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针对国内不少火电机组燃用煤的煤质较差,提出了一种火电机组AGC控制的煤质自适应方法,解决因煤质变化后机组AGC的控制指标不能满足电网的负荷变化要求,同时提高了机组在投用AGC后运行的稳定性。文中又提供了一种建立火电机组协调控制被控对象模型的方法,通过现场机组的运行数据辨识了模型参数,并建立了AGC控制的煤质自适应方案与协调控制对象的闭环仿真回路,进行了机组运行时常见的主要扰动及负荷变动的仿真试验,并提供了运行机组实际控制效果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2.
大型火电机组目前面临着煤质多变的问题,煤质的大范围实时变化会影响锅炉燃烧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提出了一种实时的煤质校正方法,通过定义煤质做功能力系数来构造煤质校正系数,引入燃料控制系统,实时修正入炉燃料测量值,改善控制系统动态品质。方法采用负荷、燃料量和发电煤耗等参数进行实时计算,简单易行,便于组态。通过数据验证和控制仿真验证了煤质校正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600MW机组工程设计资料的研究,对蒸汽压力(亚临界、超临界)、设计煤质(烟煤、褐煤等)、制粉系统、烟风系统以及锅炉辅机类型等对厂用电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应根据工程具体情况选择主要设备及系统布置,同时准确计算600MW机组厂用电率。  相似文献   

4.
600MW级火电机组主机参数选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2×660MW机组的具体情况,对600 MW级火电机组采用超临界或超超临界参数进行了详细的经济分析与比较,并给出推荐意见.  相似文献   

5.
燃煤火电厂煤质变化不利于火电机组控制,如稳定性能下降、过程参数波动增加等,实现煤质在线校正非常重要。现有技术通过煤质在线测量,将测量结果用于煤质在线校正,但存在各种问题,难以实际运用。为此,发明一种针对前馈控制本身误差的新型在线校正方法,利用锅炉主控系统的已有信息,通过反馈控制,实现前馈控制在线校正,从本质上实现煤质在线校正。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新型在线校正方法的有效性。典型工程应用案例证明,该技术有效提高了协调控制的稳定性能,减小了过程参数的波动,奠定了火电机组良好的控制基础。  相似文献   

6.
李涛 《电子测量技术》2016,39(12):109-112
为了分析火电机组工质在超临界运行时的特性,对机组进行较为合理的启停控制,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建立了600 MW火电机组的动态仿真模型.得到了火电机组在超临界运行时的过热以及再热循环两个阶段的工质温度实时动态变化的特性,对机组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级控制策略,火电厂可实现对发电机组的自启停控制,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模型能够较为精确的对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工质特性进行模拟预测,制定的分级控制策略能够对火电机组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针对火电单元机组大范围变负荷、变工况发生时,超临界火电单元机组的控制品质变差,机组负荷、主蒸汽压力等参数难以满足工程需要的问题,基于较为先进的BP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对600 MW超临界火电单元机组进行了数学模型的建立。仿真结果表明,网络的输出值与实际模型的输出值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BP神经网络可有效逼近超临界火电单元机组模型。  相似文献   

8.
对超临界W火焰机组煤质自适应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快速的煤质热值软测量方法和燃料与给水等调节的煤质自适应校正方法,改进和优化了基于直接能量平衡(DEB)协调控制方法,结合采用经典方法构造的热量信号,实现了超临界机组的煤质自适应控制,保证了机组主参数调节的稳定性,提高了控制系统对煤质变化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锅炉蓄热机理的分析,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补偿锅炉蓄热的前馈控制策略,并给出了煤质校正的关键控制策略.将这些控制策略用于某300 MW和600 MW机组,300 MW机组在以2%/min速率频繁升、降负荷过程中,控制系统将主蒸汽压力偏差控制在±0.4 MPa内;600 MW机组的煤种大幅偏离设计煤种时,控制系统将主蒸汽压力偏差控制在±0.4 MPa内.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可在快速响应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的同时,能够准确、及时地补充锅炉蓄热,提高机组运行参数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1超临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 自2002年开始,为提高机组的效率和降低煤耗,我国决定发展超临界和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国内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开始生产600MW超临界火电机组。  相似文献   

