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近来,在市售奶粉中,发现有掺入豆浆的现象。针对这一掺假的现象,已有不少人介绍其鉴定方法。有人通过观察脂肪球的大小、颜色及边缘等特性来判定;有人通过测定皂素的存在与否来判定。翟永信在《现代食品分析手册》中,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几种掺豆浆牛奶的检验方法。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单独应用某种方法时,结果常不易判断。本试验除了观察脂肪球的大小、形态外,同时进行了加碱检验法(简称碱法)、加碘检验法(简称碘法)、检铁检验法(简称铁法)等试验,因而从多方面对掺豆浆奶粉的检验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豆浆粉是豆浆经加热、浓缩、喷雾干燥等程序,加工成的粉体饮料。其工艺与奶粉相仿。但在加热时,豆浆粘度的变化,远比牛奶粘度的变化大。这就使豆浆在浓缩过程中,提高浓度受到限制。牛奶浓缩后,固形物可达40~50%,而豆浆只能达到18~20%。另外,物料用喷雾方式脱水比用浓缩方式脱水,所消耗的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形势大好的同时,也存在出售伪造或掺假食品的不法行为,严重危害消费者的利益和人民的健康。食品种类繁多,掺假情况也千差万别,本文着重探索了通过现场调查和实验室检验等综合手段,依感观,物理、化学、生物学检验结果,科学地判定食物掺假情况,并举出牛奶、奶粉、木耳、咖啡等常见食品掺假的检验判定实例。  相似文献   

4.
为鉴别生乳掺假,采用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建立基于"溴酸钠+硫酸锰+硫酸+丙酮"稳态体系的不同奶源地的纯生乳及掺入不同量豆浆、米汤的生乳的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利用指纹图谱的直观特征信息能很好地将掺豆浆、米汤的生乳鉴别出来,并能对掺假物的种类进行判断。根据掺假生乳指纹图谱参数信息与掺假量的关系,可对生乳中掺入豆浆、米汤的相对含量进行评估。非线性化学指纹图谱技术为原料乳中豆浆、米汤的掺假鉴别及掺入物质的相对含量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腐竹高效优质生产适宜的豆浆固形物含量和浆液深度。方法:探究豆浆固形物含量和浆液深度对腐竹得率、成膜速率、营养成分、机械性能、蒸煮损失率和复水比等的影响。结果:当豆浆固形物含量为6%,豆浆浆液深度为6 cm时,腐竹得率(34.68%)和营养物质含量最高,其蛋白质含量为51.05%,脂肪含量为23.42%,且抗拉强度和复水性较好,分别为3.74 MPa和3.80 g/g。结论:综合考虑腐竹得率、成膜速率和食用品质等指标,建议采用豆浆固形物含量6%,豆浆浆液深度6 cm进行腐竹的高效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快速鉴别奶粉中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的方法。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仪获得奶粉未知样的光谱曲线,再用Adulterant Screen算法以及全数据库奶粉分类模型和既定类型的掺假物模型对曲线主要成分和掺假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该方法对一定浓度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奶粉样可以实现掺假鉴别,大豆蛋白和尿素掺假奶粉样的掺假判别限分别为0.3 g/100g和0.2 g/100g,掺假物正确识别限分别为0.5 g/100g和0.8 g/100g。结论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可以快速鉴别奶粉中大豆蛋白和尿素的掺假。  相似文献   

7.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都受到国家质量监督局部门的严格管理。而使用半圆管夹套结构,可将压力容器按常压容器对待。这样可大大减少生产厂压力容器的台数,从而给设计、制造以及生产、运行、管理部门带来简便和效益。  相似文献   

8.
我厂受北京食品研究所的委托,采用该所生产的SM—300A型砂轮磨来生产豆制品。并与原用的小钢磨生产作了对比试验。一、粉碎的豆浆质量比较: 小钢磨磨片有齿糟,粉碎出来的豆浆固形物均呈粒状,常是粗细不均,豆浆色泽带黄色;砂轮磨是由上、下两个磨片组成一个平面碾磨,碾磨出来的豆浆固形物呈片状,豆浆色泽为白色。用显微镜观察,经过细筛的固形物细而匀。相当于小钢磨的二遍碾磨程度。  相似文献   

9.
超声处理大豆浆体对提高蛋白质和固形物萃取率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低频超声波处理是大豆浆体以提高其蛋白质和固形物的萃取率。探讨了处理时间、温度、pH值和超声振幅诸因素对超声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初步得出其最佳处理条件。通过对不同浓度大豆浆体、磨前经热处理大豆浆体及其分离出的豆渣进行超声处理等一系列实验,结果表明:(1)超声处理有可能用于直接生产浓度(高蛋白)的豆奶产品;(2)超声处理磨碎前先经热烫大豆的浆体,固形物提取率比不经超声处理的提高21% ̄46%;(3)  相似文献   

