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丝绸》2021,(9)
为了提高香精的载料量和包覆率,文章采用乳化交联法,以玫瑰香精为油相、壳聚糖为载体材料,在戊二醛的固化交联作用下制备芳香微球乳液并应用于真丝织物的芳香整理。应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热重分析仪和电子鼻分别研究芳香微球的油水比、粒径分布、表面形貌、包覆率、主要官能团、热稳定性及芳香织物的表面形貌与留香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芳香微球制备的油水比能够达到5︰1,微球粒径分布集中,平均粒径为175 nm,香精包覆率达到78.8%,热稳定性良好。经轧-烘-焙工艺整理后,芳香微球极易成膜附着在织物表面,存放120 d后芳香织物仍有31.6%的香味留存,具有良好的留香缓释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优化苦荞麦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和性能。方法:正交实验法优化交联淀粉微球的最佳工艺,红外、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对其进行表征。结果:制备苦荞麦淀粉微球的最佳条件为:5%苦荞麦淀粉、0.9gSpan60、3mL环氧氯丙烷、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为4h。在该条件下制备的淀粉微球近似球状,球体表面粗糙,结构呈多孔立体网络结构,平均粒径为32μm;其对次甲基蓝的吸附量为3.78mg/g。结论:苦荞麦淀粉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吸附和缓释性能,可应用于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3.
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纳米Fe_3O_4粒子,再以Fe_3O_4为磁核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可固定果胶酶的载体——磁性壳聚糖复合微球。通过TEM、SEM、FT-IR等对微球的粒径、形貌、结构、粒径分布和磁响应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磁性壳聚糖微球的粒径在50nm左右,分布较窄,且呈规则的球形,红外光谱测定微球的特征官能团结构,表明已包覆了Fe_3O_4粒子;分光光度法表明磁性微球具有很强的磁响应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壳聚糖为壁材、乳化交联法制备载亚硒酸钠微球。以微球形貌、包封率、载药量和缓释性能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并用SEM扫描电镜、红外、原子荧光、TG热重等分析手段对微球粒径外观和结构性能进行表征。以自配的SBF模拟体液为体外环境,研究微球缓释硒的性能。结果显示,制备微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65℃,壳聚糖浓度3%,亚硒酸钠浓度0. 8%,交联剂用量15%,该条件下的微球形貌优良,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5. 89%,5. 05%,微球平均粒径为10μm;体外缓释试验表明,通过改变相关变量因素水平,可调控球壁厚度和交联度是影响释放速率的关键因素,实现载硒微球硒的可控缓释;最佳工艺制备的微球具有较好的长效缓释能力,缓释速率在482 h后达平稳,有效缓释时间达35 d。壳聚糖载硒微球能有效避免硒的突释效应,可为缺硒群体的科学补硒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采用反相悬浮交联法制备壳聚糖/明胶复合微球吸附剂,用扫描电镜与激光粒径仪研究了各因素对微球形貌与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戊二醛与Span-80可作为交联剂与乳化剂;增加乳化剂用量,提高搅拌速率,降低水油比可减小复合微球粒径;在乳化时间20 min、乳化剂用量0.04 g/m L、水油比1/6、搅拌速率900 r/min的条件下可制得大小均匀、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的复合微球.将复合微球用作阴离子染料吸附剂,具有较高的脱色率与较大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6.
以刺槐豆胶和壳聚糖为载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采用交联法制备BSA-刺槐豆胶-壳聚糖缓释纳米微球。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不同戊二醛浓度、载体与BSA质量比、水相:油相体积比及交联时间对纳米微球制备的影响,对纳米微球进行红外光谱、热重、元素分析、动态光散射及形貌等表征,并测定体外释放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微球最佳制备工艺为:戊二醛浓度1.25%,载体与BSA比为20∶1,水相与油相比6∶1,交联时间60min,在此条件下纳米微球包封率为62.32%±0.39%,载药量3.45%±1.43%。形貌分析表明,纳米微球尺寸分布均一,平均粒径约为80nm。纳米微球具有一定的缓释能力,在模拟小肠中释放最快,胃中次之,大肠中最慢。  相似文献   

7.
目的:选取海藻酸钠为载体材料,氯化钙为交联剂,采用离子转移乳化凝胶法制备叶黄素-海藻酸钠微球,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海藻酸钠浓度、叶黄素浓度、氯化钙(CaCl_2)溶液浓度对微球的影响,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微球制备工艺,使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微球表观形态,并对微球的粒度分布、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药及温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依据优化处方制得的微球表面较粗糙,有细小微孔,外观圆整、分散性好;平均包封率及平均载药量分别为36.86%和5.24%;平均粒径为145μm,且粒径在110~160μm范围内的微球个数占81.90%;pH 7.4环境下,累积释放率达到74.98%。结论:采用离子转移乳化凝胶法制备微球重现性较好,操作简单易行;通过包封叶黄素的稳定性被明显提高,且微球体外释放过程较缓慢。  相似文献   

