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主要介绍自行研制的C02嵌入式软件仿真开发系统的设计思想,重点论述了仿真软件四大组成部分的实现技术。开发目的是要提高技术人员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调试效率,从根本上保证软件的质量,提高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主要介绍自行研制的SIO2嵌入式软件仿鼻开发系统的设计思想.重点论述了仿真软件三大组成部分的实现技术。开发目的是耍提高技术人员对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调试效率,从根本上保证软件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基于LabVIEW的嵌入式软件黑盒测试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嵌入式软件测试的效率,介绍了一种用LabVIEW开发嵌入式软件黑盒测试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平台的特点及其实现方法。详细说明了本设计方案的测试用例的设计和编排方法,提出了一个解决使用LabVIEW软件产生的实时性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嵌入式软件开发过程中,通常可以使用仿真技术模拟目标硬件平台,进行软件运行环境的仿真。通过仿真器对目标硬件的CPU、内存和输入/输出(I/O)设备等进行仿真,支持用户可以在不具备硬件条件的情况下,尽快地开展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工作。研究了基于开源的虚拟操作系统模拟器(QEMU)仿真器平台,选取了目前嵌入式领域常用的国产飞腾2000嵌入式处理器作为仿真目标,以验证仿真AARCH64平台QEMU虚拟机的可行性,方便用户开展嵌入式软件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软件仿真测试是嵌入式软件黑盒测试领域行之有效且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方法,为解决船舶软件利用仿真测试环境进行自动化测试问题,文中分析了舰船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中的嵌入式软件的交联环境,研究了软件测试交联环境协同管理技术;利用将测试模型转化为XML文件并解析驱动的方法实现测试用例的自动执行;对仿真测试中数据类别分析,提出了测试数据的自动收集与分析技术.设计并开发了舰船嵌入式软件仿真测试系统,有效提高了船舶软件测试效率和测试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软件仿真开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主要介绍自行研制的嵌入式软件仿真开发系统的设计思想,论述了采用的逻辑仿真电路模型、逻辑仿真算法及仿真软件体系结构,最后重点介绍仿真软件三大组成部分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典型嵌入式软件开发系统中,都提供目标处理器的仿真软件。这些仿真器软件各具优势,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主流微控制器,但基本上是针对一种微控制器芯片单独开发的,重用性差、开发量很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微控制器的通用软件仿真模型GSSM,以期规范微控制器构件的开发,提高代码复用度,降低开发难度。  相似文献   

8.
嵌入式系统作为当前软件开发领域应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开发系统,其开发环境的有效构建不仅有助于各类软件实现升级、改造的目标,而且有助于完善软件功能,从而使开发的软件更加符合当今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基于此,围绕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构建展开探究,通过概述嵌入式软件相关内容,从总体设计思路、构建流程、系统功能等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整体构建过程。希望对进一步促进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优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嵌入式系统设计过程中软件与硬件集成验证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整个系统开发进程的重要因素.虚拟微处理器是指在嵌入式系统硬件原型形成之前构造的可仿真原型,通过对微处理器的仿真支持软件嵌入式软件开发.介绍了基于虚拟微处理器技术的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的设计和实现,利用该环境,设计者可在设计早期进行系统集成验证,减少设计错误并缩短设计周期.该环境已经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0.
