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核桃和山核桃油的甘油三酯组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核桃和山核桃仁油的甘油三酯组成。结果表明核桃仁油含14种甘油三酯,其中主要为:甘油三亚油酸酯(31.0%),甘油油酸二亚油酸酯(12.0%),甘油亚麻酸二亚油酸酯(10.8%);山核桃仁油的主要甘油三酯是:甘油三油酸酯(43.9%),甘油亚油酸二油酸酯(20.7%),甘油棕榈酸二油酸酯(14.1%)。  相似文献   

2.
对于0、0.25%和0.5%的单硬脂酸甘油脂、双硬脂酸甘油脂、单甘油三亚油酸脂或双甘油三亚油酸脂对大豆油氧化稳定性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瓶瓶颈中的氧进行了研究。在贮藏过程中,当单甘油脂和双甘油脂的水平从0、0.25%增加到0.5%时,瓶颈中氧的量减少,在α=0.05时,对照样品(0%)和含有单硬脂酸甘油脂、双硬脂酸甘油脂、单甘油三亚油酸脂或双甘油三亚油酸脂的样品之间差异显著。在大豆油中,所有的单、双甘油脂都起氧化强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响应面设计对脂肪酶Novozym 435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甘油和中长碳链脂肪酸(辛酸、癸酸和油酸混合物)酯化反应合成中长碳链甘三酯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加酶量和反应时间对中长碳链甘三酯得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而底物摩尔比(脂肪酸与甘油摩尔比)对中长碳链甘三酯得率不具有显著性影响.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90℃,加酶量6.5%(以脂肪酸和甘油的总质量计),底物摩尔比3.5∶1,反应时间12.97 h.在此条件下,平均甘三酯得率为78.5%;产品中甘三酯、甘二酯、甘一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85.6%、0.3%、0.1%和14.0%;产品甘三酯中辛酸、癸酸和长碳链脂肪酸含量分别为25.4%、10.7%和63.9%,与目标中长碳链甘三酯产品指标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无溶剂体系脂肪酶催化阿魏酸油酸甘油酯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Novozym 435脂肪酶作为催化剂,在无溶剂体系中进行阿魏酸乙酯和三油酸甘油酯的转酯反应,发现水活度(aw)明显影响转酯反应,阿魏酸油酸甘油酯产率在水活度<0.01到0.75范围内随着水活度的增加而提高.推测三油酸甘油酯的去油酰化是该转酯反应的限速步骤.为了提高阿魏酸油酸甘油酯的产率同时减少底物水解,采用向介质中添加甘油的方法取代提高水活度的方法.当甘油和底物三油酸甘油酯的物质的量比达1:3时,阿魏酸油酸甘油酯的产率达29.0%.采用减压旋转蒸发去除副产物乙醇可进一步提高阿魏酸油酸甘油酯的产率.确定的脂肪酶催化阿魏酸油酸甘油酯合成的最佳反应条件为:2.0 mmol三油酸甘油酯,1.0 mmol阿魏酸乙酯,0.67 mmol甘油,110 mg Novozym435脂肪酶,反应温度为60℃,真空度为0.001MPa,反应时间为72 h,此时阿魏酸油酸甘油酯的产率可达59.5%.固定化酶可反复使用多次,活性没有明显损失.  相似文献   

5.
以大豆甾醇和油酸为原料,在酶的催化下合成大豆甾醇油酸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催化剂脂肪酶的种类和用量、醇酸摩尔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对大豆甾醇油酸酯产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大豆甾醇油酸酯的合成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大豆甾醇油酸酯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催化剂N435脂肪酶用量6%(以大豆甾醇和油酸的总质量计)、醇酸摩尔比1∶1、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0 h、异辛烷用量10 mL(大豆甾醇为1 mmol时),在最佳条件下大豆甾醇油酸酯产率为86. 51%;红外表征说明合成的产物为大豆甾醇油酸酯。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法对脂肪酶Novozym 435在无溶剂体系中催化甘油和油酸酯化反应合成甘三酯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底物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加酶量都对甘三酯的含量有影响(p0.05),其中底物摩尔比影响最为显著(p=0.0104)。经过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底物摩尔比(油酸∶甘油)2.92∶1,反应时间12 h,反应温度98℃,加酶量(以占油酸和甘油总质量的百分比计)2.96%。在最优条件下,甘三酯含量可达到90.88%±1.56%,酯化度达到93.09%±1.42%。  相似文献   