8.
以明胶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明胶微球,利用扫描电镜(SEM)和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明胶微球进行表征.探讨了搅拌速度、明胶用量、水油相体积比和乳化剂用量等制备条件对微球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球粒径随搅拌速度和乳化剂用量的增大而减小;随明胶用量和水油相体积比的减小而减小.同时选取了3种常见直接染料直接大红4BE、直接蓝2B和直接黄R,研究明胶微球对直接染料的脱色性能,结果表明:明胶微球对直接染料脱色性能良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油菜花粉淀粉微球。以包封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配方和工艺;并用扫描电镜(SEM)对形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油菜花粉淀粉微球制备的最佳条件为交联温度50℃、搅拌速度3 500 r/min、油水体积比4∶1,乳化剂用量7 mL。在此条件下,包封率最高为52.80%。SEM扫描结果微球为类圆形球体,表面有大量孔洞,粒径分布较为均匀,且无黏连。  相似文献   

10.
以淡水鱼皮明胶为载体,制备包埋维生素D_2(VD_2)的明胶微球。采用乳化交联法制备窄分布维生素D_2明胶微球,以包埋率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化维生素D_2明胶微球的制备工艺;通过电子显微镜、场发射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明胶微球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明胶微球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明胶浓度12%,戊二醛添加量1.5%,水油比(v/v)1:3,维生素D_2/明胶质量比(mg/g)15:1,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球形态圆整,分散性和流动性良好,平均粒径为11.58μm,平均载药量为11.86 mg/g,维生素D_2的包埋率为80.28%,且具有较强的高温储存稳定性和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机织物结构三维建模的效率,提出一种运用3ds MAX软件内嵌的MAXScript语言进行机织物结构三维建模的方法。根据机织物结构相理论和经纬纱交织规律,建立了纱线轴线型值点的数量及型值点三维坐标和机织物几何结构参数的关系,并运用MAXScript语言编程构建SplineShape类对象的方法,建立了经纬纱轴线曲线和机织物结构的三维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MAXScript语言编程方式,根据机织物几何结构参数建立相应的型值点坐标,并以样条插值方式自动生成纱线轴线曲线;同时结合SplineShape类对象属性设置,运用MAXScript语言卷展栏功能开发出机织物组织参数输入界面,可方便快速地实现机织物结构的参数化三维建模。  相似文献   

12.
为提升聚乙烯/聚丙烯(PE/PP)覆膜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通过高分子抗静电剂与改性松香树脂热熔胶共混制备抗静电复配热熔胶,并将其用于PE/PP非织造布的喷胶覆膜加工。分析了复配热熔胶的热稳定性以及抗静电剂添加量对其熔融黏度的影响,并对比测试了复配胶对PE/PP覆膜非织造布抗静电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高分子抗静电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复配胶熔融黏度逐渐降低后趋于稳定;复配胶在高温区的热稳定性下降,但熔融状态下的热稳定性不受影响;复配胶可向PP非织造布、PE膜基体及其外表面渗透,构筑电荷转移与泄漏网络,从而提升覆膜非织造布的抗静电性能,且抗静电性能的提升与复配胶中抗静电剂的质量分数成正相关;经5次水洗后,PE/PP覆膜非织造布仍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  相似文献   

13.
阮芳涛  施建  徐珍珍  邢剑 《纺织学报》2019,40(6):152-157
为有效回收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综述了热固性和热塑性树脂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不同回收方法及其进展,包括物理机械法、热回收法、溶剂解离法、熔融注塑和切片再塑法等,梳理了溶剂解离法的回收思路,介绍了针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回收的可降解热固性树脂及回收方法,阐述了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的回收机制。总结了目前碳纤维增强热固性树脂回收方法的回收效率低,设备要求高,再生碳纤维性能下降等特点,认为碳纤维增强热塑性树脂具备快速成型、成本低、能够多次回收利用的特点,适于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民用领域大量应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为分析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的细观结构,基于多层多向机织工艺及不同于传统机织结构的纱线空间运动规律,推导了工艺参数与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细观结构分析模型;为研究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失效机制,采用多层多向机织工艺、树脂传递模塑复合工艺,以碳纤维和环氧树脂为原材料制备了2种不同结构的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采用万能试验机和非接触全场应变仪对材料进行了0°和90°方向的准静态拉伸性能测试,并与正交三向机织复合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斜向纱的存在对多层多向机织复合材料的拉伸破坏模式和断口形貌有较大影响,斜向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裂纹和应变沿承载方向扩展,0°方向拉伸试样断口处经纱层内经纱全部断裂,90°方向拉伸试样断口处纬纱层内纬纱全部断裂,2个方向的拉伸试样斜向纱层中均存在部分斜向纱纤维未断裂,拉伸试样非完全断裂。  相似文献   

