊肉脂质氧化与肉色稳定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测定畜禽肉中残留卡马西平的多波长可见吸收光谱法。在pH值3. 59 Tris-HCl介质中,固绿FCF与卡马西平反应生成具有3个明显负吸收峰的绿色离子缔合物,出现褪色现象。最大负吸收峰位于660nm,另2个负吸收峰分别位于558 nm和424 nm,线性范围均为0. 05~3. 8 mg/L,遵从比尔定律,它们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κ)分别为6. 74×104(660 nm)、5. 71×104(558 nm)和5. 13×104(424 nm) L/(mol·cm),定量限为0. 11 mg/kg(660 nm)和0. 10 mg/kg(424 nm和558 nm)。当用双波长叠加(660 nm+558 nm)法测定时,其灵敏度为1. 25×105L/(mol·cm),定量限为0. 053 mg/kg。当用三波长叠加(660 nm+558 nm+424 nm)法测定时,其灵敏度达1. 76×105L/(mol·cm),定量限为0. 036 mg/kg。用灵敏度最高的三波长法测定生鲜畜禽肉中残留卡马西平含量,回收率为98. 4%~102%,相对标准偏差(n=5)为2. 4%~3. 2%。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Nisin对冷鲜牛肉氧化的抑制作用,采用不同浓度的Nisin(0.02、0.05、0.08、0.11g/100mL)处理冷鲜牛肉,定时测定在4℃贮藏30d期间样品的脂质氧化(TBA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metMb%)、a~*值(红度)、挥发性盐基氮(TVB-N)和菌落总数等指标变化。结果表明,Nisin不仅能有效抑制冷鲜牛肉脂肪及氧合肌红蛋白的氧化,延缓冷鲜牛肉色泽劣变,而且能有效遏制冷鲜牛肉中微生物的生长,保持牛肉的品质。其中,0.05g/100mL Nisin处理对抑制冷鲜牛肉氧化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肉类研究》2016,(2):26-30
研究普通冻贮条件下金枪鱼品质变化规律。以大目、黑鳍和红鳍3种金枪鱼前腹肉为研究对象,以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活性物质(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on substances,TBARs)值、鲜度指标K值、pH值为检测指标,研究其在-18、-30℃条件下金枪鱼品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3种金枪鱼的pH值、鲜度指标尺值、TBARs值及高铁肌红蛋白含量等指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18℃条件下贮藏的金枪鱼各项指标的变化速率明显高于-30℃条件下贮藏的金枪鱼;相较于TBARs和K值,高铁肌红蛋白含量更能反映金枪鱼生食产品的食用品质;-18℃冻贮金枪鱼14 d时高铁肌红蛋白含量已超过30%,金枪鱼颜色由红色向红褐色转变.感官品质明显劣化,而-30℃冻贮条件下则可达28 d。  相似文献   

15.
高压处理对牛肉肌红蛋白及颜色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室温下不同压力(200、400、600和800MPa),20min处理对绞碎牛肉颜色及肌红蛋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压力的上升,L^*值增加、a^*值下降,肌肉逐渐失去红色变为灰棕色。同时,肌红蛋白总量显著降低,高铁肌红蛋白的比例在压力400MPa以上时显著增加。真空包装不能减轻压力导致的变色,而添加亚硝酸钠能对色泽起到稳定作用。压力处理导致色泽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二价铁的肌红蛋白氧化成三价铁的高铁肌红蛋白、球蛋白的变性及结构的变化所致,可通过处理前腌制形成亚硝基肌红蛋白来稳定色泽。  相似文献   

