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公园城市”和“体育+”理念的深入影响,体育赛事举办地政府结合当地文化及特色农产品,也逐渐打造出赛事品牌景观,相应的对旅游环境资源也进行了升级改造,体育赛事植物景观营造在优化景观资源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结合体育赛事景观的基本理论及特征,科学理性分析体育赛事植物景观营造的重、难点,并围绕奉化桃花马拉松、成都大运会两大体育赛事植物景观营造案例,对体育赛事植物景观营造的类型进行详细研究,从而找出现状发展的问题及建议,旨在为我国大型体育赛事景观环境发展提供新思路,并推进体育赛事植物景观营造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上佛路提档改造工程对上佛城乡绿链建设、绚丽城窗展示、画境田园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对义乌地区城镇品质提升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景观绿化提档改造工程通过整合空间感知、时间感知、视觉感知、嗅觉感知和文化感知5种主要植物景观感知方式,解决了公路沿线资源整合利用、特色风貌营造等问题,使上佛公路特色更明显,功能更合理。  相似文献   

3.
着眼于促进江洋畈生态公园植被资源多样性和提升季相景观效果的实际需要,从2013年10月—2015年5月进行公园植物景观的现场调查,理清了公园植物资源的现状、变化趋势及季相特征,共记录野生植物42科99种,栽培植物57科107种;通过对游览开放区域主要节点进行景观动态监测,结合现状问题,提出了公园四季景观的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4.
晏忠  蔡如 《南方建筑》2011,(3):48-51
通过对岭南四大名园的植物进行调查、分析,使我们对传统岭南园林植物景观有更全面的了解,对发扬传统岭南植物景观特色,创造富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的植物景观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杨靖  尹豪 《风景园林》2017,24(5):28-35
面对快速的城镇化建设,本该体现地域特色的城市园林绿化却在逐渐呈现一定的趋同性,城市的地域性景观特征正在渐渐消失。专类植物景观作为一种典型的植物景观类型,对地域性景观的营造具有重要意义。以地域性特征营造与专类植物景观建设的必然联系为出发点,通过调查研究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的应用状况,分析主题植物类型、主题植物应用频次、营造方式和建设规模,总结了北京地区专类植物景观应用特征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北京地区专类植物资源研发的潜力以及生态型专类植物景观建设的导向。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太原工业学院自然环境、历史背景、总体布局以及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分析,分别从植物配置、道路绿化、校园景观三方面,分析了校园植物景观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校园的基本情况,提出了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中山)南方苗博会室内植物展示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届中国(中山)南方绿化苗木博览会"千花斗艳"和"万绿争辉"2个植物展示工程获得了展会金奖.以此为例探讨了室内植物展示景观的设计与配置特点.工程主题需切合博览会主旨,反映产业发展现状.规划设计上要追求在有限的温室内扩大景观空间,吸引游客,延长游览时间.品种配置注重体现地方植物资源和产业特色,选择好适宜的主景和骨干植物.尽可能地丰富植物展示中的园林技法元素,包括空间合理利用,消减温室结构对景观的干扰,达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示丰富多彩园林植物的同时,营造无限的景观.  相似文献   

8.
陈一颍 《山西建筑》2011,37(11):207-208
对长沙市中学校园的植物景观现状、种类分布及景观应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为中学植物景观建设提供了植物现状分析依据,以便更合理地进行中学校园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9.
更正     
《中国园林》2012,(3):115
本刊2012年2期"IFLA通讯"一文96页,第1张图的图名应与第2张图的图名对调。第3张图的图名应与第4张图的图名对调。"普陀山植物景观特色研究"一文85页中,苏铁的拉丁文应为:Cycas revoluta。  相似文献   

