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0 毫秒
1.
卷积神经网络是一种具有强大特征提取能力的深度神经网络,其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研究表明卷积神经网络易受对抗样本攻击。不同于传统的以梯度迭代生成对抗扰动的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模型的语义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利用人类视觉和卷积模型在识别物体中表现出的形状偏好特性,通过颜色模型的扰动变换来生成对抗样本。在样本生成过程中其不需要目标模型的网络参数、损失函数或者相关结构信息,仅依靠颜色模型的变换和通道信息的随机扰动,所以这是一种可以完成黑盒攻击的对抗样本。  相似文献   

2.
神经网络的集合运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计算神经科学是在视觉计算理论影响下最近才产生的一个新的神经科学分支,其目的在于把从事人工智能、工程学和神经科学研究的科学家组织起来,共同开创一条利用各学科交叉研究脑信息处理的新路.本文介绍模型神经网络的集合运算性质,着重论述 Hopfield 提出的研究神经网络计算特性的理论框架及其在视觉中的应用.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分析了 Hopfield 模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计算机视觉旨在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视觉系统,让计算机学会"看",是人工智能、神经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作为计算机视觉的经典任务,图像分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尤其是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在各种分类任务上表现优异。然而,传统浅层人工神经网络特征学习能力不强、生物可解释性不足,而深层神经网络存在过拟合、高功耗的缺点,因此在低功耗环境下具有生物可解释性的图像分类算法研究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结合脉冲神经网络,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Jetson TK1和脉冲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算法。研究的主要创新点有:(1)设计了深度脉冲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用于图像分类;(2)实现了基于CUDA改进的脉冲神经网络模型,并部署在Jetson TK1开发环境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发展迅速,机器学习模型大量应用在现实的场景中,人工智能模型的安全鲁棒性分析与评估问题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最近的研究发现,对于没有经过防御设计的模型,攻击者通过给样本添加微小的人眼不可察觉的扰动,可以轻易的使模型产生误判,从而导致严重的安全性问题,这就是人工智能模型的对抗样本。对抗样本已经成为人工智能安全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各种新的攻击方法,防御方法和模型鲁棒性研究层出不穷,然而至今尚未有一个完备统一的模型鲁棒性的度量评价标准,所以本文总结了现阶段在人工智能对抗环境下的模型鲁棒性研究,论述了当前主流的模型鲁棒性的研究方法,从一个比较全面的视角探讨了对抗环境下的模型鲁棒性这一研究方向的进展,并且提出了一些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实现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文本分类任务时,容易遭受对抗样本攻击,研究对抗样本的生成方法有助于提升深度神经网络的鲁棒性。因此,提出了一种单词级的文本对抗样本生成方法。首先,设计单词的重要性计算函数;然后,利用分类概率查找到单词的最佳同义替换词,并将两者结合确定单词的替换顺序;最后,根据替换顺序生成与原始样本接近的对抗样本。在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上针对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时记忆网络和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模型进行的实验表明:生成的对抗样本降低了模型的分类准确率和扰动率,且经过对抗训练之后模型的鲁棒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随着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发展, 深度学习被广泛应用。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方面, 在图像识别和图像分类中, 深度学习具备非常高的准确性。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深度神经网络存在着安全隐患, 其中就包括对抗样本攻击。对抗样本是一种人为加入特定扰动的数据样本, 这种特殊样本在传递给已训练好的模型时, 神经网络模型会输出与预期结果不同的结果。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下, 对抗样本显然会对采用深度神经网络的应用产生威胁。目前国内外对于对抗样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片领域, 图像对抗样本就是在图片中加入特殊信息的图片数据, 使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分类模型做出错误的分类。已有的图像对抗样本方法主要采用全局扰动方法,即将这些扰动信息添加在整张图片上。相比于全局扰动, 局部扰动将生成的扰动信息添加到图片的非重点区域, 从而使得对抗样本隐蔽性更强, 更难被人眼发现。本文提出了一种生成局部扰动的图像对抗样本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 Yolo 目标检测方法识别出图片中的重点位置区域, 然后以 MIFGSM 方法为基础, 结合 Curls 方法中提到的先梯度下降再梯度上升的思想,在非重点区域添加扰动信息, 从而生成局部扰动的对抗样本。实验结果表明, 在对抗扰动区域减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与全局扰动相同的攻击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活体检测技术取得了较好的性能.然而,深度神经网络被证明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攻击,影响了人脸系统的安全性.为了建立更好的防范机制,需充分研究活体检测任务对抗样本的生成机理.相对于普通分类问题,活体检测任务具有类间距离小,且扰动操作难度大等特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最小扰动维度和人眼视觉特性的活体检测对抗样本生成算法,将扰动集中在少数几个维度上,并充分考虑人眼的视觉连带集中特性,加入扰动点的间距约束,以便最后生成的对抗样本更不易被人类察觉.该方法只需平均改变输入向量总维度的1.36%,即可成功地欺骗网络,使网络输出想要的分类结果.通过志愿者的辨认,该方法的人眼感知率比DeepFool方法降低了20%.  相似文献   

