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将政府补贴作为激励函数来处理,构建了考虑政府补贴的第三方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以博弈论为基本方法,对制造商、销售商和第三方的运作规律及政府补贴对供应链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分散决策模型下,闭环供应链系统没有达到最优。以集中决策模型为标杆,通过设计收益费用共享契约,实现了考虑政府补贴的第三方回收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通过算例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政府补贴的前提下,研究了一个同时提供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制造商的延保决策问题;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延保服务选择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不同延保模式下对再制造产品销量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1)不论政府补贴如何设定,制造商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延保服务都能够增加利润且双延保模式最佳。(2)不论制造商选择哪种延保模式,政府补贴总能增加再制造品的销量与制造商的总利润;但是在市场发展初期,只有政府补贴达到一定程度,双延保模型下再制造品的销量才能超过无延保模型。(3)政府补贴会促进制造商再制造产品减排研发活动,并且研发努力水平随政府补贴力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在考虑政府补贴的前提下,研究了一个同时提供生产新产品和再制造品的制造商的延保决策问题;分析了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延保服务选择的影响,以及政府补贴在不同延保模式下对再制造产品销量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1)不论政府补贴如何设定,制造商为再制造产品提供延保服务都能够增加利润且双延保模式最佳。(2)不论制造商选择哪种延保模式,政府补贴总能增加再制造品的销量与制造商的总利润;但是在市场发展初期,只有政府补贴达到一定程度,双延保模型下再制造品的销量才能超过无延保模型。(3)政府补贴会促进制造商再制造产品减排研发活动,并且研发努力水平随政府补贴力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4.
纳什均衡市场下政府补贴对再制造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再制造商回收旧件进行再制造的企业实践,利用博弈理论建立原产品制造商和再制造商之间的纳什均衡博弈模型,对比分析无政府参与和政府参与下的最佳策略以及最佳收益情况,阐明政府财政干预的宏观调控作用;并采用数值算例进一步探讨不同消费者认可度下,政府补贴对再制造战略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从制造商处征收产品回收处置费并用于补贴再制造商的调控措施能够促进再制造产品销量的提升,从而改善再制造商的盈利状况。特别是在消费者认可度较低的市场环境中,再制造产品因无人问津导致再制造商陷入无利可图的困境,此时推动再制造战略就更加需要政府的介入。  相似文献   

5.
在考虑产品绿色度的基础上,通过以制造商为博弈主导者和零售商为博弈跟随者的两阶段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政府补贴策略对闭环供应链各主体的决策影响。针对制造商在回收废旧产品再制造过程中的2项主要支出,设计了回收活动投资补贴策略(subsidy of investment,SI)和回收产品再制造成本补贴策略(subsidy of cost,SC),从相同补贴率和相同补贴金额单位补贴效率2个角度对比分析补贴策略的优劣。结果表明,1) 无论何种补贴策略,在合理的补贴率范围内,闭环供应链各主体的利润均随补贴率的增加而增加;2) 以相同补贴率为评价标准,SC补贴策略优于SI补贴策略;3) 以相同补贴金额单位补贴效率为评价标准,SI补贴策略优于SC补贴策略。  相似文献   

6.