16.
乳酸钙对牛肉糜色泽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景宜  牛力  黄明  周光宏 《食品科学》2012,33(13):31-35
为研究乳酸钙对牛肉糜色泽稳定性的影响,将牛背最长肌绞碎成肉糜,分别添加0.1%、0.3%、0.5%的乳酸钙溶液,研究在(4±1)℃的冷藏条件下,肉糜肉色稳定性、色素含量、脂肪氧化及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在7d的贮藏期内,添加不同质量分数乳酸钙均可有效抑制高铁肌红蛋白的生成和脂肪氧化的发生,并显著提高高铁肌红蛋白还原酶活性和肉色稳定性,但会使肉糜L*值显著降低(P<0.05)。其中0.3%的乳酸钙对稳定肉色有显著作用,护色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冷却牛肉的气调保鲜包装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张嫚  周光宏  徐幸莲 《食品科学》2004,25(2):179-183
本文对肉牛背最长肌进行不同水平的气调保鲜包装(O2、20%~80%、CO220%~60%、N20%~20%),贮存期间每隔两天对菌落总数、大肠菌群、pH、脂肪氧化值(TBARS)、高铁肌红蛋白含量(metMb%)、挥发性盐基氮(TVB-N)、感官评定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保存在60%O2、、20%CO2、20%N2组获得最佳综合保鲜效果。在3±1℃下可使贮存期延长至12d。  相似文献   

18.
孙烨琨  王淼  杨虎  张弛  温文婷  孙群 《食品科学》2010,31(21):62-64
对麦洼牦牛肉和普通黄牛肉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研究,分析其脂肪酸组成与肌红蛋白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牦牛和普通黄牛肌红蛋白氧化速率分别为每日1.54%、5.03%,骨骼肌中脂类氧化速率分别为TBARS 值0.088/ 天、0.049/ 天,黄牛骨骼肌中肌红蛋白和脂类的氧化速率显著快于牦牛(P < 0.5)。脂肪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牦牛骨骼肌中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45.94%,显著高于普通黄牛骨骼肌中的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38.01%(P < 0.5);普通黄牛骨骼肌中所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明显高于牦牛骨骼肌中所含有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 < 0.5)。脂肪酸组成的差异可能是导致两者肌红蛋白氧化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注射水和氯化钙溶液对宰后冷藏期间猪背最长肌肉色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猪背最长肌于宰后1.5h注射肉质量分数5%的水和200mmol/L氯化钙溶液,分别测定其冷藏期间肉色a*值、总色素含量、高铁肌红蛋白(MetMb)相对百分含量、MetMb还原酶活性等指标。结果:注射氯化钙溶液能降低肉中a*值、总色素含量、MetMb还原酶活性和乳酸脱氢酶-B(LDH-B)活性,增加MetMb相对百分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注水能降低肉中总色素含量和MetMb还原酶活性,增加MetMb相对百分含量。结论:注射水和氯化钙溶液均能降低宰后冷藏期间猪背最长肌中总色素含量,增加MetMb相对百分含量,从而加快猪背最长肌的褪色,不利于其冷藏期间新鲜肉色的维持。  相似文献   

20.
探讨射频等离子体活性水(radio frequency plasma activated water,RF-PAW)处理对肌红蛋白颜色及火腿发色的影响,对比亚硝酸钠溶液与RF-PAW的发色效果以及这2 种发色剂用于火腿发色后亚硝酸盐的残留量。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处理6 min以内得到的PAW,不会对高铁肌红蛋白(metmyoglobin,metMb)的颜色产生显著影响,会使氧合肌红蛋白逐渐氧化成metMb,颜色由鲜红色变为红棕色;肉眼观察发现,采用RF-PAW、亚硝酸盐溶液(nitrite,NI)作为亚硝酸盐来源来腌制火腿,都能使新鲜猪肉发色,且RF-PAW腌制的火腿发色效果更好,RF-PAW中的活性物质并未对火腿发色造成不良影响;色差分析结果显示,PAW腌制出的火腿有更高的a*、C*值以及更低的b*值,色素含量测定显示,PAW处理的火腿具有更高的亚硝化肌红蛋白色素百分比(43.52%),说明PAW腌制比NI腌制形成更多的亚硝化肌红蛋白色素,使火腿的红色更深;通过亚硝酸盐残留测定发现,NI腌制的火腿亚硝酸盐残留量为54.45 mg/kg,而PAW腌制的火腿亚硝酸盐残留量为52.79 mg/kg,均小于国标限量值70 mg/kg。该研究结果为肉品低温等离子体保鲜与腌制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