8.
深度学习算法被广泛地应用于网络流量分类,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应用卷积神经网络不仅能大幅提高网络流量分类的准确性,还能简化其分类过程.然而,神经网络面临着对抗攻击等安全威胁,这些安全威胁对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分类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文中提出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分类的对抗攻击方法,通过对由网络流量转换成的深度学习输入图像添加人眼难以识别的扰动,使得卷积神经网络对网络流量产生错误的分类.同时,针对这种攻击方法,文中也提出了基于混合对抗训练的防御措施,将对抗攻击形成的对抗流量样本和原始流量样本混合训练以增强分类模型的鲁棒性.文中采用公开数据集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对抗攻击方法能导致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网络流量分类方法的准确率急剧下降,通过混合对抗训练则能够有效地抵御对抗攻击,从而提高模型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人工智能对抗环境下,深度神经网络对于对抗样本有明显的脆弱性,为提高对抗环境下的模型鲁棒性提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模型鲁棒性优化方法 AdvRob。首先将目标模型改造为特征金字塔结构,然后利用潜在特征先验知识生成攻击力更强的对抗样本进行对抗训练。在MNIST和CIFAR-10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表明,利用潜在特征生成的对抗样本相较于AdvGAN方法攻击成功率高,更具多样性且可迁移性强;在高扰动下,MNIST数据集上AdvRob模型相比原模型对FGSM和JSMA攻击的防御能力提升了至少4倍,对PGD、BIM、C&W攻击的防御能力提升了至少10倍;CIFAR-10数据集上AdvRob模型对FGSM、PGD、C&W、BIM和JSMA攻击的防御能力相较于原模型提升了至少5倍,防御效果明显。在SVHN数据集上,与FGSM对抗训练、PGD对抗训练、防御性蒸馏和增加外部模块的模型鲁棒性优化方法相比,AdvRob方法对白盒攻击的防御效果最显著。为对抗环境下DNN模型提供了一个高效的鲁棒性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0.
深度神经网络容易受到对抗样本的攻击,这一直威胁着其在安全关键的场景中的应用。基于对抗样本是由神经网络的高度线性行为产生的这一解释,提出了一种基于尺度不变的条件数约束的模型鲁棒性增强算法。在对抗训练过程中利用权重矩阵计算其范数,并通过对数函数获得尺度不变的约束项。将尺度不变的条件数约束项纳入到对抗训练优化的外层框架中,经过反向传播迭代降低权重矩阵的条件数值,从而在良态的高维权重空间中进行神经网络的线性变换,以提高防御对抗扰动的鲁棒性。该算法适用于卷积和Transformer两种架构的视觉模型,不仅在防御PGD、AutoAttack等白盒攻击时可以显著提高鲁棒精度,在防御黑盒攻击square attack等算法时也能有效增强对抗鲁棒性。在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图像分类模型上进行对抗训练时结合所提出的约束,权重矩阵的条件数值平均下降了20.7%,防御PGD攻击时可提高1.16个百分点的鲁棒精度。与Lipschitz约束等同类方法相比,提出的算法还能提高干净样本的精度,缓解对抗训练造成的模型泛化性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生物视觉系统的研究一直是计算机视觉算法的重要灵感来源。有许多计算机视觉算法与生物视觉研究具有不同程度的对应关系,包括从纯粹的功能启发到用于解释生物观察的物理模型的方法。从视觉神经科学向计算机视觉界传达的经典观点是视觉皮层分层层次处理的结构。而人工神经网络设计的灵感来源正是视觉系统中的分层结构设计。深度神经网络在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许多神经科学领域的学者也开始将深度神经网络应用在生物视觉系统的计算建模中。深度神经网络多层的结构设计加上误差的反向传播训练,使得它可以拟合绝大多数函数。因此,深度神经网络在学习视觉刺激与神经元响应的映射关系并取得目前性能最好的模型同时,网络内部的单元甚至学习出生物视觉系统子单元的表达。本文将从视网膜等初级视觉皮层和高级视觉皮层(如,视觉皮层第4区(visual area 4,V4)和下颞叶皮层(inferior temporal,IT))分别介绍基于神经网络的视觉系统编码模型。主要内容包括:1)有关视觉系统模型的概念与定义;2)初级视觉系统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3)任务驱动的高级视觉皮层编码模型。最后本文还将介绍最新有关无监督学习的神经编码...  相似文献   

12.
视觉神经信息编解码旨在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等神经影像数据研究视觉刺激与大脑神经活动之间的关系。编码研究可以对神经活动模式进行建模和预测,有助于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的发展;解码研究可以对人的视知觉状态进行解译,能够促进脑机接口领域的发展。因此,基于fMRI的视觉神经信息编解码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文在总结基于fMRI的视觉神经信息编解码关键技术与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视觉神经信息编解码方法的局限。在视觉神经信息编码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群体感受野估计方法的发展过程;在视觉神经信息解码方面,首先,按照任务类型将其划分为语义分类、图像辨识和图像重建3个部分,并深入阐述了每个部分的代表性研究工作和所用的方法。特别地,在图像重建部分着重介绍了基于深度生成模型(主要包括变分自编码器和生成对抗网络)的简单图像、人脸图像和复杂自然图像的重建技术。其次,统计整理了该领域常用的10个开源数据集,并对数据集的样本规模、被试个数、刺激类型、研究用途及下载地址进行了详细归纳。最后,详细介绍了视觉神经信息编解码模...  相似文献   

