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针对大型室内游乐场人员疏散运动时间的问题,分析了游乐场人员构成、人员步速和肩宽及其分布与人员疏散运动时间的关系,采用Pathfinder模拟了该运动时间与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模拟结果表明:对于特定的大型室内游乐场,在外界环境和人员密度不变的条件下,人员疏散运动时间随人员步速的增大而减少,随人员肩宽的增大而增大,随儿童比例的增大而增大;人员步速和肩宽均服从常值分布时的疏散运动时间最短,服从均匀分布时的疏散运动时间最长,服从正态分布时的疏散运动时间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灾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应急疏散是减少灾害损失最重要的一环,传统的网络分析不能考虑网络路径的行走时间和路径通行能力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对于人员安全疏散网络优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动态网络通过对静态网络在时间上的拓展,反映了灾时路径通行时间和通行容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可以全面地优化疏散计划和路径.提出了基于动态网络流的优化算法,并应用于蓄滞洪区的安全疏散,通过疏散模拟、敏感性分析、疏散路线和场景研究分析等,为蓄滞洪区人员、物质的安全转移提供最优的路径及估算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3.
试论建筑物人员疏散的量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建筑物人员疏散的重要性 ,从人员疏散的基本物理量出发 ,总结了人员逃生疏散速度与人员密度的关系以及国内外关于建筑物人员疏散时间的常用计算方法 .同时对近年来兴起计算机模拟方法、模拟模型构造、个体人员素质、行为特征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综述和展望 .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平顶山市752栋高层建筑进行排查、调研,重点研究了逃生楼梯的宽度、数量、分布对人员疏散时间的影响,并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模拟了不同场景下人员逃生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逃生楼梯的数量与宽度均与疏散时间呈线性分布影响,可用疏散时间选取最佳契合点,而逃生楼梯的分布则优先选择部署在建筑物中部的方案,这样才能有效降低人员逃生的时间,提高逃生效率。此模拟数据可为建筑消防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待疏散人员同时利用楼梯和电梯,但不依赖电梯的疏散思路,建立了高层教学楼人员楼梯电梯混合疏散的数学模型。针对人员均布和非均布的情况,利用该模型进行了楼梯电梯混合疏散的分析计算,得出在人员均布情况下,该种疏散模型电梯疏散人数与疏散总人数的比率、电梯疏散时间与楼梯疏散时间的比率基本保持不变。疏散时间不仅与楼内人数有关还与人员分布有关,在人数相同情况下,人员上疏下密分布时,其疏散时间比人员均布时有较大减少。  相似文献   

6.
利用FDS软件对以某火车站大空间内烟气的扩散情况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同时还对人员疏散情况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各个火灾场景的模拟结果,通过比较必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Required Safe Egress Time)和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Available Safe Egress Time),对各火灾场景下人员的安全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7.
为了评估某特长城市地下道路火灾工况下人员疏散的策略,借助计算流体动力学(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模拟以及疏散模拟软件Building EXODUS对该城市地下道路设定的不同火灾疏散场景中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与必需的安全疏散时间进行了模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该城市地下道路的疏散方案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烟气自由扩散时,除隧道出口附近的疏散场景外,各疏散场景中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都小于必需的安全疏散时间,导致部分人员的安全疏散受到威胁。因此,火灾发生时,必须及时启动烟气控制措施以保证内部人员的安全疏散。对于火灾发生在隧道出口的场景,在启动烟气控制系统保证火源上游人员安全疏散的同时,火源下游还应有一定的保障措施使下游车辆能快速驶出起火隧道。  相似文献   

8.
采用FDS软件和CFAST软件建立场-区复合模型模拟房间着火时环形走廊内的烟气运动状况.通过分析走廊内的烟气运动特性;建立烟气对人体的伤害模型;提出疏散系数的概念.利用烟气伤害模型和疏散系数方法处理走廊烟气的模拟数据,分析了房门启闭状况及起火室位置变化对人员疏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环形走廊的建筑形式,走廊房门全关这种情况为人员疏散的较不利工况;在烟气的流动通道上设置排烟口,可以有效地控制烟气流动,延长排烟口后面各区域的疏散时间.  相似文献   

