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涤纶单丝广泛应用于经编间隔织物,作为承力单元单丝的力学性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织物的抗压缩性能。研究了单丝的热定型工艺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对涤纶单丝进行不同温度和时间的张力热定型处理,测试定型前后单丝的单向拉伸性能和结晶度,分析了热定型时间和温度与单丝初始模量和结晶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热定型时间的增加,涤纶单丝的初始模量先增大后减小;热定型温度为180℃时,涤纶间隔单丝的初始模量大于200℃时的初始模量;张力热定型提高了涤纶单丝的结晶度。最佳热定型工艺是180℃,时间20 s。  相似文献   

2.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旋转流变仪等方法,研究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的可纺性,发现ETFE熔体属非牛顿性流体,适合熔融纺丝。研究ETFE熔融纺丝及后拉伸的工艺条件,发现:纺丝温度为300.0~315.0℃,冷却温度为50.0℃,拉伸倍率为5.5,一级拉伸温度为85.0℃、二级拉伸温度为185.0℃,热定型温度为220.0℃时,所得ETFE单丝的断裂强度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了纺制高品质的聚乳酸长丝,采用熔融纺丝方法,优化切片干燥工艺,并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纺丝温度、纺丝速度、拉伸倍数、拉伸温度)对聚乳酸长丝性能(粘均分子量、取向、机械性能等)的影响关系,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纺丝工艺。结果表明:最优的切片干燥工艺为:分两阶段进行干燥,第一阶段由室温逐步升温至60-65℃,停留3-4h预结晶,第二阶段逐步升温至100℃干燥15h,最终切片含水率低于0.005%。最佳纺丝工艺为:纺丝温度195℃、纺丝速度1000m/min、拉伸倍数为3、拉伸温度T1/T2/T3=72℃/80℃/82℃。  相似文献   

4.
选取玄武岩纤维作为增强材料,聚丙烯(PP)为基体材料,采用模压工艺制备复合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法研究了温度、压力及保压时间对玄武岩/PP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在成型温度190℃、成型压力10 MPa、保压时间10 min时制备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佳,此时拉伸强度为267 MPa。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拉伸过程计算机模拟,得出材料的模拟拉伸变形图,并与实际拉伸情况进行对比。有限元模拟表明,断裂发生在试件的平直段端部附近,采用此最佳工艺制备玄武岩/PP复合材料具有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仲蕾兰  戚慰光 《纺织学报》1989,10(1):22-24,17
本文着重研究在0℃、10℃、45℃、60℃、75℃水浴中成形的等规聚丙烯(ipp)未拉伸单丝,其结构和拉伸性能的关系。试验发现,水浴温度对未拉伸丝的超分子结构和力学性能有一定影响。要获得拉伸性能好、品质优良的ipp单丝,未拉伸丝的结构应为:取向低、结晶度较小、球晶尺寸小、晶型为不稳定的准晶结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10~30℃为佳。  相似文献   

6.
为了纺制兼具良好阻燃与力学性能的共聚型阻燃聚酯工业丝,在分析高分子量阻燃共聚酯流变特性以及量化不同纺丝温度条件下共聚酯热降解程度的基础上,设计和优化熔融纺丝工艺。对纺制的阻燃工业丝力学性能与阻燃性能进行测试,并采用X-射线衍射和声速纤维取向测量仪对纤维的微细结构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相较纯PET,共聚酯熔体黏度较低,温敏性更为明显。采用低的纺丝温度(285℃左右),熔体黏度对纺丝压力影响小且热降解程度低,可制备断裂强度为6.75 cN/dtex、极限氧指数(LOI)可达31%的共聚型阻燃聚酯工业丝,且其阻燃耐久性突出,实现了良好阻燃性能与力学性能共聚型阻燃聚酯工业丝的制备。  相似文献   