嵌入式软件全数字仿真测试环境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嵌入式软件所具有的实时性、嵌入性特点,使得仿真测试成为保证嵌入式软件质量的一种重要测试方法.首先分析了当前仿真测试方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宿主机的嵌入式软件全数字仿真测试环境设计方案,用软件来仿真嵌入式软件运行所需的目标机硬件及外部设备,能够在不具备目标硬件系统情况下,进行非干涉、实时的嵌入式软件闭环测试,最后提出了通过建立仿真构件库实现快速建立全数字仿真测试环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李秀萍  董云卫 《计算机工程》2010,36(16):237-239
为解决嵌入式系统仿真应用需求多样性的问题并提高系统的开发效率,设计一种通用嵌入式仿真系统。该系统在Matlab/Simulink开发环境的基础上,采用模型驱动的方法设计仿真模型并构建仿真组件库,实现了仿真系统模型的快速建立。同时设计了多接口、可扩展的仿真器硬件结构,解决了嵌入式系统接口的多样性问题。该仿真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重用性和可移植性等特点,可用于多种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快速开发高质量的嵌入式软件的问题,实现了一种基于MDA的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EUP。该平台根据模型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集成UML建模、模型验证、模拟和自动代码生成技术等,为嵌入式软件的开发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开发环境。分析了铁道交叉路口系统的实例,试验结果表明EUP平台能够方便、高效地实现模型模拟和验证,为快速开发高质量的嵌入式软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The HAGAR project is building a high-performance disk controller. It is an embedded system for which many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lines of embedded software will have to be developed concurrent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rdware. We found existing methods for embedded software development, such as simulation and remote cross development, to be inadequate for us. To meet our special needs, we developed a distribu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hat combines and extends the capabilities of existing methods while fixing their drawbacks. Our environment is based on a processor-pool architecture, in which multiple hardware sets are pooled and managed systematically. It supports embedded software development for many programmers at different sites. It allows for the emulation of non-existing hardware adaptor cards an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embedded software testing with hardware simulation. The environment provides a single system image, hiding many hardware and configuration details from its us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rogrammers, our environment makes developing embedded software for special hardware systems as easy as developing application programs for a UNIX workstation.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星载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硬件测试环境构建困难、成本昂贵以及运行状态难以监控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SPARC V8的星载嵌入式软件全数字仿真平台设计和实现方法。介绍了全数字仿真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CPU指令集仿真、寄存器仿真、存储器仿真、中断控制器仿真、串口仿真、定时器仿真、虚拟外设模型仿真以及设备管理器和平台时序设计。全数字仿真平台与基于硬件的测试平台相比具有可重用性强、可快速搭建、成本低廉、高可控性、调试和测试手段丰富、支持故障注入等优点。该全数字仿真平台已在星载嵌入式软件型号研制中得到了应用,基于此平台可快速搭建虚拟目标机和虚拟外设环境,进行星载嵌入式软件运行仿真、调试验证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中,为了降低嵌入式软件最大堆栈深度(Worst-Case-Stack Depth,WCSD)的检测误差,从而确定系统内存容量,通过详细分析堆栈使用原因和中断类型,建立中断调度模型,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WCSD动态检测方法以更加准确地指导嵌入式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基于嵌入式软件全数字仿真平台完成实验,对该模型和方法加以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测得较准确的软件堆栈深度上限,有助于降低内存开销和提高系统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16.
面向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工具目前正在从基于代码的传统开发环境向基于模型的开发环境发展。为此,研究了一个基于模型的嵌入式开发环境LambdaMDE,在LambdaPro的基础上集成OSATE和Simulink模型开发工具以及其他相关工具,包含了建模、仿真验证、代码生成和测试等嵌入式软件开发的全过程。符合嵌入式软件开发工具发展趋势,具备了相应的理论、技术和产品基础。  相似文献   

17.
模型驱动开发及其关键技术模型转换是近年来软件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在嵌入式软件开发早期,不仅需要对设计模型进行静态分析,更需要对其进行动态仿真,验证系统设计的正确性。如何把设计模型和仿真模型无缝连接起来是工业部门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调研了UML和Simulink模型转换研究现状,详细分析了模型驱动开发中模型转换的相关技术,提出了一种UML到Simulink的模型转换方法,设计了UML元模型、Simulink元模型,撰写了UML元模型到Simulink元模型的映射规则。最后选取自动驾驶仪系统的飞行控制软件作为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能实现UML和Simulink两种异构模型同构化,提高嵌入式软件开发效率,丰富并且完善模型驱动开发,也为飞行控制系统、高速铁路控制、机载航电系统等嵌入式软件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