回收件质量的不确定性使得再制造的加工路径、工序工时具有随机性,极大地增加了生产调度的难度。研究分派规则和回收件输入序列对再制造系统性能和生产调度的影响。采用C++语言编制再制造系统调度仿真程序,用来模拟再制造系统动态运行过程,并求解再制造系统的性能指标。在分析再制造生产线特性的基础上,设计了总流程时间最小、跳跃次数最小等多种分派规则,通过实验设计分析不同规则对生产线性能的影响,评估各分派规则的优劣及其适应性;采用改进的离散人工蜂群算法进行寻优,以获取最优回收件输入序列。通过与标杆Nawaz-Enscore-Ham(NEH)规则的对比分析,验证提出的改进人工蜂群算法在再制造系统生产调度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具有政府回收约束的闭环供应链回收再制造决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回收和再制造的闭环供应链中,一个第三方替制造方从用户中买回废旧产品。为了激励废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政府对制造商设定一个最低回收率,并且对制造商的回收进行奖惩;同时考虑第三方的回收努力,建立了基于第三方负责回收的多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模型,设计了政府与制造商之间的奖惩函数;讨论比较了制造商不回收废旧产品、没有政府奖惩时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和考虑政府约束时回收再制造废旧产品等3种情形下的最优策略,并且分析了参数变化对回收率和供应链成员企业收益的影响;结合国内某家电制造商废旧家电回收再制造的运作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政府部门对再制造产品制造商和消费者进行差别权重补贴能够提高补贴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再制造实施效果,基于目标市场上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存在绿色度差异,建立了差别权重补贴下考虑消费者绿色偏好的闭环供应链博弈定价模型。探讨了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对闭环供应链产品定价和需求的影响。通过典型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定价分别与补贴权重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度存在正相关关系;政府部门单位再制造产品补贴额对再制造产品定价的影响取决于补贴权重的选值范围;差别权重补贴和消费者绿色偏好均会形成再制造产品对新产品的市场挤兑效应。  相似文献   

9.
低碳经济背景下,再制造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而是否进入再制造是闭环供应链中制造商和分销商的重要决策。首先,建立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利用Jacobi矩阵分析制造商和分销商混合策略的演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大于制造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且分销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扣除再制造授权费用后大于分销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时,系统演化至制造商和分销商均进入再制造的状态。其次,考虑政府补贴对制造商和分销商决策的影响,建立政府补贴情形下制造商和分销商的双方演化博弈模型,利用Jacobi矩阵分析制造商和分销商混合策略的演化稳定性。结果表明:当制造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与政府补贴之和大于制造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且分销商单位回收品的利润与政府补贴之和扣除再制造授权费用后大于分销商销售单位新产品的利润时,系统演化至制造商和分销商均进入再制造的状态。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相关结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为响应国家物流业"十三五"规划,加快城乡网点建设的推进工作,基于末端网点建设现状,探讨不同补贴形式下政府与企业在末端网点建设中的博弈问题。当政府给予参与企业一次性补贴时,建立两者间的单次博弈;分阶段补贴时,建立重复博弈。分析两种补贴形式下博弈双方的稳定策略及影响因素,并对比分析两种补贴形式的成效。结果表明:1)增大政府补贴金额、增强投入产出转化率、增大政府收益系数、减少企业运营成本有助于末端网点建设;2)收益权重越大,分阶段补贴金额越小,政府宜采取分阶段补贴;政府收益系数越大,分阶段补贴金额越大,此时宜采取一次性补贴。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不同的补贴模式——政府补贴制造商(GM模式)、政府补贴零售商(GR模式),分别建立差别定价下的集中式与分散式闭环供应链决策模型,研究政府补贴下新产品与再制品差别定价的闭环供应链决策及协调机制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制造商在GR模式下会相应提高再制品的批发价格,且与GM模式下批发价格的差额为单位再制品的政府补贴;针对分散式决策闭环供应链的"双重边际问题",构建基于数量折扣和收益共享契约的协调模型,通过确定两种协调机制下的契约比例,能实现闭环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2.
