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邻甲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加入质量分数为0.0%、7.5%和14.9%的纳米TiO2,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邻甲苯胺均聚物以及聚邻甲苯胺/纳米TiO2复合物,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该复合物、聚邻甲苯胺和聚苯胺为填充物,以3%和5%的用量添加到环氧树脂(EP)/聚酰胺固化剂体系中,在碳钢表面制备了不同环氧涂层,测试了涂层的力学性能,发现上述填充物具有增强环氧涂层对腐蚀介质的阻隔的性能,其中含5%聚苯胺、5%聚邻甲苯胺、5%聚邻甲苯胺/TiO2(质量分数7.5%)复合物和3%聚邻甲苯胺/TiO2(质量分数14.9%)复合物的环氧涂层的力学性能较佳。通过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对比研究了该4种环氧涂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含5%聚邻甲苯胺/TiO2(质量分数7.5%)复合物的环氧涂层具有最佳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2.
在纳米Al_2O_3粒子存在的情况下,以苯胺单体为原料,过硫酸铵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纳米Al_2O_3,复合物。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产物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表征。将涂覆含有聚苯胺和聚苯胺/纳米Al_2O_3,复合物涂层的碳钢片,浸泡于质量分数为3.5%的NaCl溶液中,通过开路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来评价涂层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涂层中含有聚苯胺/纳米Al_2O_3复合物的碳钢片抗腐蚀能力强于含聚苯胺的碳钢片,腐蚀电位最高,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而裸钢片腐蚀电位最小,腐蚀电流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氧化法合成了聚苯胺(PANI)及聚苯胺–Ti O2复合材料,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能谱(EDS)、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其结构、元素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以氮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溶剂,通过溶液浇注法在304不锈钢表面制备了聚苯胺和聚苯胺–Ti O2薄膜,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研究了不同涂层在3.5%Na 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于聚苯胺涂层,聚苯胺–Ti O2复合涂层对304不锈钢具有更好的保护性能。当Ti O2含量为5%时,复合涂层的耐蚀性能最好,腐蚀电位比裸不锈钢正移了381 m V,保护效率达到95.44%。  相似文献   

4.
以二氧化锰代替常规的过硫酸铵氧化体系,并在化学氧化聚合反应体系中添加适当比例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出盐酸掺杂的聚苯胺包覆二氧化硅复合粒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二氧化硅表面及其粒子之间明显包覆一层聚苯胺(PANI);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其掺杂的有效性。将复合粒子作为防腐填料,加入环氧树脂做成膜物,制备出的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料在碳钢基体上进行涂层,采用加速浸泡实验、开路电位法、Tafel极化曲线考察了其防腐性能。结果表明,盐酸掺杂的聚苯胺复合涂层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该复合涂层的腐蚀电位较环氧树脂涂层提高400mV,腐蚀电流下降4~5个数量级,有望成为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防腐涂料。  相似文献   

5.
以聚苯胺/凹凸棒土纳米复合材料(PANI/ATP)作为填料,以环氧树脂为成膜物质,制备了PANI/ATP环氧复合防腐涂料.研究了PANI/ATP的状态、PANI/ATP的添加量、固化比等对涂层的防腐性能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r-IR)、开路电位(OCP)及极化曲线(Tafel)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涂层进行了结构表征和防腐性能研究.Tafel极化曲线和开路电位显示,在填料量为5%的情况下,复合涂层的防腐性能较佳,腐蚀电位为-1.098 V,较纯环氧涂层高327 mY;添加了PANI/ATP的涂层较纯环氧涂层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利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水性聚苯胺(PANI)乳液,测试了乳液的平均粒径及聚苯胺的电导率,并对乳液进行了透射电镜(TEM)分析。再将该产物与水性环氧树脂乳液共混制备了水性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乳液(PA-NI/EP),通过开路电位(OCP),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扫描电镜(SEM)和表面能谱(EDS)对其涂层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敷PANI/EP复合乳液涂层的金属表面形成了氧化膜,有效地阻止了腐蚀,涂层对A3钢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二氧化锰代替过硫酸铵氧化苯胺单体,并在聚合反应体系中添加适当比例的二氧化硅粒子,制备出不同酸掺杂的聚苯胺包覆二氧化硅复合粒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表明,二氧化硅表面及其粒子之间明显包覆一层聚苯胺(PANI);并比较不同酸掺杂的聚苯胺复合粒子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证明了掺杂的有效性.将合成的聚苯胺复合粒子作为防腐填料,加入环氧树脂作为成膜物,制备出的聚苯胺/环氧树脂复合涂料涂覆在碳钢基体上,采用加速浸泡实验、开路电位法、Tafel极化曲线研究其防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H2SO4掺杂的聚苯胺复合涂层具有优良的防腐性能,该复合涂层的腐蚀电位较环氧树脂涂层提高400 mV,腐蚀电流下降4~5个数鼍级,是一种低成本、高性能防腐涂料.  相似文献   