9.
建筑防火安全设计中,人员疏散问题至关重要。根据划分建筑空间的不同,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开发的人员疏散模型主要采用网络模拟和网格模拟两种方法,分别介绍了基于这两种方法建立的网络模型和网格模型,并且综合这两种方法开发了建筑物人员疏散的网络网格复合模型,以便对大型复杂建筑进行有效的疏散模拟。用该复合模型模拟了一高层建筑和一大型复杂建筑的人员疏散情况,并将其模拟结果与采用单一网格模型和单一网络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显示了网络网格复合模型不仅能进行大型复杂建筑的人员疏散模拟,而且可以形象化地显示详细的疏散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地铁出口和内部条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分析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STEPS软件,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地铁出口人员疏散进行了研究.考虑了建筑物内部结构和人员行为对疏散的影响,建立了简单的地铁车站疏散模型,并利用该模型详细模拟了在不同出口和内部条件下的人员疏散过程.获得了不同时刻的人员分布状态,找到了不利于人员疏散的“瓶颈”位置,分析了地铁出口条件对于人员疏散的影响.这些结果可指导建筑物的疏散设计和建筑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人员的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11.
In order to study the evacuation behavior of miners during accidents,we analyzed the rational layout of a safe chamber,and improved evacuation efficiency.A visual model of evacuation was developed and used to simulate the evacuation process of mines,given their special underground environments.In our simulation,the working faces of a coal mine and nearby tunnels were divided into 0.5 m×0.5 m grids to reflect the location of occupants and obstacles.Based on a"flow potential of the occupant",we determined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and routes of occupants.In the model,evacuation speed changed as a function of crowd density,with an average speed of 1.30 m/s.The model also takes into account detection time of the disaster and the personnel response time.Evacuation time,exit flow rate and evacuation path were obtained by simul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us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can present a more visual evacuation process and show the behavior of occupants.Our establishment of a mine safety evacuation system has merit as reference value.  相似文献   

12.
行人步行设施空间疏散特征指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向步行设施内的疏散行人流提供合理的物理空间布局,研究行人步行设施空间的疏散特征指标.首先,根据步行设施内部空间是否能被行人占据移动,将其划分为行人移动空间与障碍物空间,并利用障碍物空间外缘轮廓线间的最短距离确定行人移动的瓶颈宽度;然后,基于移动瓶颈对行人移动空间的毗邻划分,提出了步行设施行人疏散的移动网络构建方法,将步行设施空间转化为行人疏散的移动网络;基于行人移动距离最短的疏散路径选择策略,将移动网络转化为疏散树;最后,基于疏散树的层和节点及其隶属关系,从空间面积、移动距离、瓶颈宽度、障碍物布局4个角度提出了步行设施空间的疏散特征指标.进而得到评价步行设施空间布局及调整优化障碍物布局的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根据指标对障碍物的布局进行调整,优化了障碍物布局,证明指标在步行设施空间疏散特征分析中的可应用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以某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学楼安全疏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从人员疏散设计中存在的疏散宽度不足、疏散距离过长等方面问题进行讨论.在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前提下,就如何合理地进行人员疏散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达到安全性、经济性及合理性的最大统一.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堰塞湖1/3溃决下,洪水的水流速度、淹没区域及到达时间等模型.根据模型,利用DEM(三维数字高程模型)和MATLAB软件模拟了汶川地震唐家山堰塞湖1/3溃决后的洪水演进情况,设计了“人员撤离紧迫性”的量化方法,拟订了下游人员撤离方案,为部队和政府相关部门撤离群众提供了数据支持.最后对模型的精确性进行了评价,针对地震堰塞湖应急评估中存在的数据不足、时效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大型剧场类建筑人员疏散消防设计往往存在疏散距离过长的设计难点。本文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思想,对某剧场类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疏散距离过长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分别对前厅、舞台和观众厅区域提出设置亚安全区、隔离火源和增加蓄烟空间等建议措施。结合数值模拟Pathfinder软件,对该剧场内部建筑结构及人员荷载进行详细分析,共设置了5个不同起火位置、不同疏散模式的火灾场景。分析人员疏散模拟结果,通过各不同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时间来评估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得出在各种不同火灾场景中人员皆可安全疏散的结论,并提出了保证该剧场类建筑消防安全的强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突发事故发生时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安全撤离,以鞍山师范学院第二教学楼师生疏散为背景,考虑楼道宽度、教室人数等因素,建立双路线模型和四队补齐模型,根据学生逃生时间、速度及其他变量之间的关系,确定出安全疏散方案。将模型应用到第二教学楼,得到师生全部疏散最短时间为88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惯性器件在导航解算中存在较大的累积误差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MEMS惯性器件与Android智能手机融合的室内个人导航算法.导航算法在捷联惯性导航算法的基础上,根据人行走时的运动特点,引入了零速度检测与修正算法来检测人行走过程中的静止状态,并对行人静止时刻的速度和位置信息进行校正,以降低累积误差.导航解算中由于陀螺仪漂移导致获得的行人运动方向角误差较大,故采用MEMS陀螺仪输出姿态信息与Android智能手机中的电子罗盘方向角融合的行人运动方向校正算法来获取行人运动方向,并结合滑动均值滤波算法来进一步校正行人的运动方向,提高导航精度.最后通过实验结果验证了导航累积误差修正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航站楼的火灾特点及危害,确定了航站楼的安全目标,计算了火灾烟气的运动规律,得出了火灾到达危险时刻的时间。根据航站楼各区域的人员及属性,对航站楼的人员安全疏散进行了仿真模拟,得出航站楼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将人员安全疏散所需的时间与火灾到达危险时刻的时间进行比较,得出航站楼疏散设计能够满足安全疏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