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20,(3):276-280
为建立快速检测食品中曲酸含量的方法,通过电化学的方法将L-瓜氨酸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上,制备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在最佳实验条件下,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曲酸在聚L-瓜氨酸修饰电极和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与玻碳电极相比,修饰后的电极对溶液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响应。曲酸的浓度在8.0×10~(-6)~2.8×10~(-4)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i_(pa))呈良好的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5 5,检出限为4.0×10~(-6)mol/L,其线性方程为i_(pa)=1.03×10~(-6)+0.060c (mol/L)。该修饰电极的灵敏度、选择性和重现性较好,适用于黄豆酱、醋和酱油中曲酸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用电化学方法制备了聚结晶紫膜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日落黄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日落黄的电化学分析新方法。结果表明:聚结晶紫膜修饰电极能催化日落黄的电化学反应。日落黄在聚结晶紫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8.0×10-8~2.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0×10-8mol/L。该方法用于实际样品分析,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7,(7):227-232
采用电化学聚合方法制备了聚三聚氰胺膜修饰玻碳电极(poly melamine film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PMel/GCE),并采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抗氧化剂叔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发现其氧化还原峰电流较在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上明显增强,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对三聚氰胺电化学聚合时间、扫描速率、电压、段数以及测定TBHQ溶液的pH值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的条件下,TBHQ在4.00×10-7~1.00×10-4mol/L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 5,检出限为2.00×10-9mol/L。将修饰电极用于食品中TBHQ的检测,回收率在96.9%~102.2%之间。  相似文献   

4.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色氨酸修饰玻碳电极。研究了己烯雌酚在聚色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一种直接测定动物性食品中己烯雌酚含量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p 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体系中,己烯雌酚在聚色氨酸修饰玻碳电极上于-0.2~0.8 V范围内出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与裸玻碳电极相比较,聚色氨酸修饰电极对己烯雌酚的电化学反应具有促进作用。己烯雌酚浓度在5.00×10~(-8)~1.00×10~(-6)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成正比,检出限为2.00×10~(-9)mol/L,对己烯雌酚溶液平行测定6次的RSD为2.4%。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牛肉、鱼肉及奶粉中己烯雌酚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6.0%~102.3%,结果满意,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基于纳米金-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用于检测水样中微量的孔雀石绿。方法实验利用电沉积法首先在玻碳电极表面沉积金纳米颗粒,然后利用溶剂蒸发法在纳米金层表面再修饰混有壳聚糖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实验设计以多壁碳纳米管/纳米金共修饰的玻碳电极作为电化学传感元件,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微分脉冲伏安法(DPV)检测MG。结果表明电极的修饰膜可加速MG的电子传递速率,促进电位变化,并显著增强MG的氧化峰电流。得到的差分脉冲峰电流与孔雀石绿浓度对数值在2.5×10-9~2.5×10-4 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测限为9.3×10-10 mol/L。结论本研究制备的基于纳米金-壳聚糖/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传感器适于孔雀石绿的快速、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6.
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建立电化学方法实现对抗坏血酸的测定。采用电化学还原技术,通过一步电沉积制备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ERGO/GCE),并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抗坏血酸(ascorbicacid,AA)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石墨烯修饰电极较裸玻碳电极对抗坏血酸有显著的电催化效果。在p H=6.5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AA在-0.4 V~0.8 V扫描电位范围内有1个不可逆的氧化峰出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AA的浓度在1.7×10-3 mol/L~2×10-5 mol/L范围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1,最低检出限为9×10-6mol/L(S/N=3)。探究了修饰电极的稳定性、抗干扰性,结果表明电极稳定性良好,抗干扰能力较强。用此修饰电极对橙汁中的AA含量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97.95%~98.68%之间。用本文建立的电化学方法可用于橙汁中AA的测定,结果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7.
高愿军  张永峰  许光日 《食品科学》2010,31(16):233-236
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3- 噻吩丙二酸(3-TPA)修饰玻碳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苏丹红在3-TPA 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得出预富集时间、pH 值、扫描速率及扫描范围因素对该修饰电极检测苏丹红的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得出在2.0 × 10-5~1.3 × 10-3mol/L 浓度范围内苏丹红Ⅰ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6,检测限为4.8 × 10-6mol/L。辣椒粉、辣椒酱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9% 和99.4%,相对标准偏差(n=3)分别为0.25% 和0.21%。另外,对苏丹红Ⅰ氧化还原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王玲  秦会安  侯婷婷  李倩 《食品工业科技》2018,39(12):267-270,283
采用滴涂和电聚合的方法构筑Nafion-聚半胱氨酸修饰的玻碳电极(Nafion/L-cys/GCE),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色氨酸在此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利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对色氨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修饰电极对色氨酸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催化作用。色氨酸浓度在0.4×10-6~40.0×10-6mol/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有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Ipa(μA)=0.6997c(10-6mol/L)+5.3(R2=0.9844),检测限为1.0×10-7 mol/L。该方法用于香蕉中色氨酸的检测,回收率为95%~98%。  相似文献   