15.
由于纯海藻酸钠难以用于静电纺丝,研究了聚乙烯醇(PVA)与海藻酸钠共混溶液的静电纺丝工艺。将8%的PVA水溶液与2%的海藻酸钠水溶液分别以体积比9:1、8:2、7:2,6:4、5:5的比例混合。结果表明:共混溶液体积比为6:4时纺丝效果较好,纤维膜成形良好,直径分布均匀,为80—110nm。经氯化钙交联后,纤维膜抗水解能力、断裂伸长和断裂强力提高,断裂强力增加了98.5%,断裂伸长提高了104.3%。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差别化纤维生产过程中因忽视动态能耗而导致其生产工艺尚未合理优化的问题,首先对差别化纤维生产过程的工艺及能耗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将碳足迹引入到能耗计量与核算过程中,构建了一种基于碳排放足迹的差别化纤维生产过程能耗分析与计量模型;然后以涤纶低弹丝的加弹工艺为对象,从能源碳消耗、物料碳消耗以及工艺碳排放等方面入手,设计了涤纶低弹丝生产过程碳排放函数,并构建了基于碳排放函数的涤纶低弹丝生产工艺优化模型;最后根据涤纶低弹丝工艺数据,对工艺优化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及求解。结果表明,该模型优化了差别化纤维生产过程的关键工艺参数,并使碳排放量降低13.35%。  相似文献   

17.
随着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及降低产品加工成本的需要,中低温浆纱技术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淀粉作为纺织浆料的主体,其中低温条件下水可溶是实现中低温调浆、上浆的关键。通过物理或化学变性的方法可赋予淀粉浆料中低温水溶性能。回顾了中低温水溶淀粉浆料制备方法及最新研究状况。着重介绍了中低温水溶淀粉浆料的物理制备方法和化学制备方法,分析了预糊化淀粉、颗粒状冷水可溶淀粉、羟丙基淀粉、羧甲基淀粉、磷酸酯淀粉及醋酸酯淀粉浆料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和关键制备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最后从中低温水溶性淀粉浆料制备过程的环保性角度对中低温可溶淀粉浆料制备方法进行了展望,指出物理制备方法中的超声波辅助、球磨研磨法,化学制备方法中的干法、半干法以及超声-微波辅助制备中低温水溶淀粉浆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纺织材料在热流冲击下的热传递性能,以碳纤维平纹织物为例,利用电子显微镜获得纱线的几何结构参数、经纬纱交织路径及横截面形状,建立碳纤维织物单元结构模型,基于传热学的基本方程,利用有限元法数值求解织物厚度方向上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结果表明:利用创建的热流冲击下织物热传递数值模型可预测织物背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试验验证发现,利用数值模型计算获得的织物背面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试验结果一致,当织物表面分别施加热流密度为1 319 W/m2和1 103 W/m2时,织物背面温度的模拟值和试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64%和3.28%。说明所建立的数值模型能较好地反映碳纤维平纹织物动态传热过程,可为高温热流冲击下隔热耐烧蚀织物的开发和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染料聚集行为及其对染色上染率的影响,将不同质量浓度的6种中性电解质加入到活性红195染料溶液中,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激光粒度仪等研究了活性红195染料在不同电解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并探讨了电解质对染色上染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电解质质量浓度的增大,染料聚集程度增大;常温下,6种金属离子对染料聚集的影响程度依次为Al3+ > Ca2+ > Mg2+ > K+ > Na+ > Li+;电解质中所含金属离子的离子半径越大、化合价越高,越易引发染料聚集,其中金属离子的化合价是影响染料聚集的主要因素;染色时染料聚集程度越大,上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为降低高刚度、高模量、低延伸性金属丝纱线的弯曲刚度以便于针织物的编织,分别采用传统的转杯纺纱机和管绞机对不同线密度的镀金钼丝单丝进行加捻,借助三维视频显微镜和纯弯曲试验仪分析了2种加捻工艺及单丝线密度对加捻前后纱线外观形貌以及弯曲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转杯纺得到的金属丝纱线相比,采用管绞机加捻得到的纱线外观紧密均匀且平直光洁,存在较少的残余扭矩,管绞机更适合用于对刚性纱线进行加捻;在纱线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单丝线密度与纱线的弯曲刚度成正比,可通过降低纱线中单丝的线密度来降低纱线的弯曲刚度,从而增加纱线的柔软性使其更易于编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