10.
我国墓园景观一直给人单调、严肃的印象,缺乏特色以及文化的表达;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民众与对城市墓园在景观效果以及情感寄托的表达上都有了更多的诉求。因此,从风景园林设计的视角对现有墓园景观进行提升是社会发展本身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植物景观为切入点,对京津地区6个代表性公共墓园植物种类和景观特征进行调查,分析植物结构、树种比例、应用方式及景观视觉特征等要素,解析公共墓园植物景观现状,并对墓园的植物景观的改造和提升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草本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本植物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与观赏乔灌木相比,草本植物的资源调查和园林应用研究却一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野生草本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大多数至今尚未得到开发利用.通过对保护区内的野生草本植物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将调查结果予以鉴定、分类、研究,筛选出91种观赏价值和应用前景较好的草本植物.对其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分别予以分析,以期为福建、浙江省等气候型相近地区,在开发利用乡土野生草本植物资源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尹航  张超  赵鸣 《风景园林》2020,27(2):110-115
胶东半岛凭借三面环海的地理区位,成为道家思想的重要发源地。金元时期,内丹派全真道于此创立,使该地山岳道家文化景观得以迅速发展。在半岛特殊的自然气象、资源、地貌条件影响下,山岳道家文化景观的营造呈现出"序列性"特征,且其物象与内丹修道理论密切相关,形成诸多"山地风景道"。通过田野调查、测绘、访谈,探讨该类"风景道"的环境基底特征和文化内涵,总结"风景道"的景观层次与要素组成,并对其空间特征与要素布局进行分析。研究发掘了胶东半岛山岳道家文化景观的潜在规律,为保护当地该类景观提供新的视角,亦可为其他地域该类景观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潘莹  韩加米  施瑛  白芮 《中国园林》2022,38(12):70-75
硇洲岛作为中国第一大火山岛,是中国南海生态景观和传统文化景观保留较好的岛屿。岛内传统聚落数量众多,对其进行保护和研究对可持续性岛屿景观规划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风景园林学、人文地理学、海洋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通过田野调查和GIS对硇洲岛101个聚落进行落点,结合传统时期聚落的产业属性,分析海岛产业的开发时序。选取“滨海距离”“火山地质地貌”“岛屿土壤类型”“地下水资源”“岛礁空间分布”为敏感因子。探讨主要因子对聚落空间分布的机制,总结归纳出海岛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试图通过对硇洲岛传统聚落景观的分析,解析海岛先民是如何适应海岛恶劣的自然地理环境,发展适宜的海岛产业景观,并建立较为宜居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以贵阳市黔灵山公园为研究对象,选取24个植物景观单元。以生态适宜、景观适宜、社会适宜为准则层,建立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景观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克服以往植物景观评价赋权重的主观性,建立山地公园植物景观景观适宜性评价模型,得到不同植物景观的景观适宜性指数。结果表明:黔灵山公园在适宜范围内的植物景观有10个,占评价单元总数的41.6%,适宜性较差的有14个,乔灌比(数量)在1:11.2~1.7:1之间的植物群落景观适宜性较好。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3点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营建策略,以期为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评价及营建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5.
时秀明  李燕  朱志欣  李胜 《风景园林》2017,24(5):101-106
萤火虫景观是动物元素在风景园林应用中的延伸,论文简要阐述了萤火虫景观的概念和研究现状,并以水栖萤火虫为例,通过对乐清市仙溪水乡驳岸环境和水质环境的调查与分析,归纳总结出乐清市仙溪水乡水栖萤火虫所需的驳岸环境和水质环境,探讨适宜乐清市仙溪水乡水栖萤火虫栖息地的营建模式,为保护萤火虫资源和构建萤火虫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乡村植物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周奇  邱冰 《园林》2021,(2):80-87
乡村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乡村植物景观作为一种展示乡村风貌的景观开始逐渐进入研究者视野。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2000-2020年收录的期刊和学位论文为分析对象,借助于CiteSpace软件,量化解析出"植物景观设计""植物群落""植物配置""农村生活污水"等研究热点,归纳出乡村植物景观设计方法、乡村植物应用分析调查、乡村植物与污水净化、乡村植物物种多样性、乡村植物景观评价和乡村植物保护6个主要研究方向。结合当前乡村振兴的实践需求,提出尚待加强的3个研究方向,即乡土植物资源的挖掘和栽培、乡村特色植物景观营造模式和基于乡村风貌保护的植物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张凡  董丽 《山西建筑》2010,36(9):342-343
通过对感觉园现状的调查研究,对植物景观空间、植物种类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以感觉园为代表的上海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特点及其现实意义,以期总结和归纳上海现代园林植物配置手法,从而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典园林声景研究中,众多学者更侧重于对江南园林的探究,而对皇家园林声景的分析则相对较少。避暑山庄作为皇家园林之典范,其丰富的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值得人们探讨与研究。以声景理论为基础,相关文献资料为依据,从声源的角度,分析避暑山庄声景的营造,发现其具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的特点。并根据其声景现状,提出保护与修复建议,以为避暑山庄声景修缮与现代园林声景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武当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当前形势下,需要通过合理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将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推广和开发,进一步发挥其的潜在价值。新建项目善水街通过其独巨匠心的"人文山水"建设理念与武当文化紧密相联,街区无论是在功能设置还是环境营造上都讲究与周边和谐相处,相得益彰,充分展示出项目的自身特色。  相似文献   

20.
闽西乡土树木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闽西梅花山、梁野山自然保护区的植被调查,发现闽西的乡土树木资源十分丰富。概述了闽西主要乡土树木资源及其观赏价值和园林应用、29种珍稀濒危保护树种的园林应用价值,指出开发应用乡土树木资源是实现闽西城市生态功能和园林地域特色显著、创造闽西独特景观文化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