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4月,“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爆发后,相关政府部门加大了对农村市场的监管力度,并查处了一些非法奶粉生产企业。随着这些质劣价廉的奶粉企业退出农村奶粉市场,许多市场出现了暂时的“真空”。业内对农村市场普遍看好,一些大中型奶粉生产企业纷纷表示,要加大对农村市场的投入力度,抢占农村奶粉市场。  相似文献   

2.
《乳品与人类》2005,(2):4-5
一,背景和意义 2004年4月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对中国乳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次事件中,劣质奶粉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婴幼儿奶粉的消费信心。虽然劣质奶粉生产企业受到了严厉打击,但是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受到的伤害却一直延续至今,其直接表现就是国产婴幼儿奶粉在过去一年中销量和市场份额的下降,而国外婴幼儿奶粉品牌在销量和市场份额上却大幅上扬。  相似文献   

3.
2008年9月11日,三鹿问题奶粉事件被披露后,由此引发了席卷全国的“三聚氰胺”事件。如今,陕西金桥乳业有限公司又被查出5.25吨问题奶粉,其中11袋275公斤奶粉三聚氰胺超标。这些问题奶粉生产于”三聚氰胺”事件之前,但金桥乳业并没有销毁这些问题奶粉,一年过后,又重新包装,卖给广西一个厂家。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季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使得中国奶粉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危机,甚至波及到了一些业内知名的大型奶粉生产企业。在这次事件中,由于一些新闻媒体的误报,我国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三鹿集团遭受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几千万元。  相似文献   

5.
欧盟四国“二恶英”事件不仅使国产奶粉生产企业抓住了一个重振民族品牌的契机,而且也拉动了纯鲜牛奶企业的发展.据悉,目前相当数量的消费者由过去购买奶粉转向喝纯牛奶.面对今年红火的纯牛奶市场,消费者往往对品牌的选择十分在意.上海光明、内蒙伊利、广东乐百氏  相似文献   

6.
阜阳奶粉事件,引起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政府各职能部门也齐抓共管,“黑心奶粉”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阜阳奶粉事件暴露出的农村市场的问题,绝非奶粉这一种产品。黑心奶粉的揭露让我们反思对“黑心棉”的治理。应该给百姓带来温暖的棉衣棉褥,却带给人们疾病和痛苦,目前市场上横行的伪劣絮棉制品让群众感到阵阵寒意。一些制假分子不顾群众的生命安全,用工业废料、废旧棉絮、生活垃圾、医用废弃物、再生棉等作为填充物,制售伪劣  相似文献   

7.
2003年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 从2003年开始,安徽阜阳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一种怪病,脸大如盘,四肢短小,当地人称为“大头娃娃”。原【困是这些婴儿食用劣质奶粉导致了营养不良综合征。一度泛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由全国各地无良商人制造的“无营养”劣质婴儿奶粉,给相当贫困的农民家庭以无情的打击。阜阳“大头娃娃”事件的发生,使中国消费者第一次对国产奶粉的质量产生怀疑,从而不再信任国产低端奶粉,转而趋向于购买国内一、二线奶粉品牌。  相似文献   

8.
2003年阜阳”大头娃娃”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劣质奶粉生产企业”黑名单”.其中没有一家黑龙江企业。2008年9月16日,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配方奶粉三聚氰胺专项检查,众多知名乳企被检出三聚氰胺,唯独黑龙江奶粉企业因合格率达98%而声望陡增,”黑龙江”已经成为中国最有信誉的优质奶粉地域品牌。农业部于2011年2月17日表示,近年对黑龙江多家企业例行监测中没有检出皮革水解蛋白等违禁添加物质。尽管如此,消费者还是对中国奶业失去信任。当初备受消费认同的黑龙江二线乳业也黑马褪色、风光不再,这背后有什么原因7  相似文献   

9.
《乳品与人类》2013,(3):4-15
美素丽儿洋奶粉造假案,中国市场洋奶粉八成属伪造,消费者难辨真伪。中国的奶粉市场又牵出一连串的进口奶粉产源地疑问。新西兰奶粉双氰胺事件、宁波乳业细菌超标事件、惠氏奶粉重新灌装、国际对奶粉的限购事件等等,媒体的每轮关注都会引起中国奶粉市场的巨大波澜,进而波及市场的正常销售。“为什么奶粉问题在中国不得消停?”这个疑问也许盘桓在行业内巴经很多年了,究其原因,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的,也许巨大的利润,‘宽大’的监管,胆大钓商家,注定了中国的奶粉市场不同寻常。那么同在中国市场一个监管体系下,中外乳企产品差别究竟如何?哪种产品质量更为可靠?香港代购现象究竟反映出什么深层次的问题?这些疑问都值得业内好好静下心来研究一下,而不是一味抱怨消费者不买账钻牛角尖。  相似文献   

