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满足现代战争中雷达电子对抗反干扰技术的需求,介绍了天线自适应副瓣消隐抗干扰技术的原理,建立了天线自适应副瓣消隐抗干扰技术的模型,结合现有雷达技术水平,对自适应副瓣消隐抗干扰技术的效能进行了仿真,包括干扰由雷达天线方向图副瓣进入和主瓣进入两种情况,通过对比不同信干比信号的对消结果,验证了副瓣消隐抗干扰技术的有效性,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在无线电引信抗干扰静动态等效试验方法的研究中,需要在内场构造干扰场景模拟出真实的动态场景,为了明晰抗干扰试验中引信对干扰信号响应的静动态等效关系,进行引信静动态干扰信号响应差异性研究。理论推导了调频引信静动态干扰信号响应差异性,建立了典型场景下的调频多普勒引信和干扰信号模型,结合三维天线方向图拟合出了引信动态条件下对干扰信号响应曲线,得到了引信静动态干扰信号响应的检波信号包络对比结果。理论及仿真结果表明,弹道运动和天线特性会在距离、速度和方向系数三个方面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合理地信号调制即可在内场构造干扰场景模拟出真实的动态场景,为引信抗干扰静动态等效试验方法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智能天线在空空导弹无线电引信抗干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空空导弹无线电引信的各种抗干扰技术适用范围窄、抗干扰性能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将智能天线技术应用于空空导弹无线电引信的方法,使智能天线在一定的准则下自动地调整其加权矢量,以提高其抗干扰性能,扩大适用范围。通过对多普勒引信抗干扰性能的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智能天线技术在复杂环境下可以较好地提高空空导弹无线电引信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鱼雷电磁引信的干扰来源作了简要说明,介绍了一种新的抗干扰方法——自适应干扰补偿技术,对自适应补偿电路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能有效地对消干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对无线电引信电子对抗技术系统层面的研究可以为无线电引信干扰技术与抗干扰技术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文中以信息论的基本观点,在建立的无线电引信信息模型基础上,通过对无线电引信抗干扰技术的分析,归纳了无线电引信干扰技术的三个层次--突破电磁场保护、信号收发相关保护和信号识别保护,由此提出了对连续波多普勒引信实施干扰的三个条件.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回波信噪比决定了引信在干扰/噪声环境下对目标的检测能力,提高信噪比是引信设计的关键内容.本文利用自适应滤波双通道干扰抵消算法,以背景通道接收到的杂波信号为参考,对主通道进行降噪处理.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信噪比提高约14 dB.  相似文献   

7.
针对线性调频引信抗噪声干扰能力比较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陷波器的噪声调频干扰抑制方法。该方法根据线性调频引信差频信号的单频特性,将自适应陷波器应用到线性调频引信中,对噪声调频干扰进行抑制。通过自适应调整陷波器的权值,使陷波器在差频信号的频率点具有陷波特性,从而达到噪声调频干扰抑制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SJB=-10 dB时,仍然能达到很好的噪声调频干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分析线性调频( LFM)干扰对伪码体制引信相关检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LFM干扰超出伪码体制引信自身抗干扰容限时,相关输出严重恶化,因此必须在相关检测前对LFM干扰进行抑制。通过对LFM干扰信号分数阶傅立叶变换计算结果的分析,提出在分数阶域进行LFM干扰抑制的方法;为避免固定门限方法在强干扰情况下造成有用信号的损失,提出了自适应门限的干扰抑制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消除LFM干扰,相关输出曲线明显改善,信干比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抗线性调频(LFM)干扰性能,将基于分数阶傅里叶变换(FRFT)的自适应时变干扰抑制滤波器应用到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中,用来对LFM干扰进行抑制.干扰抑制的效果与LFM信号参数的估计精度有关,为解决计算量与估计精度的矛盾,采用先大步长、后小步长两步估计法.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时变干扰抑制滤波器显著改善了伪码调相脉冲多普勒引信的相关输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斗/INS组合制导系统易受干扰等问题,设计了神经网络辅助的抗干扰方法。分析了压制式和欺骗式干扰的特点;设计了抗干扰系统的工作流程;通过设计干扰检测统计量和判断准则,建立了神经网络辅助的干扰检测算法;根据天线阵列原理,设计了自适应调零天线抗干扰方法。仿真实验表明神经网络辅助的干扰检测算法对干扰比较敏感且虚警率较低,能有效地对干扰进行检测;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输出的预报值对导航解进行修正,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对前人工作的综合分析,对爆炸装甲爆炸后形成的飞板与聚能射流相互作用的过程建立了一个物理概念更加清楚、计算更为简捷的物理数学模型.