龙头企业单方进行农产品品牌推广的动力不足。据此,考虑政府对龙头企业进行品牌推广提供财政补贴,建立政府和供应链成员的序贯博弈模型,求解出最优补贴比例和推广努力水平。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促成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两级农产品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研究表明,政府补贴能够同时改善供应链绩效和社会福利,但是政府提供补贴下单纯的收益共享契约不能促成农产品供应链协调,而基于推广成本分担的收益共享契约能够促成农产品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企业投入资金以提高回收产品再制造率的闭环供应链问题,建立了再制造率的投资函数,构建了制造商回收的两层闭环供应链网络。利用均衡理论和变分不等式理论描述决策者的决策行为,在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考虑排放最小化。运用修正投影算法,求解出网络中不同回收标准与补贴政策下企业的最优生产决策,并分析企业的投资效率对回收再制造过程的均衡决策的影响。算例结果表明,最低回收标准的上升会减少环境排放,提高回收补贴却会导致排放量的上升,且再制造投资效率越高的企业此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设施选址模型及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构建了一个制造/再制造集成物流网络:在该网络中,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都是双层结构的,所有的物流设施均有能力限制,且假设再制造产品与新产品同质,都可以用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然后提出了混合启发式算法求解.该算法用禁忌搜索法确定整型变量,用基于优先权的遗传算法解决多阶段运输问题.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合同能源管理(EPC)是一种以企业未来节能收益作为支付手段为企业生产进行改进、提高能源效率,以期达到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的项目。在碳税政策下,通过与原生产模式对比,探究了再制造企业利用合同能源管理(EPC)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对再制造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EPC项目下企业生产利润大幅提高,同时企业生产的产品总量增加,也带来了消费者剩余的增加。然而,利用EPC进行节能减排改造后虽然企业单位产品的碳排放量减少,但在碳税较高时,EPC项目下的碳排放总量存在小幅度增加,即出现了"回弹效应";另外EPC会刺激企业生产更多的新品,伤害到企业再制造活动。  相似文献   

16.
电子产品三级逆向供应链定价与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由制造商、维修中心和零售商构成的三级逆向供应链模型的定价策略与激励机制.模型扩展了正规维修中心的职能,使其作为回收处理中心参与到逆向供应链中,负责分类处理零售商回收的废旧电子产品,一方面将其中可再利用部分经过维修销售到二级市场中.另一方面将可再制造部分由制造商进行再制造成新产品.应用博弈论得到模型的Stackelberg均衡解和合作机制下的最优解,并设计了线性分成机制和基于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的激励机制.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结论并讨论了价格弹性系数和可再制造率.研究结果表明,回收价格和系统收益均与弹性系数成正比,且较高的可再制造率可得到较高的回收价格和收益.该研究对逆向供应链的运营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考虑回收品质量与价格水平的闭环系统最优运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制造/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系统的特征,将回收产品的质量水平与回收产品的价格水平这两项影响因素考虑到系统的成本计算中去.以回收产品的质量水平(q),回收产品的价格水平(P0),制造/再制造周期(T),制造与再制造批次(n,m)为决策变量,从整个系统总成本角度,构建了该系统最优运作成本模型,通过PSO与Lingo两种算法方法,分别对制造/再制造批次为(1,1)及(n,m)的情况进行了具体算例和对比分析.两种计算得到的结果是一致的,模型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液压支架再制造技术是在濒临报废的液压支架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设计,满足使用要求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设计中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有主体部件,通过再制造技术进行修复。该文对老旧液压支架进行再制造设计和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实现降本提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环保托盘的绿色度、政府对制造商和企业的补贴等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以托盘制造商为主导者,第三方托盘商为跟随者的二级供应链Stackelberg博弈模型,采用报童模型研究了在需求不确定下,基于收益共享契约的环保托盘租赁供应链收益协调问题。结果表明,在任何情况下,集中决策总是优于分散决策;制造商提高环保托盘的绿色度可以增大供应链各方的收益;相较对制造商进行补贴,政府对企业租赁价格的补贴将更有利于供应链协调;同时在此收益共享契约下,供应链上各参与者可以找到较优收益分配率使整个系统达到帕累托最优;数值算例验证了相关结论及契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考虑补贴水平影响的易逝品动态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牟小俐  陈博 《工业工程》2010,13(1):42-46
建立了补贴背景下企业对易逝品动态定价的模型,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求解,得出最优价格和最优期望收益关于补贴水平的一阶和二阶关系,并对企业的最优定价策略和政府对易逝品的补贴水平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得到了政府坚持公平原则的动态补贴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