7.
周向东  杨海涛 《印染助剂》2007,24(7):19-20,24
研究了甘油聚氧乙烯醚(EO=25)与油酸进行酯化反应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物的量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甘油聚氧乙烯醚油酸酯的优化合成工艺为:n(甘油聚氧乙烯醚):n(油酸)=1:2,120℃反应4h,催化剂用量为0.5%.测试了产品的移染性,结果表明:甘油聚氧乙烯醚油酸酯具有较好的移染性,可以作为涤纶高温匀染剂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8.
为了满足市场对人工合成甘三酯的需求,研究以油酸和甘油为原料,在Novozym 435的催化作用下合成甘三酯,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底物甘油与油酸摩尔比1∶3,加酶量4%(以底物甘油和油酸总质量计),反应时间6 h,残压0.9×103Pa。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酯化度为94.36%±0.47%,产物中甘三酯含量为90.77%±0.85%。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酶重复使用9次,其催化活性无显著下降,酯化度、甘三酯含量分别为94.19%±1.70%、87.40%±2.62%;酶重复使用12次后,甘三酯含量仍能达到80%以上。经试验证实,该反应亦可推广应用于高酸值油脂的脱酸工艺中。  相似文献   

9.
牛油通过酶催化的甘油解反应得到高产率的单甘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甘酯是一种重要的乳化剂,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及药品等方面。商品单甘酯一般是用天燃油脂与甘油在催化剂作用下220℃以上进行甘油解反应制取的,通常单甘酯(MG)收率只有40%,由于高温反应产生色泽深和有异味的副产物,因此需要通过分子蒸馏提纯。而用脂酶为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进行甘油解,获得高产率(70%)、优质的单甘酯(MG),并且能量消耗最少。  相似文献   

10.
以电纺TiO_2纳米纤维为载体固定化脂肪酶,催化米糠油与甘油反应,合成油酸甘油二脂。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加水量以及有机溶剂对油酸甘油二脂的产率及油酸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 h, pH 7.5,初始加水量10%,此条件下油酸甘油二酯的产率最大,以正己烷为溶剂时,油酸的转化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通常用化学方法生产单甘酯,由于高温酯化产物中单甘酯含量不高,必须通过高真空的分子蒸馏过程才能获得纯度较高的单甘酯。这种方法不仅能耗高,而且单甘酯产率较低。最近国外油脂工作者利用1.3一位专一性脂酶为催化剂,使脂肪酸,或脂肪酸的酷类与甘油反应,合成高纯度的1(3)一单甘酯。尤其是利用天然植物油与甘油为原料。利用这种生物技术,可以直接获得纯度高于95%的1(3)一单甘酯,而且单甘酯产率大于85%,本文简要介绍这种新的生物合成技术与结果。合成方法商品固定化酸酶Lipozyme,(来自微生物脂酶)。卧基供体包括:月桂酸…  相似文献   

12.
几种酶促制备双甘酯方法的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甘酯独特的生理功能引起人们近年来对它的关注,本文采用脂肪酶催化棕榈油甘油解、水解,同时进行了超声作用下水解制备双甘酯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水解比甘油解反应快得多。且双甘酯产率高。在水与油摩尔比为1,1:1,加酶量为油脂质量的6%,反应温度42℃条件下反应4h,产物中双甘酯的质量分数为42.6%。超声作用可使反应速率大大提高,在37℃,50W的条件下仅需2h,产物中双甘酯的含量达51%。  相似文献   

13.
采用Sn-1,3特异性脂肪酶Lipozyme RM IM,以油酸和甘油的酶促酯化制备甘二酯(DAG)为模型,探讨酯化时间、酯化温度、底物(油酸与甘油)摩尔比和酶添加量对体系酰基转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摩尔比对反应体系的酰基转移影响不大;酯化时间和酯化温度是影响酰基转移的最主要因素,酯化时间越长、酯化温度越高,酰基转移越严重,65℃酯化10 h时的酰基转移率达26. 1%,75℃酯化2 h时的酰基转移率达15. 1%;酶添加量在油-水反应界面达到饱和(界面饱和的酶添加量为6%)之前,酶添加量的变化对酰基转移的影响不大,达到饱和之后,进一步增加酶添加量,明显加剧体系的酰基转移。  相似文献   