10.
近日,受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委托,由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国际品牌管理中心举办的“2014品牌放心消费倡议”暨婴幼儿乳粉专场活动在京召开,借此商务部向全国奶粉流通渠道发出“只卖好奶粉”的倡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更精准了解强奶粉产品的消费需求、竞争态势和潜在的市场机会,使豆奶粉产品生产企业能够做到根据消费苔的需求进行品牌策划、产品策划、市场策划和销售策划,最大限度降低豆奶粉企业品牌和产品的市场营销风险,快速提升产品的销量,稳健地做强品牌和做大市场规模,《中外食品》杂志联合北京精准企划千近期对北京甄奶粉产品做了一次专项、深入的消费者需求市场调研。  相似文献   

12.
《食品与机械》2005,21(1):77-77
1 劣质奶粉案震惊全国。2004年3月底4月初,安徽阜阳市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229人。全国立即开展了奶粉事件的调查,并采取了一系列惩处措施。5月初,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30家合格奶粉生产企业的名单。这些企业生产的奶粉产量已超过全国产量的80%。  相似文献   

13.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食品行业多灾多难的一年。霸王旗下的多款中草药洗发产品。经化验均含有被美国列为致癌物质的二恶烷;“五常香米”被认为是最好的国产大米之一,却造成了轰动一时的”问题香米”的事件:真功夫的进口排骨质量问题;毒豇豆闹得沸沸扬扬;地沟油事件最终语焉不详;危害最广,影响最大.高限处罚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没能震慑住不法之徒,被扣押的问题奶粉又流向市场,死灰复燃。  相似文献   

14.
食品级润滑油你用了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2年1月3日至6月28日,丹麦一家公司由于奶粉生产线中约0.5-0.75L润滑油泄漏,致使所生产的1110t“培乐”牌婴儿奶粉受到污染,而这种润滑油一般含有铅等重金属和石墨等有害物质,对婴儿的健康危害极大。事件发生后,国家质检总局及时发布第70号公告,要求紧急封存该批奶粉,严禁入境,禁止销售。并责成该公司从市场上收回其产品。这只是食品生产过程中润滑油污染的一个典型新闻事件。实际上,由于加工过程中润滑油泄漏导致的饮料污染、包装污染及其他食品、药品的污染事故时有发生,只是被生产厂家及时发现并处理了。但是,这种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内和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吊白块”风波引发消费者恐慌.“苏丹红”事件席卷全国.“瘦肉精”问题触目惊心.“毒饺子”负面影响严重.“三鹿奶粉”事件几乎给中国奶制品企业带来一场毁灭性的打击。食品安全问题给中国食品行业带来很大信誉损失和经济损失.给中国出口贸易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二线奶粉品牌的破局营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中国每年有超过1600万的新生婴儿,以及三岁以下的共计4500万的婴幼儿,这足以构成中国庞大的奶粉(本文中的奶粉是指婴幼儿配方奶粉)消费市场。我们知道一个市场的规模是以消费群体的大小决定的,而中国奶粉市场的刚性需求,促使中国奶粉行业每年都在快速增长。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又一次狙击了快速发展的中国奶粉市场,使之受到重创,整个行业出现了短期的混乱与分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种渠道将国产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的生产情况、产品质量的实际情况告诉消费,让消费放心使用国内企业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产品喂养婴儿,  相似文献   

18.
《乳品与人类》2009,(5):32-41
在中国乳业市场,奶粉是唯一由外资主导的领域。外资占据一、二线城市利润丰厚的高端市场,而资主要在中低端市场以及三、四线城市。随着乳业市场的发展,内资卧薪尝胆欲谋划反击在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之后,内资品牌奶粉迅速崛起,却因“三聚氰胺”事件而溃不成军。  相似文献   

19.
最近,新西兰恒天然公司的“肉毒杆菌奶粉”事件又成为了食品安全的新热点。2013年8月2日,新西兰恒天然公司发布消息称,该公司设在北岛怀卡托地区的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涉嫌被污染的产品总量达38吨,部分原料销往中国,主要是用于生产婴幼儿营养奶粉、儿童成长奶粉和运动饮料的基粉,涉事产品估计达到900吨。  相似文献   

20.
<正> 中国奶粉生产近年来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奶粉生产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二是奶粉结构继续有所变化,小包奶粉中的配方奶粉的份额预计还会扩大,同时工业奶粉比重将有所提高。支撑奶粉生产较快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需求的潜力巨大,对国内奶粉的需求潜力来自国内和出口两方面。国内乳品消费的单一性难以在短期内有明显改进,奶酪在国内大众消费中尚处在萌芽期,生产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