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论述了岭澳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的必要性;介绍了分析采用的方法和实施程序,并给出了一个详细的分析实例。最后,列举了岭澳核电站 61 个人因事件的分析结果,简要介绍了人因可靠性分析对岭澳核电站安全的贡献, 对目前人因可靠性分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粒径采样器和步进式时间序列自动采样器分别在珠峰、戈壁沙漠边缘的张掖和北京第三个地点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用PIXE分析法进行了多元素浓度测定,然后对测定的数据进行了绝对主成分分析,并对这三个地区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率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IXE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强、分析速度快和对样品无破坏性等一系列优点。PIXE分析与统计处理相结合能有效地分析上面三个地区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对于都市地区大气气溶胶,绝对主成分分析能有效解出各主要成分,对于离污染较远的洁净地区,绝对主成分分析能区分出当地的和从远地输送过来的成分。  相似文献   

3.
采用分粒径采样器和步进式时间序列自动采样器分别在珠峰、戈壁沙漠边缘的张掖和北京等三个地点进行了大气气溶胶采样,用PIXE分析法进行了多元素浓度测定,然后对测定的数据进行了绝对主成分分析,并对这三个地区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来源及其贡献率等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PIXE分析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多元素同时分析能力强、分析速度快和对样品无破坏性等一系列优点。PIXE分析与统计处理相结合能有效地分析上面三个地区大气气溶胶的主要成分。对于都市地区大气气溶胶,绝对主成分分析能有效解出各主要成分,对于离污染源较远的洁净地区,绝对主成分分析能区分出当地的和从远地输送过来的成分。  相似文献   

4.
研究反应堆系统的运行工况,对于反应堆的安全运行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对我国实验快堆CEFR和俄罗斯BN800快堆的总体特征进行了比较,并对CEFR和BN800的系统运行分类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对CEFR和BN800系统的主要运行工况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详细地分析了两个反应堆系统在各种运行工况下运行的要求、工况参数和运行过程以及相应的各项安全要求,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同之处和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5.
周丹  庄东填 《中国核电》2013,(3):226-229
文章介绍了国产CPRI000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水压试验应变测试,给出了具体的测试方案和手段,以及测点的应力、应变测试结果,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手段对设备本体进行了应力分析,通过对比分析和实测数据,大部分测点均较为符合,表明了该应变测试的可靠性,同时也验证了设备具有较高的强度安全裕度,对后续反应堆压力容器的水压试验和强度分析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国内外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分析领域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全面调研和分析。分析的标准体系相对完善,但仍需对事故分析和安全判据的能标进行适应性修改,需要建立用于设计扩展工况分析的标准规范。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相应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并对制修订的技术内容进行简要介绍。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国内现有压水堆核电厂安全分析的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压水堆核电站单层安全壳和双层安全壳及其有关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论述了各种不同安全壳结构的差异和它们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对不同安全壳在各种不同运行工况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对周围环境有影响的“源项”、安全壳的泄漏率及气体的释放方式也作了分析。重点分析了在失水事故(LOCA)时,不同安全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最后,对如何决定安全壳类型提出了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8.
关于PRA技术在国内核安全管理中应用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介绍了PRA技术发展的历史,对确定论和概率论安全分析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简要的比较,并对国内PRA技术在核安全管理应用中要解决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分析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对反应堆失水事故条件下热管段内的两相流逆向流动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实验回路由竖直管、倾斜管和水平管三段组成 ,研究发现在这种回路中水平管的长度对逆向流动的溢流开始点影响较大。对逆向流动的溢流开始点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 ,对现有的国外计算模型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推荐了热管段内溢流开始点的计算关系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三维数值分析技术已经成为池式快堆堆芯和钠池热工设计和计算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池式快堆几个典型热工现象的分析,展示了我国第一座池式快堆(中国实验快堆)热工设计和安全分析中所拥有的设计手段和工具,总结了三维数值分析技术在快堆工程中的应用,并指出了其对今后快堆热工设计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根据统计数据,列举了我国当前所面临的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空气质量恶化与大气环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对这些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核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向环境系统释放放射性核素,对核能发展及环境安全造成压力。放射性污染介质的净化修复是核环境安全和核能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重要方面,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前提。近年来,有机多孔材料由于稳定性好、比表面积大、易于进行结构调控和功能化等优点,作为一类新型吸附材料在环境放射性污染治理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能。本文介绍近年来有机多孔材料在放射性核素分离领域的研究进展,并从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实际应用两方面,讨论有机多孔材料在放射性核素吸附分离方面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我国开发高效的放射性污染控制方法和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放射性铀矿的开采和使用越来越多,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放射性污染问题。从生物和环境的角度来看,有效地清除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是核能利用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 valent iron, nZVI)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活性位点,能显著提高放射性污染物的修复效率。本综述的目的是展示nZVI基材料对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去除能力和环境修复作用。简介了常用的nZVI基材料(表面改性或多孔材料支撑的nZVI材料)及其对放射性核素的去除效果和相互作用机制(如吸附和氧化还原)。最后,对nZVI材料的应用和挑战给出个人见解。本综述有助于为高效去除放射性核素的nZVI材料的设计指明方向,为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处理处置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放射性铀矿的开采和使用越来越多,环境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放射性污染问题。从生物和环境的角度来看,有效地清除环境中的放射性核素是核能利用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纳米零价铁(nanoscale zero valent iron, nZVI)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活性位点,能显著提高放射性污染物的修复效率。本综述的目的是展示nZVI基材料对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去除能力和环境修复作用。简介了常用的nZVI基材料(表面改性或多孔材料支撑的nZVI材料)及其对放射性核素的去除效果和相互作用机制(如吸附和氧化还原)。最后,对nZVI材料的应用和挑战给出个人见解。本综述有助于为高效去除放射性核素的nZVI材料的设计指明方向,为放射性核素的高效处理处置提供新材料。  相似文献   