14.
以实验室自制的单半乳糖基甘油和游离棕榈酸为原料,在有机溶剂中以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e 435为催化剂,研究单半乳糖基甘油棕榈酸酯的合成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单半乳糖基甘油棕榈酸酯产率为响应值,确定酶添加量、底物物质的量比和反应时间作为影响合成反应的主要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单半乳糖基甘油棕榈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丙酮为反应溶剂,脂肪酶Novozyme 435添加量12.93 mg/mL、底物物质的量比(单半乳糖基甘油-棕榈酸)1.00∶4.49、反应温度55 ℃、反应时间27.60 h,此时单半乳糖基甘油棕榈酸酯产率为90.17%。  相似文献   

15.
以α-生育酚和油酸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二氯甲烷为溶剂,氮气保护,催化剂用量5%(以α-生育酚计)、原料配比2.5:1(油酸酰氯与α-生育酚的摩尔比)、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5h,合成了α-生育酚油酸酯,经减压蒸馏产率达96%以上.运用紫外光谱、红外光谱、质谱、1H-NMR和13C-NMR表征了合成产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6.
油脂     
甘油酯的不饱和脂肪酸的位置 对三甘酯氧化速率的影响 本文探讨了在50℃下,甘油酯的不饱和脂肪酸位置对三甘酯氧化速率的影响。将饱和的与不饱和的单种脂肪酸的甘油酯,用甲醇钠作催化剂,进行不规则的交酯化而得到不规则的甘油酯。所用的单种甘油酯为三棕榈酸甘油酯、三硬脂酸甘油酯、三油酸甘油酯和三亚油酸甘油酯。应用高效液相结合气相色谱法和酶水解,可分析不规则三甘油酯的分子结构。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氧吸收量,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7.
对比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RP-HPLC-ELSD)和正相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检测器(NP-HPLC-RI)两种检测方法对甘油醇解大豆油反应产物的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均能定量分析产物中甘油一酯(MAG)、甘油二酯(DAG)及甘油三酯(TAG)的相对含量;采用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RP-HPLC-UV)检测油酸甘油酯,并分别建立了1-油酸甘油一酯(1-O)、1,3-油酸甘油二酯(1,3-OO)和油酸甘油三酯(OOO)的标准曲线图,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无溶剂体系中杂醇油酶法转化制备天然等同酯香料的影响因素,筛选适宜脂肪酶,优化工艺条件,研究超声处理对酶法制备酯香料的作用.结果表明:在无溶剂体系中固定化脂肪酶Novozym 435 FG的酯化活力高且易回收,乙酸异戊酯产率达到92.62%;除水剂分子筛的加入促进了酯化反应,乙酸加入次数和间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摇床转速及超声处理对酯香料的产率均有影响.酶法制备酯香料的较优条件为1.5 mL乙酸分6次加入、间隔时间3 h、反应时间36 h、分子筛添加量2 g、杂醇油3 mL、脂肪酶加入量70 mg、温度45℃、转速140 r/min,其乙酸异戊酯、乙酸异丁酯、乙酸正丙酯的产率分别达到(89.2±0.7)%、(89.3±0.6)%、(76.8±0.9)%,与正己烷反应体系的酯产率接近.在超声频率50 Hz、单位面积超声功率0.5 W/cm2处理6 h时酯香料产率达85%,说明适当超声处理可加速反应进程,显著缩短反应时间,但超声处理的酯香料最终产量和产率未见增加,且长时间超声空化作用造成体系微环境改变,降低了固定化酶稳定性和使用次数.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以大豆油和甘油为底物,在溶剂体系下,以甲醇钠为催化剂进行甘油解制备甘二酯。详细讨论了反应时间、底物比、催化剂用量、溶剂用量等因素对甘油解反应的反应速度及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底物比、催化剂用量和溶剂用量能使反应速度加快,提高甘二酯的产率。  相似文献   

20.
以蔗糖与油酸甲酯为主要原料,研究非水相条件下酶法制备蔗糖油酸酯的影响因素及其工艺条件。在丙酮反应体系中,筛选出Novozyme435为最佳催化剂,并且酶用量、酯糖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蔗糖油酸酯(SFAE)的转酯反应和转化率有重要影响;通过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的蔗糖油酸酯合成工艺条件是:酶添加量39.8mg,酯糖物质的量比为6.0,丙酮用量4.0mL,反应温度45.4℃,反应时间24.6h,在此条件下蔗糖油酸酯转化率约为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