9.
利用滴涂法制备石墨烯修饰电极,采用电化学还原法将纳米金粒子修饰到石墨烯修饰电极的表面,制备了纳米金/石墨烯修饰电极。研究诱惑红在纳米金/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一种测定食品中诱惑红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0.8~0.8 V电位范围内,诱惑红在纳米金/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上出现一对可逆的氧化还原峰,纳米金/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对诱惑红的电化学反应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在8.00×10~(-8)~1.00×10~(-5)mol/L的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诱惑红浓度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8.00×10~(-9)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食品中诱惑红含量的测定,回收率在96.9%~101.6%之间,因此该方法可以用于测定食品中诱惑红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沉积的方法将磷钨酸(H3PW12O40)沉积到预先用PDDA处理的玻碳电极上制得磷钨酸(H_3PW_(12)O_(40))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分析该电极的电化学性质,研究其对亚硝酸盐的电化学作用,并测定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亚硝酸盐在6.67×10~(-6)~8.01×10~(-5) mol/L浓度范围内与电极还原电流呈线性关系,I(μA)=1.4508+0.0581c(μmol/L),R~2=0.9985(n=12)。最低检出限:1.41×10-6 mol/L。响应电流达到95%时所需时间小于4s。该电极具有制备简单、响应快、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等特点,用于检测亚硝酸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三氯蔗糖的电化学方法,利用电沉积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高活性的CuO薄膜,其对三氯蔗糖显示了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分别采用循环伏安法和计时电流法对三氯蔗糖在CuO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的电化学氧化过程进行探究。在最佳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1.0×10~(-6)~1.7×10~(-3)mol·L~(-1)(S/N=3)和高的灵敏度989.6μA·L·mmol~(-1)·cm~(-2),同时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建立一种用聚谷氨酸修饰电极测定麦芽酚的新方法。制备了聚谷氨酸修饰电极,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麦芽酚在聚谷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表明:聚谷氨酸修饰电极对麦芽酚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催化作用,与未修饰的玻碳电极相比,麦芽酚在聚谷氨酸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明显增大;在p H8.0的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溶液(sodium hydrogen phosphate-citric acid buffer solution,PBS)中,麦芽酚在聚谷氨酸修饰电极上呈现不可逆的氧化峰,氧化峰电流与麦芽酚浓度成正比,线性范围为2.40×10-6~6.61×10-4mol/L,检出限为8.0×10-7mol/L。用该种方法测定了面包、饮料、啤酒中的麦芽酚,回收率在98.8%~103.7%之间,结果满意。该方法灵敏、准确、实用,对食品中麦芽酚的测定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杜平 《现代食品科技》2017,33(2):250-255
首先通过电沉积纳米金,电聚合聚硫堇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了修饰,之后利用沙丁胺醇为模板分子,通过电聚合α-甲基丙烯酸,制备了一种选择性具有特异识别功能的纳米金/聚硫堇/沙丁胺醇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实验采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法,对不同的修饰电极进行了表征,优化电极的制备和测定条件,研究了印迹传感器对模板分子的选择性响应。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下,模板分子:功能单体=1:4,聚合15圈,以0.5 mmol/L硫酸:乙腈(1:9,V/V)洗脱10 min,在pH=7.0的PBS溶液中进行DPV检测,线性范围为2.0×10~(-7)~1.0×10~(-4) mol/L,检测限为6.0×10~(-8) mol/L,S/N=3。该传感器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重现和稳定性好。利用制备的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对食品中的沙丁胺醇进行了测定,回收率在86.5%~111.9%(n=3),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滴涂法和电化学沉积法构建Pt—Fe(Ⅲ)/多壁碳纳米管(MWCNTs)修饰玻碳电极(Pt—Fe(Ⅲ)/MWCNTs/GCE),研究该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作用,并优化试验条件,在该基础上建立一种差分脉冲伏安法(DPV)测定NO2-的新方法。NO2-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3.0×10-7~2.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3),检测限为1.0×10-7 mol/L,将该方法用于食品中NO2-的测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多巴胺(dopamine,DA)的自聚反应,在纳米银(sliver nanoparticles,AgNPs)和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形成聚多巴胺(polydopamine,PDA)膜,使AgNPs均匀分散在GCE表面,得到PDA@AgNPs/GCE修饰电极;对DA的自聚时间、氯丙嗪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及条件等进行考察和优化,构建基于方波伏安法的氯丙嗪快速检测方法;利用循环伏安法、交流阻抗法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最佳条件下,氯丙嗪在PDA@AgNPs/GCE上的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5.0×10-8~1.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检出限(RSN=3)为1.7×10-8 mol/L。用该法测定猪肉、鸡肉和牛肉中氯丙嗪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4.9%~88.8%、79.8%~93.8%、80.6%~93.9%。该方法所用测试仪器轻巧便携,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简便易行、成本低、便于批量制备,...  相似文献   