它清楚地表明了有关飞板和射流的各物理量对干扰作用的定量关系,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海洋目标信号的混沌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分析了海洋目标信号产生混沌的机理 ,以及混沌信号的建模与处理方法。提出了利用混沌信号的 L yapunov指数进行信号检测的一种新方法 ,将它应用于对海洋目标的探测与识别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轮式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难的问题,将模糊综合评判法引入到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中。通过分析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的匹配评价因素,建立了相应的匹配评价体系。应用 AHP法获得各评价因素权重系数,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评估模型,综合专家经验确定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函数,实现了对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的定量化评估。计算结果表明了车载火炮火力与底盘系统匹配性能评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利用摄影测量学的方法对末制导炮弹末端弹道上的飞行姿态进行遥测的方法:在目标区布置3~10个均匀分布的控制点,当炮弹飞至目标区上空后抛掉鼻锥,将目标区图像通过图像发射机传回到地面,地面接收到传回的图像后根据图像上分布的控制点坐标信息,利用单像空间后方交汇法解算出炮弹当前时刻的空中姿态参数;进而综合所得到信息,推导出该型制导炮弹末端弹道上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15.
孔凡琴  路宏年 《兵工学报》2005,26(3):335-337
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缺陷检测线上,缺陷尺寸的自动测定是实现在线检测的关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分析了叶片数字射线成像(DR)的纹理特点,通过区域分割点将图像分成不同纹理区,提取各个区域的灰度分布函数以减少纹理对缺陷的干扰。消隐纹理后的图像灰度服从正态分布,遵循背景和信号(缺陷)在正态分布曲线上的取值特点,设置灰度阈值,将灰度值并入集合和数组,最后对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缺陷进行了正确的尺寸和形状测定。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陆军新一代作战装备的发展需求,对发展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问题进行探讨。分析发展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的迫切性,介绍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体系的构成,探讨发展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应注意把握的几个主要问题。该研究可为发展陆军无人化作战装备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短叶片冲击式涡轮采用带冠结构以减小动叶顶部间隙的泄漏,同时为了减小围带与涡轮外壳间隙泄漏,在叶冠围带处增加密封结构。密封内部流动比较复杂,对涡轮性能影响较大。通过对某超声速涡轮进行的三维模拟,对比不考虑间隙涡轮与考虑密封间隙涡轮(不同密封间隙)整体性能,分析密封间隙对涡轮内部流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现有多管火箭炮炮尾水平台与基准管轴线一致性检测方法的不足,设计一套新的光电检测系统。提出用自准直仪、分划板和平面反射镜相配合使用来模拟基准管轴线,用轴角编码器来测量炮尾水平台与基准管轴线一致性的方法,并对其进行精度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实际应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从需求出发提升装甲车辆综合电子研制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未来信息化战争形势下对坦克装甲车辆的需求,针对我国目前装甲车辆行业在综合电子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对综电的认识、如何应用COTS技术、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综电应用带来的设计方法的改变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综合电子系统的发展方向,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为保证炮弹在动态交接过程中炮弹速度的平稳性和交接的准确性,分析供弹交接单元中拨弹轮齿数对炮弹交接过程的影响。以某小口径自动机无链供弹系统为例,建立供弹交接单元的动力学模型,对拨弹轮在不同齿数情况下进行炮弹交接仿真分析,得到炮弹速度曲线图,并分析了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碰撞力。结果表明,拨弹轮齿数的不同对炮弹在不同单元之间的交接有直接的影响,当前后交接单元齿数相同时,炮弹交接速度最平稳可靠。随着供弹速度的不断提高,炮弹与拨弹轮之间的接触力也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