13.
张祎晨  何干  杜凯  黄铁军 《软件学报》2024,35(3):1403-1417
大脑如何实现学习以及感知功能对于人工智能和神经科学领域均是一个重要问题.现有人工神经网络由于结构和计算机制与真实大脑相差较大,无法直接用于理解真实大脑学习以及处理感知任务的机理.树突神经元模型是一种对大脑神经元树突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建模仿真的计算模型,相比人工神经网络更接近生物真实.使用树突神经网络模型处理学习感知任务对理解真实大脑的学习过程有重要作用.然而,现有基于树突神经元网络的学习模型大都局限于简化树突模型,无法完整建模树突的信号处理过程.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精细中型多棘神经元网络的学习模型,使得精细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学习完成相应感知任务.实验表明,在经典的图像分类任务上,所提模型可以达到很好的分类性能.此外,精细神经网络对于噪声干扰有很强的鲁棒性.对网络特性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学习后网络中的神经元表现出了刺激选择性这种神经科学中的经典现象,表明所提模型具有一定的生物可解释性,同时也表明刺激选择特性可能是大脑通过学习完成感知任务的一种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改进人工智能方法在配电网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的IRBF神经网络的模型结构,然后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对配电网进行故障诊断;采用VC++语言开发工具,调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建立了一个简化的故障诊断系统,并通过配电网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实践证明不但提高了配电网故障诊断的容错性,使故障诊断变得更加准确有效,而且减少了神经网络样本数据,大大地减少了故障诊断过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5.
群体智能作为人工智能2.0时代最突出的研究方向之一,受到了工业界和学术界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传统的人工智能模型倾向于使用全连通网络结构,认为全连通网络结构的人工智能模型具有更高的准确率。然而,在面对存在强干扰的复杂对抗环境时,智能决策体系需要面对由通信干扰甚至针对性攻击所造成的系统结构扰动。在不失准确性的前提下,为了能够更快、更稳定地进行实时响应,需要智能系统的结构具有实时自治响应调整机制。此类自治响应调整机制在自然界中的调控网络中很常见。文中通过引入DReSS表征族来定量分析随机网络与真实网络中结构扰动对于系统演化的影响,对比了不同网络结构对于结构扰动的抗干扰能力,并提出了一套群智体系网络结构的自治调节构想。  相似文献   

16.
视觉目标识别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最基本、最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之一.由于灵长类出色的视觉目标识别能力,对其神经功能机理的研究可能为类脑视觉带来革命性的突破.旨在系统地回顾最近在计算神经科学和计算机视觉交叉领域的工作,研究当前基于脑启发的目标识别模型及其依据的视觉神经机制.从认知功能和皮层动力学方面总结了灵长类视觉目标识别...  相似文献   

17.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afford great potential in learning and stability against small perturbations of input data.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echniques and modelling tools offers an ever-greater number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the present study, an iterative algorithm, which was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a power series method and a neural network approach, was used to approximate a solution for high-order linear and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First, a suitable truncated series of the solution functions were substituted into the algorithm's equation. The problem considered here had a solution as a series expansion of an unknown function, and the proper implementation of an appropriate neural architecture led to an estimate of the unknown series coefficients. To prov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concept, some illustrative examples we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precis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is method. Comparing the proposed methodology with other availabl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showed that the present approach was highly accurate.  相似文献   

18.
人工智能国外研究情况分五点进行综述: 1.脑和神经元模型.评述了有关脑和神经元模型的研究情况,特别指出这些研究对了解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的重要性. 2.思维过程模拟.强调从人的智能活动中寻找启发物来实现人工智能. 3.模式识别.关于视觉模式识别问题,谈到了统计学途径和语言学途径.还谈到机器人的识别问题. 4.自然语言的理解.给出了从50年代后期的语言分析到语义网络的记忆模型,以及 70年代初的概念依赖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概貌. 5.智能机器人.介绍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及日本的某些机器人的情况. 根据以上内容,作者们认为人工智能是一门边缘学科,必须有不同学科的科学工作者参加,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9.
人工神经网络发展至今,已经在计算机视觉、类脑智能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在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对神经网络的研究注重追求更高的准确率,从而忽略了对网络计算成本的控制.而人脑作为高效且节能的网络,其对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启示作用.如何仿真生物脑网络的连接特性,建立超低能耗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实现基本相同的目标识别正确率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为建立低能耗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本文结合大脑网络的连接特性,通过改变人工神经网络的连接实现网络的高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结合生物脑网络的连接特性,改变网络的连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网络的计算成本,而网络的性能并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