7.
熔融纺丝法制备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的拉伸机理和工艺,对于熔纺UHMWPE纤维最终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熔纺UHMWPE纤维的微观结构和拉伸机理,探究了拉伸温度、拉伸速率、拉伸倍数等工艺参数设置对熔纺UHMWPE纤维最终力学性能的影响,介绍了近年来熔纺UHMWPE纤维的拉伸工艺实践,提出了熔纺UHMWPE纤维的拉伸工艺未来有望在拉伸温度、拉伸速率、拉伸倍数等工艺参数创造更多组合方式,实现纤维各项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不断推广与应用,对电池隔膜提出了更薄、更密的要求,对其制备原料的纤维直径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然而,目前中国产的超细纤维难以满足单丝线密度≤0.5 dtex的要求。本文将聚丙烯(PP)和聚酰胺(PA6)进行双组分复合纺丝,通过在显微镜下观察纺流丝的横截面形态,确定纺丝组件及原料组分比例;在此基础上,通过优选工艺条件,确定纺丝温度、牵伸倍数、纺丝速度;同时对纤维的线密度、拉伸性能和取向度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用PP与PA6进行中空橘瓣型复合纺丝时,PP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25℃/225℃/230℃/230℃、PA6螺杆挤出机各区温度为270℃/270℃/275℃/275℃、PP纺丝副箱体温度为230℃、PA6纺丝副箱体为275℃、纺丝主箱体温度为270℃、PA6与PP的质量比为40︰60、纺丝速度为2 800 m/min、牵伸倍数为3.0时,纤维的可纺性、拉伸性能及取向良好。制备的中空橘瓣型复合超细纤维满足了锂离子电池隔膜用超细纤维直径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棒络新妇卵袋丝氨基酸组成及其力学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与电子单纤强力仪对棒络新妇(Nephila clavata)卵袋框丝与内层丝2种不同功能蜘蛛丝的氨基酸组成与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研究,拟探明蛛丝组成、力学行为、性能与生物学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卵袋框丝相比,卵袋内层丝的甘氨酸和脯氨酸含量较低,丝氨酸和极性氨基酸含量均较高,大侧链氨基酸(LC)与小侧链氨基酸(SC)的比值较高,初始模量较小,其拉伸曲线弹性区增加,屈服区很小,加强区平缓,延展性很好,拉伸行为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连续缩聚、直接纺丝、拉伸卷绕生产工艺,研究了纺制纤度为200dtex~700dtex的尼龙66细旦工业丝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聚酰胺熔体相对黏度(甲酸法)为70~72,纺丝温度为305℃~310℃,冷却风温20℃~24℃,风速0.3 m/s~0.4 m/s,第一、二、三拉伸温度分别为60℃,185℃,185℃;拉伸倍数5.0倍~5.2倍,卷绕速度<2600m/min,网络压力为300 kPa~350 kPa时,可获得质量优异的尼龙66细旦工业丝.  相似文献   

11.
介绍利用高速纺设备,选用POY—DT工艺路线,纺制仿丝型涤纶大有光长丝的生产工艺,对其纺丝温度、冷却条件、纺丝速度和后拉伸倍数、拉伸和定型温度、卷装成形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纺制高品质聚乙醇酸(PGA)长丝,研究了熔融纺丝工艺路线中全流程纺丝工艺参数,包括泵供量、纺丝速度、热拉伸倍数对PGA长丝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直径、结晶度、取向度等数据确定了最佳的纺丝工艺。研究了PGA初生纤维和牵伸纤维的体外降解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泵供量为22 mL/min,纺丝速度为600 m/min,热拉伸倍数为5.0时,PGA长丝的断裂强度达到6.09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4.26%;纤维的结晶度越高,相同降解时间内质量损失率越小。  相似文献   