11.
对某超临界600 MW机组锅炉不同煤种下的机组调峰特性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入炉煤质的变化对机组调峰的深度、幅度、速度均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煤质发热量对锅炉的带负荷能力影响较大,发热量越高,机组带负荷能力越强;煤质挥发分对机组的调峰深度和速度影响较大,挥发分越低,煤粉的着火和稳燃性越差;为保证机组调峰性能及运行经济性,应保证入炉煤低位发热量大于18500 kJ/kg,干燥无灰基挥发分高于15%.  相似文献   

12.
针对火电机组普遍存在煤质差、煤质变化频繁、不能满足电网对机组控制要求的情况.分析了传统协调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热值校正技术基础上提出了适应煤质变化的新的协调控制策略,使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具备适应多煤种变化的能力,煤量指令变化平稳,减少了煤量的频繁、大幅波动,对于满足电网调度要求、提高火电机组运行稳定性和节能降耗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顾守录 《华东电力》2004,32(9):47-48
文章介绍了1000MW等级的超临界火电机组参数与容量的选择问题,认为机组容量愈大,采用超临界参数的效益越明显,国外1000MW等级超临界火电机组多用双轴双速或双轴单速。从该等级火电站的可靠性,经济性等方面论证,建议在机组国产化时600MW机组采用单轴,800~1000MW应采用双轴双速或双轴单速机组。  相似文献   

14.
马志杰  丁艳军 《热力发电》2012,41(5):18-21,26
在分析炉膛燃烧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掺配煤燃烧特征的锅炉运行热效率模型,其包括炉膛一维燃烧模型、对流受热面集总参数模型和锅炉热效率计算模型。对某电厂超临界600MW机组锅炉进行的仿真计算表明,随着煤质因子Fz的增大,飞灰含碳量减少,排烟温度上升,锅炉热效率降低;飞灰含碳量和排烟温度仿真值与实际运行值较吻合,该锅炉热效率工程模型预测趋势准确。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信息     
△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我国火电机组总容量已超过122000MW,单机容量200MW及以上的机组占火电总装机容量的42%。最大单机容量为600MW,其中装于石洞口二厂的两台超临界参数机组是目前国内参数最高、容量最大、经济性最好的机组,代表了今后火电机组的发展趋势,600MW机组将成为“九五”期间火电建设的主力机组。  相似文献   

16.
俞犇 《湖南电力》2005,25(Z2):13-15
介绍了火电机组整套启动的调试程序,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国产600 MW超临界机组调试不同点,并对该型机组启动调试进度控制进行了分析讨论,对同类型机组的启动调试和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超超临界技术是火电技术的发展方向。从技术和经济方面综合分析论证了我国发展超超临界机组的蒸汽参数选择和容量等级的问题。结论:在我国超超临界机组的起步阶段,选取25MPa/600℃/620℃的蒸汽参数是合适的,并论证了600MW、800MW和1000MW容量等级的机组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电网调峰需求快速增长,对火电机组提高灵活性和调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以湖南省某电厂一台300 MW亚临界机组和一台600 MW超临界机组为例,对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运行经济性进行分析,并总结了相关风险应对措施。火电机组在30%~50%负荷率区间进行深度调峰时运营成本会出现明显上升,在目前的补贴政策下,火电机组调峰运行总体处于亏损状态。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电厂600 MW机组控制对象大惯性,大延迟,煤质变化大的特点,提出了利用DEB+前馈的控制方案进行控制优化,并在电厂进行了实际应用,应用实践表明,此方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系统固有的大惯性,大迟延对协调控制系统所带来的难控性.  相似文献   

20.
秦朝晖  李学忠 《热力发电》2007,36(11):37-41
华能沁北电厂超临界2×600 MW机组是我国首次采用引进技术国内制造的超临界火电机组。通过对机组设备配置和调试运行及整套起动过程的总结,系统地对超临界机组在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