15.
海南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中,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海南省矿产资源中伴生放射性水平的调查,基本查清了海南省矿产资源中伴生放射性的种类、分布、数量、去向及污染现状等情况,为海南省辐射环境安全和放射性污染源的监管提供科学依据。提出全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防治伴生放射性污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市某工业小区大气环境总量控制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A值法对北京市某工业小区大气环境总量控制进行了估算。提出了实施工业小区大环境总量控制、总量优化分配的步骤方法。在衽总量控制后,以地面浓度估算为基础,考虑到污染源规划布局、经济利益、可行性等因素。对污染源分布规划方案进行适当调整。改善工业区大气环境质量、确保区域大气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从而使工业小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得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锆英砂是一种伴生矿资源,锆英砂的开发利用会对环境产生放射性污染.本文报道了对江苏省锆英砂开发利用企业放射性污染的调查结果及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了防治放射性污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伴生放射性矿环境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我国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的环境污染现状,对伴生矿国内外辐射环境管理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在我国伴生放射性矿物开发利用中辐射环境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稳定同位素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由于稳定同位素在特定污染源中具有特定的组成,且具有分析结果精确稳定、在迁移与反应过程中组成稳定的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事件的仲裁、环境污染物的来源分析研究。本文介绍了稳定同位素分析方法、稳定同位素分馏的研究现状及其在环境科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0.
加速器质谱与环境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克新  李坤  马宏骥  郭之虞 《核技术》2001,24(9):783-786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用加速器质谱计在环境科学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测量城市空气污染、监测来自核设施的泄漏和有关全球环境的测定。为了适应多学科应用研究的需要,经过对装置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和对高精度14^C测年方法的研究,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计^14C测量精度已经达到好于0.5%的水平。在国家重大项目“夏商周断工程”中,测定了大量样品并结合考古已经达到好于0.5%的水平。在国家重大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中,测定了大量样品并结合考古信息给出了比较可靠的年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