8.
纳米CaCO_3对CE及CE/EP基体的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和扫描电镜、热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测试研究了纳米CaCO3的加入量对氰酸酯(CE)及CE/环氧(EP)基体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纳米CaCO3的加入,可有效地改善CE或CE/EP基体的韧性和强度。当纳米CaCO3的质量分数为3%时,两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和拉伸模量均达到最大值,CE/EP/CaCO3体系较CE/CaCO3体系具有更高的冲击强度(7.8kJ/m2)和较低的拉伸模量(100.5GPa)。纳米CaCO3的加入有利提高基体的热稳定性,但CE/EP/CaCO3三元体系的热稳定性仍明显低于纯CE或CE/CaCO3二元体系。  相似文献   

9.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盐酸或磷酸与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共掺杂的聚苯胺[(HCl+DBSA)-PANI或(H_3PO_4+DBSA)-PANI]。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四探针电导率测试仪表征了掺杂聚苯胺的形貌、结构和电导率。将添加了掺杂态聚苯胺的E44环氧树脂刷涂在Q235低碳钢表面得到复合涂层(PANI/EP),并通过电化学阻抗谱和浸泡试验考察了它们在3.5%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两种共掺杂态聚苯胺都呈束状结构,(HCl+DBSA)-PANI的结构更均一。添加PANI可以明显提高环氧涂层对碳钢的防腐作用,其中(HCl+DBSA)-PANI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 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GPTMS)对氟化石墨烯( FG)进行功能化处理得硅烷功能化氟化石墨烯( GFG)采用 XRD、FT-IR和 SEM对粉体进行表征;将 FG和 GFG分别加入环氧树脂中获得复合涂层,通过电化,学测试和 5%NaCl中性盐雾试验研究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结果表明: FG能有效地增加环氧涂层(EP)的长期耐腐蚀性, FG经过硅烷功能化处理后进一步提升了其与树脂之间的界面相容性,所得复合涂层的致密性进一步提高,从而显著提升了环氧复合涂层的耐腐蚀性。经 3. 5%NaCl溶液 4 000 h浸泡后, GFG改性环氧复合涂层( GFG/EP)的低频阻抗模值相较于纯 EP涂层提升了 3个数量级,较 FG改性环氧复合涂层(FG/EP)提高了 1个数量级;同时盐雾腐蚀 90 d后, GFG/EP涂层表面无明显腐蚀现象。  相似文献   

11.
利用原位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不同质量比的聚苯胺/铬酸锶复合材料,使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复合材料进行了表征,并在不锈钢片上制备了聚苯胺/铬酸锶复合材料的环氧涂层,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和盐雾试验箱测试其防腐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铬酸锶复合材料的防腐效果优于聚苯胺,且当复合材料中聚苯胺与铬酸锶的质量比为1∶1时,防腐蚀性能最好,该复合材料环氧涂层的腐蚀电位较聚苯胺环氧涂层提高30 mV,腐蚀电流密度下降一半,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其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碳钢在海洋环境中腐蚀严重的问题,采用水热法结合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及注入润滑油的三步法在碳钢表面制备了Cu/Ni复合仿生超滑表面。研究了仿生超滑表面对碳钢基体的腐蚀防护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EDS)分析了碳钢表面水热反应2 h后形成的Cu/Ni涂层的形貌及组成成分;通过接触角测试分析了Cu/Ni疏水表面的润湿性;运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EIS)研究了仿生超滑表面在3.5 wt.%NaCl溶液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Cu/Ni膜层呈现微纳米级粗糙结构,Cu/Ni膜层疏水涂层与水滴的接触角为127.8±1°,Cu/Ni仿生超滑表面腐蚀电流密度为2.96×10-7A·cm-2,相比于碳钢基体降低了2个数量级,对碳钢基体具有一定腐蚀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赵珂 《上海涂料》2014,(10):6-10
通过引入表面活性剂,合成了易分散纳米聚苯胺(PANI-1)。运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表征了聚苯胺的结构,利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聚苯胺的防腐性,并采用聚苯胺对环氧铁红底漆进行改性。研究发现,经过表面活性剂改性的聚苯胺为松散纳米结构,容易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腐蚀测试结果表明,聚苯胺对碳钢有较好的防腐蚀能力,当PANI-1含量为3.5%时,纳米聚苯胺改性环氧铁红底漆涂层具有较好的防腐蚀能力,可应用于桥梁、道路护栏等钢结构的防腐工程。  相似文献   