10.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快速鉴别奶粉中三聚氰胺的掺假。方法应用奶粉的脂肪、蛋白质、水分、乳糖和灰分5个理化指标建立奶粉的近红外鉴别模型。应用Spectrum软件的PLS1算法对样品进行计算,并对待鉴别奶粉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本方法能有效识别三聚氰胺质量比在0.05%~0.08%的掺假奶粉,但不能准确识别有何种掺杂物;对0.1%以上的掺假奶粉能正确识别出掺假物是三聚氰胺。对样品的脂肪、蛋白质、水份、乳糖和灰分5项理化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的实际值与样品在模型中的计算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结论该方法快速、有效,可适用于奶粉三聚氰胺掺假的快速筛选和掺假鉴别。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黑龙江省乳粉企业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乳粉质量,发展乳制品行业的优势地位,黑龙江省技术监督局联合省轻工厅、省工商局、省食品协会等有关部门于1992年1月14日在国家乳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召开了由不合格企业和强化乳粉、婴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主管质量负责人参加的乳品质量工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12.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Adulterant Screen算法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非法添加物快速鉴别方法。采集婴幼儿配方奶粉样品及非法添加物近红外光谱,建立婴幼儿配方奶粉分类模型及掺假物模型,运用Adulterant Screen算法进行计算分析,建立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中非法添加物的快速鉴别方法。方法对单组份掺杂婴幼儿配方奶粉的识别最低检出浓度为:三聚氰胺0.04%、环丙氨嗪0.05%,尿素、双缩脲及硫脲0.1%,双氰胺0.2%。对于二组分和三组分掺假奶粉在两倍到十倍检出限浓度的准确识别率分别达到了83.3%和50%,对无掺假样品的识别率100%,同时,该鉴别模型可以通过一个模型即可实现快速鉴别多个非法添加物。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能为婴幼儿配方奶粉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快速、可靠、样品无损的掺假鉴别方法,能有效的运用于掺假鉴别的日常检测工作,为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检测和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简述稳定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综述该技术几年来在食品安全溯源及真伪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其在婴幼儿奶粉掺假、蜂蜜掺假及产地溯源、植物油掺假、酒水溯源及掺假及动物食品产地溯源及掺假检验等方面的研究及应用,展望该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使用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杆菌的混合发酵剂(1:1)对牛奶与豆浆的混合液进行发酵,在牛奶(无脂固形物):豆浆(干基)为7:3时,加入0.2%SE-11,1.5%葡萄糖,8.0%的蔗糖,控制原料浆固形物在10.0%,经42℃发酵约5小时,再经4~8℃、18小时的后发酵和喷雾干燥可得到风味独特的酸乳粉。  相似文献   

15.
近日伊利股份宣布,将投资11.03亿元在新西兰建配方奶粉厂,年产4.7万吨配方奶粉,项目已经展开。伊利在同内5大奶粉生产基地,拥有7家~8家奶粉生产厂和分装厂,年产能约14.5万吨,产量约9万吨,此次海外建厂投产后将使伊利奶粉产能增长30%左右。伊利奶粉汞异常事件发生后,伊利方面就开始着手准备到海外建奶粉厂,以保证奶粉质量安全。但是食品安全与建厂地理位置没有必然关系。成本因素或是国产乳制品企业辗转海外建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由黑龙江省技术监督局提出,黑龙江省纤维检验所组织起草的《羊毛除边整理技术操作规程》、《再生棉》和《再生棉被、褥胎》三项黑龙江省地方标准在哈尔滨市通过审定。审定会由黑龙江省技术监督局组织召开。  相似文献   

17.
文摘十二条     
《食品科学》1982,3(6):61-64
<正>婴儿奶粉的研制与生产[HY]黑龙江省婴儿奶粉研制与生产专题小组1980,27P(Z)。根据婴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参照国外婴儿奶粉研制和生产的先进技术,结合国内科研和生产现状,针对当前我国婴儿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状况,确定婴儿奶粉的营养成分。其工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干热预处理大豆对豆浆的影响,采用干热方法对大豆进行预处理后制备豆浆,研究干热对豆浆表面微观结构,豆浆得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含量、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粒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法相比,干热预处理对豆浆微观结构的影响较大,显著降低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活性,其蛋白含量较多。常规法制浆在豆浆得率、可溶性固形物、粒径和感官评分方面优于干法制浆。  相似文献   

19.
为了加强对全省肉灌制品生产企业的管理,杜绝劣质肉灌制品上市,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最近黑龙江省商业厅、省技术监督局联合以黑食联字(1992)149号文件,对肉灌制品生产企业实施准产证制度。《文件》规定,全省肉灌制品准产证发放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为黑龙江省商业厅,由省商业厅责成省食品公司负责全省肉食品的行业管理和准产证发放的归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今年年底前,黑龙江省将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饮具,全面推广一次性可降解餐饮具。该省经贸委、技术监督局、环保局、工商局已经就此发出联合通知。 黑龙江省年生产一次性餐盒约4亿多个,只占全省使用量的一小部分。其中哈尔滨市使用量占全省的1/2左右。哈尔滨市大约年废弃塑料包装物10.5万t,白色垃圾占生活垃圾的5.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