16.
利用电化学方法将L-苏氨酸聚合到玻碳电极(glassy carbon electrode,GCE)表面,制备了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poly L-threonine modified glassy carbon electrode,PLTE/GCE)。研究了特丁基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食品中添加剂特丁基对苯二酚(tert-butylhydroquinone,TBHQ)的新方法。在浓度为2.0×10-7~2.0×10-5 mol·L-1范围内,特丁基对苯二酚在聚L-苏氨酸修饰电极上的氧化峰电流(ipa)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4,检出限为8.6×10-9 mol·L-1。对样品中特丁基对苯二酚的进行检测,回收率范围在98.5%~102.6%之间。  相似文献   

17.
基于阳离子-π非共价作用力制备石墨烯-金纳米复合材料(graphene-AuNPs),研究基于该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玻碳电极建立电化学传感定量检测水样中双酚A的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EDS能谱和X-射线衍射(XRD)技术对该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同时制备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graphene-AuNPs/GCE),研究双酚A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并将该传感器应用于实际样品中双酚A含量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结构稳定,分散无团聚现象,粒子尺寸大小均匀;所修饰的纳米材料电极对双酚A有明显的电催化性能,双酚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流响应是裸玻电极的6.3倍。在优化条件下,双酚A在浓度为5.7~570 ng/m L和570~2280 ng/m L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检测限为1.9 ng/m L(S/N=3)。将该修饰电极应用于水体样品中双酚A的检测,回收率在78.91~115.54%。  相似文献   

18.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4,(12):185-189
用循环伏安法制备了聚甘氨酸修饰电极,研究了诱惑红在聚甘氨酸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测定诱惑红的新方法。结果表明:甘氨酸修饰的玻碳电极对诱惑红的电化学行为具有良好的催化性能,此电极可用于诱惑红的检测。在p H=3.0的Na2HPO4-柠檬酸缓冲溶液中,对诱惑红进行测定的线性范围为8.0×10-86.0×10-6mol/L;检出限为2.0×10-8mol/L。干扰实验结果表明,一些常见的阳离子以及阴离子对诱惑红的检测无明显干扰。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可用于食品中诱惑红的检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米芹  王正武  赵波  陈昌云 《食品科学》2009,30(20):343-346
制备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沙丁胺醇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对沙丁胺醇的氧化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在最佳测试条件下,氧化峰电位负移至0.601V,比裸玻碳电极负移90mV,氧化峰电流与沙丁胺醇浓度在2.09×10-7~2.27×10-6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检出限达1.9×10-7mol/L。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利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3–噻吩丙二酸修饰玻碳电极,应用循环伏安法研究苯嗪草酮在3–TPA修饰玻碳电极上电化学行为,考察pH值、富集时间、扫描速率及扫描范围等条件对该修饰电极检测苯嗪草酮影响。在最佳条件下,利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得出苯嗪草酮浓度在9.77×10–7~6.25×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8,检测限为9.77×10–7mol/L。面粉、米粉和花生油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2%、100.1%、93.9%,相对标准偏差为0.17%、0.25%、0.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