14.
将聚苯胺与聚酯树脂、环氧树脂溶液共混制备防腐蚀涂料.用腐蚀电位时效法考察了饱和聚酯、环氧-低相对分子质量聚酰胺固化体系和环氧-二乙烯三胺固化体系中聚苯胺的加入量对防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聚苯胺进行适当的还原处理,有利于改善其溶解性和在涂料中的分散性,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涂料的最佳配方为:聚苯胺溶液中苯肼用量为1%,环氧树脂、聚酰胺固化剂和聚苯胺的质量比为1:1:0.06.涂覆该涂料的电极腐蚀电位可达-305 mV.  相似文献   

15.
黄鹏  裴克梅 《中国胶粘剂》2023,(10):16-22+47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使氮化硼(BN)羟基化,后协同三种硅烷偶联剂(KH-550、KH-560和KH-570改性,制备了一系列偶联剂改性BN样品(mBN-550、mBN-560和mBN-570)。通过分散性能测试,确定了最佳改性硅烷偶联剂种类及用量。将具有最佳分散性的mBN-570加入水性环氧涂料中,制备了水性环氧导热绝缘涂层,并研究了mBN-570添加量对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导热性能、耐热性能和绝缘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改性后的BN在环氧树脂溶液中的分散性提升,并且通过3%KH-570改性的mBN-570分散效果最好,分散时长为18 d;(2)力学性能测试表明,mBN-570质量分数为3%和5%时,mBN-570/EP复合涂层的力学性能均相对最佳;(3)导热性能测试表明,室温下5%mBN-570/EP复合涂层的热导率为0.245 W/(m·K),比纯EP涂层提升了28.3%,同时5%mBN-570/EP复合涂层的散热速度明显快于纯EP涂层,因此5%mBN-570的加入提升了复合涂层的导热性能;(4)热稳定性能测试表明,5%mBN-570的加入显著增强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并延缓了...  相似文献   

16.
以吡咯单体为原料,三氯化铁为氧化剂,加入纳米二氧化铈(CeO2)粒子通过化学氧化法制备了聚吡咯(PPy)/纳米CeO2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并将涂覆分别含聚氨酯(PU)涂层、PPy/PU复合涂层、PPy/CeO2/PU复合涂层的碳钢片,浸泡在质量分数3.5%的Na Cl溶液中,通过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研究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含有PPy/CeO2/PU复合涂层的防腐效果最佳,其腐蚀电位最大,腐蚀电流密度最小,腐蚀速率最小。  相似文献   

17.
聚邻甲苯胺防腐涂层对碳钢的腐蚀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焰  谢乃贤 《电镀与涂饰》2000,19(5):12-14,17
离分子聚苯胺及其衍生物具有良好的电活性。本文介绍了聚邻甲苯胺的合成,并利用线性极化法和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拟合法研究了聚邻甲苯胺涂覆碳钢电极在0.1mol/L盐酸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试验发现:用聚邻甲苯胺作底漆、环氧作面漆的复合涂层大大提高了碳钢电极的检化电阻,减小了其腐蚀电流。其对碳钢的腐蚀保护作用主要是由于掺杂态聚邻甲苯胺的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水分散性聚苯胺/环氧树脂乳液防腐蚀涂层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原位插层聚合方法制备了水分散性的聚苯胺/蒙脱土复合材料(PANI/MMT),对其结构进行了XRD表征,测试了变温电导率;并以水性环氧树脂乳液为成膜物,制备了水分散性聚苯胺/环氧树脂乳液复合防腐蚀涂层材料(PANI/MMT/EP),通过开路电位(OCP)、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塔菲尔曲线(Tafel)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ANI/MMT/EP复合涂层对A3钢具有较好的防腐蚀效果,腐蚀电流降低到10-9.7A/cm2。  相似文献   

19.
对Q235碳钢进行表面处理,涂覆环氧树脂(EP)和聚乙烯(PE)涂层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仪(EDS)分析了涂层的形貌结构及其组成,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涂层/Q235碳钢体系在3.5%Na Cl溶液中的腐蚀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高分子涂层能有效提高碳钢的耐腐蚀性能,且PE涂层比EP涂层对碳钢的保护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20.
运用插层聚合的方法制备了蒙脱土/聚苯胺复合材料,并进行了表征。将该复合材料通过共混的方式加入聚酰胺/环氧阴极电泳(CED)涂料中配制成聚苯胺/环氧复合阴极电泳涂料,并利用电化学阻抗谱方法对各电泳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3.5%NaCl溶液中浸泡10d后,腐蚀介质不能到达涂层/基底金属界面,金属表面没有发生腐蚀反应。随着聚苯胺含量的增加,复合电泳涂膜的阻抗值增加,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当聚苯胺含量相同时,与掺杂态聚苯胺复合电泳涂膜相比,本征态聚苯胺复合电泳涂膜具有很高的阻抗值,表现出更好的防腐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