13.
介绍利用高速纺设备,选用POY-DT工艺路线,纺制仿丝型涤纶大有江长丝的生产工艺,对其纺丝温度、冷却条件、纺丝速度和后拉伸倍数、拉伸和定型温度、卷装成形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用丝胶蛋白对腈纶进行改性,以获得力学性能良好、吸湿性改善的纤维。通过改变拉伸倍数,研究其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干燥致密化工艺,研究纤维内部结晶度的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总拉伸倍数增大,纤维取向度增加,力学性能随之提高;两道拉伸的总倍数为6.5倍时,得到的纤维断裂强度最佳,为3.87 cN/dtex;纤维干燥致密化温度为120℃,致密化时间为110 s,所得纤维的性能最佳;致密化温度过高,纤维的结晶取向下降;在最佳致密化条件下,纤维的断裂强度为3.8 cN/dtex;丝胶蛋白改性聚丙烯腈纤维的回潮率为6.9%,较常规腈纶提高了3.5倍。  相似文献   

15.
国产聚苯硫醚纤维拉伸结晶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WAXD和DSC方法研究了熔纺的聚苯硫醚(PPS)纤维的拉伸结晶行为,发现有效施行干热拉伸工艺的温度区间在初生纤维的Tg附近至冷结晶起始温度Tc之间,用90℃拉伸时所得纤维机械性能最好。无论结晶度还是结晶大小分布,均随拉伸工艺条件(拉伸温度、拉伸比等)不同而呈规律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无张力疝修补是当前治疗疝气的主要手术方式,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手术用修补材料是聚丙烯(PP)补片。近期有研究表明,聚偏二氟乙烯(PVDF)是一种理想的替代PP的补片材料。采用PVDF单丝,选择三针开口经缎结构和热定型工艺,制备了PVDF疝修补片,测试了该补片的硬挺性、拉脱性、拉伸性、弹性回复性及顶破性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显示该补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刘雷艮 《国外丝绸》2008,23(5):11-12
研制了一种制备单轴平行排列的亚微米纤维的新型静电纺丝工艺。通过改变偏置接收器精确地控制纤维的数量,通过后沉积拉伸工艺改变纤维的直径。采用这种方法可以纺制出数量可控、平行排列的聚[2-甲氧基-5-(2'-乙烯基-己氧基)聚对苯乙烯撑]/聚氧化乙烯(MEH—PPV/PE0)纤维,其直径在微米到亚微米之间,并且通过拉伸可以明显地改善纤维直径的均匀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超亮光三叶形涤纶卷曲丝的加工工艺,探讨了在纺丝成形工艺过程中纺丝温度、侧吹风速度、拉伸卷绕工艺等因素对超亮光三叶形涤纶卷曲丝异形度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纺制FDY超亮光三叶形涤纶卷曲丝150dtex/72f时,纺丝温度在290℃,侧吹风速度控制在0.30~0.35m/s,侧吹风温度选择在20~22℃之间,GRl的温度为89℃及速度为1650m/min,GR2的温度为125℃及速度为4510m/min,卷绕速度为4435m/min,可获得较好的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得到具有较高吸液性能的天然纤维素,以西瓜为原料,采用化学分离方法对其中纤维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提取过程中NaOH质量分数、H2O2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西瓜纤维素质量分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确定了提取西瓜纤维素最佳工艺条件,即NaOH质量分数为4%、H2O2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30min时,西瓜纤维素质量分数最佳,为86.52%。SEM观察表明西瓜纤维素具有特殊的中空结构。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提取样品成分主要含有纤维素。吸液倍率测试表明,当水温在40℃、Na+浓度为0.1mol/L时,西瓜纤维素的吸液倍率可以达到85g/g,显著高于天然棉纤维素的吸液倍率(40g/g)。  相似文献   

20.
利用热压成型法制备香蕉(茎)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复合材料,结合单因素分析法和正交法研究热压工艺三大要素:压力、温度和时间以及纤维含量等工艺条件对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在压力、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3 MPa、150℃、11 min的热压参数值下以及纤维的添加量为20%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与纯树脂相比,拉伸强度提高了71.8%,弯曲强度提高了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